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自由靈魂 Roguelike 市場營銷 App Store 遊民星空 2017-07-30

如果你有關注最近的國內影視圈,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局面——

一邊是《悟空傳》票房直逼南天門,但口碑跌入了水簾洞;另一邊則是有人發出了嘆息的聲音,他們為了一個叫做《大護法》的動畫電影而感到惋惜……

對於這部電影,筆者在觀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不同於“小黃人”那種從頭樂到尾的“傻呵呵單純”,你其實很難向別人清晰明確地進行安利。就像所有蘊含“深刻主題”的作品一樣,它雖然以動畫為載體,但每個觀影者都會因為自身經歷的差異而作出不同解讀。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欒衛國的大護法為了尋找出走的太子,來到花生鎮,繼而捲入一場權力和慾望的漩渦

這也恰恰解釋了這部片子在豆瓣上的評分變化,從最初的7.3,到後來的8.2……大部分看過的人都給予了非常肯定的態度。可惜的是,參考過去幾天的數據,全國排片率徘徊在10%,累計票房不及5000萬等都在告訴大家,這顯然又是一次“口碑與票房不成正比”的案例。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樣一部“生不逢時”的動畫電影卻並不是孤身一人在戰鬥,與它進行“影遊合作”的遊戲叫做《不思議迷宮》。沒錯,就是那個曾獲得App Store付費榜第一的Roguelike遊戲。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兩者的聯動讓外界困惑不已

一個贏得了“銷量與口碑”的遊戲為何會選擇與一部“冷門”電影進行合作?這樣的行為簡直不合常理,因為它徹徹底底觸犯了“影遊聯動”的大忌。

“影遊聯動”成功三原則 你有嗎?

自“影遊聯動”這一概念於2014年在圈內流行開來,遊戲和影視廠商都通過一次次嘗試摸索出了大致法則,在筆者看來,它們歸納起來無非三點:

A.你的IP是否具有很大的用戶基礎?

B.你的IP是否具備“火”的潛力?

C.你的IP能火多久?

為此,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頂級的網絡小說深受影視廠商歡迎,因為它背靠著一大票粉絲群體;這樣的作品也往往能夠搭配著營銷、明星、話題席捲整個市場;至於最終出來的影視作品能夠火多久,則決定了遊戲廠商的發揮空間有多大。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作為剛剛誕生的IP,它確實沒有資格跟老IP搶風頭

比如去年的《花千骨》,它不論是在電視劇,還是遊戲方面都已經成為了行業典範,今年的“司馬懿”“楚將軍”也趕緊趁著影視劇的火熱而同期推出相關遊戲。

換句話說,建立在“粉絲”和“時效性”基礎上的“影遊聯動”骨子裡就不是用來長期經營的對象,它要的就是“快準狠”,以便在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熱度起伏”中追逐一波“上升”曲線,然後休息片刻,繼續挖掘下一個新題材。

至此,對於《大護法》這樣一個“全新的國產原創IP”動畫來說,它並不具備以上三要素……新IP何來的群眾基礎?在同期《神偷奶爸3》《悟空傳》的打壓下,它也並沒有進入大眾視野。誠然,本身過硬的質量讓它具備了躋身“時代經典”的資格,但一個“無法火在當下”的作品,實在不能被看作是“聯動”的首選。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不論是動畫或遊戲中的太子,其實也很有明星像

擺在它面前的,只不過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官方通過遊戲媒體做活動送電影票,媒體說這部片子太小眾了沒什麼人看。官方想送票給渠道,渠道說這部片子聽都沒聽過還是算了吧。

我們必須承認“彭于晏和余文樂”確實有著極高的票房號召力,對於大多數的觀影人群來說,“先買票後進場”的流程導致了他們會首要選擇名氣大的、有巨星的片子。這樣的思路無可厚非,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賺得票子打水漂。

生不逢時的《大護法》夾在兩個大IP中間,所要面對的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那麼簡單,而是巷子兩邊各有大通道,真正能夠走到巷尾的人已經不多了。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左右夾擊,《大護法》在院選的前景堪憂

可恰恰就是這樣一部被“影遊聯動圈”認為是“三無”的電影,卻與《不思議迷宮》格外合得來……究其原因,恐怕在於兩者在追求內容品質上的共鳴感。

一部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 一款需要用“肝”來玩的遊戲

《大護法》真的不是給“孩子們”看的,畢竟,哪個父母會跟小孩子講述“反抗極權”的故事?

