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妃嬪殉葬

殉葬制度是權力者為所欲為的高度表現

殉葬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考古發現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有殉葬遺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遺蹟,說明至少原始社會的三皇五帝時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當流行了。殉葬制度的理論根據是“封建迷信”,人們認為人死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權力者生前使奴喚僕,死了也想享受這種殊榮,所以他要殺死生前伺候他的奴僕和女人,死了讓他們繼續為其使喚。因為嚴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無力反抗,只能隨這些權力者進入棺木。有的先被殺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墨子·節喪》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殉葬的人數:“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妃嬪殉葬

殉葬制度是權力者為所欲為的高度表現

殉葬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考古發現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有殉葬遺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遺蹟,說明至少原始社會的三皇五帝時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當流行了。殉葬制度的理論根據是“封建迷信”,人們認為人死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權力者生前使奴喚僕,死了也想享受這種殊榮,所以他要殺死生前伺候他的奴僕和女人,死了讓他們繼續為其使喚。因為嚴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無力反抗,只能隨這些權力者進入棺木。有的先被殺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墨子·節喪》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殉葬的人數:“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秦始皇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是個“長生不老迷”,除了統一六國,他浪費的最大精力,大概也就是研究長生不老了,最後被徐福騙了三千童男童女尋找不死藥,到日本紮根一去不復返了。秦始皇雖然長生不老“死了心”,但死後殉葬的人數也創造了當時的紀錄。秦二世挺“孝敬”他老爸的,秦始皇去世後下令“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後世估算包括殉死的工匠在內得有萬人之多。大概二世最瞭解他老爸的心思,讓這些人陪死,到地下繼續接受他的統治去了。

諸葛亮發明的饅頭其實是代替人殉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暴秦,同時也消滅了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至少是官方不提倡的。漢宣帝時,趙繆王劉元還有“人殉”思想,逼迫奴婢16人殉葬繼續伺候他,被仁慈的漢宣帝剝奪了封地。在漢朝,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人殉現象,但少數民族並未開化,還有人殉現象發生,南越王趙佗,經考古發掘其墓裡就有殉葬的屍骨數十具。

"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妃嬪殉葬

殉葬制度是權力者為所欲為的高度表現

殉葬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考古發現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有殉葬遺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遺蹟,說明至少原始社會的三皇五帝時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當流行了。殉葬制度的理論根據是“封建迷信”,人們認為人死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權力者生前使奴喚僕,死了也想享受這種殊榮,所以他要殺死生前伺候他的奴僕和女人,死了讓他們繼續為其使喚。因為嚴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無力反抗,只能隨這些權力者進入棺木。有的先被殺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墨子·節喪》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殉葬的人數:“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秦始皇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是個“長生不老迷”,除了統一六國,他浪費的最大精力,大概也就是研究長生不老了,最後被徐福騙了三千童男童女尋找不死藥,到日本紮根一去不復返了。秦始皇雖然長生不老“死了心”,但死後殉葬的人數也創造了當時的紀錄。秦二世挺“孝敬”他老爸的,秦始皇去世後下令“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後世估算包括殉死的工匠在內得有萬人之多。大概二世最瞭解他老爸的心思,讓這些人陪死,到地下繼續接受他的統治去了。

諸葛亮發明的饅頭其實是代替人殉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暴秦,同時也消滅了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至少是官方不提倡的。漢宣帝時,趙繆王劉元還有“人殉”思想,逼迫奴婢16人殉葬繼續伺候他,被仁慈的漢宣帝剝奪了封地。在漢朝,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人殉現象,但少數民族並未開化,還有人殉現象發生,南越王趙佗,經考古發掘其墓裡就有殉葬的屍骨數十具。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

三國時期諸葛亮曾經南渡瀘水,七擒孟獲,平定了西南夷。諸葛亮收兵回成都時渡過瀘水,水滔洶湧,風大浪急,蜀兵難渡。孟獲提建議說,用七七十四顆人頭祭奠河神,方可渡過。孟獲的建議,說明在三國時期的西南夷地區,還有用活人殉葬的制度。諸葛亮不忍,用麵糰製成頭顱模樣扔到河裡,風浪乃止。這就是饅頭的由來。饅頭原名叫“蠻頭”,南蠻的頭顱,很血腥吧。因為太血腥了,所以後人改為“饅頭”。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既解決了殉死問題,又避免了流血殘殺,可謂仁慈智聖。

朱元璋用嬪妃殉死的三大原因?

