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摘要:你夠狠,但夠陰不?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撰文|黃大拿&編輯|楚琦

引文:奪江山是凡夫俗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但揭破謎底也沒啥希奇,無非兩字訣而已!哪兩個字:一是陰,二是狠!

讀者朋友是否都在看熱播劇新版的《倚天屠龍記》?評價如何?

有一位資深金迷曾跟我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倚天屠龍記》應該是最差的一部。

這位朋友所言有沒有道理,大拿不懂文學,不敢妄議。不過,《倚天屠龍記》中反映的金庸的歷史觀,可以總結為兩句話,一是大漢族主義,二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大拿的確很不以為然。

"大漢族主義"這一條就不說了。由於迷信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所以陳友諒不但是奸險小人的代表,而且正因其奸險,所以失道寡助,丟掉了江山。

其實陳友諒輸給朱元璋不是因為奸險,恰恰相反,是他奸險得太不夠……

漁家子陳友諒不是庸才

元末起兵造反的三雄之中,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一樣,也非豪門世族。

陳原是一"漁家子",張販鹽出身。而在事業的初起階段,這二人顯然要比朱元璋順利。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朱元璋還需要在郭子興帳下做小伏低、百般隱忍的時候,張士誠已經稱王,並有了自己的根據地。陳友諒的上面雖然還有一個徐壽輝,但徐壽輝這人雖然相貌堂堂,卻虛有其表,聽任手下各將縱恣,自己不過徒擁虛名,所以陳友諒的部隊名義上聽從徐壽輝,實為他的私人武裝。

陳友諒、張士誠的起點都比朱元璋好,最後卻在搶奪神器的賽跑中,聽任朱元璋率先"撞線",這是為什麼?

陳友諒這人並不是庸才。後來雖然失敗了,明朝的史學家高岱還拿他與楚霸王項羽比,稱讚說:"友諒之勇略,雖或未及項羽,而剽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

什麼意思?高岱驚歎,陳友諒的勇略或許還比不上楚霸王項羽,但一樣勇敢慓悍, 常常是剛吃敗仗,馬上又能攢積實力、陷城摧敵。

高岱說出了陳友諒的特點:堅毅果敢,不為一時勝負而奪氣,也許你正在為剛剛挫其凶鋒而沾沾自喜的時候,這傢伙又捲土重來了,而且愈挫愈奮,有些像清末的曾國藩,善於"扎硬寨,打死仗",而豪氣一來,自以為看準了,敢把所有的賭注都押上。

單純從軍事的角度,陳友諒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個出色的戰術家。這樣的人,當一個方面軍的統帥,衝鋒陷陣,斬將奪旗,是綽綽有餘的。然而現在的問題是,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場兩場的戰役勝利,而是要削平群雄一統天下。

除了打仗以外,這裡是綜合的較量。而要比戰略決策和心眼兒,與朱元璋相較,陳友諒差之甚遠。

玩心眼,朱元璋才是祖師爺

《倚天屠龍記》裡的陳友諒時時處處在玩權術,實際上,和朱元璋相比,他那只是在玩過家家而已。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朱元璋奪得天下有機遇眷顧、戰略得當等因素。這裡只談其權術運用。

群雄逐鹿,此長彼消,在拼命擴充自己實力的同時,就必須時刻不忘挖對手的牆腳。朱元璋就是挖對手牆腳的高手,他不但能使對手的屬下轉投自己,還能讓他們感恩戴德地效死。這是需要高超的權術的。

有兩個事例非常經典:一次戰役後,俘獲甚多,朱元璋擇對方主將的驍勇者五百人置於麾下,這五百名壯士"疑懼不自安",朱看出了這一點,於是到了晚上的時候,用這些人換下了自己原來的護衛,然後解甲酣寢達旦。

這些人因此感激涕零地說:既不殺我,又以心腹待我,怎能不盡力圖報?

當時"酣寢"的朱元璋是否真的全無戒心,沒有任何預防措施,史書失載,讀者朋友你信嗎?

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上惡戰,都有俘虜落在對方手上,陳友諒因為戰事不順,殺俘洩憤,而朱元璋則恰好相反,不但放走俘虜,而且傷者贈以善藥,並大張旗鼓地祭奠陣亡者。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朱元璋是不是真有這麼寬仁?後來陳友諒死,他兒子陳理已經不成其為威脅,再有一千多陳軍俘虜落到朱元璋手裡,就是另一種待遇了:"每四人共用麻編頭髮木椿釘於鸚鵡州上,是夜雨雪,及曉,死者過半。"

對敵人玩弄權術,對自己人也不例外。朱元璋馭將講究恩威並用,常常是剛在大庭廣眾中數落過你,後面的豐厚賞賜就接著來了。

有一次,為了使眾將畏法,他還與武將第一人徐達和文臣第一人李善長一起,演了一出雙簧:故意找徐達的岔子,"欲置之死",李善長在旁邊拼命求情,朱元璋又假裝恩免。

在處理邵榮謀反的事上,朱元璋的表演更到位。

邵榮是朱元璋的老鄉,在朱元璋開始起兵的時候就跟隨他,屢建奇功,現在據稱有異志,處置當然不難,難的是不能讓其他老部下兔死狐悲感到心寒。朱元璋是怎樣做的呢?

