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知道你自己”,談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計中,道理總是自己的對,文章總是自己的好,品格也總是自己的高,小的優點放得特別大,大的弱點縮得特別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過於自己。自視高,旁人如果看得沒有那麼高,我們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擊,心中就結下深仇大恨。這種毛病在旁人,我們就馬上看出,在自己,我們就熟視無睹。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美少年納西司(Narcissus)自己羨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欄上俯看水裡自己的影子,愈看愈愛,就跳下去擁抱那影子,因此落到井裡淹死了。我們都有幾分“納西司病”,常因愛看自己的影子墜入深井而不自知。

照鏡子本來是好事,我們對於不自知的人常加勸告:“你去照照鏡子看!”可是這種忠告是不聰明的,他看來看去,還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納西司一樣,他愈看愈自鳴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對於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鏡子是世界,是和他同類的人。他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性,自然也就會認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學識經驗。

德爾斐神諭宣示希臘說,蘇格拉底是他們中間最大的哲人,而蘇格拉底自己的解釋是:他本來和旁人一樣無知,旁人強不知以為知,他卻明白自己的確無知,他比旁人高一招,就全在這一點。蘇格拉底的話老是這樣淺近而深刻,詼諧而嚴肅。他並非說客套的謙虛話,他真正瞭解人類知識的限度。“明白自己無知”是比得上蘇格拉底的那樣哲人才能達到的成就。有了這個認識,他不但認清了自己,多少也認清了宇宙。

孔子也彷彿有這種認識。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他告訴門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不知之知”正是認識自己所看到的小天地之外還有無邊世界。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知道你自己”,談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計中,道理總是自己的對,文章總是自己的好,品格也總是自己的高,小的優點放得特別大,大的弱點縮得特別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過於自己。自視高,旁人如果看得沒有那麼高,我們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擊,心中就結下深仇大恨。這種毛病在旁人,我們就馬上看出,在自己,我們就熟視無睹。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美少年納西司(Narcissus)自己羨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欄上俯看水裡自己的影子,愈看愈愛,就跳下去擁抱那影子,因此落到井裡淹死了。我們都有幾分“納西司病”,常因愛看自己的影子墜入深井而不自知。

照鏡子本來是好事,我們對於不自知的人常加勸告:“你去照照鏡子看!”可是這種忠告是不聰明的,他看來看去,還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納西司一樣,他愈看愈自鳴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對於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鏡子是世界,是和他同類的人。他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性,自然也就會認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學識經驗。

德爾斐神諭宣示希臘說,蘇格拉底是他們中間最大的哲人,而蘇格拉底自己的解釋是:他本來和旁人一樣無知,旁人強不知以為知,他卻明白自己的確無知,他比旁人高一招,就全在這一點。蘇格拉底的話老是這樣淺近而深刻,詼諧而嚴肅。他並非說客套的謙虛話,他真正瞭解人類知識的限度。“明白自己無知”是比得上蘇格拉底的那樣哲人才能達到的成就。有了這個認識,他不但認清了自己,多少也認清了宇宙。

孔子也彷彿有這種認識。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他告訴門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不知之知”正是認識自己所看到的小天地之外還有無邊世界。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這種認識就是真正的謙虛。謙虛並非故意自貶身價,做客套應酬,像虛偽者所常表現的假面孔;它是起於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間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隨著已知世界擴大,愈前走發現天邊愈遠。他發現宇宙的無邊無底,對之不能不起崇高雄偉之感,反觀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謙虛之感。

謙虛必起於自我渺小的意識,謙虛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種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老是要抬著頭去望它。這東西可以是全體宇宙,可以是聖賢豪傑,也可以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一個人必須見地高遠,“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謙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覺得自己偉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謙虛有它消極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識;也有它積極方面,就是高遠的瞻矚與恢闊的胸襟。

謙虛是一種處世哲學。“人道惡盈而喜謙”,人本來沒有可盈的時候,自以為盈,就無法再有所容納,有所進益。謙虛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強。一切自然節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張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謙虛是進取向上的準備。

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穀神不死”“曠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谷虛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毀。人的謙虛可以說是取法於谷和水,它的外表雖是空曠柔弱,而它的內在力量卻極剛健。大易的謙卦六爻皆吉。作易的人最深知謙的力量,所以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道家與儒家在這一點認識上是完全相同的。這道理好比打太極拳,極力求綿軟柔緩,可是“四兩撥千斤”,極強悍的力士在這輕推慢挽之間可以望風披靡。

