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自媒體 市場營銷 音樂 文章 望月的博客 2017-04-06

“知乎真是白瞎了那麼多好內容”。

桑夏同學憤憤地說,然後丟過來一張圖。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知乎新出街的地鐵廣告,這內容和風格,沒毛病。

當然,我知道桑夏君說的好內容,是更有助於傳播的知乎金句,比如那些耳熟能詳的:

人醜就要多讀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好像突然有了軟肋,也突然有了鎧甲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還輪不到拼天賦

這樣的內容做成廣告或許可以秒殺網易雲音樂廣告,但那不是知乎所想要的效果,也並不能展現真正的知乎。

事實上,知乎已經被誤會得夠深了。

站在城外看知乎

知乎是一座城,對非重度知乎用戶來說,站在城外看知乎,主要是通過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一些解讀,但在形形色色地傳播中,知乎漸漸被塗改得失去了本來的顏色。

有些是“惡意針對”。

比如,你看到最近微博上對知乎的輿論和風評突然變得很負面,那可能是因為知乎幫7多個答主代維權訴訟“X群”營銷公司的案子快開庭了。

再比如,你看到某網紅大V尖酸刻薄地罵知乎,那可能是因為他的一些老底被人在知乎上揭開,而自己的影響力並不能讓知乎“處理”掉這些言論。

有些是“無心之失”。

在微博上,營銷號們伺機而動,在知乎上找一些扯淡而冷門的個案,又或者特別浮誇的某個回答,截圖轉發、博取眼球。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某粉絲116萬的微博營銷號關於知乎的獵奇信息

但實際上你看這些問答訪問者寥寥無幾,營銷號們斷章取義的本事,相信《小學生性教育健康教育讀本》是深有體會的。

在自媒體平臺,營銷號們東拼西湊,搞一篇類似《自從上了知乎,身體就一天不如一天了》、《我為什麼死都不用知乎》之類的爆款文章,以偏概全,譁眾取寵。

反正,我只要有十萬+就好了,至於對知乎的影響和對用戶的誤導,誰在乎?

有些是用戶抉擇。

如果你只在即刻上關注“知乎熱門釣魚貼”這樣一個主題,那你可能會覺得知乎就是一個小黃網。

如果你只讀知乎日報上的“瞎扯·如何正確地吐槽”欄目,那麼就會覺得知乎是一個抖機靈的地方。

這些當然都是知乎上的內容,但它並非知乎的主流,也不能完全代表知乎。

那麼,知乎到底什麼樣?

重度用戶眼裡的知乎

maggie 可能是知乎重度用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不是她優秀回答者的身份,也不是數量驚人的贊同和感謝,而是她參與了1005次公共編輯。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知乎公共編輯是一項特別耗時耗力的工作,尤其是對話題索引的編輯,需要收集整理大量的問答並進行梳理排序,而且這項工作完全是公益性質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知乎職場公共話題

maggie 參與了職場、安檢等多個熱門公共話題的編輯,她希望能夠通過正確分類,讓知乎問題的可讀性更好,幫助提問者能儘快得到答案,也幫助新來知乎的人儘快熟悉規則、快速檢索自己需要的內容。

maggie 說,知乎對她的幫助很大,在這裡不但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結識了朋友,更重要的是心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她想更多的回饋知乎這個平臺和用戶。

對Maggie 來說,知乎是一個能夠幫助她,並讓她願意去回饋和維護的平臺。

張譯是一個演員,就是在《追凶者也》裡飾演倒黴殺手的那位,但他還有另外一個角色,那就是“知乎男神”。

他在知乎火起來,並不是因為飾演的這些角色有多出名,而是回答了一些用戶感興趣的表演話題問題,比如“男演員究竟擦不擦口紅”“電影路演中,主創人員都要做什麼”等。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張譯在第四屆知乎“鹽Club”上

張譯說之所以在知乎回答問題,是因為外界總說演員沒文化,他希望借自己力量來普及演員是怎樣的學科。

對張譯來說,知乎是一個讓更多人瞭解自己乃至整個行業真實一面的平臺。

在這屆知乎鹽club評選出的15名榮譽會員中,有一名叫做Patrick Zhang的60後電氣工程師,他的女兒推薦他來知乎,而知乎回答貼和知乎專欄中好用的公式編輯器吸引他留了下來。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Patrick Zhang

在電氣工程這樣一個小眾的領域回答著諸如“低壓框架斷路器的分斷能力是由其內部什麼決定的?65KA和100KA內部都有什麼區別”之類的問題,Patrick Zhang卻在過去的一年裡收穫了8萬多關注者和10多萬的贊同。

Patrick Zhang的情況並非個例,在天體物理、海洋生物、大氣科學、深度學習、精釀啤酒、生物病毒、密碼學甚至印度文化等方面都活躍著專業的“知道分子”,知乎的氛圍讓他們願意在這裡分享知識、解答問題,並收穫用戶和影響力。

