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韓國影視劇照

因此,到後來元朝滅亡,高麗的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為了滿足元朝王孫貴族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壓榨本國國民了,但對於新起的明朝,他們又尚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是否還會和元朝一樣,要求其連年進攻大量“方物”?還是連戰馬飼料也要由己方提供?

但朱元璋隨之的昭告天下,立馬就獲得了高麗王室方面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只兩句話就足以表明朱元璋有別於元朝統治者對待高麗的態度:

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明太祖實錄》

這一句話,是朱元璋面見高麗使臣張子溫時親口所說,字雖不多,但對朝方釋放出的信號卻非常積極,一是“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這等於直接承認了身為“海外之國”的高麗,與中國享有同等的國家主權,認為高麗也是一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

二是“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這句話就更加肯定了高麗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一直安分守己,不失大事之力。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韓國影視劇照

因此,到後來元朝滅亡,高麗的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為了滿足元朝王孫貴族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壓榨本國國民了,但對於新起的明朝,他們又尚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是否還會和元朝一樣,要求其連年進攻大量“方物”?還是連戰馬飼料也要由己方提供?

但朱元璋隨之的昭告天下,立馬就獲得了高麗王室方面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只兩句話就足以表明朱元璋有別於元朝統治者對待高麗的態度:

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明太祖實錄》

這一句話,是朱元璋面見高麗使臣張子溫時親口所說,字雖不多,但對朝方釋放出的信號卻非常積極,一是“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這等於直接承認了身為“海外之國”的高麗,與中國享有同等的國家主權,認為高麗也是一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

二是“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這句話就更加肯定了高麗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一直安分守己,不失大事之力。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太祖·朱元璋

接著朱元璋又說:

朕待諸番國務以誠信。以勢逼人,朕所不為。

一句話,全說明白了,我對待其他國家,是靠誠信,而絕不會“以勢逼人”。

前後兩句話,與蒙古國以及元朝對待高麗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恨不得把千軍萬馬拉到家門口,踩著臉說你必須得給我準備金銀財寶,一個則是要以德服人,以誠信對待,絕不仗勢欺人。

如此,高下立判。

就算高麗使臣張子溫是個傻子,相信他也能明白朱元璋的表態,因此很快就有了前文所引用的那句史料: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韓國影視劇照

因此,到後來元朝滅亡,高麗的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為了滿足元朝王孫貴族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壓榨本國國民了,但對於新起的明朝,他們又尚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是否還會和元朝一樣,要求其連年進攻大量“方物”?還是連戰馬飼料也要由己方提供?

但朱元璋隨之的昭告天下,立馬就獲得了高麗王室方面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只兩句話就足以表明朱元璋有別於元朝統治者對待高麗的態度:

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明太祖實錄》

這一句話,是朱元璋面見高麗使臣張子溫時親口所說,字雖不多,但對朝方釋放出的信號卻非常積極,一是“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這等於直接承認了身為“海外之國”的高麗,與中國享有同等的國家主權,認為高麗也是一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

二是“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這句話就更加肯定了高麗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一直安分守己,不失大事之力。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太祖·朱元璋

接著朱元璋又說:

朕待諸番國務以誠信。以勢逼人,朕所不為。

一句話,全說明白了,我對待其他國家,是靠誠信,而絕不會“以勢逼人”。

前後兩句話,與蒙古國以及元朝對待高麗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恨不得把千軍萬馬拉到家門口,踩著臉說你必須得給我準備金銀財寶,一個則是要以德服人,以誠信對待,絕不仗勢欺人。

如此,高下立判。

就算高麗使臣張子溫是個傻子,相信他也能明白朱元璋的表態,因此很快就有了前文所引用的那句史料: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所展示的“明朝對外關係圖”

自古以來就依附於強大中原政權高麗,能獲得當時的明太祖朱元璋的誠禮對待與認可,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的屈辱附庸,這不僅使得高麗方面主動表達出尊重大明皇帝的態度,更由此體現出一種寬容仁厚的大國風範,而這種對外柔和的政策,最終對高麗以及後來東亞秩序的穩定,包括後世數百年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都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換言之,往常弱小的高麗,通過長期獲得大明政治軍事方面的保護,與先進知識技術等多方面資源支持,如學習中國禮儀,效仿中國封建制度下的官僚體系,在儒學的基礎上發展理學等等,這使得高麗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得到了發展,衰弱的國勢也得以喘息並扭轉,最終通過一系列諸如幫助制定“禮樂”等文化輸出政策,使得高麗極為認同自身“小中華”的身份,從而臣服於身為“大中華正統”的大明王朝。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韓國影視劇照