古希臘的悲劇作者大半是瞭解這個道理的,悲劇中的主角往往以極端的倔強態度和不可以倔強勝的自然力量(希臘人所謂神的力量)搏鬥,到收場時一律被摧毀,悲劇的作者拿這些教訓在觀眾心中引起所謂“退讓”情緒,使人恍然大悟在自然大力之前,人是非常渺小的,人應該降下他的驕傲心,順從或接收不可抵制的自然安排。這思想在後來耶穌教中也很佔勢力。近代科學主張“以順從自然去征服自然”,道理也是如此。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知道你自己”,談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計中,道理總是自己的對,文章總是自己的好,品格也總是自己的高,小的優點放得特別大,大的弱點縮得特別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過於自己。自視高,旁人如果看得沒有那麼高,我們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擊,心中就結下深仇大恨。這種毛病在旁人,我們就馬上看出,在自己,我們就熟視無睹。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美少年納西司(Narcissus)自己羨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欄上俯看水裡自己的影子,愈看愈愛,就跳下去擁抱那影子,因此落到井裡淹死了。我們都有幾分“納西司病”,常因愛看自己的影子墜入深井而不自知。

照鏡子本來是好事,我們對於不自知的人常加勸告:“你去照照鏡子看!”可是這種忠告是不聰明的,他看來看去,還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納西司一樣,他愈看愈自鳴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對於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鏡子是世界,是和他同類的人。他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性,自然也就會認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學識經驗。

德爾斐神諭宣示希臘說,蘇格拉底是他們中間最大的哲人,而蘇格拉底自己的解釋是:他本來和旁人一樣無知,旁人強不知以為知,他卻明白自己的確無知,他比旁人高一招,就全在這一點。蘇格拉底的話老是這樣淺近而深刻,詼諧而嚴肅。他並非說客套的謙虛話,他真正瞭解人類知識的限度。“明白自己無知”是比得上蘇格拉底的那樣哲人才能達到的成就。有了這個認識,他不但認清了自己,多少也認清了宇宙。

孔子也彷彿有這種認識。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他告訴門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不知之知”正是認識自己所看到的小天地之外還有無邊世界。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這種認識就是真正的謙虛。謙虛並非故意自貶身價,做客套應酬,像虛偽者所常表現的假面孔;它是起於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間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隨著已知世界擴大,愈前走發現天邊愈遠。他發現宇宙的無邊無底,對之不能不起崇高雄偉之感,反觀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謙虛之感。

謙虛必起於自我渺小的意識,謙虛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種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老是要抬著頭去望它。這東西可以是全體宇宙,可以是聖賢豪傑,也可以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一個人必須見地高遠,“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謙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覺得自己偉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謙虛有它消極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識;也有它積極方面,就是高遠的瞻矚與恢闊的胸襟。

謙虛是一種處世哲學。“人道惡盈而喜謙”,人本來沒有可盈的時候,自以為盈,就無法再有所容納,有所進益。謙虛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強。一切自然節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張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謙虛是進取向上的準備。

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穀神不死”“曠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谷虛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毀。人的謙虛可以說是取法於谷和水,它的外表雖是空曠柔弱,而它的內在力量卻極剛健。大易的謙卦六爻皆吉。作易的人最深知謙的力量,所以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道家與儒家在這一點認識上是完全相同的。這道理好比打太極拳,極力求綿軟柔緩,可是“四兩撥千斤”,極強悍的力士在這輕推慢挽之間可以望風披靡。

古希臘的悲劇作者大半是瞭解這個道理的,悲劇中的主角往往以極端的倔強態度和不可以倔強勝的自然力量(希臘人所謂神的力量)搏鬥,到收場時一律被摧毀,悲劇的作者拿這些教訓在觀眾心中引起所謂“退讓”情緒,使人恍然大悟在自然大力之前,人是非常渺小的,人應該降下他的驕傲心,順從或接收不可抵制的自然安排。這思想在後來耶穌教中也很佔勢力。近代科學主張“以順從自然去征服自然”,道理也是如此。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謙虛與自尊心並不相反,而是息息相通。真正有自尊心者才能謙虛,也才能發奮為雄。“堯,人也,舜,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在做這種打算時,我們一方面自覺不如堯舜,那就是謙虛,一方面自覺應該如堯舜,那就是自尊。

驕傲是自尊情操的誤用,是虛榮心得到廉價的滿足。虛榮心和幻覺相連,有自尊而無自知。它本來起於社會本能——要見好於人;同時也帶有反社會的傾向,要把人壓倒,它的動機在好勝而不在向上,在顯出自己的榮耀而不在理想的追尋。虛榮加上幻覺,於是在人我比較中,我們比得勝固然自驕其勝,比不勝也彷彿自以為勝,或是丟開定下來的標準,另尋自己的勝處。

