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敢於仗義執言的士大夫階層早已被殺伐嚇怕了,此刻再來講究個正統問題,似乎無傷大體。因為司馬氏不光篡魏,而且已經滅亡蜀、吳兩國,天下盡歸一統,這是當時的大勢。於是,原來參與國政的士人階層,此刻面對司馬氏的國家機器,唯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拒絕。合作意味著生存和榮華富貴,拒絕則意味著可能死亡。如何在合作或者拒絕的前提下保存自己,成為了每個士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蜀漢官員李密,在國破家亡之際,面對新朝廷的徵召,無意赴任,但是又不能明著反對,他的策略是什麼,一個字:拖。再三徵召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搬出了自己的老祖母,他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首先以孝來拒絕新朝的邀請,然後再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的感情牌來感動新朝,據說晉武帝在收到這份《陳情表》時,竟然也潸然淚下,可見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以至於晉武帝無法拒絕李密的請求。李密正是不合作的一個典型,策略又很精當,最後當然得以善終。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敢於仗義執言的士大夫階層早已被殺伐嚇怕了,此刻再來講究個正統問題,似乎無傷大體。因為司馬氏不光篡魏,而且已經滅亡蜀、吳兩國,天下盡歸一統,這是當時的大勢。於是,原來參與國政的士人階層,此刻面對司馬氏的國家機器,唯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拒絕。合作意味著生存和榮華富貴,拒絕則意味著可能死亡。如何在合作或者拒絕的前提下保存自己,成為了每個士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蜀漢官員李密,在國破家亡之際,面對新朝廷的徵召,無意赴任,但是又不能明著反對,他的策略是什麼,一個字:拖。再三徵召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搬出了自己的老祖母,他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首先以孝來拒絕新朝的邀請,然後再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的感情牌來感動新朝,據說晉武帝在收到這份《陳情表》時,竟然也潸然淚下,可見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以至於晉武帝無法拒絕李密的請求。李密正是不合作的一個典型,策略又很精當,最後當然得以善終。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李密孝敬祖母

如果說李密是不合作的一種典型,那麼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嵇康,據《世說新語》,“康以魏長樂亭主婿遷郎中,拜中散大夫”,憑藉曹魏宗室的身份,擔任郎中、中散大夫等職。作為曹魏的宗室,司馬氏篡位他不可能不滿,拒不為新朝服務,朝廷多次徵召,堅辭不就,而且對於司馬氏的倒行逆施,不滿之情溢於言表,最後被急於侍奉新朝的鐘會構陷,司馬氏將其下獄處死。如此下場,自然讓那些還活著的士大夫階層噤如寒蟬,遠離國政,麻醉自己,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手段。從此,莫談國事轉而成了士大夫階層不成文的規定。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敢於仗義執言的士大夫階層早已被殺伐嚇怕了,此刻再來講究個正統問題,似乎無傷大體。因為司馬氏不光篡魏,而且已經滅亡蜀、吳兩國,天下盡歸一統,這是當時的大勢。於是,原來參與國政的士人階層,此刻面對司馬氏的國家機器,唯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拒絕。合作意味著生存和榮華富貴,拒絕則意味著可能死亡。如何在合作或者拒絕的前提下保存自己,成為了每個士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蜀漢官員李密,在國破家亡之際,面對新朝廷的徵召,無意赴任,但是又不能明著反對,他的策略是什麼,一個字:拖。再三徵召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搬出了自己的老祖母,他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首先以孝來拒絕新朝的邀請,然後再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的感情牌來感動新朝,據說晉武帝在收到這份《陳情表》時,竟然也潸然淚下,可見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以至於晉武帝無法拒絕李密的請求。李密正是不合作的一個典型,策略又很精當,最後當然得以善終。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李密孝敬祖母