對Patrick Zhang來說,知乎是一個讓“再小的領域,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和建立影響力”的平臺。

看上去,知乎是在用知識分享交流的方式,將來自不同領域的有趣且認真的人連接起來,激發一系列的共振和發酵效應。

我看知乎

我是知乎早期的內測用戶,但一直是站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來看知乎,2011年我在極客公園兼職時,寫的第一篇產品觀察文章就是《知乎啟示錄》,一路過來,對知乎的觀察從未中斷。

觀察一:自媒體在知乎容易有“冷熱反差”

簡單來說,就是一些比較知名的自媒體甚至大V,在知乎上不一定受到熱捧,相反,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卻可能在知乎建立個人品牌和影響力。

拿我們科技自媒體來說,被拉近一個又一個平臺的科技自媒體作者群,進去之後發現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熟人,但在知乎卻不大一樣。

我遇到過一個自詡為“互聯網分析師”的自媒體人,入駐了不少平臺,也給一些科技媒體投過稿,但在知乎寫了幾篇專欄文章、回答了幾個問題,卻不太受認可,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又覺得知乎這個平臺不行。

我看了看他的內容,只想說句得罪人的話——可能是因為你的內容沒什麼“乾貨”,而知乎上也沒有那麼多隻看名氣不看內容的“腦殘粉”。

比如一個關於小米的問題,下面的回答者有小米的員工,也有競爭對手OV、華為、魅族等企業的中層,在這些“專業選手”面前,瞎吹一同顯然不行。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雷軍直接關注關於小米的知乎問答

相反,一個普通人,比如一個不知名的律師,又或者一個金融行業的從業者,他可能並非以寫字為生,但持續貢獻專業的內容,這些優質內容流通起來被更多人看到,以及找到同等水平的人交流的概率還蠻大。

也就是說,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知乎可能是一個更為公平的社區。

觀察二:知乎的內容付費探索,可能更接近“知識經濟”

對於這一波內容付費熱潮,我曾有過較為詳細的分析,但是在諸多的“知識經濟”產品中,絕大多數其實都與知識無關。

大多數時候,所謂內容付費其實是依靠名人效應在幹著影響力變現的事,比如,很多時候的讚賞,並不是因為內容有幫助,也是因為這話說到我心坎上去了;很多時候的付費問答,也不是獲取什麼知識,而是窺探名人的隱私。

相比之下,以知乎Live為代表的付費課程可能能更多的與知識搭上邊,當然還有知乎書店出版的電子書,你會發現這些書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有用。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知乎出品的電子書

儘管知乎的「值乎」被「分答」搶了風頭,也沒有出現類似「得到」這樣的明星產品,但我總覺得在這場內容付費的熱潮中,最後的勝者會屬於厚積薄發的知乎,當然,前提是知乎在運營上不犯致命的錯誤。

觀察三:知乎是一個不大會跟風的平臺

昨天阿里巴巴正式發佈了“大魚號”,用20億現金來激勵內容創業者,作為受益者來說我顯然覺得是極好的。

但縱觀這些自媒體平臺,“企鵝號”也好、“大魚號”也罷,包括“頭條號”和與鳳凰打通的“一點號”,隱約都有一些共通之處。

比如,都採取現金激勵的方式吸引內容源入駐,都在整合自有的各種渠道供內容發佈,都重視和扶持短視頻等等,似乎這些都是趨勢。

但知乎沒有什麼真金白銀的扶持計劃,也沒有去發力視頻,儘管知乎Live融入視頻功能會更加豐富。

這可能是因為周源工程師式的謹慎——寫了程序之後很快的放出來運行測試,但是距離能夠大規模商用,中間會有大量的隱形論證工作要做。

知乎專欄也是這樣,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內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改進功能,包括編輯器和邀請預覽等,唯獨沒有任何吸引用戶創作的激勵手段。

前兩天愚人節知乎搞了個“明日頭條”的玩笑,很快就有人說這是知乎開始焦慮了,要對標今日頭條做資訊內容分發了。

但如果你體驗了這個新功能,就會發現它和內容分發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它只是對知乎站內話題及內容另一個維度的呈現,這種思路和之前的“發現”和正在內測的“知乎指數”是一脈相承的。

原來你是這樣的知乎

新版知乎裡的“熱門資訊”即是“明日頭條”的落地功能

我總感覺知乎是在堅守一些東西,這份堅守可能會讓知乎顯得有點慢,但也讓知乎收穫了內容質量、社區氛圍和流通效率。

當然,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也有一個不同的知乎,但我贊同maggie所說的,“知乎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你收穫到什麼取決於你自己怎麼用它”。

撕逼的人收穫口水,認真的人收穫人生。

知乎,把這句寫進廣告語,可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