從漢朝到明朝一千多年,雖然官方制止了人殉制度,但並未完全杜絕,偶有發生。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大開歷史倒退之車,重啟了人殉制度。朱元璋並不是明朝第一個享受人殉者,最早享用人殉者,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朱樉因病死亡,兩個妃子為其殉葬,這兩個妃子一個是河南王王保保之妹,一個是寧河王鄧愈之女。王妃與鄧妃殉葬,首開明朝人殉惡例。

朱元璋死後,有四十餘妃隨之殉葬,其以下繼承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景泰帝朱祁鈺及朱明王朝的王爺們,都有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去世前不忍才廢止。

"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妃嬪殉葬

殉葬制度是權力者為所欲為的高度表現

殉葬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考古發現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有殉葬遺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遺蹟,說明至少原始社會的三皇五帝時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當流行了。殉葬制度的理論根據是“封建迷信”,人們認為人死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權力者生前使奴喚僕,死了也想享受這種殊榮,所以他要殺死生前伺候他的奴僕和女人,死了讓他們繼續為其使喚。因為嚴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無力反抗,只能隨這些權力者進入棺木。有的先被殺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墨子·節喪》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殉葬的人數:“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秦始皇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是個“長生不老迷”,除了統一六國,他浪費的最大精力,大概也就是研究長生不老了,最後被徐福騙了三千童男童女尋找不死藥,到日本紮根一去不復返了。秦始皇雖然長生不老“死了心”,但死後殉葬的人數也創造了當時的紀錄。秦二世挺“孝敬”他老爸的,秦始皇去世後下令“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後世估算包括殉死的工匠在內得有萬人之多。大概二世最瞭解他老爸的心思,讓這些人陪死,到地下繼續接受他的統治去了。

諸葛亮發明的饅頭其實是代替人殉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暴秦,同時也消滅了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至少是官方不提倡的。漢宣帝時,趙繆王劉元還有“人殉”思想,逼迫奴婢16人殉葬繼續伺候他,被仁慈的漢宣帝剝奪了封地。在漢朝,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人殉現象,但少數民族並未開化,還有人殉現象發生,南越王趙佗,經考古發掘其墓裡就有殉葬的屍骨數十具。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

三國時期諸葛亮曾經南渡瀘水,七擒孟獲,平定了西南夷。諸葛亮收兵回成都時渡過瀘水,水滔洶湧,風大浪急,蜀兵難渡。孟獲提建議說,用七七十四顆人頭祭奠河神,方可渡過。孟獲的建議,說明在三國時期的西南夷地區,還有用活人殉葬的制度。諸葛亮不忍,用麵糰製成頭顱模樣扔到河裡,風浪乃止。這就是饅頭的由來。饅頭原名叫“蠻頭”,南蠻的頭顱,很血腥吧。因為太血腥了,所以後人改為“饅頭”。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既解決了殉死問題,又避免了流血殘殺,可謂仁慈智聖。

朱元璋用嬪妃殉死的三大原因?

從漢朝到明朝一千多年,雖然官方制止了人殉制度,但並未完全杜絕,偶有發生。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大開歷史倒退之車,重啟了人殉制度。朱元璋並不是明朝第一個享受人殉者,最早享用人殉者,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朱樉因病死亡,兩個妃子為其殉葬,這兩個妃子一個是河南王王保保之妹,一個是寧河王鄧愈之女。王妃與鄧妃殉葬,首開明朝人殉惡例。

朱元璋死後,有四十餘妃隨之殉葬,其以下繼承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景泰帝朱祁鈺及朱明王朝的王爺們,都有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去世前不忍才廢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為何再開這樣的惡例呢?分析大概有三大原因:一是明朝以元朝為正朔,而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蒙古人是少數民族,文明程度低,他們是實行殉葬制度的,史載成吉思汗死後,“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而朱元璋只是“元規明隨”罷了;二是朱元璋為了宮廷祕密考慮,一殺得以封口;三是朱元璋也有死後另一世界思想,讓這些人到地下也要陪著他。

殉葬制度悲慘異常,但也有以身願殉者

殉葬制度太殘忍了。史籍記載著明成祖朱棣駕崩後,其三十名嬪妃殉葬時的慘景,“哭聲震殿閣”,來自朝鮮的一個嬪妃韓氏,下跪請求讓她回家,不允。韓氏向她的乳母哭喊:“娘,吾去;娘,吾去”,喊聲未絕而吊死,現在聽起來都覺辛酸。

明宣宗的一位嬪妃郭愛,進宮不到一月,連宣宗的面也沒有見過就趕上了殉葬,作詩悲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慎慎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其悲憤之情溢於言表。明朝初期至中期死了幾個皇帝,卻有幾百個嬪妃為他們殉了葬。

"

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

殉葬制度是至少六千年前開始就有的慘無人道的制度,高度顯示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有權力的人死了,卻拿活人去殉葬。活人在權力者生前為奴,盼著他死了,也擺脫不了被欺壓的命運。活人殉葬到秦始皇死後達到高潮,漢時雖偶爾有之,但最終被廢。時光越千年,到了明朝時,這一慘無人道的制度竟然死灰復燃,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復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朱元璋做出這一規定,背後的真相又到底如何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妃嬪殉葬

