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文/鍾百超

韓愈,繼司馬遷之後最偉大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不僅有自己的創作理論,而且有豐富的創作實踐,現存散文近400餘篇,賦、詩、論、說、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無所不通,熔鑄百家之精華,為古文運動樹立了典範,令人歎為觀止。

韓愈的散文創作,一則以傳承並弘揚儒家思想為己任,二則以古文為抒寫工具,使之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作品而垂範千古。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面對當時的社會現實,誰也不能夠力挽狂瀾,扭轉局勢。

儒家地位急劇下降,儒學日漸式微,“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在“道喪文弊,異端並起”的歷史時期,唯有韓愈高舉大旗,主動擔當起恢復儒家思想正統地位的歷史重任,而終於“復歸於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這是蘇軾對韓愈的最高評價。倡導古文運動,把變革文風與儒學復興結合起來,既推動了散文的發展,也接續了儒學的千年血脈。

作為一代散文大家,韓愈的散文創作,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品讀與賞析大師作品,對於提高我們的創作水平,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我思古人,伊鄭之僑。以禮相國,人未安其教;遊於鄉之校,眾口囂囂(xiāo)。或謂子產:“毀鄉校則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豈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維善維否(pǐ),我於此視。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

在周之興,養老乞言;及其已衰,謗者使監。成敗之跡,昭哉可觀。

維是子產,執政之式。維其不遇,化止一國。誠率此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誰其嗣之?我思古人!

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傳頌千古。在封建社會裡,能夠出現子產這樣的賢臣,可謂獨絕。文章一開頭,韓愈便開門見山地吐露心聲,“我思古人,伊鄭之僑”。子產,名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大夫,著名政治家。接著利用對話體的方式,講述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然後對其做法的結果予以肯定,“既鄉校不毀,而鄭國以理”。因為不毀鄉校,鄭國得到很好的治理。

通過對話,除了間接地表達對子產由衷的敬佩之情,更是對他治國理念以及博大胸懷的讚賞。不毀鄉校,可以成美。對各種言論,善也吾行,不善吾避。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國就會傾覆滅亡。

據《左傳》記載,孔子對子產的做法大為讚賞:“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子產執政二十多年,為鄭國做了許多事,唯獨不毀鄉校傳為佳話,並觸發韓愈的思古之情。

接著,以周朝的興衰做對比,進一步渲染言論自由對國家存亡的重要性。周朝之所以興,在於,奉養老人,並聽取他們的治國忠告;周朝之所以衰落,是因為周厲王派人監視持不同政見者。因此,韓愈認為,成與敗,由此立判。

最後回扣主題,高度讚美子產是執政的範式和榜樣,“維是子產,執政之式”。但是,韓愈也不無遺憾地感慨道,“維其不遇,化止一國”,可惜的是,子產沒有得到更大的機遇,而只好委屈自己,在一個小諸侯國內實現自己的教化理念。韓愈又接著喟嘆說,“誠率此道,相天下君;交暢旁達,施及無垠,於虖!”如若採用子產的執政理念,讓子產有機會匡扶天下君王,那麼,就能政通景明,惠及天下。這裡,韓愈明借褒獎子產而暗中貶斥不重用,甚至埋沒和踐踏人才的社會現狀。“四海所以不理,有君無臣”,這不僅僅是扼腕長嘆,而是滿腔的悲憤與怒吼。

文章末尾以“誰其嗣之?我思古人”照應開頭,這一叩問,如同孟子“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一樣,隱含地表達了韓愈自己的人生目標,要做子產第二。

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韓愈不僅“文起八代之衰”,而且擔負起“道濟天下之溺”的重任。這“道”也不純粹是儒道,而且涵蓋更廣闊的領域,如治國之道、用人之道等。“我思古人”,也絕不僅僅是聊發思古之情懷,而是通過回顧歷史,更好地展望未來。

這篇文章,以讚美子產為主線,通過周朝興替對比,警醒執政者正確對待民意。“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聾,邦其傾矣”,這一警語,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依然有其積極的意義。

2019.7.8

人間要好文 韓愈散文獨家漫談(六):《子產不毀鄉校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