如果說李密是不合作的一種典型,那麼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嵇康,據《世說新語》,“康以魏長樂亭主婿遷郎中,拜中散大夫”,憑藉曹魏宗室的身份,擔任郎中、中散大夫等職。作為曹魏的宗室,司馬氏篡位他不可能不滿,拒不為新朝服務,朝廷多次徵召,堅辭不就,而且對於司馬氏的倒行逆施,不滿之情溢於言表,最後被急於侍奉新朝的鐘會構陷,司馬氏將其下獄處死。如此下場,自然讓那些還活著的士大夫階層噤如寒蟬,遠離國政,麻醉自己,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手段。從此,莫談國事轉而成了士大夫階層不成文的規定。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竹林七賢

2.如何看待清談之風的流行

但是,作為士大夫階層,不允許他們闡發是不行的,他們轉而去通過另一種手段玄學,來紓解心中愁悶。即士族相遇,不談國事,也不言民生,誰談治理國家、強兵富民、政績等,就被貶譏為專談俗事,受到諷刺。因此,不談俗事,專談老莊、周易一類的玄學,稱為“清言”的玄學就這樣誕生了。最早的清談之風,是從何晏開始的,當時與夏侯玄、王弼等人專門談論老莊之學,眾人你來我往,談論這些虛無縹緲的哲學問題,與平常的事物無關,因此這種學問對於統治者來說,沒有任何危害。當一部分士人階層選擇了向司馬氏投降之後,但內心又極為愁悶,便通過這些形而上的東西紓解心中之悶

當然除了談論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外,他們的行為也往往令人匪夷所思,男人塗脂抹粉,行為怪異。如同為竹林七賢的劉伶為人放浪形骸,灑脫不羈,《世說新語·任誕》記載他“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說他整日在屋內赤身裸體,別人看不慣勸他,他卻開玩笑叫別人鑽到他褲襠裡,這樣的人在其他人看來,一定是瘋了。實際上,劉伶正是心中愁悶無處可解,才用怪誕的行為發洩對司馬氏統治的不滿。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敢於仗義執言的士大夫階層早已被殺伐嚇怕了,此刻再來講究個正統問題,似乎無傷大體。因為司馬氏不光篡魏,而且已經滅亡蜀、吳兩國,天下盡歸一統,這是當時的大勢。於是,原來參與國政的士人階層,此刻面對司馬氏的國家機器,唯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拒絕。合作意味著生存和榮華富貴,拒絕則意味著可能死亡。如何在合作或者拒絕的前提下保存自己,成為了每個士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蜀漢官員李密,在國破家亡之際,面對新朝廷的徵召,無意赴任,但是又不能明著反對,他的策略是什麼,一個字:拖。再三徵召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搬出了自己的老祖母,他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首先以孝來拒絕新朝的邀請,然後再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的感情牌來感動新朝,據說晉武帝在收到這份《陳情表》時,竟然也潸然淚下,可見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以至於晉武帝無法拒絕李密的請求。李密正是不合作的一個典型,策略又很精當,最後當然得以善終。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李密孝敬祖母

如果說李密是不合作的一種典型,那麼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嵇康,據《世說新語》,“康以魏長樂亭主婿遷郎中,拜中散大夫”,憑藉曹魏宗室的身份,擔任郎中、中散大夫等職。作為曹魏的宗室,司馬氏篡位他不可能不滿,拒不為新朝服務,朝廷多次徵召,堅辭不就,而且對於司馬氏的倒行逆施,不滿之情溢於言表,最後被急於侍奉新朝的鐘會構陷,司馬氏將其下獄處死。如此下場,自然讓那些還活著的士大夫階層噤如寒蟬,遠離國政,麻醉自己,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手段。從此,莫談國事轉而成了士大夫階層不成文的規定。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竹林七賢

2.如何看待清談之風的流行

但是,作為士大夫階層,不允許他們闡發是不行的,他們轉而去通過另一種手段玄學,來紓解心中愁悶。即士族相遇,不談國事,也不言民生,誰談治理國家、強兵富民、政績等,就被貶譏為專談俗事,受到諷刺。因此,不談俗事,專談老莊、周易一類的玄學,稱為“清言”的玄學就這樣誕生了。最早的清談之風,是從何晏開始的,當時與夏侯玄、王弼等人專門談論老莊之學,眾人你來我往,談論這些虛無縹緲的哲學問題,與平常的事物無關,因此這種學問對於統治者來說,沒有任何危害。當一部分士人階層選擇了向司馬氏投降之後,但內心又極為愁悶,便通過這些形而上的東西紓解心中之悶