《明史.太祖本紀》中說:本來朱元璋是準備赦免邵榮的,可常遇春不幹了,說人臣造反最有悖於大義,如果寬免他,我決不能與這樣不講大義的人"共生",於是朱元璋"乃飲榮酒,流涕而戮之。"

先贈罪臣一杯酒,揮淚而斬,這樣的好戲當然不是為即將消失的邵榮演的,而是演給手下將領們看的。

眾所周知,帝王最恨的是手下謀反,朱元璋更是如此,他稱帝后,只要與此相關,哪怕是捕風捉影,也絕不放過,動輒誅戮上萬人是家常便飯,他怎麼可能給邵榮一條生路?

你夠狠,但夠陰不?

陳友諒夠狠,但不夠陰,於是在和朱元璋這樣的高手對壘中,出現連續失誤就不意外了。

陳友諒的一大失策是弒舊主徐壽輝而自立。

前面說過,徐壽輝名為陳的主人,實則徒擁虛聲,陳友諒在以徐壽輝為號召的這一系部隊中,實力又最為強大,更重要的是,徐壽輝還在他嚴密掌控之中,他完全可以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是陳友諒太不懂韜晦的妙用,太注重一個虛名,彷彿是急不可耐般,匆匆殺死徐壽輝,又匆匆登位。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我們看他殺徐之輕而易舉手到擒來,就可以知道,徐壽輝實在只是他手中的一具傀儡,有這樣一個傀儡,在其削平群雄前,對他來說,不會有任何威脅,只會有說不盡的好處。

反觀朱元璋,小明王一直是他手中的一隻麻雀,但他卻處處以小明王的名義號令群雄,直到大局已定,才送他"上路"。

陳友諒的匆匆弒主,帶來了很多惡果。第一,各路群雄崛起於亂世,雖意在逐鹿,但都還要打一些除暴安民的旗號,現在以下犯上,在儒家倫理根深蒂固的社會,明顯陷自己於道義有虧的窘境;

第二,原為徐壽輝系統的幾枝部隊,現在因缺乏一個"共主",轉而分崩離析。有一定實力、對陳友諒原來又未必買賬的將領,都借這個機會,名正言順地把自己的杆子拉了出去。陳友諒的匆匆弒主,可謂圖虛名而招實禍,與朱元璋的長期隱忍相比,失策多矣。

因為軍事上的一些局部成功,又滋長了陳友諒驕傲輕敵的情緒。

當朱元璋離開自己的大本營金陵(今南京),親率主力大軍去安豐(今安徽壽縣)征戰的時候,陳友諒認定這是他奪回主動權的良機,空國而來撲向朱元璋的防區。

這本來是正確的,可他卻策略失誤,不順流直搗空虛的金陵,卻屯大兵於南昌城下,拼命攻堅。

後來打了勝仗的朱元璋也不無困惑地說:奇怪,陳友諒為什麼不乘我之出直搗金陵?這樣將進退兩難。陳友諒不攻建康而圍南昌,真是愚蠢啊。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金陵空虛,便於奪取,又是朱元璋的老巢,一旦攻佔意義非凡,陳友諒絕不會連這一點都看不到,根源實在於輕敵。

南昌城在其數倍優勢的重兵圍困之下,居然能夠硬扛長達兩個多月之久,直到朱元璋的援兵趕來,這是陳友諒完全沒有想到的。

我們看陳友諒的戰前部署,他意在先取南昌再順流直下金陵的戰略是很清楚的,他只是沒有料到南昌一戰會使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直至最後敗滅。

既是打仗,就不能全圖僥倖,而必須考慮自己的預定計劃一旦不能成功如何善後的問題,而陳友諒的這次出兵卻犯了大忌,他率領的是自己的幾乎全部家當,而且把百官家屬也帶上了,甚至也沒有準備阻援和打援,完全是孤注一擲,希望畢其功於一役的豪賭式的戰法。

陳友諒為啥輸給朱元璋?你信《倚天屠龍記》就out了

陳友諒在鄱陽湖上與朱元璋相持,勝負還未明的時候,即有不少部下叛逃,傳令屬下救援也毫無反應,這就是他不善於馭將的惡果。不亡何待?

《明史》說陳友諒落到這一困境的原因是"好以權術馭下",實為奇怪可笑之論。真能以權術馭下的是朱元璋,他不是勝利者嗎?

奪江山是凡夫俗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但揭破謎底也沒啥希奇,無非兩字訣而已!哪兩個字:一是陰,二是狠!

本文為黃大拿明史拍案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