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公司的緊張與焦慮

從《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公司的緊張與焦慮

文 | 林不二子

“窺視”藝人向來是吃瓜群眾們最為喜歡的,近日在騰訊視頻上線的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則把這個“窺視”的視角拉到了更不常見的方向,從明星與其經紀人的日常生活切入,來展示娛樂圈某一側面的狀況。

節目播出後,確實有不少網友表示“太過真實”,上線一天後微博相關話題就達到了6.3億閱讀量超過100萬討論量,楊天真也因此衝上微博熱搜,在下期內容預告中透露出的更多“衝突”,也可能讓節目的話題度繼續漲高。

從《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公司的緊張與焦慮

整體來看,雖然《我和我的經紀人》可能並不會成長為全民爆款,但這樣一檔有一定展示職場畫面的內容出現,確實豐富了我們的綜藝市場,而在這背後我們也不難感受到參與這檔節目的壹心娛樂的大膽與焦慮。

綜藝節目?一次公司的形象宣傳

雖然在此前的綜藝市場中,就有《歌手》這樣引入經紀人角色這樣的類似內容,但真正將經紀人放到重要位置的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確實是首例,在此之前,曾有一檔名為《王牌經紀人》的節目計劃在2018年上線,不過後來沒了聲音,可能還是經紀人從幕後走到臺前需要作出更多的準備。

作為節目方,要想找到願意配合的經紀人本就不易,畢竟展示更多幕後就意味著可能面臨更多的突發情況,尤其是在輿論方面,另外,要讓幕後的人走到臺前還能撐得住一檔節目,就還需要一些合適的場景,像是韓國的《全知干預視角》就是從經紀人與藝人之間的彼此不滿切入,讓節目有笑點也有看點。

而相比韓版節目,《我和我的經紀人》則主在展示經紀人這份職業,由於在節目設置上沒有直接挑明藝人與經紀人這對合作夥伴之間可能存在的意見相左,所以這檔節目就把主要的戲劇衝突放在了經紀人要如何服務藝人上,這大概也是壹心娛樂願意參與節目的原因。

從《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公司的緊張與焦慮

就像楊天真在節目中說的那樣,壹心娛樂不是資源型公司,沒有製作背景的襯托也無法通過主控內容為簽約藝人帶來熱度,因此繼續強化自身在藝人打造上的優勢以及話題製造能力,是目前壹心娛樂最適合做的,而《我和我的經紀人》就可以說是一場壹心娛樂的大型營銷事件。

首先,節目為公司帶來了極高話題性。在通過點出朱亞文定位模糊、針對張雨綺言論做出建議等行為後,網友認可了壹心老闆楊天真的專業能力,讓#楊天真業務能力#話題直衝微博熱搜榜第二,為楊天真在藝人人設打造上的歷程中又壘下一塊石頭,這也為壹心娛樂帶來了關注度。

其次,就是展示出公司對於服務好藝人的決心。在節目中楊天真與白宇就經紀人琪仔的問題進行深談,表示為了白宇的成長公司願意為他更換經紀人,這不僅是在關心藝人的長遠發展,透過節目也是在向粉絲示好。畢竟此前粉絲撕經紀公司的例子已經足夠多,壹心娛樂通過節目展示出對藝人的關心,也是在告訴粉絲“我們在認真做事”。

就目前來看,壹心娛樂的這次營銷還算成功,儘管市面上產生了“楊天真比旗下藝人更火”的聲音,但這也是一種話題度,一向擅長主動出擊的楊天真也自然不會把這種聲音當回事,關鍵還是在於上這檔節目能否為公司帶來更多的關注。

當然,《我和我的經紀人》作為一檔節目來說也還是有一定的意義與價值,尤其是其中展示的職場一面,在讀娛君看來也算是彌補了目前市面上職場劇的缺失。暫且不論壹心娛樂在節目中所表達的內容是否都出自真心,但至少就經紀人這份職業,壹心娛樂還是呈現了一個基本的樣貌。

從《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我們看到了經紀公司的緊張與焦慮

像是團隊針對公司藝人發展的討論,以及做項目過程中與工作人員的對接與溝通,都體現出了經紀人這份職業的意義,這也讓不少觀眾看了《我和我的經紀人》後,表示對做經紀人產生了一定興趣。

大環境改變下,經紀行業的焦慮與機遇

其實,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除了有壹心娛樂的小心機,讀娛君看到的還有楊天真們的焦慮。

在節目一開始的公司例會上,作為壹心娛樂的CEO楊天真最主要的就是傳達一件事——公司要開源節流了,而這也顯示出了經紀公司在新一年將要面對的環境。

從2018年開始,娛樂行業就不再那麼順風順水了,內容側的潮流改變也進一步影響了藝人積累人氣的步伐,尤其是還不夠成熟的年輕藝人在沒有足夠演繹經驗的積累下,除了走向同樣不成熟的中國偶像生產工業之外,似乎很難有發展下去的機遇。

當然,對於壹心娛樂來說,助力新藝人成長可能並不是當下最主要的目標,關鍵是在本身內部資源能力就不強,外部今年影視劇項目數量又都在減縮的情況下,如何做好自身的服務工作,要知道,成熟藝人的工作室化趨勢已經顯現。

關於藝人與經紀公司之間的關係變化,在音樂領域較為明顯。自從近兩年音樂傳播渠道轉向流媒體平臺後,音樂經紀公司能為音樂人、歌手帶去的助力就在減弱,原本因為掌握渠道而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唱片公司,漸漸失去了對成熟音樂人的掌控力,脫離了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獨立音樂人成為了一種趨勢。

而把這件事放到娛樂領域也同樣,如果經紀公司不再具備完成藝人所不能完成的事情,則同樣也會被藝人“拋棄”,像是“歸國四子”都在摸索中暫時確定了走向個人工作室化就是一個預兆。

當然,成熟藝人或者說流量藝人的工作室化,並非意味著經紀公司都要下崗,在讀娛君看來,如果各經紀公司能夠形成彼此間的差異化,將可能讓這一行業走向下一個發展階段。

我們不妨暢想一下,如果經紀行業能夠形成一定的工業化,面向不同成長階段的藝人都有相應成熟的公司來服務,擅長挖掘新人的公司就培養新人,擅長為成熟藝人尋找新機的公司就助力藝人發展,服務不同對象的公司都能找到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這樣我們的藝人生產效率會更高,而整個娛樂行業也會更加規範化。

這種未來可能需要多方面的推動,一個是從業者意識上的轉變與創新,一個是商業側市場的轉變,好消息是,目前不少商家也已經意識到當下最火流量並非是最好選擇,新人所具備的商業潛力同樣被關注,這也會讓經紀行業具有了商業模式上創新的基礎。

那麼再說回這一次開啟“大型營銷事件”的壹心娛樂,其雖然處在沒有足夠資源儲備的窘境下,但壹心團隊打造藝人定位的能力還是相對領先的,只要能夠隨時把握好市場的尺度,這種差異化優勢還是能夠為其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做出貢獻的,而此次參與節目錄制,則是在努力放大優點的同時尋找新的突破點。

尾聲:《我和我的經紀人》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來看,可能不只是一檔供人“窺視”的綜藝節目,它更像是記錄了娛樂市場一個側面的一部紀錄片,在這行業中沉沉浮浮的不只有藝人,我們期待著經紀行業的轉變,也等待著更加健康的娛樂圈,希望未來不會太遠。

*原創文章,轉載需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