殉葬制度是權力者為所欲為的高度表現

殉葬制度開始於什麼時候,目前已經不可考了。但考古發現早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就有殉葬遺骨,商朝更有大量的殉葬遺蹟,說明至少原始社會的三皇五帝時代就有殉葬、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商朝已相當流行了。殉葬制度的理論根據是“封建迷信”,人們認為人死了會進入另一個世界,權力者生前使奴喚僕,死了也想享受這種殊榮,所以他要殺死生前伺候他的奴僕和女人,死了讓他們繼續為其使喚。因為嚴重的地位差距,被殉葬者無力反抗,只能隨這些權力者進入棺木。有的先被殺而埋,有的甚至被活埋。《墨子·節喪》一書中詳細介紹了殉葬的人數:“天子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秦始皇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是個“長生不老迷”,除了統一六國,他浪費的最大精力,大概也就是研究長生不老了,最後被徐福騙了三千童男童女尋找不死藥,到日本紮根一去不復返了。秦始皇雖然長生不老“死了心”,但死後殉葬的人數也創造了當時的紀錄。秦二世挺“孝敬”他老爸的,秦始皇去世後下令“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後世估算包括殉死的工匠在內得有萬人之多。大概二世最瞭解他老爸的心思,讓這些人陪死,到地下繼續接受他的統治去了。

諸葛亮發明的饅頭其實是代替人殉

漢高祖劉邦推翻了暴秦,同時也消滅了慘無人道的殉葬制度,至少是官方不提倡的。漢宣帝時,趙繆王劉元還有“人殉”思想,逼迫奴婢16人殉葬繼續伺候他,被仁慈的漢宣帝剝奪了封地。在漢朝,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人殉現象,但少數民族並未開化,還有人殉現象發生,南越王趙佗,經考古發掘其墓裡就有殉葬的屍骨數十具。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

三國時期諸葛亮曾經南渡瀘水,七擒孟獲,平定了西南夷。諸葛亮收兵回成都時渡過瀘水,水滔洶湧,風大浪急,蜀兵難渡。孟獲提建議說,用七七十四顆人頭祭奠河神,方可渡過。孟獲的建議,說明在三國時期的西南夷地區,還有用活人殉葬的制度。諸葛亮不忍,用麵糰製成頭顱模樣扔到河裡,風浪乃止。這就是饅頭的由來。饅頭原名叫“蠻頭”,南蠻的頭顱,很血腥吧。因為太血腥了,所以後人改為“饅頭”。諸葛亮用饅頭代替活人“人殉”,既解決了殉死問題,又避免了流血殘殺,可謂仁慈智聖。

朱元璋用嬪妃殉死的三大原因?

從漢朝到明朝一千多年,雖然官方制止了人殉制度,但並未完全杜絕,偶有發生。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的皇帝,大開歷史倒退之車,重啟了人殉制度。朱元璋並不是明朝第一個享受人殉者,最早享用人殉者,是朱元璋的次子朱樉。朱樉因病死亡,兩個妃子為其殉葬,這兩個妃子一個是河南王王保保之妹,一個是寧河王鄧愈之女。王妃與鄧妃殉葬,首開明朝人殉惡例。

朱元璋死後,有四十餘妃隨之殉葬,其以下繼承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景泰帝朱祁鈺及朱明王朝的王爺們,都有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鎮去世前不忍才廢止。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為何再開這樣的惡例呢?分析大概有三大原因:一是明朝以元朝為正朔,而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蒙古人是少數民族,文明程度低,他們是實行殉葬制度的,史載成吉思汗死後,“挑選四十名出身於異密和那顏家族的女兒,用珠玉、首飾、美袍打扮,穿上貴重衣服,與良馬一道,被打發去陪伴成吉思汗之靈”,而朱元璋只是“元規明隨”罷了;二是朱元璋為了宮廷祕密考慮,一殺得以封口;三是朱元璋也有死後另一世界思想,讓這些人到地下也要陪著他。

殉葬制度悲慘異常,但也有以身願殉者

殉葬制度太殘忍了。史籍記載著明成祖朱棣駕崩後,其三十名嬪妃殉葬時的慘景,“哭聲震殿閣”,來自朝鮮的一個嬪妃韓氏,下跪請求讓她回家,不允。韓氏向她的乳母哭喊:“娘,吾去;娘,吾去”,喊聲未絕而吊死,現在聽起來都覺辛酸。

明宣宗的一位嬪妃郭愛,進宮不到一月,連宣宗的面也沒有見過就趕上了殉葬,作詩悲曰:“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慎慎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其悲憤之情溢於言表。明朝初期至中期死了幾個皇帝,卻有幾百個嬪妃為他們殉了葬。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要恢復忍至極的活人殉葬制度?

古代殉葬場景

殉葬制度這麼慘烈,但也不乏主動請求殉葬者。這些人可說是輕生死重“忠義”了。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後,兩個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杜爾和契苾何力請求殉葬,以表忠心,但被唐高宗李治制止了;唐武宗李炎駕崩後,其寵愛的王才人自請殉葬,自殺後得償所願。男人為忠,女人為情,算是給帝王家添了點有情的“暖色”。

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明朝的嬪妃雖然殉葬,但還不同夏商周時期的殉死。她們死後,朝廷會給她們一些殊榮,對本人“追贈諡號,表彰其行”,可以因殉葬而“名留青史”,對親屬呢,可以得到一些實惠,封個可以世襲的官職,被稱為“朝天女戶”,這比商周時的奴隸白白死亡,總算有了一些“用生命換來的回報”。明宮詞有詩嘆曰:“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澤常憂雨露偏。龍馭上賓初進爵,可憐女戶盡朝天”。(陸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