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嶽岷:《資本論》中是勞動本體論嗎?

資本論 馬克思主義 經濟 政治 中國文明網 2017-06-24

“本體論”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也是從事馬克思主義科學研究無法迴避的問題。譚苑苑博士的《試析馬克思〈資本論〉勞動本體論思想》(《當代經濟研究》2016年第8期)(以下簡稱《譚文》)一文,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確立了勞動本體論思想”,並從“勞動價值論”“貨幣轉化為資本”“剩餘價值生產過程”“資本主義工資”和“資本的積累”等五個方面論證了《資本論》的勞動本體論思想。本人認為,譚博士的觀點有失偏頗,值得商榷。現就這一問題發表一點粗淺的看法,以就教於譚博士和學術界同仁。

一、何謂“本體論”?

“哲學作為一種形上之思離不開本體論,歷史上一切哲學體系都是在特定的本體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探討哲學問題的時候,本體論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話題。

1.本體論的釋義

本體論,其英文表達為“ontology”,德文表達是“ontologie”,法文表達是“ontologie”,這些表達都源自於拉丁文“ontologia”。僅就字面意思而言,它指的是關於“on”的“logos”。縱觀學術界對於“ontologia”的翻譯,主要有四種:(1)“有”或“萬有”,楊一之先生在翻譯黑格爾的《邏輯學》中採用此說;(2)“本體”或“實體”,大多數哲學教材和哲學史教材都採用此說;(3)“是”或“是者”,陳康先生在翻譯柏拉圖的《巴曼尼得斯篇》採用此說;(4)“存在”或“在”,熊偉先生和陳嘉映先生在翻譯海德格爾著作時候採用此說。因此,有的學者在迴應“究竟什麼是本體論問題本身即哲學本體論究竟要探究和解決什麼問題”時,將其理解為:“本原之在說”“實體之在說”“邏輯之在說”和“客觀之在說”。

2.馬克思的“本體論承諾”

同任何哲學一樣,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有自己的“本體論承諾”。學術界對於馬克思的本體論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問題上:第一個問題是,馬克思到底有沒有本體論?以高清海、孫伯兩位老先生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認為馬克思沒有本體論。高老先生認為,馬克思哲學所確立的“實踐的”觀點與思維方式,此即馬克思超越舊式唯物主義和一切唯心主義的關鍵所在,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實質不是關於“本體形態”的變革,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革命”。孫老先生對於將馬克思哲學歸結為物質、實踐、社會本體論的做法,是持反對意見的。他認為,馬克思哲學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並非在於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本體論,而是“發現了任何哲學的‘本體論承諾’都有其無意識的社會存在前提”。當然,學術界主流依然認為馬克思哲學裡面有關於“本體論的承諾”。由此便引申出第二個問題,即如果說馬克思有本體論,那它究竟是何種本體論?大體歸結起來,學術界將馬克思的本體論歸為四種:(1)物質本體論。這是深受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感染的學者所持的觀點,因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其“物質性”。現實的世界是客觀的,是物質的。物質就是我們生活世界的基本與本質,在這樣的世界中,實踐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組成部分,根本不可能成為本體。馬克思哲學所要講的本體,應是將自然、社會和思維囊括在內的整個世界的本原與基礎,而這樣的“本體”就只能是物質,而不能是其他別的什麼範疇。(2)實踐本體論。楊耕教授認為“實踐是人類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據和基礎,在人類世界的運動中具有導向作用”,並藉此說明了實踐本體論的意義——“不僅體現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類世界的形成上,而且還體現在人類世界的不斷髮展中”。吳曉明教授則直言:“馬克思的實踐學說乃是新世界觀的實質和根本”,並詳細論證了“在馬克思那裡,實踐學說的本體論意義事實上正是其全部哲學革命的基礎,是其超越和擺脫全部意識形態幻覺的根本”。(3)社會存在本體論。深受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盧卡奇的代表作——《關於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的影響,學術界有部分學者判定,在當下研究哲學問題應該以社會存在為出發點,繼而去解釋一切自然的和社會的問題。在他們看來,社會存在本體論即馬克思哲學的實質所在。(4)生活(生存)本體論。馬克思哲學異質於西方哲學的地方便在於,這一理論是以“歷史的邏輯”和“人的邏輯”分別揚棄了“科學的邏輯”和“物的邏輯”。將人視為馬克思哲學研究的重心,繼而馬克思哲學是一種“生活本體論”,或者“生存本體論”。賀來教授著文詳細闡明瞭“生存本體論”的“理論根據”“主要問題”“基本內容”和“根本旨趣”。鄒詩鵬教授是全國研究生存論著述頗豐的學者,他在《生存論研究》和《轉化之路——生存論續探》兩本書中分別表達了其生存論思想。第三個問題是,馬克思本體論的發展理路又是怎樣的?俞吾金先生對馬克思本體論的演化之路進行了詳細的梳理,他認為,馬克思的本體論學說歷經了五個發展階段:“自我意識本體論”階段、“情慾本體論”階段、“實踐本體論”階段、“生產勞動本體論”階段和“社會存在本體論”階段。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文力圖迴應《資本論》中是否是勞動本體論的問題。為此本文假定馬克思思想中有本體論,但上述本體論的爭論並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故而“懸置”不言。