當然除了談論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外,他們的行為也往往令人匪夷所思,男人塗脂抹粉,行為怪異。如同為竹林七賢的劉伶為人放浪形骸,灑脫不羈,《世說新語·任誕》記載他“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說他整日在屋內赤身裸體,別人看不慣勸他,他卻開玩笑叫別人鑽到他褲襠裡,這樣的人在其他人看來,一定是瘋了。實際上,劉伶正是心中愁悶無處可解,才用怪誕的行為發洩對司馬氏統治的不滿。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劉伶醉酒

我們現在來看待玄學,或者是清談之風,往往認為這群人是一群懦夫,甚至一群瘋子,不可理喻。當然,以我們現在人的觀點來看,確實行為荒誕不經,無法理解。但當我們深入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士大夫階層作為社會的精英,面臨著生存和死亡的選擇,他們作為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不能與掌握重兵的莽夫相比,只能通過談論玄學這種遠離國政的東西,表現出世人難以理解的模樣。這未嘗不是司馬氏統治高壓下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與司馬氏的合作會使得士人無法接受,他們只能通過逃避生活的方式來保全自己,就是這樣,還有人被司馬氏所殺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士人這種消極逃避的人生觀,所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大。按理說西晉以後出生的士人,本沒有這種王朝嬗替之際的亡國心態,本可以採取更好的方式參與國政,來一展抱負。

"

導語:魏晉清談之風是司馬氏篡位之後,出現的一種明哲保身的現象。後來隨著士人的紛紛效仿,逐漸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最終導致士族的解體和寒族的崛起。

我們看待歷史事件,總犯一個錯誤:以今日之觀點度古人之心,解古人之為,所以結論往往是南轅北轍,實在令人貽笑大方。實幹興邦,空談誤國,這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價值觀,但若是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西晉時期,恐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若是因為能幹,把身家性命丟了,在西晉時期,實在不是什麼怪聞,不如今日我們就來看看當時人清談之風大盛之根源。

1.清談之風的出現——魏晉嬗代

曹魏晚期,司馬氏祖孫三代權傾朝野,無人能敵,特別是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後,將擁護曹魏政權勢力一網打盡,其後更是以下犯上,弒君作亂,魏國大權已然落入司馬氏一族。但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司馬氏作為亂臣賊子的舊事豈是能掩蓋得了,民間自然議論紛紛,大臣中不滿之聲也是甚囂塵上,於是司馬氏開始了大開殺戒,想借此堵住眾人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些道理司馬氏不可能不知道。但就當時的情勢來看,司馬氏一族已然成為了事實上的統治者,憑藉國中之大權壓制反對聲音,順理成章的篡位建國。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空城計中的司馬懿

敢於仗義執言的士大夫階層早已被殺伐嚇怕了,此刻再來講究個正統問題,似乎無傷大體。因為司馬氏不光篡魏,而且已經滅亡蜀、吳兩國,天下盡歸一統,這是當時的大勢。於是,原來參與國政的士人階層,此刻面對司馬氏的國家機器,唯有兩個選擇:合作或者拒絕。合作意味著生存和榮華富貴,拒絕則意味著可能死亡。如何在合作或者拒絕的前提下保存自己,成為了每個士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蜀漢官員李密,在國破家亡之際,面對新朝廷的徵召,無意赴任,但是又不能明著反對,他的策略是什麼,一個字:拖。再三徵召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搬出了自己的老祖母,他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首先以孝來拒絕新朝的邀請,然後再以“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的感情牌來感動新朝,據說晉武帝在收到這份《陳情表》時,竟然也潸然淚下,可見這個理由實在是合情合理,以至於晉武帝無法拒絕李密的請求。李密正是不合作的一個典型,策略又很精當,最後當然得以善終。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李密孝敬祖母

