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中華文明歷史上悠久,在我國的周邊,有許多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鄰國,如朝鮮、韓國,如越南、老撾等,但從未有一個國家像日本一樣,他們既善於吸納中華文化的精髓,又把“和平”拋諸腦後。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中日文化交流頻繁,詩詞、佛學、留學生等交流都非常常見。然而,在李世民去世之後,日本逐漸猖狂,伺機侵佔朝鮮半島,唐高宗忍無可忍,派大將劉仁軌率170艘戰艦火速馳援鄰國,最終在白江口發生大戰,最終一舉擊敗倭軍,此戰意義重大,奠定了此後800年的東北亞格局(下圖為白江口之戰地圖)。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然而,倭國身居島國,對東亞大陸垂涎不已,忽必烈滅掉南宋之後,終於騰出手教訓日本,為此,發動了兩次出海東征,可惜最終都被“颱風”擊敗,因此日本至今仍有“神風”之說。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蒙古人被一路趕到漠北,不敢南下而牧馬,朝鮮、越南等藩國紛紛臣服,唯有日本持續囂張。在《明太祖實錄》中,“倭寇”這個詞屢屢出現,朱元璋時期,明朝發生了多達44次的“倭寇入侵”事件,讓朱元璋頭疼不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不得不在福建、廣東等沿海設衛,重點防禦倭寇。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朱元璋在徹查此案餘黨時,意外發現,胡惟庸竟然和倭國有勾結,朱元璋氣憤不已,當時就讓掌管大都督府的曹國公李文忠來策劃攻打日本的相關計劃。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開國將領,又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此人有勇有謀,關鍵時刻頭腦清醒,他立即上書列舉了攻打日本的種種弊端和風險,勸諫朱元璋暫時不要攻打日本,太子朱標等人也不贊成此時攻打日本。最終朱元璋雖然生氣,但也接受了李文忠的建議,未能實現他“攻打日本”的壯志。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1988年,有一位日本學者公佈了3封遺書,此遺書的主人名叫祖來,是一名僧人,在朱元璋時期,祖來曾往來於日本和中國之間。在中國的史書中,也有祖來的記載。在洪武三年,朱元璋曾派遣使者出使日本,督促日本管束倭寇,但明朝對日本當時的國情並不瞭解,日本當時由南北勢力組成,南朝的懷良親王本來就勢弱,想拉攏朱元璋幫助自己對付北朝的幕府勢力,所以懷良親王積極迴應朱元璋,並且派了一位叫祖來的僧人帶著貢品來到南京。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朱元璋大喜,以為日本終於屈服了,不僅設宴款待祖來,還派遣八位僧侶護送祖來回到日本,殊不知,祖來所代表的懷良親王,在當時並不掌權。但祖來在南京居住了一個多月,對明朝的情況瞭解頗多。據日本記載,祖來後期又3次來到中國,但中國史書並沒有祖來再次出現的消息。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祖來的三封遺書,不僅介紹了中國對日本倭寇憎惡的態度,還提到了朱元璋可能會攻打日本,但面臨幾個困難:

其一,祖來認為:明朝的軍事實力確實遠高於元朝,但對海戰的駕馭程度,遠低於日本的水平。

其二,明朝雖然在福建等地有海軍,但連基本的海盜都無法徹底消滅,若想大舉出海征討日本,基本上不可能。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其三,明朝認為,高麗(朝鮮)等國和自己的國土毗鄰,但都臣服於明朝,而日本孤懸海外,對明朝的威脅遠沒有這麼大。朱元璋甚至在他的《皇明祖訓》上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的名字,其中就包括日本。洪武二十年,朱元璋還把日本列為“不庭之國”,永遠拒絕和日本國有往來。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有學者分析,歷史上卻有祖來其人。這份祖來的遺書,不一定是祖來所寫。但遺書中所描述的這三點,的確是朱元璋當時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朱元璋至終沒有出兵攻打日本,和上述三點原因關係很大。

​朱元璋接見日本僧人,僧人留下3封遺書,揭朱元璋為何不打日本

​朱元璋是自唐朝以後,中國少有的雄才大略君王,他收復燕雲十六州,趕走蒙元勢力,對周邊諸藩國更是毫不手軟。然而,面臨囂張的日本,朱元璋迫於發展民生,以及海戰優勢不足等困難,並沒有出征日本。到了明朝中後期,倭寇日益猖獗,戚繼光、俞大猷等人也只能立足於防守,明朝甚至不得不頒佈禁海令。明朝滅亡後,有清一朝,開始閉國鎖國,殊不知,在隔海相望的日本已經發生過“明治維新”。甲午中日戰爭時,清政府慘敗而蒙羞,七七事變之後,中華民族在日軍的炮火之下受盡屈辱和苦難。我輩雖然長在紅旗之下,但仍需牢記歷史,不忘過去,奮發圖強,勇於進取,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