二、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使勞動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

勞動在人類社會歷史上的重要作用,通過“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一觀點,就能清楚而直觀地體現出來。可以說,勞動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馬克思曾將勞動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

1.馬克思勞動本體論的孕育與萌芽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通過對勞動(尤其是異化勞動)的分析,馬克思拉開了勞動本體論的序幕。一是人類本質力量得到了基本澄清。不同於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活動,也不同於費爾巴哈的“類”活動,馬克思直接將人的“類”特性歸為自由自覺的活動。通過人類特有的對象化活動,人的本質才得以呈現,人的自身的存在才得以確認,勞動之中蘊含著的人性的張力才得以彰顯。二是勞動之於人類社會的決定性作用得到了初步闡明。在馬克思那裡,人是勞動的產物,勞動不僅使人能夠直立行走,還使人形成了複雜的社會聯繫。可以說,“全部人的活動迄今為止都是勞動”。三是“關於人的科學本身是人自己實踐活動的產物”。人通過勞動創造適合我們生存的對象世界的同時也完成了對無機世界的改造。只有在這個時候,“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就是說是這樣一種存在物,它把類看作自己的本質,或者說把自身看作類存在物”。四是勞動才是全部歷史運動的“創造者”“親歷者”和“見證者”。換言之,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勞動史,“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

2.馬克思勞動本體論的成熟與確定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與《德意志意識形態》標誌著馬克思唯物史觀的確立,也標誌著勞動本體論的成熟。馬克思的理論剖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將勞動實踐活動與其他的活動區別開來,論述了勞動活動的決定性作用;(2)將生產活動的內在矛盾充分地表達了出來;(3)充分論證了生產活動的中介作用。具體來說,這兩部著作標誌著勞動本體論的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確定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實踐。物質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沒有物質生產便沒有人類的歷史。同時,勞動實踐活動構成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因此,一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都會講“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和基本觀點”。這無疑是對勞動本體論最為直接的論述。二是確定了人類社會歷史活動的前提——從事勞動的有生命的個人。在馬克思看來,研究像魯濱遜那樣的人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在進行研究的時候,它的對象必須是“一些現實的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物質生活條件”。可見,馬克思是從勞動出發,來完成對人的本質及其活動的理論研究的,這也是馬克思高於黑格爾(“絕對精神”)、費爾巴哈(“類”)和施蒂納(“唯一者”)的關鍵所在。三是確定了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四項活動。從勞動生產的角度,馬克思考察了歷史關係的四個同時存在並在歷史上持續發揮作用的“活動”。馬克思將這些活動稱之為“原初歷史”的活動,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的活動(生產滿足人類的物質生活資料的歷史活動)、物質生活的再生產活動(“新需要”的生產)、人自身的生產活動(種的繁衍)和社會關係的生產。四是確立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規律。在馬克思看來,“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人們的生產生活不會與交往形式之間處於永久的和平之中,二者之間可能並且一定會發生矛盾。不過,生產力起著決定性作用,生產關係(交往形式)可以反作用於生產力。總之,在馬克思那裡,“歷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於它的真正基礎上:一個很明顯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後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這一很明顯的事實在歷史上的應有之義此時終於獲得了承認”。

