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元璋本可以成為劉秀、李世民那樣君臣相守的英主,不料釀成了明朝初年猛將能臣幾乎付諸一炬的慘劇。朱元璋用錯了3個人,也就造成洪武年間血雨腥風,也造成自己在歷史上被展覽甚至詛咒數百年。

"

朱元璋本可以成為劉秀、李世民那樣君臣相守的英主,不料釀成了明朝初年猛將能臣幾乎付諸一炬的慘劇。朱元璋用錯了3個人,也就造成洪武年間血雨腥風,也造成自己在歷史上被展覽甚至詛咒數百年。

朱元璋,用錯3個人引起的悲劇

如果說劉邦從布衣到帝王靠的是“漢三傑”韓信、蕭何、張良,那麼徐達、李善長、劉伯溫就是朱元璋的“明三傑”。朱元璋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沒有錯,但以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就是錯。左右丞相的任務是“調和文臣武將”,不要求能力超群,但要求擅長安撫人心。

劉伯溫如同張良,應該走堂堂正正的輔政道路,豈能讓他充任“紀委書記”這容易引起文武百官反感的“燙手”職務?劉伯溫應該是作為李善長的“接班人”,統率文武百官向皇上負責。

楊憲尖酸刻薄,既是“能臣幹吏”也是“酷吏”,最適合做“得罪人”的工作,例如擔任御史中丞。朱元璋竟然讓楊憲擔任左丞(副相),楊憲如何輔佐丞相調和文臣武將?

胡惟庸辦事能力10倍於李善長、劉伯溫,但心胸狹窄,這種人只能做“副手”不能在“主位”。如果胡惟庸一直作為李善長或劉伯溫的副手,既能盡情展示才華,又能避免藉助丞相職權挾私報復,明朝初年的國家政務必然是高效運轉。

人才搭配方面如來佛祖、觀音菩薩是“高手”。唐僧業務能力遠不如孫悟空,也不是豬八戒、沙僧,但他一則取經意志堅定、絕對服從“領導”安排,二則充滿著人情味,心胸開闊、慈悲為懷。以唐僧為取經團隊負責人,這才能圓滿完成取經大業。孫悟空業務能力很強,但一則意志不堅定,受點委屈就要回花果山,而且殺戮太重。如果是孫悟空做取經隊伍負責人,誰能保證他不會“撂挑子”或者跟“領導”講條件?誰能保證不會一路上野性難改血流成河?

此外,朱元璋要限制武將大權很容易,那就是“出將入相”。洪武元年以李善長為左丞相,以徐達為右丞相兼大將軍。洪武六年則李善長以太子太師身份致仕,徐達接替李善長擔任左丞相,劉伯溫接替徐達擔任右丞相,徐達大將軍之職轉授給衛國公鄧愈(鄧愈病逝後以宋國公馮勝接任大將軍);洪武十一年則徐達以太子太傅身份致仕,劉伯溫接替徐達任左丞相,馮勝接替劉伯溫擔任右丞相,馮勝兼任大將軍四出征討;洪武十六年則劉伯溫以太子太保身份致仕,馮勝接任左丞相,汪廣洋接任右丞相,曹國公李文忠接任大將軍;洪武二十一年則馮勝以太子少師身份致仕,汪廣洋接任左丞相,李文忠接任右丞相,穎國公傅友德接任大將軍;洪武二十六年,汪 廣洋以太子少傅身份致仕,李文忠接任左丞相,傅友德接任右丞相,涼國公藍玉接任大將軍。這樣逐漸形成慣例,大將立功則入閣拜相解除兵權,由年輕將領指揮軍隊作戰,驕兵悍將被帶到戰場上,也就不會成為禍害鄉里的豪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