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出助聽器的誤區

助聽器 海之聲助聽器北大街 海之聲助聽器北大街 2017-09-05

目前助聽器在我國老百姓心中的知曉度不夠高,很多人對助聽器都有牴觸情緒,認為戴助聽器象徵著衰老甚至殘疾,會被“歸劃”到聽力殘疾人那一類。其實從其原理上來講跟日常佩戴的眼鏡差不多,可是大家對助聽器的接受程度遠遠沒有眼鏡高。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面對面交談時觀察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都可能會猜測出一些語言信息。

如今助聽器隨著時間的變化推移,大家開始慢慢的接受和適應了助聽器。助聽器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這個社會對助聽器的認知仍然處於比較模糊的階段,甚至助聽器的使用者也會出現誤區。

誤區一:孩子可以跟我面對面交流,我認為他不需要佩戴助聽器,他是能聽得到聲音的。

幾乎所有的聽損兒童家長,在最早拿到孩子聽力檢查報告的時候,心裡都有一個感覺,就是孩子是聽得見的,我叫他,他也有反應,會睜眼會搖手。那麼也有些大孩子的家長,可能孩子只是輕度或中度聽力損失,平時和孩子日常大聲交流沒問題,就認為能不戴助聽器就不戴助聽器為好。其實有這種心理的家庭不在少數,從心理上來說,很多人對助聽設備都有牴觸情緒,認為佩戴了設備,就會被“歸劃”到聽力殘疾人那一類了。其實,我們通過面對面交談時觀察的大量面部表情、肢體動作,都可能會猜測出一些語言信息。一般情況下,有經驗的兒童可以通過脣讀理解百分之三十的語言內容。另一方面,孩子在面對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時,理解能力更強。但是我們日常接觸的生活、學習環境並不是熟悉的環境,所以助聽器可以幫助聽損兒童在陌生或不同的環境裡和別人交流。

誤區二:孩子佩戴助聽器後,他的聽力變好了,聽得比以前越來越多。

有些家長會這樣和其他家長說,其實,助聽器只是一個聽力輔助儀器,通過聲音不同頻率的放大來補償聽力損失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助聽器是不能讓聽力本身變好的。家長感覺孩子聽力變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因為長期佩戴合適的助聽器,腦部已適應聲音而能夠做出更準確的反應,所以會給家長一個錯覺,戴了助聽器,似乎聽力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一部合適的助聽器不僅僅能解決孩子聽力問題,也能提升孩子的大腦反應速度和其他的一些綜合能力。

誤區三:昂貴的助聽器一定是最好的。

幾乎所有的助聽器零售商都會這麼說“最適合的助聽器才是最好的”,但最後總會迴歸到價額上來,最終你還是會感覺,價額較高的助聽器效果比價額便宜的助聽器好,那麼什麼助聽器適合我?這個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一般情況下,助聽器技術和其價值是有關聯性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為了追求效果要配最貴的助聽器。在中國,醫療產業仍有很嚴重的產品導向,人們更喜歡買昂貴高端的產品,而對於專業的驗配服務反而不是很重視,而在助聽器這個領域,行業內有句話叫“三分設備七分調”,這也就凸顯了助聽器驗配師或聽力師的重要性。

目前助聽器市場有多種品牌,每個品牌又會有高中低不同的檔次。建議到助聽器驗配中心可先試聽,橫向比較不同品牌的體驗感;再縱向比較,選定一個品牌從高中低檔都進行試聽,再根據試聽的效果和價格綜合考慮為最佳,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誤區四:戴了會有依賴性,聽力下降更快。

有些人不願意戴助聽器是擔心對其產生依賴,認為只要戴上了就再也摘不下來了,聽力下降更快。理論上講,助聽器可以延緩聽力衰退,保持原來的言語識別能力。有研究顯示,早期佩戴助聽器可以保護患者的中樞神經言語識別功能。

誤區五:需要時戴,平時可以不戴。

有些老人配了助聽器後,只在需要時戴,平時就摘下來。

比如只在晚上看電視或出門時候帶,其實這樣做不太好。佩戴助聽器本來就需要一個適應過程,間斷性佩戴會影響聽力神經的適應能力,為了更好地進行交流和佩戴效果,建議每天佩戴,而不是隻在需要時才戴。

誤區六:新款式的助聽器都能去除所有背景噪音。

隨著現代助聽技術的發展,新款的國際六大品牌助聽器基本都能擁有不同程度的降噪功能,提升在嘈雜環境下的聆聽能力,但目前沒有任何一款助聽器能去除所有的背景噪音。其實,只要適合的設備調機適當,我們的大腦都能適應助聽器的聲音,減少噪音為交流帶來的影響,從而發揮助聽設備最佳聆聽效果。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的生活在大多數環境下本身就有噪音的存在,我們佩戴助聽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聽到健聽人所聽到的聲音,試想,如果背景聲音沒有了,那還叫生活嗎?所以,助聽器的新技術可以幫助提升聆聽效率,但卻不能製造奇蹟。

誤區七:戴上後助聽器就不用再調試了。

有些老人在佩戴助聽器後,就不再去調試。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去助聽器驗配中心進行聽力複查,如果聽力有變化就要及時調試,這樣才能把助聽器的效果調到最好的狀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