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憶詩品詞-一個帶你領略古詩詞文化的頭條號。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朱淑真是南宋著名的女詞人,她出身官宦之家,自由聰敏善學,卻遵從父母之命,嫁給了一個才學淺薄的小吏,丈夫根本無法理解她的才女心腸,導致婚姻不睦,夫妻相離,所以她後期的詩詞變得幽怨哀傷,悽婉迷離,後人稱之為“紅豔詩人”。這篇詞是她傷春之作,惜春詞常有,或寫飛揚柳絮,凋零落花,或感嘆時光易逝,韶華難留,朱淑真的這篇詞卻匠心獨具,將莫春之景描繪的細膩多姿,纏綿婉約。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開篇為我們展現了“樓外垂楊”,千絲萬縷,若碧綠絲絛,彷彿要留住春天的腳步。垂柳本是春季常見之景,嫩芽可預示新生,折柳可代表送別,而詞人卻偏要說它是想留住春天,一個“系”字,寫出了垂柳想要挽留春天卻不好意思直抒其意,只得用枝條打出一個結來捕捉春的氣息,為柳樹增添了幾分女兒的嬌羞。然而春是留不住的,它匆匆地略過卻不曾稍作停歇,只有柳絮仍舊在風中飛揚,它一路跟隨春天,想要看看春究竟向何處。飛絮戀春,甚至不忍與之道別,執著的一路相隨,深情不渝。詞人以女子獨有的細膩心腸和靈心慧性,賦予垂柳以人的纏綿情絲,表達了對春天的無限眷戀。其實這垂柳又未嘗不是她自己,滿腹才情卻難覓知己,將要一生相守的丈夫卻見識淺薄,無話可談,年復一年,她的青春就消磨在瞭如此百無聊賴的日子裡,卻終究無能為力,她也想留住青春年少,留著那些最美好的歲月,然而也清醒地知道,韶華不為少年留,時光和那匆匆路過的春天一樣,是不會偏愛自己的。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上闕融情入境,將“樓外垂楊”擬人化,藉以表達詞人內心的無奈和惆悵。下闕繼續描繪暮春之景。白居易寫過“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向來是淒厲哀傷的象徵,春華將逝,花落長,山川碧綠,耳畔傳來聲聲杜宇,詞人想到它本就是無情的鳥兒,如今卻也為春去發出悽婉的鳴叫,這人間的愁苦啊,叫鳥兒也都同情不已。藉由杜鵑的啼叫,詞人開始正式抒發自己的情感,她並非只是觀自然之景而頓覺悲傷,這位滿腹心思的女子,只是被這即將逝去的春天觸碰到了心絃,才與同病相憐的垂柳相顧無言,傾訴愁腸。此時幾近黃昏,卻下起了淅淅瀝瀝的春雨,或許是春天在做最後的道別,也或許是這世間對春歸的嘆息,事已至此,便舉杯共飲送別春天吧,卻發現春天依舊沉默不語。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最後兩句化用了歐陽修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卻有自己的意境在其中,暮春三月,瀟瀟暮雨,子規啼鳴,一派蕭瑟暗淡的景象,這悲傷的色彩是楊柳對春的眷戀,柳絮對春的執著,是人對春逝的無奈,杜鵑對春歸的同情,也該是春對人世間的不捨。它與萬物黯然相對,緘口不言,卻彷彿一切盡在這沉默之中,春至是自然的號令,春去亦是自己的命運。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朦朧細雨之外,我們也感受到了詞人憂思鬱結的心境,她看垂柳飛揚,是韶華難留;聽杜宇啼鳴,是聲聲哀怨;把酒送春,卻是相對無言,在這個凋零殘敗的暮春三月,她彷彿看到了自己正在逐漸凋謝的青春,昔日的美好時光都若流水般一去不回,明日的鬱悶依舊不知如何派遣,這位留下一曲《斷腸詞》的才女,一生只能守著自己的悲劇。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

美圖|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感謝美圖。

編輯|本文由憶詩品詞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原創不易歡迎收藏、轉發、留言,謝謝你們的閱讀。

花褪殘紅 春愁難消 歲月不居 時光易老—體會才女朱淑真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