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景武一篇文章教會你社群管理'

"

社群運營這個話題,是一個被過度神話的領域,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廣方法。一個社群能形成的第一前提是每個在社群裡的人都認為自己能夠從中獲利。

一、參與者角色分析

如果我們把一個社群進行拆分,就會發現它是由很多個體構成的。這些個體的參與者可以用兩種維度來劃分。

第一種維度是需求。需求相同,需求的人群很容易就聚到一起。比如,想瘦下來的胖子群體。每一個胖子的需求都是非常相似的,減肥、穿上小一號的衣服或是其他相似的延伸,這就很容易形成一個社群。

胖子裡面有的可能是月薪五千的新媒體編輯,可能是 40 歲的公務員,也可能是一個日進斗金的餐廳老闆,他們身份都不同,但是需求相同。

第二種維度是身份。用共同的身份標籤去搭建社群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自媒體社群參與門檻定為微博粉絲要有 20 萬,這樣大家的身份就統一了——都是微博 20 萬粉絲或者更多量級的自媒體人。那麼交流內容和交換價值就可以圍繞這個身份去進行放大。

這裡面可能有美食主題的自媒體人,也有汽車主題的自媒體人,可能完全沒有關聯,但他們有相同的身份標籤,所以肯定有可以交流交換的點。

所以需求和身份是劃分社群參與者的兩大維度,不論是哪一種維度,參與者在這個社群中一定是認為自己能從中獲利的。什麼叫從中獲利?社群裡的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在社群內所獲得的價值大於自己的付出,如果他不這麼認為的話,就會退出這個社群。

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利益類型,有的社群能夠獲得信息,有的社群能幫自己養成習慣,有的社群能發現什麼東西值得買,不同的利益點會導致不同的活躍度。

舉例:虎嗅作者群。虎嗅是一個媒體平臺,這個平臺把發表過文章的作者拉成一個社群,而這個社群的屬性就是討論觀點和交換信息。因為媒體平臺的文章發佈量很大,所以這樣的社群活躍度就很高,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內容產生。

二、找別人家的社群推廣

你不一定需要有自己的社群,但是你需要去找到合適的社群,然後跟他們接觸,合作,達到你的推廣目標。

舉例分析一下廣場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參與廣場舞社群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這是一個從年齡角度去定義的身份,其中女性佔絕大多數。在需求方面,跳廣場舞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和別的老年人交流,這樣就不會太孤獨。

有了廣場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接下來銀行的理財經理就出場了,理財經理髮現自己的目標客戶群跟廣場舞社群的群體非常相似:手裡有一定的現金,也對理財感興趣。

他分析了一下廣場舞社群的特點,意識到這些老人家是因為需要陪伴,希望交流才出來跳舞的,所以他也加入到這個社群裡面一起去跳舞,陪著其他參與者跟他們聊家常。幾個星期之後,大家就比較信任這位理財經理了,然後他再從育兒、天氣、養生,一步步地聊到理財上面,最後搞定了廣場舞社群裡面的一些訂單。

所以我們在糾結如何開始運營自己社群的時候,不如先看看周邊有沒有已經成型且合適的社群。我們可以去主動尋找,因為社群裡的人特點都是高度相同的,如果找到了對應的社群,就可以直接開始推廣,不需要自己再花時間搭建。

我們要意識到社群不一定是要屬於自己,你完全可以和別人成立的社群去進行合作和推廣,只要人群找對,那麼合作的效果就不會太差。

三、企業社群的3種模式

一個社群的規則是越多越好,還是越精簡越好,取決於社群的模式以及可複製性。

社群有三個模式。

第一,和產品互相配合,在產品基礎上提供更多價值。

第二,幫助產品進行提升,通過組織社群,讓團隊內部成員跟用戶近距離接觸,瞭解到核心痛點,進行產品迭代。

第三,維繫住核心用戶,通過社群的方式把重要的參與者更好的留存下來。

最重要的就是讓社群和產品進行互補。如果產品或商業模式有什麼缺陷弱點,社群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解決方法。

一家叫 SciX 的空氣淨化器公司。這家公司剛成立沒幾年也比較小眾,但是知道它的人都比較認可這個牌子。空氣淨化器這樣的產品是需要一個生產和運送週期的,委託工廠生產,最好一次定一個比較大的量,物流也是一樣。如果一次性沒有足夠大的訂單,協調起來會很麻煩。