3.馬克思勞動本體論的延伸與裂變

《資本論》系列手稿,既是通向《資本論》的“路標”,也是記錄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思想的核心文本。馬克思的這一系列“手稿”呈現給我們的他的思想軌跡是——在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性研究中,勞動本體論沒有向前延伸,而是發生了“裂變”。在一定意義上,勞動作為社會存在的本體,乃是一切社會存在和繼續發展的重要紐帶。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此時的馬克思對於勞動本體論已經有所動搖。其根據在於:一是“物質生產”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出發點”。要實現對人類社會歷史的批判性考察,就難以繞過“物質生產”及其方式。而考察的語境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一“物質生產”其實就是“勞動一般”。在《1857—1858年手稿》中,馬克思提出:“擺在我們面前的對象,首先是物質生產”。更加確切地說,馬克思藉助於唯物史觀的分析方法,以物質生產妥善解決了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出發點問題。二是在《資本論》》中馬克思較為清晰地再現了“勞動一般”這一範疇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的歷史抽象過程。在貨幣主義者眼中,財富完全是“自身之外的物”;重商主義者看到了財富背後的勞動因素,他們開始注意到商業勞動和工業勞動的作用,這已然是很大的進步了;重農主義者則進一步將“勞動的一定形式——農業——看作創造財富的勞動,不再把對象本身看作裹在貨幣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產品一般,看作勞動的一般成果了”。到亞當·斯密那裡,他才將勞動抽象出來,作了綜合考量。直到馬克思那裡,“勞動”“勞動一般”“勞動抽象”才成為了政治經濟學的起點,才成了“實際上真實的東西”。三是馬克思此時雖然強調了勞動的重要作用,但已經對這一問題的認知發生了動搖。僅從《資本論》系列手稿的篇章佈局來看,《1857—1858年手稿》的“目錄”主要是:“巴師夏和凱里”“導言”“貨幣章”和“資本章”;《1859—1861年手稿》的“目錄”主要是:“序言”“資本”和“資本章計劃草稿”;《1861—1863年手稿》的“目錄”主要是:“資本一般”“資本和利潤”。可見,“資本”已然取代了“勞動”的位置。從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所準備的系列手稿的內容來看,也是如此。所以,馬克思才把他的凝聚畢生心血的得意鉅著命名為《資本論》,而不是《勞動論》。所以,《譚文》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確立了勞動本體論的思想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資本論》中到底是何種本體論?

既然以“資本”為標題,很顯然,馬克思已將“資本”放在了他研究的中心位置。就《資本論》所研究的內容而言,第一卷研究的是資本的生產過程,第二卷研究的是資本的流通過程,第三卷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無論從著作的標題、副標題,還是各卷次的命名,我們都沒有發現“勞動”的身影。可見,《資本論》就是一部以資本為本體的著作。

