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什麼要學習《資本論》——寫在《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週年之際

資本論 中國人民大學 時政 人民網 2017-04-18

馬克思於1867年7月25日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到現在這部劃時代的偉大著作已出版了150年。150年後的今天,我們還要學習《資本論》嗎?答案是肯定的。

《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奠基性經典著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重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習近平同志曾指出“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地指導我國經濟發展的實踐,既要堅持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這些都告訴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一是可以完善幹部的知識結構。經濟學對我們而言是舶來品,在幹部的知識結構裡是相對而言的短板,必須補齊經濟學的短板。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才能更加自覺地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二是對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有著重要意義。任何發展都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資本論》是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經典,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開山之作,只有學好《資本論》,才可以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精髓,才談得上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

《資本論》揭示了市場經濟和經濟健康發展的一般規律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的序言中寫道:“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這裡所講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既不同於自然經濟的生產方式,也不同於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的特點是普遍化的商品生產,市場配置資源、組織生產。在馬克思的邏輯裡,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在我們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前,這是一種普遍性的看法,我們也認同這種看法。從這個意義上講,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或曰研究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的《資本論》,在解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規律的同時也揭示了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這種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或者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常識,對於我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經濟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極具建設意義,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高度謳歌勞動,認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是生產端,是實體經濟。馬克思繼承了古典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的科學成分,形成了自己的勞動價值論。他認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其中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馬克思區分了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複雜勞動是教育與培訓的積累,可以創造倍加的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勞動創造財富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馬克思認為是生產端,即實體經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寫道,“生產媒介著消費,它創造出消費的材料。沒有生產,消費就沒有對象。”這一論述告訴我們,是生產端或者說是供給側,推動了經濟發展。當然,生產端的生產要通過市場的檢驗,要為市場所接受,才能把產品變成商品,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消費品,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發展。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一旦生產端或者說供給側創造了新的供給,也就同時創造了新的需求,市場就會滿懷激情地去擁抱新的供給。三次工業革命形成的引領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就是這一判斷的典型證明。

馬克思所講的生產端就是實體經濟。三卷《資本論》在邏輯安排上都是圍繞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展開的。其中第一卷研究的是物質產品的生產過程。馬克思開宗明義地寫道,“不論財富的社會形式如何,使用價值總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第二卷研究的是創造物質財富的產業資本的循環、週轉以及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為了研究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馬克思以物質產品的生產為基礎,提出了社會總產品和社會總產值,以及兩大部類,即生產資料的生產和消費資料的生產的概念,核心依然是實體經濟。第三卷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論述了其他資本形式,例如商業資本、銀行資本是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它們服務於實體經濟,並以此參與剩餘價值的分割。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斷然不能產生的。馬克思區分了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認為創造物質產品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其他勞動,如演員、金融從業人員的勞動是非生產性勞動。一般地講,非生產性勞動者的所得不應當高於生產性勞動者。

二是認為創新是市場主體的自覺行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不僅引導著資源的合理分配,而且激勵著創新。自覺地創新使結構提升、淘汰落後成為常態。馬克思告訴我們,在商品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出售的情況下,各個商品生產者會竭盡全力降低個別勞動時間,降低個別勞動時間的有效途徑是創新。

競爭的勝利者通常是創新的領先者,率先創新者能獲得超額的回報。這個過程表現為個別商品生產者率先創新,打破已有的均衡,以此獲得超額的社會回報。在其示範作用下,其他商品生產者紛紛跟進,利潤隨之被平均化,進而社會的經濟、技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如此不斷打破已有均衡,上升到新的均衡,推動經濟一浪高過一浪的發展,並且永無窮盡。人類歷史上發生的三次工業革命,以及熊彼特筆下的破壞性、顛覆性的創新就是這樣發生的。這是一幅人類創新的生動畫面。所有的創新都是市場力量作用下的自覺行動。創新來源於變革。馬克思說:“必須變革勞動過程的技術條件和社會條件,從而變革生產方式本身。”如此,創新才能發生。