礙於目前的時間點,筆者不方便透漏相關劇情,只能說這樣的立意足以讓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感想,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遭受著現實的壓迫,它或許來自親朋好友、或許來自同事上司、或許因為日常生活、或許因為時代環境……

《大護法》的主創人員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電影獻給所有在時代高牆下的自由靈魂。”在筆者看來,它其實做得比這句話更好,那就是它沒有單純塑造一群“反抗者”,而是塑造了一堆在反抗道路上充滿著矛盾心態的角色。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哪裡有純粹的反抗者?大家只不過是竭盡所能想要活的自在一些罷了

不管是滿嘴碎碎念但目標明確的大護法,還是吊兒郎當並離家出走的太子,或者是慈眉善目又壞事做盡的鎮長吉安,以及那些麻木愚昧的花生人、鎮民……他們雖然只不過是虛構,但卻總能讓你不自覺待入到自己所認知的生活。

當映射找到現實,一切都那麼殘酷,高牆幾乎難以推倒,而所謂的追求自由,也總是被糾結反覆的情緒主導。你的靈魂可以是自由的,但你的生活只能是相對自由的……我們可以打破某些枷鎖,我們也不得不屈服於某些更粗壯的鐵鏈。面對那些被我們所克服的事物,我們四處宣傳,以此證明自己的強大,但面對那些無法攻克的堡壘,我們又選擇融入在社會大眾之中,甘願讓自己“人云亦云”。

到頭來,所有的反抗未必能讓你獲得絕對意義上的勝利,但最重要的還是過程中所取得的進展。當然,這個觀點或許更多隻是筆者的個人意見,但也印證了導演的一句話:“我只是把想象裡的故事表達出來,至於觀眾看到什麼,領悟什麼,都是你們的自由。”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電影通篇對於“暴力”的描繪直白又大膽

其實《大護法》作為一部國產動畫,完全可以用“情懷”作為噱頭,甚至乎像《大海魚棠》那樣,有意無意將自己貶化得再慘一些,以博得市場同理心的支持。但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完全憑藉自身內容進入這個市場,哪怕最終難逃商業價值上的失敗,但何嘗不是完成了自己對於“自由”的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不論是宣傳領域,還是購票渠道,都明顯標註了“不建議13歲以下兒童觀看”。對此,UME院線的總經理曾表示:“影片本身很有新意,但不像《大聖歸來》那樣自帶流量,關注度自然不夠。而且,‘拒絕兒童’這件事又讓它損失了一定程度的暑期兒童市場。”

只不過,製片人並不這麼認為:“電影中有比較多的暴力鏡頭,出於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必須建議13歲以下的小朋友不要觀看。再說了,小朋友也不是我們的主流受眾,他們看了如果接受不了,反而會引來差評。要是影院裡的小朋友太多,也會影響成年觀眾的體驗,從而無法形成如今的口碑。”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不刷不叫Roguelike,肝兒顫顫才叫愛

仔細想想,一部不是給“孩子”看的動畫,或許恰恰是《不思議迷宮》與其合作的原因,因為在許多人看來,它同樣是一款需要“肝”的遊戲。兩者雖分別置身於電影和遊戲市場,但在對待“內容”這兩個字時,都堅持著自己的態度。

時至今日的手遊市場,當我們用“肝”來評價一款作品時,這裡面其實也包含一種“褒義”,因為它意味著遊戲並沒有被“氪金”所左右,只要玩家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那麼同樣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以Roguelike為機制的《不思議迷宮》,在隨機性、單向性副本的基礎上融入RPG元素,使得玩家和媒體對它的印象都是“刷得過癮”。