所以 SciX 根據這個情況做了一個具備團購屬性的社群,在這個社群裡面放進了 購買過 SciX 淨化器的老用戶,把感興趣的新用戶也加進來。當大家都有需求的時候,(比如北京報道霧霾指數 400 - 500 ,那麼群裡就會展開熱烈的討論), 這個時候大家就會組織團購,一次下 30 臺淨化器的訂單就會通通打九折。這樣一來用戶本來就感興趣購買,再加上團購可以打折,而且看到群裡好多人都報名,很容易跟著一起下單。

對於 SciX 來說就可以一次性的和工廠溝通,和物流溝通,解決了公司現有生產環節的問題。同時空氣淨化器這樣的產品是有復購需求的,一臺機器也許能搞定一個房間的空氣淨化,但如果你有多個房間,還得買更多臺,所以團購本身對於老用戶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濾網也是要購買的,汙染嚴重的城市可能每個月就要換一次濾網,一年就要換 12 個,這個也被做成了團購,在群裡去流傳。

這樣的社群不需要很詳細的規則,只要確保大家理清楚團購的規則和流程就搞定了。

第二種模式是改善產品。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模式,例如天使用戶群、產品封側群、試吃群、大腦風暴群,都可以歸到這個類別。在這樣一個社群裡最大的目標就是拿到用戶對你產品所有的意見和看法,更理想的狀態是你同時也對用戶產生了新的理解和認知, 那麼產品在下一次優化提升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好。

舉例:得到是一個付費內容 App 。在最開始的時候得到需要一批用戶來給得到的 App 提意見,找 bug , 就組建了一個封測團,封測團按照手機的機型分成了安卓封測團和 iPhone 封測團,每一個封測團都是一個微信群,每個群裡有小 100 人,接下來就是關鍵內容了。

得到封測做了兩件事情,第一,給每一個參與者發了 100 元的使用券,他們可以用這個額度在 App 裡面任意購買付費的電子書或者語音。第二,得到的 CTO 快刀老師也加入到這兩個群中,定期的和用戶去交流。 如果有人找到了 bug ,他會親自去說一聲抱歉,告訴大家這個 bug 會被解決掉。

這個成本高嗎?其實也還好。因為得到的內容都是電子產品,會被重複購買,不會增加太多成本。但是對於一個個體用戶來講, 100 元的額度就是實打實能買到相應的產品。所以得到通過這樣的方式很順利的就完成了初期產品優化,後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

第三種模式維繫住核心用戶。核心用戶可以是付費量最高的用戶群體,可以是活躍度最高的用戶群體,如果你是一個內容平臺,那麼投稿質量最高的群體就是核心用戶,所以核心用戶一定要維護好。

舉例:在行社群。在行是付費知識約見, 由行家提供知識,學員付費,一對一的約見行家。 在行有個行家社群,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保證行家們的接單量,在行設計了一個激勵政策。

在初期的時候,如果有一個行家接了 100 單,在行就會給他寄一個大蛋糕。 這樣行家就會在社群裡去分享蛋糕的照片,以及他背後所代表認可的含義, 其他的行家就會注意到,然後主動表示自己也想提高接單量,詢問在行有沒有什麼推廣的機會, 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激發行家們接更多單的訴求。

四、可複製性

可複製性意味著你可以有一個社群, 然後在另一個地方複製你的社群,社群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數也會越來越多。就像早期的時候,肯德基在很多城市開了分店,最後全國人民都知道這個品牌。那麼可複製社群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社群的 3 個特點:

第一,社群裡有大量的志願者。這就意味著有大量的人是不拿工資的。他們因為其他的原因加入到這個社群, 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上面。

第二,社區裡很少存在服務客戶的概念。社群不會像企業一樣把人分成兩撥,一撥是甲方,另一波是乙方, 乙方需要服務甲方。社群是把大家放在一起,互相進行協助來達成某個目標。

第三,社群具備開放屬性。他們不斷歡迎更多人加入進來,並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私有組織。

這 3 個社群特點需要一套很清晰的規則來協助社群的複製。如果沒有定好規則,很容易會把原有的社群設計打亂。

怎樣設計規則?