我們常暗地盤算:你比我能幹,可是我比你有學問;你乾的那一行容易,地位低,不重要,我乾的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業;你的成就固然不差,可是如果我有你的地位和機會,我的成就一定比你更好。總之,我們常把眼睛瞟著四周的人,心裡做一個結論:“我比你強一點!”於是豎起大拇指,洋洋自得,並且期望旁人都甘拜下風,這就是驕傲。人之驕傲,誰不如我?我以壓倒你為快,你也以壓倒我為快。無論誰壓倒誰,妒忌、憤恨、爭鬥以及它們所附帶的損害和苦惱都在所不免。人與人,集團與集團,國家與國家,中間許多災禍都是這樣釀成的。“禮至而民不爭”,禮之端就是辭讓,也就是謙虛。

歡喜比照人而求己比人強的人大半心地窄狹,謾世傲物的人要歸到這一類。他們昂頭俯視一切,視一切為“卑卑不足道”, “望望然去之”。阮籍能為青白眼,古今傳為美談。這種謾世傲物的態度在中國向來頗受人重視。從莊子的“讓王”類寓言起,經過魏晉清談,以至後世對於狂士和隱士的崇拜,都可以表現這種態度的普遍。這仍是驕傲在作祟。在清高的煙幕之下藏著一種頗不光明的動機。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所謂“世人皆濁我獨清”),他們在這種自信或幻覺中沉醉而陶然自樂。熟看《世說新語》,我始而羨慕魏晉人的高標逸緻,繼而起一種強烈的反感,覺得那一批人畢竟未聞大道,整天在臧否人物,自鳴得意,心地畢竟侷促。他們忘物而未能忘我,正因其未忘我而終亦未能忘物,態度畢竟是矛盾。魏晉人自有他們的苦悶,原因也就在此。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這看法或許是幻覺,或許是真理。如果它是幻覺,那是妄自尊大;如果它是真理,就引以自豪,也畢竟是小氣。孔子、釋迦、耶穌諸人未嘗沒有這種看法,可是他們的心理反應不是驕傲而是憐憫,不是遺棄而是援救。長沮桀溺說:“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謾世傲物者與悲天憫人者在對人對己的態度上的基本分別。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知道你自己”,談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計中,道理總是自己的對,文章總是自己的好,品格也總是自己的高,小的優點放得特別大,大的弱點縮得特別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過於自己。自視高,旁人如果看得沒有那麼高,我們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擊,心中就結下深仇大恨。這種毛病在旁人,我們就馬上看出,在自己,我們就熟視無睹。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美少年納西司(Narcissus)自己羨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欄上俯看水裡自己的影子,愈看愈愛,就跳下去擁抱那影子,因此落到井裡淹死了。我們都有幾分“納西司病”,常因愛看自己的影子墜入深井而不自知。

照鏡子本來是好事,我們對於不自知的人常加勸告:“你去照照鏡子看!”可是這種忠告是不聰明的,他看來看去,還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納西司一樣,他愈看愈自鳴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對於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鏡子是世界,是和他同類的人。他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性,自然也就會認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學識經驗。

德爾斐神諭宣示希臘說,蘇格拉底是他們中間最大的哲人,而蘇格拉底自己的解釋是:他本來和旁人一樣無知,旁人強不知以為知,他卻明白自己的確無知,他比旁人高一招,就全在這一點。蘇格拉底的話老是這樣淺近而深刻,詼諧而嚴肅。他並非說客套的謙虛話,他真正瞭解人類知識的限度。“明白自己無知”是比得上蘇格拉底的那樣哲人才能達到的成就。有了這個認識,他不但認清了自己,多少也認清了宇宙。

孔子也彷彿有這種認識。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他告訴門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不知之知”正是認識自己所看到的小天地之外還有無邊世界。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這種認識就是真正的謙虛。謙虛並非故意自貶身價,做客套應酬,像虛偽者所常表現的假面孔;它是起於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間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隨著已知世界擴大,愈前走發現天邊愈遠。他發現宇宙的無邊無底,對之不能不起崇高雄偉之感,反觀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謙虛之感。

謙虛必起於自我渺小的意識,謙虛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種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老是要抬著頭去望它。這東西可以是全體宇宙,可以是聖賢豪傑,也可以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一個人必須見地高遠,“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謙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覺得自己偉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謙虛有它消極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識;也有它積極方面,就是高遠的瞻矚與恢闊的胸襟。

謙虛是一種處世哲學。“人道惡盈而喜謙”,人本來沒有可盈的時候,自以為盈,就無法再有所容納,有所進益。謙虛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強。一切自然節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張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謙虛是進取向上的準備。