因此,到後來元朝滅亡,高麗的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為了滿足元朝王孫貴族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壓榨本國國民了,但對於新起的明朝,他們又尚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是否還會和元朝一樣,要求其連年進攻大量“方物”?還是連戰馬飼料也要由己方提供?

但朱元璋隨之的昭告天下,立馬就獲得了高麗王室方面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只兩句話就足以表明朱元璋有別於元朝統治者對待高麗的態度:

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明太祖實錄》

這一句話,是朱元璋面見高麗使臣張子溫時親口所說,字雖不多,但對朝方釋放出的信號卻非常積極,一是“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這等於直接承認了身為“海外之國”的高麗,與中國享有同等的國家主權,認為高麗也是一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

二是“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這句話就更加肯定了高麗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一直安分守己,不失大事之力。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太祖·朱元璋

接著朱元璋又說:

朕待諸番國務以誠信。以勢逼人,朕所不為。

一句話,全說明白了,我對待其他國家,是靠誠信,而絕不會“以勢逼人”。

前後兩句話,與蒙古國以及元朝對待高麗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恨不得把千軍萬馬拉到家門口,踩著臉說你必須得給我準備金銀財寶,一個則是要以德服人,以誠信對待,絕不仗勢欺人。

如此,高下立判。

就算高麗使臣張子溫是個傻子,相信他也能明白朱元璋的表態,因此很快就有了前文所引用的那句史料: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所展示的“明朝對外關係圖”

自古以來就依附於強大中原政權高麗,能獲得當時的明太祖朱元璋的誠禮對待與認可,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的屈辱附庸,這不僅使得高麗方面主動表達出尊重大明皇帝的態度,更由此體現出一種寬容仁厚的大國風範,而這種對外柔和的政策,最終對高麗以及後來東亞秩序的穩定,包括後世數百年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都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換言之,往常弱小的高麗,通過長期獲得大明政治軍事方面的保護,與先進知識技術等多方面資源支持,如學習中國禮儀,效仿中國封建制度下的官僚體系,在儒學的基礎上發展理學等等,這使得高麗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得到了發展,衰弱的國勢也得以喘息並扭轉,最終通過一系列諸如幫助制定“禮樂”等文化輸出政策,使得高麗極為認同自身“小中華”的身份,從而臣服於身為“大中華正統”的大明王朝。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一認同,維持了整整將近三百年的兩國友好外交關係,使明朝很長一段時期內,收穫了周邊睦鄰國家的讚譽與尊重,再對比之前的北元,這一歷史特徵可謂明顯,且十分值得後人反思,我想,現階段我國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基於友好的雙方關係,畢竟在經歷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浮過後,我國人民更為珍惜和平,更加懂得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重要性。

而明朝與高麗之間的朝貢往來,禮樂漢化等歷史事例,也為現代的國際和平局勢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與研究價值,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朝鮮半島深受華夏文化影響與薰陶,其本國文化發展到今,處處都有中華文化的影子,這是不管從歷史角度還是現實角度,均無法否認的關鍵一點。

最後,再說句不那麼題外的題外話,我個人完全認同高麗在歷史上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主權國家,但最為高麗的後代,你硬要說孔子是你們那兒土生土長的人,我第一個不服。

不說別的,如果當初明朝不在關鍵時刻毅然施以援手,只怕整個朝鮮半島,現在都吃著銅鑼燒,張口閉口“八哥壓路”吧。。。?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

作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對外政策上的態度,一度相當溫和。

這種溫和具體表現在對外的文化輸出上,而輸出的主要形式之一,正是音樂

據朝鮮史料記載,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首次“賜樂”以後,明朝曾多次向高麗輸出樂器與樂譜,而高麗也多次派遣使團來大明求樂。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朝貢