再加上游戲中百餘隻性能各異的“岡布奧”軟體小精靈,它們在為玩家提供了不同的戰術選擇之外,也構成了其最深度的養成機制。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一個個岡布奧是這款遊戲的靈魂所在

玩過這款遊戲的人都知道,“氪金”並不能讓你橫衝直撞,為了收集和培養角色,你必須不斷去副本中冒險,不斷去攻克隨機生成的挑戰。甚至乎,遊戲中那些稀有的“岡布奧”根本無法靠充值獲得,你必須要完成系統所規定的種種條件。

當許多手遊廠商都在奉行“氪金換輕鬆”的原則時,《不思議迷宮》卻選擇了一個核心向的深度玩法。這樣做在端遊時代並沒有什麼,但在如今的手遊市場卻需要很大勇氣,以及對產品足夠的信心。當然了,它也確實獲得了外界認可,比如今年年初在蘋果商店的“兩萬條五星評價,近乎零差評”記錄就足以說明它在玩家群體的口碑。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大護法》因為不妥協而付出了代價,但它的堅持恐怕意義更大

至此,《大護法》與《不思議迷宮》身上所具有的共性已經相當明顯,它們都屬於“行業共識”之下的挑戰者,都選擇了一條以內容為主,不輕易向外界妥協的道路。

失敗之下的成功 “影遊聯動”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它們這一次的“影遊聯動”成功嗎?

如果以前文所提及的三要素來看,當然是失敗的……因為這部片子並沒有引發任何“現象”,它的口碑積累或許會讓它在以後被人們記住和重溫,不過就眼下而言,它的票房甚至都沒有《悟空傳》的零頭,排片率更是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

但負責本次聯動工作的相關人員卻對外表示:“做遊戲也好,做電影也好,都是做內容,千金難買好內容,而《大護法》最獨特的優勢,就是它的故事內核非常好,有一種特立獨行的味道。”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從首映開始,兩家也算算正式開啟聯動,比如7月21日的遊戲新版本

為此,《不思議迷宮》選擇了延續電影的內容,圍繞主角“大護法”創作新的岡布奧,並參考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和元素,打造全新“花生鎮”副本。值得一提的是,這隻“大護法”將是遊戲中第一位擁有配音演員的岡布奧,這也意味著我們將可以在影片之外,繼續欣賞這位話癆的表演。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遊戲中被還原的神祕花生鎮

很多時候吧,所謂的“影遊聯動”只不過是“熱劇之下的同名換皮”而已,反正只要有流量,就一定會有用戶買單。對於製作方來說,“影遊聯動”在很多時候相當於一種“存在營收可能”的行銷手段而已。

至於在過程中究竟為遊戲和玩家帶來了怎樣的新元素……天知道。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其實從預告片開始,《大護法》就已經向外界清楚地表達了自己想要講述的內容

不得不說,《不思議迷宮》和《大護法》之間的“影遊合作”在數據上失敗的同時,卻啟發了兩個行業都該思考的問題:你的作品是否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好看,好玩?還是說你僅僅滿足於“庸俗賺錢,賺庸俗錢”的套路?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不思議迷宮》和《大護法》或許能夠給出理直氣壯的回答。

動畫並非兒童專屬《大護法》與它的黑暗哲學

遊戲裡的公告也體現了雙方對於此次合作的態度:能夠靜下心做產品的人一定會有收穫

寫在最後的話

不掙錢的是傻子,只知道掙錢的是傻子,憑良心掙錢的人卻被傻子噴做是傻子……高牆之下的靈魂別說自由了,這失心瘋能不能治好都是個未知數。

最後,咱們還是用影片中“欒國太子”的一句臺詞作為結尾吧:

“我一定是被瘟神附體了,人到哪兒,哪兒就不太平,還登什麼基,是要我毀了天下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