首先,我們要對社群裡的角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定位,其次針對每個角色要有很明確的任務定義。社群的流動性很大,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需要設計好關鍵崗位的角色,確保時刻有人在這些位置上,這樣才能讓社群去正常運轉。

舉例: Toastmasters 是美國起家的一個演講社群,現在遍佈 140 多個國家。這個演講社群最擅長的就是複製。 在角色定義上,它把社群當做是一個小公司,裡面的團隊分成了主席、財務、對外副主席和對內副主席 4 個管理角色。

主席就像一個小團隊的 CEO ,首要目標是確保這個社區能夠存活下去,有點像滅火隊員,哪裡出問題去補哪裡。

財務就像財務總監一樣,確保每個會員按時交會費, 社群支出控制在預算內, 保證財務上不會出什麼大簍子,把所有的文件的工作給處理好。

對外副主席像營銷或公關總監, 主要負責推廣宣傳,還要維護社群的網站。

對內副主席像運營總監,確保社群內部的成員對演講學會有足夠的理解,以及熟悉升級的每一個必要步驟(在演講協會裡每一個會員都是能升級的),所以由這位副主席來不斷的講解和鼓勵大家去進行升級。這樣最基本的設計角色就分配好了,只要有這 4 個人在,社群的框架基本不會出太大問題。

演講協會另一套決策系統是針對日常活動設計的。演講協會的會員都有提升演講能力的目標,日常活動就圍繞這個目標去設計,每週會有一次線下的聚會,遍佈 140 多個國家裡面的演講社群都是這個思路。

在這個聚會中有各種角色,每一種角色每次都由不同的人來擔任,角色分別有主持人、演講人、評論員、計時員、語法員、即興演講主持。

主持人要保證場地設備,人員的順利安排。

演講人,進行一個主題的演講。

評論員根據演講人的情況給他進行反饋,告訴他哪裡講得好,哪裡需要提高。

計時員記錄所有人員的用時,如果主持人應該花兩分鐘來開場,但實際上花了3分鐘,就提出批評。

語法員是記錄所有人員的語法問題或廢詞率。

即興演講主持提前準備好一些即興演講的話題,現場邀請會員做即興演講。

有了管理層的角色定義和日常活動的角色定義,一個社群已經可以正常運轉了,但因為是複製社群,所以要想好社群和社群之間的關係。當你複製了足夠多的社群,運轉的也很好,就要考慮怎麼把這些社群聯繫起來。

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 PK 競技。比如演講協會就要組織演講比賽,把周圍的社群都調動起來,大家在比賽中去認識新朋友。把大賽從區域舉辦到省,再到國家,最後是世界級的演講比賽,橫跨所有的演講社群,這樣就可以讓不同分社群的參與者能夠互相認識,擴大圈子,覺得社群本身更有價值,也能吸引新的人開始對這個社群產生興趣。

五、評估效果的關鍵節點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分析一個社群到底是好的還是平庸的。我們可以從 5 個維度來進行,一方面你可以分析自己的社群,看看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跟自己相似的社群在這幾個維度上表現的怎麼樣,做一個橫向的評比。

這 5 個維度,分別是第一次嘗試,投入成本,續費,推薦和退出成本。

第一次嘗試就是用戶願意試試這個社群。你通過某種方式告訴大家,你有一個社群以及具體怎麼玩。有人表示感興趣,加入進來試一下。這個效果的好壞是由你的社群設計和推廣方法決定的。 推廣的時候,你可以一個個的邀請,也可以大批量的推廣,然後計算轉化率。

第二是投入成本。參與社群是要花時間的,有的還要花錢,這些都是用戶成本。所以在同樣的用戶數量下,用戶支出的成本越高,那就說明他們認為這個社群就越有價值。

第三是續費。讓用戶反覆投入,看看他們是否能夠長期堅持。 因為很多時候用戶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開始嘗試,比如看到文案寫得好,腦子一熱,就衝動消費了, 或是因為你個人邀請,不好意思拒絕,就咬咬牙加入了, 又或者他期待的社群跟實際情況不符合。

無論哪種情況,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都會離開。這個時候你心裡就得有個數,最開始有多少用戶,他們是怎麼流失的, 如果這個比例很高,那就說明可能是社群的模式出問題了。

第四是推薦。推薦是一個很好的價值考核指標,有多少用戶會很自豪的告訴別人我在參與這個社群?又有多少用戶會主動邀請朋友來加入你的社群呢?