當然,這種文化層面,或者說國與國之間“禮樂”的交流與溝通,均是建立在一種特殊的外交制度上,即高麗作為藩屬國,臣服於作為宗主國的大明,以此換取大明朝在政治層面提供的保護,也正因此,高麗除了連年“納貢”以外,還有一項必須要遵守的協議就是:

大明朝的中央政府有權制定,監管,乃至主導藩屬國高麗的禮樂制度。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編鐘

通俗來說,禮樂屬於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宮廷祭祀所用禮樂,自古皆為朝廷監管,更是至高皇權的身份象徵。

而依附於大明的高麗本身,想要用什麼樣的樂器進行祭祀,王室想要奏什麼樣的宮廷音樂,皆由大明皇帝說了算。

這種特殊的外交制度,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朝貢”,既然高麗向大明尋求政治保護,自然就要付出一定代價,而代價之一,就是同意將本國所屬禮樂,納入大明禮樂的制度與管理體系,而作為藩屬國的高麗,無權自制代表皇權象徵的“祭祀禮樂”,如果要想獲取相關樂器與樂譜,需向大明皇帝提出申請,在獲得明朝皇帝的批准許可後,才能將代表皇權身份的禮樂樂器帶回高麗,並根據明皇帝所賜的樂譜,進行排練演奏。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代鎏金銅編鐘

我個人認為,這是屬於明朝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一步舉措,目的自然是以此加強中原政權與周邊附屬國家之間的政治聯繫,同時也是提升政治影響力的主要手段。

畢竟靠戰爭贏來的天下,並不能靠戰爭一直維持,硬實力過後,必然得需要軟實力不斷鞏固。

而這種特殊的外交往來,主要體現的歷史特徵有兩點:

第一,通過賜以“禮樂”,來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以及同時期最高文明,所共同形成的政治影響力,以此為基礎,恢復穩定的東亞秩序。

在戰勝元朝統治者,恢復華夏正統以後,朱元璋曾用鐵腕手段對內部進行了一番大清洗,並在此基礎上得以穩固政權,而等平定內部局勢以後,開始將對外政策逐步提上日程,自古就與中原政權密不可分的高麗,自然就在首要考慮的選擇之內。

一方面,通過加強與高麗之間的政治聯繫,可以有效幫助明朝重建穩定的東亞秩序。

另一方面,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外的文化與經濟輸出,最後作用於自身,為發展國內經濟與文化發展提供穩定環境。

簡單來講,在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者的過程中,百姓幾經戰火摧殘,國家經濟等各方面均陷入短暫混亂,乃至停滯不前,而自古以來對周邊國家影響頗深的中原政權混亂,勢必會導致國際秩序的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對於一個新建立的政權,如開國之初的明朝來說,則具備潛在的安全隱患。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打個比方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唐朝開國以前,諸侯割據,軍閥混戰,東突厥趁此時機在暗中與王世充頻繁聯絡,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絕佳時機入主中原,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李淵任命二子李世民征戰天下的同時,不得不另派長子李建成鎮守蒲州,為的正是防範突厥趁虛而入,甚至等到唐朝開國以後,東突厥仍舊蠢蠢欲動,多次侵犯唐朝邊境,雙方大小摩擦不斷,但等到唐太宗李世民派遣李靖征服東突厥以後,正式建立起東亞以及中亞的新秩序,使國際局勢重新進入穩定,沒了外患,於是唐朝也恢復了安定環境,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與民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同理,展現出華夏正統與同時期最高文明大國的風範,能夠促進周邊國家對於新興政權的認可與尊重,再通過“懷柔”政策不斷施加政治影響力,使周邊國家進一步認可大國的地位,對恢復因中原戰亂而不穩定的東亞秩序極為有利,如此一來就能通過軟實力,消除不利於國家安全的潛在隱患,沒了外患,自然就可在內部局勢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展拳腳,卯足了勁兒發展本國民生,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復甦。

退一步說,如果高麗想趁朱元璋起義中原大亂的局面起事,以此分一杯羹,也並非沒有可能,位於朝鮮的李氏王朝即使在元朝主要統治者退守漠北後,也一直在不斷觀望,一方面與元朝長達數十年的臣屬關係,使高麗在短暫時間內無法割捨,另一方面因畏懼明朝的強大,而表達出臣服的姿態,然而這種“臣服”並不牢靠,隨時有可能因為北元殘餘政權的從中作梗而崩離瓦解。