1.《資本論》中的“勞動”是非本體論意義上的勞動

在《資本論》系列手稿中,馬克思已不再堅持從本體論的視角去看待勞動了。到了《資本論》,馬克思只將勞動視作具有“特定形式”的功能性活動,是從非本體論的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的。我們之所以這樣說,這是因為:一方面,馬克思繼續確證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勞動問題”。一是確定了勞動範疇的概念。馬克思在探討“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的時候,說的非常明白:“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可見,勞動只是作為人類將“自在之物”轉化為“為我之物”的手段,但其重大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要私有制不消除,勞動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異化的境地。可以說,勞動及其異化依然是《資本論》所要研究的一大理論主題,但卻是將其嵌入剩餘價值理論之中的轉型升級了的一大理論主題。二是闡明瞭勞動價值論的相關原理。在對“什麼創造了財富”“什麼是財富創造的核心要素”等問題的迴應過程中,經濟學家們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配第洞察到勞動的重要作用,繼而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論斷。經由斯密和李嘉圖,“勞動創造價值”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但是,古典經濟學家們始終不能科學地迴應“何種性質的勞動創造了價值”這一問題。因此,古典經濟學最終的答案都只能是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解決了問題,實質上卻走向了“歧途”。馬克思在批判性地繼承和反思古典經濟學家理論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提出的基本思路如下:《資本論》以“商品”開篇,並確證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價值和價值。就前者來說,“勞動並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惟一源泉”,具體勞動與自然物質的有機結合才是其源泉所在。就價值而言,“商品價值體現的是人類勞動本身,是一般人類勞動的耗費”,它是抽象勞動的化身。因此,馬克思總結道:“一切勞動,一方面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這個屬性來說,它形成商品價值。一切勞動,另一方面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費;就具體的有用的勞動這個屬性來說,它生產使用價值”。這也就是大家所公認的觀點:勞動二重性學說是商品二因素學說的基礎,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另一方面,勞動力與勞動的區分,勞動力成為商品,是馬克思在非本體論意義上論及勞動及其相關問題的直接證明。一是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與勞動是有著嚴格區分的概念。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確立的重要條件。通過考察發現,要在市場上找到這樣的勞動力,“就必須具備各種條件”:(1)“商品交換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質所產生的從屬關係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從屬關係”;(2)“勞動力佔有者沒有可能出賣有自己的勞動對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於他的活的身體中的勞動力本身當作商品出賣”。二是勞動者受剝削和受壓迫的起點。既然是商品,勞動力也就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就勞動力商品的價值而言,它與其他任何商品的價值都是一樣的,即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就勞動力商品所代表的價值而言,它僅代表著生產它的一定量的社會平均勞動。因此,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應該包括三部分:維持勞動者本人生活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維持勞動者家屬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對勞動者進行教育和培訓所耗費的費用。就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而言,勞動力的使用過程即勞動過程,它是新價值創造和舊價值保存過程的統一,也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資本家費盡心力來購買勞動力,並處心積慮將其置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目的,就在於看到了他們可以為其創造剩餘價值。可以說,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價值和剩餘價值的源泉。此時,勞動不再是人自由自覺力量的彰顯,而是為剩餘價值而勞動的,勞動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總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既沒有否認勞動,又沒有忽視勞動的異化;既沒有將勞動視為社會存在的本體,又沒有將勞動置於資本之上來討論問題。所以,馬克思自己才把他的科學發現——勞動二重性學說僅僅看作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而將以資本為本體的剩餘價值學說看作是整個經濟學說的基石。因為剩餘價值學說就是系統揭示資本增殖、實現增殖、分配增殖的科學理論。

2.資本是《資本論》中的“本體”

由於“資本”是架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主體,所以,資本成為“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為研究對象的《資本論》中的“本體論”,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這是因為,一方面,資本實質上是一種充斥於資本主義社會方方面面的社會關係。在對“現代殖民理論”的考察中,馬克思發現韋克菲爾德的重大功績就在於發現了“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以物為中介的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在對“三位一體的公式”的考察之後,馬克思幾乎重複了以上的論斷:“資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於一定歷史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作為這樣一種極為特殊的社會關係,凡資本主義所及之處,必有資本的身影。否則,資本主義社會也就不叫“資本主義社會”了。另一方面,受資本邏輯的布控,資本主義世界是一個為資本所宰制的世界。“資本作為投入社會再生產系統中追求自身增殖的剩餘勞動價值,是一種追求自我擴張的‘市場權力放大器’。它追求通過支配人的勞動而不斷把客觀世界‘資本化’,成為它實現價值增殖(也即市場權力的放大)的工具,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客觀物質力量及其遵循的矛盾發展規律。這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質力量’,這種物質力量及其遵循的規律強制地推動著社會經濟運行。簡言之,資本邏輯乃是作為物化的生產關係的資本的自身運動的矛盾規律。”換言之,以資本為主體,以商品為載體,以貨幣為中介,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以市場配置為方式,以僱傭勞動為基礎,以佔有剩餘價值為目的,以剝削勞動為手段的生產過程的“邏輯”,就是資本主義的主導邏輯。在這一邏輯的管控之下,資本主義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益於“人格化”的力量,資本這一“物”完成了華麗轉身,成為了社會的主體。正如盧卡奇所指出的那樣:“商品結構的本質已被多次強調指出過,它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獲得物的性質,並從而獲得一種‘幽靈般的對象性’,這種對象性以其嚴格的、彷彿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蓋著它的基本本質,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所有痕跡。”在《資本論》中,“人格化”即“是由社會生產過程加在個人身上的一定的社會性質”。因此,資本家只不過是“資本的人格化”和“價值的人格化”而已。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來看,資本已然“表現為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實體”。由此,資本主義社會就有了兩個主體——一個是人,一個是資本。從理論上說,資本作為一個“物”,本不該處於“主體”的位置,並一定要受到人這一主體的支配的。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是相反。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人這一主體並沒有獲得支配權力,卻還喪失了“主動性”。資本作為主體反而成為社會的主宰。因此,我們看到的是:資本作為“主體”,通過強制勞動(自由得一無所有的勞動者唯有在資本家的強制役使下才能苟活)支配著工人。這樣一種勞動者—資本的二元對立結構,貫穿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始終。只要資本主義不消亡,這一對立就會永久地存在下去。總之,受制於資本及其邏輯,資本主義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可歸納為:(1)在勞動本體論那裡所確認的“主體”——勞動,到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到了資本邏輯之中,都統統的發生了質變和異化。曾經作為主體的勞動及勞動者,現在卻變成了資本不斷增殖的“工具”。在資本這一“絕對主體”面前,勞動這一曾經的“主體”黯然失色,變為了“客體”。(2)勞動本體論所確認的勞動過程也變為了以創造利潤為導向的資本生產過程和增殖過程。勞動不再是目的,而變成了手段。勞動過程不是人的本質的顯露,而是資本增殖的過程。綜上所述,我認為,在《資本論》中所表露出的“本體論”並非《譚文》所言的“勞動本體論”,而是“資本本體論”。這也是《資本論》之為“資本論”,而不是“勞動論”的關鍵所在。

