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綜合格鬥 李小龍 武術 拳擊 劉銘章格鬥科普 劉銘章格鬥科普 2017-09-18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拜師如此,一天不用練,格鬥能力直接就“青出於藍”了

首先看李小龍的身體條件:身高不到172cm,體重120-140磅。力量和抗擊打能力有限,搏擊能力鎖定在60公斤級格鬥選手的範圍內。近視600度以上,按其弟李振輝的說法,近視接近1000度,視力有障礙,不適合格鬥。從醫學的角度看。近視到了這個程度,頭部一旦受到重擊容易導致視網膜脫落甚至粉碎。據李的姐姐李秋源說李常戴隱形眼鏡,平時喜歡戴有度數的深色眼鏡,實在難以想象這樣的人如何進行激烈的對抗。

李小龍14歲(一師兄的說法是16歲)開始拜詠春拳師葉問為師,學習傳統武術詠春拳。傳統武術在訓練方式、格鬥理念、動作技法等方面,不科學的地方太多了。如果你看過幾個詠春名家或門人的對戰視頻,就會詠春是什麼貨色的技擊體系。詠春強調近身打法,距離的控制和發力都很不科學,你非跟我較真它科學,那麼請您多看看一些高水準的現代站立格鬥視頻,哪有那麼打的?

李小龍24歲還在練習詠春拳,並用詠春跟人打過一場,他自稱3分鐘獲勝,對方則說纏鬥了10分鐘。比武的過程中李小龍曾後背負傷。對手叫黃則民,資料顯示其身高181cm,體重卻不足140磅,黃則民當時在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的傑克遜咖啡廳當服務生。以下是摘自一篇吹捧李小龍的文章描述:

通過這次與黃則民的激戰讓李小龍在武術思想上有了更進一步的飛躍。這場比賽足足打了三分鐘方才取勝,敵方滿場跑,李小龍追打體力消耗過甚,通常在十幾秒解決對方的李小龍這次真的非常失望,比賽過後他的表情很是沮喪......但是也正是這次的比賽他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體力與打法。

詠春拳主要是近身打法,而當對方滿場跑動竄打時,詠春拳就顯得有點派不上用場了。比賽過後的李小龍真正面向“精進武術”發展。

-----------------------------------------------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時候李小龍還在用詠春跟人打。

“這一戰後,李小龍痛感力量不足、殺傷力軟弱,後來,李小龍給他的徒弟李洪生寫信,說道,要對詠春進行改良,提高力量和爆發力。但後幾次通信的時候,李小龍說道,已經改無可改,只得放棄。或者可以講,這一事件,對李小龍創立截拳道,有直接的影響。”

我們可以看出,在李小龍25歲之前,“實戰”過的對手中實力最強者大概就是這個黃則民了,通過二人動手後李小龍才開始認識到自己在力量上的不足,從此開始比較系統的力量訓練。

黃則民和李小龍激戰數分鐘(有3分鐘/10分鐘等說法),並使李小龍後背負傷,說明一度還是棋逢對手的。這個黃則民的水平到底怎麼樣?他是否能達到目前同級別散打王的水平?要麼退一步,他是否能達到目前二線散打運動員的水平?要麼再退一步,他是否能達到目前傳統民間武師的水平,比如現在武林風百姓擂臺參賽者的水平?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黃則民,他的知名度完全來自於是李氏的“御用墊背”

李小龍1964年24歲還在練傳統武術,他1965年25歲才開始系統的力量訓練,大幅度改良詠春。

大家看李小龍年表資料:

1965年2月4日,李小龍來到洛杉磯好萊塢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電視片分部,為準備出演的電視片集《陳查理長子》試鏡。

1966年4月30日,《陳查理長子》片集告吹,李小龍與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正式簽訂了30集電視片集《青蜂俠》演出合約。

1966年6月6日,電視片集《青蜂俠》正式開機,投入拍攝。白人影星範?威廉姆斯扮演主角“青蜂俠”,而李小龍則扮演二號男主角——加藤。

1967年7月,李小龍為自己創立的武術新體系正式命名為“截拳道”(Jeet Kune Do)。

1968年7月5日,在迪恩?馬丁與莎倫?塔特主演的影片《破壞部隊》中出任武術導。

1968年8月1日,在詹姆斯?加納主演的影片《醜聞喋血》中扮演一個功夫驚人的華人黑社會殺手,

1968年11月12日,在環球影片公司的《可愛的女人》電視片集中客串一集。

1968年11月15~22日,在電視片集《新娘駕到》中客串演出。

--------------------------------------------

可見隨後幾年他又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門路、試鏡、當演員。

Mirko Filipovic這樣的水平,拍過一部電影后格鬥狀態都有明顯下滑,你把Fedor Emelianenko拉過去讓他拍幾年電影,他也會淪落到連三流選手都不低的水平。

李小龍有高達600度以上的近視,身高172cm,鼎盛時期體重140磅,24歲還在練傳統武術,25歲和另一個傳統武師激佔數分鐘後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開始系統的力量訓練,26歲後又開始不斷的在影視圈尋找門路,扮演加藤,那他那超人的格鬥能力什麼時候練出來的??就憑他的條件,居然沒傳出來被暴K的消息,可見他都進行了什麼樣的實戰吧,就算他偶爾實戰鬥一下,對手的格鬥能力又是什麼檔次的。