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的層面來看,高麗這種“兩面討好”的態度,對明朝統治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高麗表面展現出臣服大明的情況下,會否暗中聯合更為緊密的元朝殘餘勢力,對中國北方地區發動入侵,畢竟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始終不曾善罷甘休,也將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儘可能的重奪大權,如果真得到千載難逢的機會,比如趁著明朝內部重建,無暇顧及邊境的情況下,當了幾十年小老弟的高麗,聽元朝老大哥一句招呼,就很有可能與大明朝撕破臉,再聯合北元一起反攻大明,屆時即便北元無法完全奪回統治權,但分裂北方一帶地區,壓住大明喉舌,與高麗使勁兒噁心朱元璋,也是可以做到的。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元末割據勢力圖

這就屬於一種潛在的安全隱患,而朱元璋很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但對待高麗,並不能如李世民那般簡單粗暴的動用武力使其臣服,他認為應當採取“懷柔”政策,通過展現大國的風範與各方面先進的文明,來提升自身地位,最終使高麗甘願捨棄與北元殘存政權的聯繫,而完全的依附大明,臣服大明。

屆時整個東亞的秩序,就會更加趨於穩定,同時也消除了一部分潛藏於周邊國家的安全隱患。

這種對外溫和,不以武力征服的態度,朱元璋本人曾明確表達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可見於《祖訓錄》(後名《皇明祖訓》)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而“禮樂”,正是懷柔政策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與高麗建立起新的朝貢關係,接受高麗納貢的基礎上,大明賜其禮樂,展現華夏正統文化,不斷加強文化的對外輸出,能夠削弱北元殘存政權對於高麗王室的影響,也向高麗王室不斷釋放積極信號,促進兩國之間的平穩發展,使雙方關係日趨親密穩定,繼而重建穩定的東亞局勢,最終穩固的就是大明朝的國家安全。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仇英《清明上河圖》

說句粗俗的話,歸根結底,大家打來打去,勞民傷財不說,還傷和氣,倒不如客客氣氣的做鄰居,交朋友,最後實現雙方共贏。

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外交,也是雙方和平發展的首要原則,比直接帶著千軍萬馬一路掃蕩過去,要來得讓人心服口服。

第二,通過輸出“禮樂”等文化,朱元璋展現出寬厚的對外態度,並且表達出希望能將明朝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發展成為“睦鄰友好,四夷來朝”的美好願景,這種對外思想與前代元朝統治者,有著根本性質的區別。

朱元璋本人曾親自明言:

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明太祖文集·卷七》

這段話的核心觀點,大概就是昭告天下,我朱元璋代元治世,很快高麗國王便入朝納貢,但並非畏懼大明朝的強大武力,而是作為鄰居,心甘情願,自發前來。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這表明在冊封體制的前提下,作為藩屬國的高麗,起碼在表面上認同明朝的大中華正統身份,於是“心悅也”,而這也是朱元璋即位以後,對外一直想要達成的願景,他想遵循古人的傳統,對待外邦採取懷柔乃至遠柔的政策,而不是如元朝那般,以強硬武力介入別國政權,並以鐵腕手段輔之高壓政策對別國進行控制,而是像“做朋友”一樣,與鄰國維持友好和平的睦鄰關係,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種對待高麗的寬厚態度,是過往將近一百多年內所不曾有過的,雖然早在蒙太祖十四年,即公元1219年,蒙古國就和高麗確定了正式的朝貢關係,但之後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不斷索要鉅額貢品,甚至不惜以發動戰爭相威脅,導致李氏王朝對待蒙古國的態度一度非常牴觸,但礙於蒙古國異常強大的武力,弱小的高麗只得無奈屈服,隨著朝貢金額一次比一次巨大且次數越來越頻繁,高麗內部的國力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阻礙,乃至到後來,高麗甚至成為了蒙古國的軍需庫,不止貴重物品,就連軍需裝備,大汗只要一句話,要糧食就給糧食,要戰馬就給戰馬,甚至就連喂戰馬的飼料,也要高麗提供。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這段記載,是高麗本國的史料,作者為朝鮮李朝史官——鄭麟趾,大概記錄了當時向蒙古方面一共提供了多少匹戰馬,以及每匹戰馬還要額外提供多少升糧食,到最後的兩句話,就更是令人唏噓:

“然則小邦百姓飢困”。

可想而知,在高麗本國百姓仍處於飢困的時候,卻還要幫元朝提供戰馬,並且還要提供足夠馬吃飽的飼料,這對於高麗國的百姓來說,幾乎相當於壓榨,更是一場災難。

直到後來忽必烈在大汗之爭中贏得王位,建立起元朝,這種近乎於壓榨的高壓政策,才得以改善,然而所謂的改善,我個人認為還不如之前的高壓,因為之前只是索要物質,說難聽的就是不給就打你,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的國家主權還是相互對等的,即使高麗弱小,但仍然屬於獨立主權的國家。

但自從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以後,隨著高麗元宗主動請求與元朝聯姻,元世祖欣然同意,便開始將元朝王室之女陸續嫁入高麗,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由於高麗本國不論武力等各方面實力,以及政治影響力,均與元朝相差巨大,導致聯姻嫁到高麗的元朝公主,比實際的高麗國王的權力還要大,而從政治聯姻的角度來說,元世祖就成為了高麗國王的岳父,高麗國王就成為了元朝的駙馬爺,這種特殊的政治關係,間接就導致高麗由朝貢關係中的藩屬國,淪為了元朝的附庸國,某種意義上,說成是求榮也不為過。

一言以蔽之,兩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極其不對等。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正因此,高麗本國要想實施並制定某項國家大計,沒有元世祖的許可,一樣屬於空談,而高麗國王的接班人,又必須得是與元朝公主所生的“世子”才能繼任,也就是說如果高麗國王某天心血來潮,跟宮女私通生下一個孩子,到最後排除萬難把他撫養成人,想要冊立為接班人,但只要跟元朝一彙報,元帝就倆字兒:不行

這就更導致高麗國王雖然名義上是“國王”,但實際上卻相當於元朝的“地方官”,說是為元朝代管高麗,也不為過,而最初蒙古國在高麗準備設置徵東行省,就是最好的佐證,想以此舉直接證明高麗在政治意義上,是屬於蒙古政權統治下的地方政權,完全沒有國家主權可言,雖然後來經過高麗方面的種種努力,最終使得蒙古國讓步,徵東行省並未真正建立起來,但如果蒙古國一再堅持設立徵東行省,我個人相信就算高麗舉國之力,自然也是無法違背蒙古鐵蹄的意願。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誠然,這一切惡果,都是因為高麗元宗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做出的選擇,他在請求聯姻的時候,主要的出發點不在於高麗國家的未來發展,而是想要維持住自身家族的統治,不然元朝鐵蹄殺到,被壓榨多年的高麗,勢必就要改朝換代了。

於是,結合上述種種外在因素,高麗在強大的蒙古國以及元朝統治期間,經受了各種高壓政策與鐵腕的統治手段,使得高麗本身喪失了一定的國家主權,以及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地位,我個人絕不相信高麗百姓會對此毫不反感,用腳後跟也能想到,在高麗本國內,民意與統治階級之間勢必暗藏著巨大的社會矛盾,而這種矛盾只能通過鎮壓與元朝的幫助來進行平復,無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矛盾轉移。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韓國影視劇照

因此,到後來元朝滅亡,高麗的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必再為了滿足元朝王孫貴族們無窮無盡的慾望,而壓榨本國國民了,但對於新起的明朝,他們又尚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政權?

是否還會和元朝一樣,要求其連年進攻大量“方物”?還是連戰馬飼料也要由己方提供?