四、餘論

經典文本是我們的“根”與“源”。只有回到《資本論》中去,才能真正領會馬克思經濟學的奧妙。

第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信念和態度去學習和研究《資本論》。在浩瀚的“書林”之中,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者縱然不必讀完50卷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資本論》卻是大家都繞不過去的經典文本。下決心讀懂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百科全書之稱的《資本論》,實屬不易。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資本論》為例,就其字數而言多達242多萬字。可見,要順利讀完併科學地理解這一著作就更非易事。更關鍵的是,《資本論》是馬克思四十餘年心血之大成,其創作歷程跨度之大史無前例。從1843年開始直到逝世,馬克思從未停止過對“政治經濟學批判”問題的反覆思考。可以說,要弄懂讀透《資本論》,還必須輔之以其在創作這一作品過程中的“手稿”、“草稿”和“書信”,因為它們都真實地記錄了馬克思創作《資本論》這一經典文本的思想和心路歷程。因此,要讀好《資本論》,除了要有紮實的知識儲備外,還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第二,要科學地理解《資本論》中透露出的馬克思獨特的思維方法。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獨到的思維方法——“超越了黑格爾邏輯學的神祕性和抽象思辨性,超越了庸俗經濟學和古典經濟學的抽象唯物主義及其歷史的、經驗的實證研究”。不僅在馬克思生活的時代,“人們對《資本論》中應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現在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很多人不理解《資本論》的方法論,卻以自己的觀點隨意解釋《資本論》中的經濟範疇和經濟規律,結果就出現了許多不應該有的理論混亂。”由於《資本論》的創作是在唯物史觀指導之下進行的,故應在歷史唯物主義視角下消化《資本論》中的“方法”。具體來說,要加深對馬克思“矛盾分析法”“邏輯與歷史的統一”和“從抽象到具體”等方法的理解。只有理解馬克思所用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馬克思所言、所想,也才能使自己有所悟。

第三,資本是《資本論》的核心範疇,對它的理解決定著我們對《資本論》的理解水平。對於《資本論》的把握,我們應該明確的是,資本這一範疇是理解《資本論》的關鍵,也是把握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軸線。資本邏輯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導邏輯,是資本主義社會一切危機發生的根源所在。對於資本及其邏輯把握的深度與廣度,決定著我們對《資本論》的理解水平。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以資本為本體論的《資本論》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標誌性著作,而且是人類經濟思想史上第一部以資本為研究主體的標誌性著作。在《資本論》之前,沒有一本系統研究資本的理論著作。正是以資本作為本體論,才從根本上奠定了《資本論》作為世界經濟學說史上最偉大的理論創新的歷史地位。否定馬克思《資本論》的資本本體論,就是否定剩餘價值理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石的科學價值,就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世界歷史地位。馬克思《資本論》中藏滿了祕密,而答案,往往就掛在我們通往彼岸的橋上,你走不到那裡,就無法看到。因此,欲達到彼岸,就必須不畏勞苦,砥礪前行,不要把在半程中看到的假象當作真理。更不應該為了把假象說成真理而給自己找一個迷人的理由。歷史是認真的,科學也是認真的,來不得半點馬虎。(來源:《馬克思主義文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