三是強調經濟結構的協調和均衡。這裡講的結構主要指產業結構。在《資本論》中,馬克思以另外一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由社會對某種產品需要量確定的分配給這個產業的勞動時間,對產能過剩和結構失衡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論述。馬克思以麻布的生產為例指出:若織麻布者的勞動是社會分工特許的一部分,這也決不能保證他的20碼麻布就有使用價值。社會對麻布的需要,像對其他各種東西的需要一樣,是有限度的,如果他的競爭者已滿足了這種需要,織麻布者的產品就成為多餘的、過剩的,因而是無用的。這說明,以麻布形式耗費的勞動時間太多了,出現了產業結構的失衡和產能過剩。產業結構的失衡,直接導致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不能順利進行。

馬克思在研究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時,高度抽象地給出了順利進行的條件。以簡單再生產為例,要求Ⅰ(v m)=Ⅱc,即需要在兩大部類之間進行交換的部分,不僅要總量平衡,而且要結構平衡,不僅要在價值量上相等,而且要在使用價值的形態上相配套。結構調整的最佳狀態是利潤的平均化,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即投資於各產業的利潤大體相等,其前提是資本和勞動的自由流動。

對於調整結構,既需要創新,又需要淘汰落後產能。馬克思寫道:“勞動資料大部分都因為產業進步而不斷革新,迫使企業設備提前按照更大規模更新的主要是災禍、危機。”這裡所講的危機是指經濟週期中的下行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機制。

以上介紹說明,《資本論》在揭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的同時,也揭示了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這是必須遵循的經濟常識。這對於我們理解市場經濟,遵循經濟規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馬克思的研究風格和研究方法堪稱典範

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風格和方法堪稱典範,值得我們在解決中國經濟問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認真學習。

一是深入火熱的實踐,深切地感知經濟現實,以“忠誠之心、使命之感”去研究。實踐是認識之源,是理論之源。馬克思來到當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為發達的國家英國,感受到這種生產方式運行過程的方方面面,於是有了資本主義社會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商品交換是一個驚險的跳躍的生動描寫,有了圍繞著工作日的翔實的描述,有了從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工業的生動描述,有了剝奪剝奪者的著名論斷。這使得《資本論》既抽象又生動,寓抽象於生動之中。

二是在開放和借鑑中建設馬克思的經濟學。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借鑑和創新的典範,馬克思經濟學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馬克思積極汲取和借鑑了他當時能夠接觸到的一切人類文明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他借鑑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在經濟學上,他汲取了古典經濟學的科學成分,例如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只有勞動二重性原理才是他自己的原創性貢獻。他對法國古典經濟學代表人物魁奈的《經濟表》評價很高。即使對他認為是庸俗經濟學的西尼爾、薩伊、麥克庫洛赫等人的理論,也進行了精細地閱讀和科學地評論。他甚至閱讀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大量的自然科學著作。

馬克思沒有停留在閱讀,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科學的抽象和創造,有自己的理論特有的範疇:商品、勞動、價值、剩餘價值、生產勞動、非生產勞動、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剝奪剝奪者等等。有自己特有的理論體系:勞動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再生產理論。有了自己的範疇和體系,就有了科學意義上的馬克思經濟學。這正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應當學習的。

三是《資本論》研究中的立體感和歷史透視力。美國學者E·雷·坎特伯裡在他所著的《經濟學簡史》中指出,“歷史是研究思想的基礎……在經濟學中,歷史從來都不會被忽略。”就此而言,馬克思的經濟學無疑是一個標杆。馬克思詳細考察了以英國為代表的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和東方亞細亞社會的不同,運用歷史與邏輯一致的方法,揭示了各自的發展趨勢和可能。這說明我們不能割斷歷史,不能割斷體制沿革,說明經濟體制的選擇是有條件的。馬克思設想的經濟體制是有條件的,西方經濟學給定的經濟體制也是有條件的。我們應當在馬克思經濟學的指導下建設自己的經濟學,選擇自己的經濟體制。

(作者:李義平 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