如果說李密是不合作的一種典型,那麼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嵇康,據《世說新語》,“康以魏長樂亭主婿遷郎中,拜中散大夫”,憑藉曹魏宗室的身份,擔任郎中、中散大夫等職。作為曹魏的宗室,司馬氏篡位他不可能不滿,拒不為新朝服務,朝廷多次徵召,堅辭不就,而且對於司馬氏的倒行逆施,不滿之情溢於言表,最後被急於侍奉新朝的鐘會構陷,司馬氏將其下獄處死。如此下場,自然讓那些還活著的士大夫階層噤如寒蟬,遠離國政,麻醉自己,這才是明哲保身的最好手段。從此,莫談國事轉而成了士大夫階層不成文的規定。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竹林七賢

2.如何看待清談之風的流行

但是,作為士大夫階層,不允許他們闡發是不行的,他們轉而去通過另一種手段玄學,來紓解心中愁悶。即士族相遇,不談國事,也不言民生,誰談治理國家、強兵富民、政績等,就被貶譏為專談俗事,受到諷刺。因此,不談俗事,專談老莊、周易一類的玄學,稱為“清言”的玄學就這樣誕生了。最早的清談之風,是從何晏開始的,當時與夏侯玄、王弼等人專門談論老莊之學,眾人你來我往,談論這些虛無縹緲的哲學問題,與平常的事物無關,因此這種學問對於統治者來說,沒有任何危害。當一部分士人階層選擇了向司馬氏投降之後,但內心又極為愁悶,便通過這些形而上的東西紓解心中之悶

當然除了談論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外,他們的行為也往往令人匪夷所思,男人塗脂抹粉,行為怪異。如同為竹林七賢的劉伶為人放浪形骸,灑脫不羈,《世說新語·任誕》記載他“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說他整日在屋內赤身裸體,別人看不慣勸他,他卻開玩笑叫別人鑽到他褲襠裡,這樣的人在其他人看來,一定是瘋了。實際上,劉伶正是心中愁悶無處可解,才用怪誕的行為發洩對司馬氏統治的不滿。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劉伶醉酒

我們現在來看待玄學,或者是清談之風,往往認為這群人是一群懦夫,甚至一群瘋子,不可理喻。當然,以我們現在人的觀點來看,確實行為荒誕不經,無法理解。但當我們深入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士大夫階層作為社會的精英,面臨著生存和死亡的選擇,他們作為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不能與掌握重兵的莽夫相比,只能通過談論玄學這種遠離國政的東西,表現出世人難以理解的模樣。這未嘗不是司馬氏統治高壓下的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與司馬氏的合作會使得士人無法接受,他們只能通過逃避生活的方式來保全自己,就是這樣,還有人被司馬氏所殺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士人這種消極逃避的人生觀,所帶來的影響也非常大。按理說西晉以後出生的士人,本沒有這種王朝嬗替之際的亡國心態,本可以採取更好的方式參與國政,來一展抱負。

誰說男人不愛打扮,魏晉時代的玄學大家都不同意——魏晉清談之風

西晉的統一結束了三國以來的紛亂局面

顯然後人已經把這作為一種風尚,等到西晉永嘉之亂起,這些孱弱的士人成為了南下胡人的刀下鬼,這一階層都被徹底的重塑改造,恐怕這是他們所沒想到的。當然,最大的影響莫過於崇尚清談之風的士人不喜歡秉政,最終大權落入了庶族之手,進而引發庶族的崛起,社會將為之大變,直到隋唐,庶族勢力最終成為了整個中國大勢的掌握者,而士族將就此落幕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參考文獻:

1.(西晉)陳壽:《三國志》

2.(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3.劉劍康:《人物誌》產生的社會環境──兼論魏晉清談風氣形成的原因

4.王建國:《東晉南遷士族與文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