但朱元璋隨之的昭告天下,立馬就獲得了高麗王室方面的好感,我個人認為,只兩句話就足以表明朱元璋有別於元朝統治者對待高麗的態度:

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明太祖實錄》

這一句話,是朱元璋面見高麗使臣張子溫時親口所說,字雖不多,但對朝方釋放出的信號卻非常積極,一是“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這等於直接承認了身為“海外之國”的高麗,與中國享有同等的國家主權,認為高麗也是一個具備獨立主權的國家。

二是“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這句話就更加肯定了高麗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一直安分守己,不失大事之力。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明太祖·朱元璋

接著朱元璋又說:

朕待諸番國務以誠信。以勢逼人,朕所不為。

一句話,全說明白了,我對待其他國家,是靠誠信,而絕不會“以勢逼人”。

前後兩句話,與蒙古國以及元朝對待高麗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一個是恨不得把千軍萬馬拉到家門口,踩著臉說你必須得給我準備金銀財寶,一個則是要以德服人,以誠信對待,絕不仗勢欺人。

如此,高下立判。

就算高麗使臣張子溫是個傻子,相信他也能明白朱元璋的表態,因此很快就有了前文所引用的那句史料:

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日本歷史教科書中所展示的“明朝對外關係圖”

自古以來就依附於強大中原政權高麗,能獲得當時的明太祖朱元璋的誠禮對待與認可,結束了長達一百餘年的屈辱附庸,這不僅使得高麗方面主動表達出尊重大明皇帝的態度,更由此體現出一種寬容仁厚的大國風範,而這種對外柔和的政策,最終對高麗以及後來東亞秩序的穩定,包括後世數百年形成以“漢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都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與影響。

換言之,往常弱小的高麗,通過長期獲得大明政治軍事方面的保護,與先進知識技術等多方面資源支持,如學習中國禮儀,效仿中國封建制度下的官僚體系,在儒學的基礎上發展理學等等,這使得高麗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得到了發展,衰弱的國勢也得以喘息並扭轉,最終通過一系列諸如幫助制定“禮樂”等文化輸出政策,使得高麗極為認同自身“小中華”的身份,從而臣服於身為“大中華正統”的大明王朝。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這一認同,維持了整整將近三百年的兩國友好外交關係,使明朝很長一段時期內,收穫了周邊睦鄰國家的讚譽與尊重,再對比之前的北元,這一歷史特徵可謂明顯,且十分值得後人反思,我想,現階段我國所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基於友好的雙方關係,畢竟在經歷過幾千年的歷史沉浮過後,我國人民更為珍惜和平,更加懂得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重要性。

而明朝與高麗之間的朝貢往來,禮樂漢化等歷史事例,也為現代的國際和平局勢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與研究價值,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朝鮮半島深受華夏文化影響與薰陶,其本國文化發展到今,處處都有中華文化的影子,這是不管從歷史角度還是現實角度,均無法否認的關鍵一點。

最後,再說句不那麼題外的題外話,我個人完全認同高麗在歷史上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主權國家,但最為高麗的後代,你硬要說孔子是你們那兒土生土長的人,我第一個不服。

不說別的,如果當初明朝不在關鍵時刻毅然施以援手,只怕整個朝鮮半島,現在都吃著銅鑼燒,張口閉口“八哥壓路”吧。。。?

——————

關注作者:錢品聚,瞭解更多歷史與文化趣聞,帶您發現更大的世界~

高麗:我們有編鐘,有琴瑟和鳴!朱元璋笑了笑:那可都是我賞的~

——————

參考文獻:

《高麗史·樂志》:太祖皇帝賜樂器。編鐘十六、編磬十六架、笙、簫、琴、瑟、排簫一。

《祖訓錄》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

《明太祖文集·卷七》:朕起寒微,實膺天命,代元治世,君主中國。當即位之初,法古哲王之道,飛報四夷酋長,使知中國之有君。當是時,不過通好而已,不期高麗國王王顓即稱臣入貢,斯非力也,心悅也。

《高麗史·世家卷二十七》:今計正軍六千人所帶馬率以一人三匹為計,則凡一萬八千匹,一匹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二月則當用上朝碩十三萬五千,而本國碩則二十七萬矣。加以四千農牛料一首日支五升,自十月至明年三月,以上朝碩計之三萬六幹,本國碩則七萬二千,然則小邦百姓飢困,固不假恤官軍所須。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八十一》:自古天下有中國, 有外國,高麗是海外之國,自來與中國相通,不失事大之禮,守分的好有。

《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八十一》:朕待諸番國務以誠信。以勢逼人,朕所不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