關於推薦,有一個方法可以去做檢測,叫做 NPS ,全稱是 Net Promoter Score 。推薦值就是你的用戶向朋友推薦你產品的可能性, 把這個方法用於社群的推薦評估, NPS 相當於一個問卷調查, 這個問卷上面的問題叫:你願意將社群推薦給朋友的可能性有多大?

分數範圍從 0 分到 10 分。 0 分代表著絕對不可能, 10 分代表著可能性極大。社群用戶回答完這個問題後就可以進行統計了,把分值分為 3 個檔次,回答 9 分到 10 分的屬於推薦者,他們是比較認可這個社群的。

7 到 8 分是相對中立的一個被動者,這個人群可以先忽略掉。最後是 0 到 6 分,這批人就是屬於不滿意的批評者,他們不是特別認可你的社群。 得出這 3 個類別之後,就可以按照公式來進行計算:推薦數減去批評數,除以總樣本數,再乘以百分之百。

這個公式裡中立的被動者直接被忽略掉了,因為他們是無所謂的,他們覺得這個社群還行,但也完全有可能去參加別的同類社群, 只有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人群,是記錄在其中的。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能夠得到一個可量化的答案,如果淨推薦值高於 50% ,那你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做得還不錯,能到 70% 以上就更好了。但是如果低於 50% 的話, 就得思考一下為什麼?該如何進行改進?因為有大部分人是不推薦甚至對你的社群不滿意的。

第五個是離開成本。 一個社群用戶的離開成本越高,它就越不想離開。 比如演講協會是有商機系統的,如果一個用戶升到了三級,一旦離開,上升通道就停止了。同時他每週都會交流的社群朋友也就不太容易再見到了。這些都構成了這個用戶的離開成本,所以離開成本越高,他走的可能性就越低。

你可以拿這 5 個維度,去評估自己的社群,同時再拿這 5 個維度,去評估跟你類似的社群, 這樣對整體的社群理解會深入一些。

"

社群運營這個話題,是一個被過度神話的領域,但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廣方法。一個社群能形成的第一前提是每個在社群裡的人都認為自己能夠從中獲利。

一、參與者角色分析

如果我們把一個社群進行拆分,就會發現它是由很多個體構成的。這些個體的參與者可以用兩種維度來劃分。

第一種維度是需求。需求相同,需求的人群很容易就聚到一起。比如,想瘦下來的胖子群體。每一個胖子的需求都是非常相似的,減肥、穿上小一號的衣服或是其他相似的延伸,這就很容易形成一個社群。

胖子裡面有的可能是月薪五千的新媒體編輯,可能是 40 歲的公務員,也可能是一個日進斗金的餐廳老闆,他們身份都不同,但是需求相同。

第二種維度是身份。用共同的身份標籤去搭建社群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自媒體社群參與門檻定為微博粉絲要有 20 萬,這樣大家的身份就統一了——都是微博 20 萬粉絲或者更多量級的自媒體人。那麼交流內容和交換價值就可以圍繞這個身份去進行放大。

這裡面可能有美食主題的自媒體人,也有汽車主題的自媒體人,可能完全沒有關聯,但他們有相同的身份標籤,所以肯定有可以交流交換的點。

所以需求和身份是劃分社群參與者的兩大維度,不論是哪一種維度,參與者在這個社群中一定是認為自己能從中獲利的。什麼叫從中獲利?社群裡的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在社群內所獲得的價值大於自己的付出,如果他不這麼認為的話,就會退出這個社群。

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利益類型,有的社群能夠獲得信息,有的社群能幫自己養成習慣,有的社群能發現什麼東西值得買,不同的利益點會導致不同的活躍度。

舉例:虎嗅作者群。虎嗅是一個媒體平臺,這個平臺把發表過文章的作者拉成一個社群,而這個社群的屬性就是討論觀點和交換信息。因為媒體平臺的文章發佈量很大,所以這樣的社群活躍度就很高,每天都會有大量的內容產生。

