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珠穆朗瑪峰(俗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第三的意思。因為在珠穆朗瑪峰的附近還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被稱為珠穆朗瑪峰。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雪山之虎》,這是一本與珠峰有關的繪本。

或許不少家長和我一樣,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先是被畫面吸引、折服,接著,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問題:這樣“令人肅然起敬的書”(阿甲語),該怎麼給孩子講呢?

在一起解鎖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看《雪山之虎》講的是怎樣一個故事……

《雪山之虎》的主角是丹增·諾爾蓋,準確地說,這本書講的是從他小時候開始到成年後勇攀珠峰這段經歷。

先來看看封面。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這本書有一個護封,與封面一樣,躍入眼簾的是小丹增遙望珠峰的場景。

與封面不同的是,護封的前後勒口,分別介紹了故事內容和文圖作者。

除此之外,封底還能看到一段話,那是丹增·諾爾蓋的兒子吉姆靈寫的: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進入故事之前,我們對丹增·諾爾蓋有了一些瞭解:他是一位來自亞洲社會底層的真正的英雄!

繼續翻開書,開場前的節奏相對緩慢:顯示粉白相間的前環襯——這個顏色讓我想起滑雪人士喜愛的“粉雪”。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之後,一個對頁出現,左側是黃白色,右側是黑色。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這份黃白色彷彿是記錄一段往事的草紙,似乎在打開一段塵封的往事。

右側,第一次出現了書名——雪山之虎。

接下來,又一個對頁,左側繼續是純黑色,右側出現了正式的書名——書名頁現身。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彷彿一幕電影逐漸拉開帷幕。

現在,“電影”正式上演: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出現在眼前的是巍峨雪山。

畫面呈現的範圍是有限的,喜馬拉雅山脈的雄偉宏大如何表現呢?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楊先生用對比的方式巧妙地展現出來:右下角的黑點點們(行走的人群)將大自然的雄奇襯托得無比宏大。

第二個對頁,主角出現了——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同樣是右下角,小丹增的背影比例增大,將左上角的雪山映襯得遙遠而縹緲。寥寥幾筆,雪山白頂的意境盡在不言中。

此刻,小丹增在想什麼?他是在遙望雪山嗎?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第三個對頁,鏡頭拉近,讓讀者置身雪山之中。在大自然面前,人,似乎變得很無力,很無足輕重。

這個對頁裡,沒有具體的人物出現,然而人是存在的,是誰?是看這本書的讀者。很有代入感的處理方式。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接下來,是遠離雪山的“俗世”——但雪山仍在,那粉色的背景讓人覺得大自然是如此溫暖、美麗,既像是日出時分,又像是夕陽西下,似乎在訴說小丹增練習登山的日日夜夜。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這次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特寫。一位全副武裝的登山者在風雪間匍匐前行。

這個對頁的處理非常少見,特別是大面積黑色。在最初查文件的時候,還誤以為缺圖。在與原版書核對的時候,才確認右側頁面就是全黑的。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現在,又是一個大場景。第二男主角出現了。

丹增·諾爾蓋作為開路嚮導,與埃德蒙·希拉里一起攀登珠峰。這一天是1953年5月29日。

兩個主角在珠峰面前,只是兩個小小的黑點。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又是一個特寫。這一次,丹增·諾爾蓋的臉朝向了讀者,不再是背影或小黑點。

在攀登的路上,他駐足回望,不遠處的橘色光亮處正是目標——珠峰。

光影的處理非常精準,那微微的光亮,將黎明前的曙光刻畫得無比精妙。

那曙光,既是即將升起的太陽,更是丹增登頂珠峰的希望。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全書的高潮即將到來,丹增踏入到了“死亡地帶”。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鏡頭再次拉近。

這次又是正向面對丹增和埃德蒙。

他倆一同前行,用一根繩子聯繫彼此,保護安全。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這次是一個無字頁面。

一團白色佔滿整個對頁,將雪山惡劣的天氣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處無聲勝有聲。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鏡頭推遠。

丹增·諾爾蓋在即將登頂的時刻,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時刻,停在了這一瞬間。

這一刻似乎比登頂那一刻還有意義。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人類第一次登上珠峰的時刻到了!

雪山之虎——丹增·諾爾蓋

站在了世界之巔!

每次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是在想:楊志成先生究竟是怎樣做到的?這一登頂的時刻,應該只有丹增一個人知道是怎樣的情形。楊先生是怎樣刻畫出來的呢?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這幅對頁是全書最大特寫——丹增的笑臉定格在這個一瞬間。遠處的雪山成為他的背景。

正如文本所說的,這一刻——就是當下——永不重來。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故事落下帷幕——泛黃的頁面再次出現,這個歷史性的一刻塵封在人們的記憶深處。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事結束後,是一篇後記。講述了丹增與埃德蒙登頂珠峰這一事件的前情後續。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雪山之虎》屬於很考驗家長講讀力的繪本。剛才,我們依次講了這個故事,但沒有單說文本。而文本是考驗家長的“難題”所在。

如大家所看到的,這個故事是由阿甲老師翻譯的。在與阿甲老師溝通譯文的時候,我們有過不少討論。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從翻譯到出版花了一年的時間。作為引進版,可以說是精打細磨了。

如果家長們覺得給孩子讀故事時有難度,可以靈活使用適合自家孩子的講讀方法。比如:主題分享,讓孩子知道世界上第一位登頂珠峰的人是誰。這個方法,資深媒體人李小萌老師給出了很不錯的解讀:

大概很少有一個節目,十六年了,每年都聚會。2003年參與珠峰直播節目的這群人,後天又要見面了,可以說這是珠峰的凝聚力。從珠峰身邊走過的人,都會被它征服。更巧的是,今天,我特別驚喜地收到蒲蒲蘭繪本館寄來的繪本,講的竟然是登頂珠峰的故事,介紹了第一個登頂的夏爾巴人丹增諾爾蓋。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人希拉里登頂珠峰,他的夏爾巴嚮導被稱作第一個來自社會底層的亞洲偶像。這本書,給今年圍繞珠峰的新聞、爭論帶來一陣清風,幫我們迴歸到攀登的意義本身。很高興這是給孩子看的,給女兒講的時候,我們討論了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對自身極限的挑戰、對大自然的敬畏。我30歲才知道的珠峰故事,我女兒7歲就知道了!感動中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二個方法,就是配合共讀,體驗文本的魅力。

在這本書中,文本是放在畫面左右兩側的,好像電影旁邊一樣。

而且,文字不多,但是細看會發現,使用了兩種字體。

一種是常規宋體,另一種是仿宋體。

繪本分享《雪山之虎》

常規宋體用第三人稱的方式,用詩一樣的文字講述這個故事。而仿宋體,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表達出丹增的心聲。可以讓孩子朗讀丹增的話,家長朗讀旁白。

第三個方法,是延伸閱讀,感受突破自我的精神魅力。

比如,和孩子商量,設定一個目標,一起努力達成。再或者,一起到戶外爬山,體驗攀登的樂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