李小龍再強充其量也只能是他那個級別內的最強的,但是看他的先天條件並不出眾,高度近視不適合格鬥。他的後天經歷又很業餘,根本就不可能達到60公斤級格鬥選手的最高水準。李小龍的訓練強度訓練量能和專業格鬥選手比嗎??李小龍的訓練比專業運動員還刻苦還系統??是有專業教練指導??是有大量陪練每天對攻練習??李小龍有在大型賽事上不斷與高水平選手對抗的機會來磨練自己嗎????先天條件就不理想,後天的訓練又不夠,他能強到哪裡去?就算他先天身板算是個正常人吧,後天練習根本就不如專業人士努力,那超強的戰鬥力哪來的??敢情是跟張無忌一樣找到祕籍、功夫一日千里了???

專業體制、職業體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訓練水平,參與者的技術、心理、體能、速度、力量等等都在這些體制下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專業和職業體制對參與者個人實力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李小龍不幸未能接受專業訓練,因此其水平僅能停留在業餘水平上。

阿里、倫納德等人跟李小龍沒什麼關係,羅禮士多次說沒有跟李小龍比武,劉大川曾經約戰李小龍但被回絕。李小龍有據可查的私鬥大約只有以下幾項:與華人武師黃則民激戰3-10分鐘獲勝;與50多歲的石堅戰平......也就是說,李小龍沒在任何時候與拳擊、泰拳、空手道、摔跤、柔道等格鬥項目的世界冠軍進行過真實較量,他缺乏與頂尖高手對抗的經驗。

李小龍獲得的最高水平的格鬥類冠軍是“香港高中業餘拳擊賽冠軍”,和4個體重不足60公斤的未成年人比拼得來的頭銜,考慮到香港拳擊在世界上的地位,這冠軍也就相當於“烏干達高中乒乓球冠軍”在世界乒壇的地位。此外李小龍從沒獲得過任何大型格鬥類比賽的冠軍。他只是在某些美國傳統空手道邀請賽上擔任比賽間隙的表演嘉賓,而且只是嘉賓之一。其作用基本相當於NBA每節間的扣籃表演,或者武林風中耍大刀片的武校少年。有人說李小龍在電影裡能打,身手多麼好,但那是人為設計的,每個動作都排練很多次,不能表現他在萬分複雜的真實打鬥中的水平。要說電影的話,有種的去看看《殺破狼》、《導火線》、《霍元甲》、《冬蔭功》......甄子丹、李連杰、託尼加等人的表演是不是比泰森、菲多、柳海龍的比賽更敏捷動作更協調?

還有許多人拿李小龍能做出什麼“2指壓”、“升旗”等動作說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東西跟格鬥毫無關聯,說白了就是雜技。有哪個格鬥比賽比的是 “2指壓”、“升旗” 、“用手指插破易拉罐”的??所有評判標準都應該是公平公正且適用性強的,而不能以某個個人特點或動作當標準,如果以“2指壓”這個李小龍表演過的動作當“格鬥能力高低”的標準,那我們可不可以將“十字懸垂”“托馬斯全旋”這類更大的力量展示動作當“格鬥能力高低”的標準?李小龍做過這種動作嗎?如果沒有,那是不是可以證明“體操運動員格鬥能力強過李小龍”?

李小龍缺乏對抗,生態環境、生活方式、心理狀態,都與正規格鬥選手是兩回事,絕對不是格鬥手。受痛的能力也未受真正考驗。

不管一個人的水平高低,他打得越多,就輸得越多。就像優秀的足球運動員,射門的機會越多,他射偏的機會也越多。

贏未必就光榮,輸未必就可恥。要看是怎麼贏的,怎麼輸的。如果不畏強手,敢於挑戰,那麼輸也了光榮。如果沽名釣譽,逃避考驗,專跟弱的比,那麼贏了也可恥。

真正的高手,都經歷過失敗,也都不會否認自己曾經失敗過。只有經歷了失敗,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進步提高。愛迪生夠聰明瞭吧,可是他為了發明燈泡,進行了一萬次不成功的實驗。

可是李小龍失敗過嗎?沒有。是因為他天賦超人,不經過實踐,不經過失敗的磨練,就達到了戰無不勝的境界嗎?或是他不敢承認失敗,不願讓他的崇拜者們知道,他也是一個可能失敗的人?我甚至懷疑,他為了避免失敗,有意躲避一切可能失敗的場合。

真正的高手,都是不完美的,也樂於承認他們是不完美的,所以讓我們信服,儘管我們為他們的不完美而遺憾。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一個人的成就,並不因為他有缺點和失敗而受到貶損。我想,李小龍沒有參透這一點,很多“龍迷”也沒有參透這一點。

從本質上來講,李小龍也根本就不是一個格鬥家。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高度近視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高度近視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李小龍的身高實是虛報,喜歡穿高跟鞋,各種訪談資料判斷其很可能根本不足170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李小龍喜歡穿的“高跟鞋”,並不是什麼內增高鞋。而是貨真價實的女人“高跟鞋”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傳說中的神力

格鬥科普——剖析李小龍的真實格鬥能力

神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