二、找別人家的社群推廣

你不一定需要有自己的社群,但是你需要去找到合適的社群,然後跟他們接觸,合作,達到你的推廣目標。

舉例分析一下廣場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參與廣場舞社群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這是一個從年齡角度去定義的身份,其中女性佔絕大多數。在需求方面,跳廣場舞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和別的老年人交流,這樣就不會太孤獨。

有了廣場舞社群的身份和需求,接下來銀行的理財經理就出場了,理財經理髮現自己的目標客戶群跟廣場舞社群的群體非常相似:手裡有一定的現金,也對理財感興趣。

他分析了一下廣場舞社群的特點,意識到這些老人家是因為需要陪伴,希望交流才出來跳舞的,所以他也加入到這個社群裡面一起去跳舞,陪著其他參與者跟他們聊家常。幾個星期之後,大家就比較信任這位理財經理了,然後他再從育兒、天氣、養生,一步步地聊到理財上面,最後搞定了廣場舞社群裡面的一些訂單。

所以我們在糾結如何開始運營自己社群的時候,不如先看看周邊有沒有已經成型且合適的社群。我們可以去主動尋找,因為社群裡的人特點都是高度相同的,如果找到了對應的社群,就可以直接開始推廣,不需要自己再花時間搭建。

我們要意識到社群不一定是要屬於自己,你完全可以和別人成立的社群去進行合作和推廣,只要人群找對,那麼合作的效果就不會太差。

三、企業社群的3種模式

一個社群的規則是越多越好,還是越精簡越好,取決於社群的模式以及可複製性。

社群有三個模式。

第一,和產品互相配合,在產品基礎上提供更多價值。

第二,幫助產品進行提升,通過組織社群,讓團隊內部成員跟用戶近距離接觸,瞭解到核心痛點,進行產品迭代。

第三,維繫住核心用戶,通過社群的方式把重要的參與者更好的留存下來。

最重要的就是讓社群和產品進行互補。如果產品或商業模式有什麼缺陷弱點,社群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解決方法。

一家叫 SciX 的空氣淨化器公司。這家公司剛成立沒幾年也比較小眾,但是知道它的人都比較認可這個牌子。空氣淨化器這樣的產品是需要一個生產和運送週期的,委託工廠生產,最好一次定一個比較大的量,物流也是一樣。如果一次性沒有足夠大的訂單,協調起來會很麻煩。

所以 SciX 根據這個情況做了一個具備團購屬性的社群,在這個社群裡面放進了 購買過 SciX 淨化器的老用戶,把感興趣的新用戶也加進來。當大家都有需求的時候,(比如北京報道霧霾指數 400 - 500 ,那麼群裡就會展開熱烈的討論), 這個時候大家就會組織團購,一次下 30 臺淨化器的訂單就會通通打九折。這樣一來用戶本來就感興趣購買,再加上團購可以打折,而且看到群裡好多人都報名,很容易跟著一起下單。

對於 SciX 來說就可以一次性的和工廠溝通,和物流溝通,解決了公司現有生產環節的問題。同時空氣淨化器這樣的產品是有復購需求的,一臺機器也許能搞定一個房間的空氣淨化,但如果你有多個房間,還得買更多臺,所以團購本身對於老用戶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濾網也是要購買的,汙染嚴重的城市可能每個月就要換一次濾網,一年就要換 12 個,這個也被做成了團購,在群裡去流傳。

這樣的社群不需要很詳細的規則,只要確保大家理清楚團購的規則和流程就搞定了。

第二種模式是改善產品。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模式,例如天使用戶群、產品封側群、試吃群、大腦風暴群,都可以歸到這個類別。在這樣一個社群裡最大的目標就是拿到用戶對你產品所有的意見和看法,更理想的狀態是你同時也對用戶產生了新的理解和認知, 那麼產品在下一次優化提升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好。

舉例:得到是一個付費內容 App 。在最開始的時候得到需要一批用戶來給得到的 App 提意見,找 bug , 就組建了一個封測團,封測團按照手機的機型分成了安卓封測團和 iPhone 封測團,每一個封測團都是一個微信群,每個群裡有小 100 人,接下來就是關鍵內容了。

得到封測做了兩件事情,第一,給每一個參與者發了 100 元的使用券,他們可以用這個額度在 App 裡面任意購買付費的電子書或者語音。第二,得到的 CTO 快刀老師也加入到這兩個群中,定期的和用戶去交流。 如果有人找到了 bug ,他會親自去說一聲抱歉,告訴大家這個 bug 會被解決掉。

