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自行車 城市規劃 交通 民生 社會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8-12-17

立水橋地鐵站是地鐵5號線和13號線的交叉點,同時,東北環線鐵路也經過此地,這幾條線路交叉後對周圍交通出行路徑產生了極大影響,由於地鐵立水橋站在西南區域沒有設置地鐵出口,長久以來,居民從地鐵出站到立水橋西南邊的十幾個住宅小區只有兩種方式:要麼多走20分鐘穿涵洞,要麼翻越鐵路

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一位老大爺抬自行車翻越鐵軌,眾人幫忙

每天近萬人橫穿鐵路

“我搬到這的時候60歲,今年70歲了,還得走這條路!”家住立水橋地鐵站西部南側住宅區的一位老太太,10年來無論是出門坐地鐵還是買菜都要橫穿一條鐵路,鐵路高出地面四五米,兩側沒有護欄和禁行標誌,居民橫穿鐵路時需要登上佈滿碎石的臺階,跨過成人小腿高的鐵軌踉蹌穿行。“路不長,是個小事兒,坡不高,是個小坡兒,但是也難倒了這些老百姓。”這位銀髮老人對記者說道。

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居民穿行鐵軌

這段鐵路位於朝陽區和昌平區的交界處,從立水橋地鐵A口出站,沿路西行200餘米,在地鐵13號線高架橋下向南有個小開口,就是通往立水橋西南部住宅區最近的路,據周圍居民稱,立水橋西南部有明天第一城、頂秀青溪、東辰小區等多個小區,涉及上千戶居民,每天有近萬人從這條鐵路線上翻越

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地鐵西南部小區居民出行乘坐地鐵路徑,要麼繞遠路,要麼翻鐵路

正規路徑遠且不安全

“走一公里外的涵洞算是唯一的正規路徑了,不過涵洞狹窄,沒有人行道,經常出現刮蹭事故,也造成過人員傷亡,誰會願意繞那麼遠還去走一條不那麼安全的路呢?”市民影子告訴記者,除了機動車和自行車外,很少有行人從涵洞穿過,由於每次只能通行一輛車,所以即使不是早晚高峰時段,涵洞也經常堵車

在多重影響下,行人自己踩踏出了一條路——從鐵軌上翻過去,一上一下快速到達對面,這條大家自行踩踏的路在立水橋地鐵站西南地區利用率極高。“雖然上下翻越有坡度比較難走,但是比起涵洞繞遠並且危險要好很多倍。”儘管如此,很多行人也意識到了這條路存在安全隱患,比如臺階都是行人自發修建的,高差過大,老人小孩比較容易摔跤,加上年久風化產生很多碎石,雨雪天氣更是危險重重。

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火車經過

居民積極建言獻策 問題亟待解決

多年來,出現了不少關於解決此路段行人通行問題的意見,更有居民進行了可行性分析。

第一種方式,是在立水橋地鐵站設置南出口,朝向立水橋公園,不過實施起來資金耗費大,涉及部門多,並且同時涉及朝陽和昌平兩區,後期管理比較困難,容易形成類似A口處髒亂差的現象,長遠可考慮,近期很困難。”市民影子長期從事城市規劃和設計工作,她向記者提出了這幾條設想。

第二種就是在目前翻鐵路的位置架設天橋,不過可行性也不高,目前翻鐵路的位置從13號線下穿過,再從高起的鐵路線上翻過,架設人行天橋勢必得高過鐵路和地鐵線路,高度過高,並且有規定不允許從鐵路上方穿過。”影子預想,即使架設成功,由於太高,也不會有行人願意走,利用率低,形同虛設。

第三種即是在目前翻越鐵路的位置設置涵洞,將立清路與對面立水橋西路連通並規劃單獨的人行道。”影子告訴記者,這樣做難度也不小,耗費資金較大不說,還要協調多個部門,建成後使用效果和涵洞寬度、高度以及有沒有預留足夠寬的人行道有較大關係。“如果還是像原來涵洞那麼窄,依然會很危險!”

在眾多居民看來,最後一種方法的呼聲極高——將目前翻越鐵路的位置重新合理修建緩坡和臺階,並在臺階兩邊增設扶手,提高安全性。

北京立水橋近萬人翻鐵路出行,居民想出三種解決方案,哪條可行?

翻越鐵軌後的小路同樣難走:路面坑窪、沙石遍地

“鐵路過人的路段可做成像五道口過鐵路那樣的可踩踏面,設置必要的提醒標語或者增設一個鐵路管理人員,兩邊設置落杆,在有火車通過時放下落杆阻止行人通過。”影子告訴記者,這樣做耗費的資金比前幾種都小,而且涉及部門少好操作。採訪最後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居民,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傾聽他們的聲音,表示願意配合出席座談會,探討出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案。

來源:北京晚報 曲經緯

編輯:付善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