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位於東經104°21′~105°27′,北緯29°15′~30°17′,處於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的中間。是四川省連接成渝雙核的中心城市,北靠成都(相距88km),南連內江,東接重慶(相距257公里)、遂寧,西鄰眉山。

資陽,周朝時屬蜀國。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為秦國蜀郡轄地。

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縣,名“資中縣”。屬益州犍為郡,治所在今雁江鎮。[4]

南齊中興二年(502年),梁武帝代齊據有益州,古“資中縣”廢。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遷資州至資中故城,時因縣城在資水(今沱江)之北,於資中故城改置資陽縣,始得資陽之名,此後一直沿用至今。

隋開皇七年(587年),資州治所從資陽縣遷至磐石縣(今資中北)。

隋唐時資陽縣屬簡州、資州。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廢,併入簡州。

元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元,資陽成為元宋拉鋸戰地帶,戰禍連綿,全縣殘民幾盡。

明洪武四年(1371年)資州改為資縣,洪武六年(1373年)降簡州為簡縣,復置資陽縣。洪武十年(1377年),資陽縣毀於戰亂,分別併入資縣和簡縣。成化元年(1465年),分簡縣4鄉、資縣3鄉復置資陽縣,屬成都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張獻忠攻破資陽。次年南明總兵賈連登與張獻忠激戰,復奪取資陽。四年張獻忠餘部聯合南明遺將劉文秀擊敗吳三桂,十五年清軍佔領資陽。

清初屬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設資州直隸州,州治為資中縣。轄資陽縣、內江縣、仁壽縣、井研縣。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設道,由道轄縣,資陽縣屬下川南道,次年下川南道改為永寧道。

中國“資陽”概述

雁江區城東新區

1949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三兵團中十二軍先遣部隊進入資陽,資陽宣告解放。

建國後資陽縣屬內江專區,後改為內江地區。1985年屬內江市。1993年資陽縣改為縣級資陽市,由內江市代管。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將民國時期的督察區改為專區,資陽縣屬川南行署區的內江專區,安嶽縣、樂至縣屬川北行署區的遂寧專區。

1958年,撤銷遂寧專區,將安嶽、樂至兩縣劃入內江專區。

1968年,內江專區改為內江地區,各縣隸屬不變。

1993年,撤銷資陽縣,設立縣級資陽市,由四川省直轄,內江市代管。

1998年2月26日,國務院批准設立資陽地區,轄內江市的安嶽、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

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和資陽市雁江區,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嶽縣、樂至縣和雁江區。簡陽市由四川省直轄,資陽市代管,2000年11月雁江區人民政府掛牌成立。12月底資陽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5]

2016年5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簡陽市改由成都市代管。

水文

中國“資陽”概述

資陽區位

發源於川西北高原茶坪山脈九頂山麓的沱江自雁江區臨江鎮入境,向東南流,在資陽市與內江接壤的伍隍鎮出境而蜿蜒東去。沱江河在市內經臨江、保和、寶臺、雁江、松濤、南津、忠義、伍隍8個鄉鎮,總長175.4公里,水域面積為30多平方公里,平均流量為225~275立方米/秒,流域面積達2000多平方公里。因河網水系發育共有沱、涪兩江支流(中、小河流)110條,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11條;50~100平方公里的小河8條。還有短小溪流40餘條,這些河流小溪幾乎都發源於丘陵,河床平、緩、寬,地形切割淺、落差小、水流平緩、岸勢開闊,是典型的丘陵地區水系網絡。

氣候

資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全年雲霧多而日照少,空氣溼度大而晝夜溫差小;平均風速小,大風日數少。資陽市各縣區年平均氣溫 17 ℃左右;年降水量 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時左右;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6.5 ℃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5 ℃左右;極端最高氣溫 40.2 ℃;極端最低氣溫-5.4 ℃。[8]就盆地氣候而言,資陽市還具有南 - 北、東 - 西氣候過渡帶的特點。境內,西北部龍泉山一般海拔高度600~1000 米,比丘陵區高出 300~500 米,其產生的空氣下沉增溫減溼作用對資陽氣候也有一定影響。

地貌

資陽市位於華夏系四川沉降帶之川中褶帶內,龍女寺半球狀構造和威遠輻射構造之間,西高東低。按大的地貌形態資陽市可分為丘陵、河流沖積壩兩種地貌類型。其中以丘陵為主,大約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形主要為龍女半球環狀構造的影響帶,其特點是:結構簡單、地層平緩。出露岩層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侏羅系蓬萊鎮組地層、侏羅系遂寧組地層、侏羅系沙溪廟組地層,土壤以粽紫泥土為主。一般海拔在300~550米之間,河壩的最低點在夏家壩的瓊江河出界處(海拔247米)。

礦產

資陽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頁岩,分佈於全境;建築用砂,分佈於境內沱江流域;建築石料用灰巖及砂岩,分佈境內的部分鄉鎮。

植物

2005年,資陽市森林總蓄積8628538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2%。區內野生植物有2000多種、樹木600多種,主要林木有柏樹、桑樹、榕樹、香樟、銀杏、榆樹、洋槐、馬桑、慈竹等。其中柏樹佔植樹總量的70%以上,活林蓄積200萬立方米以上。據統計,區內現有古樹名木19種、598株,其中,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8株。分佈在樂至縣(紅豆樹1株、楠木1株、榕樹5株)、安嶽縣(柏木1株)。

動物

資陽境內共有野生動物236種,屬國家一級的4種(梅花鹿、白鸛、金雕、雲豹)、國家二級的21種(大鯢、鴛鴦、鳶、蒼鷹、紅隼、紅腹錦雞、領角鴞、班頭鵂鶹、長耳鴞、短耳鴞、黃喉貂、水獺、大靈貓、小靈貓、金貓、獼猴、棕貓、小葦鳽、長腳秧雞、藍耳翠鳥、黃斑葦鳽、慄背葦鳽、董雞、鷓鴣)、省級重點的15種,其他保護動物196種。

人口

中國“資陽”概述

資陽(8)

截至2017年末,資陽市戶籍登記總戶數129.3萬戶,戶籍總人口348.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6.3萬人,鄉村人口292.6萬人。截至2017年末,資陽市常住人口255.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5.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149.7萬人。城鎮化率41.3%,比2016年提高1.2個百分點。[9]

2017年,資陽市人口出生率9.41‰,比2016年下降0.10個千分點;死亡率5.95‰,比2016年下降0.55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47‰,比2016年上升0.46個千分點。[9]

民族

資陽系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沒有世居少數民族。資陽市現有漢族、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達斡爾族、土族、東鄉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錫伯族、維吾爾族、藏族、鄂倫春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土家族、黎族、畲族、赫哲族、門巴族、高山族等46個民族,還有未識別的少數民族,除漢族外,有少數民族人口一萬餘人。大部分散居在雁江、安嶽、樂至3個區縣的農村,少部分人員散居在城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