這個成本高嗎?其實也還好。因為得到的內容都是電子產品,會被重複購買,不會增加太多成本。但是對於一個個體用戶來講, 100 元的額度就是實打實能買到相應的產品。所以得到通過這樣的方式很順利的就完成了初期產品優化,後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

第三種模式維繫住核心用戶。核心用戶可以是付費量最高的用戶群體,可以是活躍度最高的用戶群體,如果你是一個內容平臺,那麼投稿質量最高的群體就是核心用戶,所以核心用戶一定要維護好。

舉例:在行社群。在行是付費知識約見, 由行家提供知識,學員付費,一對一的約見行家。 在行有個行家社群,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保證行家們的接單量,在行設計了一個激勵政策。

在初期的時候,如果有一個行家接了 100 單,在行就會給他寄一個大蛋糕。 這樣行家就會在社群裡去分享蛋糕的照片,以及他背後所代表認可的含義, 其他的行家就會注意到,然後主動表示自己也想提高接單量,詢問在行有沒有什麼推廣的機會, 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激發行家們接更多單的訴求。

四、可複製性

可複製性意味著你可以有一個社群, 然後在另一個地方複製你的社群,社群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人數也會越來越多。就像早期的時候,肯德基在很多城市開了分店,最後全國人民都知道這個品牌。那麼可複製社群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社群的 3 個特點:

第一,社群裡有大量的志願者。這就意味著有大量的人是不拿工資的。他們因為其他的原因加入到這個社群, 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上面。

第二,社區裡很少存在服務客戶的概念。社群不會像企業一樣把人分成兩撥,一撥是甲方,另一波是乙方, 乙方需要服務甲方。社群是把大家放在一起,互相進行協助來達成某個目標。

第三,社群具備開放屬性。他們不斷歡迎更多人加入進來,並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私有組織。

這 3 個社群特點需要一套很清晰的規則來協助社群的複製。如果沒有定好規則,很容易會把原有的社群設計打亂。

怎樣設計規則?

首先,我們要對社群裡的角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定位,其次針對每個角色要有很明確的任務定義。社群的流動性很大,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需要設計好關鍵崗位的角色,確保時刻有人在這些位置上,這樣才能讓社群去正常運轉。

舉例: Toastmasters 是美國起家的一個演講社群,現在遍佈 140 多個國家。這個演講社群最擅長的就是複製。 在角色定義上,它把社群當做是一個小公司,裡面的團隊分成了主席、財務、對外副主席和對內副主席 4 個管理角色。

主席就像一個小團隊的 CEO ,首要目標是確保這個社區能夠存活下去,有點像滅火隊員,哪裡出問題去補哪裡。

財務就像財務總監一樣,確保每個會員按時交會費, 社群支出控制在預算內, 保證財務上不會出什麼大簍子,把所有的文件的工作給處理好。

對外副主席像營銷或公關總監, 主要負責推廣宣傳,還要維護社群的網站。

對內副主席像運營總監,確保社群內部的成員對演講學會有足夠的理解,以及熟悉升級的每一個必要步驟(在演講協會裡每一個會員都是能升級的),所以由這位副主席來不斷的講解和鼓勵大家去進行升級。這樣最基本的設計角色就分配好了,只要有這 4 個人在,社群的框架基本不會出太大問題。

演講協會另一套決策系統是針對日常活動設計的。演講協會的會員都有提升演講能力的目標,日常活動就圍繞這個目標去設計,每週會有一次線下的聚會,遍佈 140 多個國家裡面的演講社群都是這個思路。

在這個聚會中有各種角色,每一種角色每次都由不同的人來擔任,角色分別有主持人、演講人、評論員、計時員、語法員、即興演講主持。

主持人要保證場地設備,人員的順利安排。

演講人,進行一個主題的演講。

評論員根據演講人的情況給他進行反饋,告訴他哪裡講得好,哪裡需要提高。

計時員記錄所有人員的用時,如果主持人應該花兩分鐘來開場,但實際上花了3分鐘,就提出批評。

語法員是記錄所有人員的語法問題或廢詞率。

即興演講主持提前準備好一些即興演講的話題,現場邀請會員做即興演講。

有了管理層的角色定義和日常活動的角色定義,一個社群已經可以正常運轉了,但因為是複製社群,所以要想好社群和社群之間的關係。當你複製了足夠多的社群,運轉的也很好,就要考慮怎麼把這些社群聯繫起來。

