'三木秉鳳:《滄浪一笑天地間》'

最in買手君 宇宙 道德經 新華在線網官網 2019-08-30
"


"


三木秉鳳:《滄浪一笑天地間》


春風駘蕩縱天香,

紫陌繁華繞野長。

輾轉塵間緣綺夢,

高吟俯仰樂無疆。

歲月沉香,但始終有兩種情緒,影響著人類的靈魂,即快樂與痛苦!而離苦得樂,又是我們的共同目標。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那位莞爾而笑鼓枻而去的漁父無疑是快樂的。問世間樂為何物?有人說幸福來了就會快樂,有人說快樂來了就會幸福,難道僅僅是一種情緒感受嗎?不可否認,幸福和快樂,都會在精神滿足時產生愉悅。幸福帶來的喜悅,是在奉獻與博愛之中,所體驗到人生的精神層面的價值和意義,只要“奉獻和博愛”恆久地持續下去,幸福就會為快樂甘做活水源頭,且無窮無盡,不會枯竭。人都追求恆久快樂,但有些快樂是相對的,是短暫的。快樂的數量,快樂的質量,快樂的深淺,來源於特定事件的多少、遠近、大小。同時,多數的快樂也隨著事件的消失而消失。從這個層面上講,我們更應該追求幸福的恆久,而不要短暫的快樂。

幸福快樂乃人生共求,痛苦坎坷乃人生共厭。也許,有人言快樂是短暫的幸福,幸福是長久的快樂。但喜悅又是什麼?有人將真正的“快樂”定位於不喜不悲之狀,這是一種超然的極樂,我贊同這種帶有宗教色彩的超自然觀點。

其實,宇宙之大,天地萬象,無所不包。宇宙之律,循環往復,依道而行。古人常言安貧樂道,其中的“樂道”就是“樂”就在“道”中,而這裡的“樂”就是法喜充滿時的喜悅。

人,最大樂源來自於聞道之樂。 眼為心之窗,言為心之聲。我們大都通過眼睛觀察世界,通過語言表達思想,這些都要符合大道之律。合道之人才能淡然恆樂,因為事物的內理非常透徹,循規而行就是道者的必然。

與人交往,言行姿態都可能在傳遞一種思想信息。人與人之間的靈魂互動,無慾無求後的靈魂滿足,才是精神喜悅的力量所在。

《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地道,人道,超脫之人皆樂在道中。人與道結合便生髮道心,循道而為便是事業。我們一生的事業是幫助別人成就共同的目標,即成己達人!在幫助他人完成事業時,我們也就成功了,如西漢張良,三國孔明等等,這也是人道之行。從這個意義上講,幸福、喜悅、快樂就是陪別人一起成長。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大道要求個體具備掌控天下全局的能力,這就需體悟中庸之道,全局與大道之間兩者是貫通的。只要合了全局之道,無論形勢變化萬千,我們都在道中。所以人道行事的最佳方式,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幫助他人完成正義的理想目標。事業成功最快的方式不是埋頭苦幹。而是在交流,交換,交往,交易中,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為我所用。這也需要寬闊的胸襟與別人共享本有的資源。在交流中獲得別人信息的同時,與君子交,與小人交,坦誠有度。成就別人,我們也就具有了順水推舟的勇氣,具有了扶上馬且送一程的雅量。

人要麼用智慧建立一個世界,要麼用聰明去適應一個世界。我們大多凡輩皆“陪別人一起成長”,而為他人“作嫁衣裳”,而適應“別人的世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我們不具備,諸葛張良之類人的道眼法睛。老子曾言“勢成之”,什麼是勢?勢即是外部環境。也是我們的意志方向,我們的目標必須通過外部條件,合和於內心意志方能實現。更是孟子所言的“天時地利人和”,但實現目標一定需要道義支持,因為一次不道義的交易,帶來的可能是終生無以復加的失敗。

人生之路,莫過於悟道而行,輕鬆自在,而不逾矩。對於幸福和快樂,我想到了一個宗教名稱即:法喜充滿。法喜充滿是人在聞法樂道中,自然而然的一種內心反應。當一個人理解宇宙人生的真諦所在,活則清透,死則無懼。這是一種來自天地間的充滿身心的喜悅與浩然正氣,源源不竭,享之不盡。故爾,由道心生出的喜悅,是一般快樂所難以比擬與具言其容的,因為快樂之道也是大“道”所有,然而道在何處?道就在我們恆樂的方寸心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