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 PK 競技。比如演講協會就要組織演講比賽,把周圍的社群都調動起來,大家在比賽中去認識新朋友。把大賽從區域舉辦到省,再到國家,最後是世界級的演講比賽,橫跨所有的演講社群,這樣就可以讓不同分社群的參與者能夠互相認識,擴大圈子,覺得社群本身更有價值,也能吸引新的人開始對這個社群產生興趣。

五、評估效果的關鍵節點

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分析一個社群到底是好的還是平庸的。我們可以從 5 個維度來進行,一方面你可以分析自己的社群,看看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跟自己相似的社群在這幾個維度上表現的怎麼樣,做一個橫向的評比。

這 5 個維度,分別是第一次嘗試,投入成本,續費,推薦和退出成本。

第一次嘗試就是用戶願意試試這個社群。你通過某種方式告訴大家,你有一個社群以及具體怎麼玩。有人表示感興趣,加入進來試一下。這個效果的好壞是由你的社群設計和推廣方法決定的。 推廣的時候,你可以一個個的邀請,也可以大批量的推廣,然後計算轉化率。

第二是投入成本。參與社群是要花時間的,有的還要花錢,這些都是用戶成本。所以在同樣的用戶數量下,用戶支出的成本越高,那就說明他們認為這個社群就越有價值。

第三是續費。讓用戶反覆投入,看看他們是否能夠長期堅持。 因為很多時候用戶會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開始嘗試,比如看到文案寫得好,腦子一熱,就衝動消費了, 或是因為你個人邀請,不好意思拒絕,就咬咬牙加入了, 又或者他期待的社群跟實際情況不符合。

無論哪種情況,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都會離開。這個時候你心裡就得有個數,最開始有多少用戶,他們是怎麼流失的, 如果這個比例很高,那就說明可能是社群的模式出問題了。

第四是推薦。推薦是一個很好的價值考核指標,有多少用戶會很自豪的告訴別人我在參與這個社群?又有多少用戶會主動邀請朋友來加入你的社群呢?

關於推薦,有一個方法可以去做檢測,叫做 NPS ,全稱是 Net Promoter Score 。推薦值就是你的用戶向朋友推薦你產品的可能性, 把這個方法用於社群的推薦評估, NPS 相當於一個問卷調查, 這個問卷上面的問題叫:你願意將社群推薦給朋友的可能性有多大?

分數範圍從 0 分到 10 分。 0 分代表著絕對不可能, 10 分代表著可能性極大。社群用戶回答完這個問題後就可以進行統計了,把分值分為 3 個檔次,回答 9 分到 10 分的屬於推薦者,他們是比較認可這個社群的。

7 到 8 分是相對中立的一個被動者,這個人群可以先忽略掉。最後是 0 到 6 分,這批人就是屬於不滿意的批評者,他們不是特別認可你的社群。 得出這 3 個類別之後,就可以按照公式來進行計算:推薦數減去批評數,除以總樣本數,再乘以百分之百。

這個公式裡中立的被動者直接被忽略掉了,因為他們是無所謂的,他們覺得這個社群還行,但也完全有可能去參加別的同類社群, 只有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人群,是記錄在其中的。

通過這個公式,我們能夠得到一個可量化的答案,如果淨推薦值高於 50% ,那你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做得還不錯,能到 70% 以上就更好了。但是如果低於 50% 的話, 就得思考一下為什麼?該如何進行改進?因為有大部分人是不推薦甚至對你的社群不滿意的。

第五個是離開成本。 一個社群用戶的離開成本越高,它就越不想離開。 比如演講協會是有商機系統的,如果一個用戶升到了三級,一旦離開,上升通道就停止了。同時他每週都會交流的社群朋友也就不太容易再見到了。這些都構成了這個用戶的離開成本,所以離開成本越高,他走的可能性就越低。

你可以拿這 5 個維度,去評估自己的社群,同時再拿這 5 個維度,去評估跟你類似的社群, 這樣對整體的社群理解會深入一些。

崔景武一篇文章教會你社群管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