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穀神不死”“曠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谷虛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毀。人的謙虛可以說是取法於谷和水,它的外表雖是空曠柔弱,而它的內在力量卻極剛健。大易的謙卦六爻皆吉。作易的人最深知謙的力量,所以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道家與儒家在這一點認識上是完全相同的。這道理好比打太極拳,極力求綿軟柔緩,可是“四兩撥千斤”,極強悍的力士在這輕推慢挽之間可以望風披靡。

古希臘的悲劇作者大半是瞭解這個道理的,悲劇中的主角往往以極端的倔強態度和不可以倔強勝的自然力量(希臘人所謂神的力量)搏鬥,到收場時一律被摧毀,悲劇的作者拿這些教訓在觀眾心中引起所謂“退讓”情緒,使人恍然大悟在自然大力之前,人是非常渺小的,人應該降下他的驕傲心,順從或接收不可抵制的自然安排。這思想在後來耶穌教中也很佔勢力。近代科學主張“以順從自然去征服自然”,道理也是如此。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謙虛與自尊心並不相反,而是息息相通。真正有自尊心者才能謙虛,也才能發奮為雄。“堯,人也,舜,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在做這種打算時,我們一方面自覺不如堯舜,那就是謙虛,一方面自覺應該如堯舜,那就是自尊。

驕傲是自尊情操的誤用,是虛榮心得到廉價的滿足。虛榮心和幻覺相連,有自尊而無自知。它本來起於社會本能——要見好於人;同時也帶有反社會的傾向,要把人壓倒,它的動機在好勝而不在向上,在顯出自己的榮耀而不在理想的追尋。虛榮加上幻覺,於是在人我比較中,我們比得勝固然自驕其勝,比不勝也彷彿自以為勝,或是丟開定下來的標準,另尋自己的勝處。

我們常暗地盤算:你比我能幹,可是我比你有學問;你乾的那一行容易,地位低,不重要,我乾的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業;你的成就固然不差,可是如果我有你的地位和機會,我的成就一定比你更好。總之,我們常把眼睛瞟著四周的人,心裡做一個結論:“我比你強一點!”於是豎起大拇指,洋洋自得,並且期望旁人都甘拜下風,這就是驕傲。人之驕傲,誰不如我?我以壓倒你為快,你也以壓倒我為快。無論誰壓倒誰,妒忌、憤恨、爭鬥以及它們所附帶的損害和苦惱都在所不免。人與人,集團與集團,國家與國家,中間許多災禍都是這樣釀成的。“禮至而民不爭”,禮之端就是辭讓,也就是謙虛。

歡喜比照人而求己比人強的人大半心地窄狹,謾世傲物的人要歸到這一類。他們昂頭俯視一切,視一切為“卑卑不足道”, “望望然去之”。阮籍能為青白眼,古今傳為美談。這種謾世傲物的態度在中國向來頗受人重視。從莊子的“讓王”類寓言起,經過魏晉清談,以至後世對於狂士和隱士的崇拜,都可以表現這種態度的普遍。這仍是驕傲在作祟。在清高的煙幕之下藏著一種頗不光明的動機。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所謂“世人皆濁我獨清”),他們在這種自信或幻覺中沉醉而陶然自樂。熟看《世說新語》,我始而羨慕魏晉人的高標逸緻,繼而起一種強烈的反感,覺得那一批人畢竟未聞大道,整天在臧否人物,自鳴得意,心地畢竟侷促。他們忘物而未能忘我,正因其未忘我而終亦未能忘物,態度畢竟是矛盾。魏晉人自有他們的苦悶,原因也就在此。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這看法或許是幻覺,或許是真理。如果它是幻覺,那是妄自尊大;如果它是真理,就引以自豪,也畢竟是小氣。孔子、釋迦、耶穌諸人未嘗沒有這種看法,可是他們的心理反應不是驕傲而是憐憫,不是遺棄而是援救。長沮桀溺說:“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謾世傲物者與悲天憫人者在對人對己的態度上的基本分別。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人生本來有許多矛盾的現象,自視愈大者胸襟愈小,自視愈小者胸襟愈大。這種矛盾起於對人生理想所懸的標準高低。標準懸得愈低,愈易自滿,標準懸得愈高,愈自覺不足。虛榮者只求勝過人,並不管所拿來和自己比較的人是否為值得做比較的標準。只要自己顯得是長子,就在矮人國中也無妨。

孟子談交友的對象,分出“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古之人”四個層次。我們衡量人我也要由“一鄉之善士”擴充到“古之人”。大概性格愈高貴,胸襟愈恢闊,用來衡量人我的尺度也就愈大,而自己也就顯得愈渺小。一個人應該有自己渺小的意識,不僅是當著古往今來的聖賢豪傑的面前,尤其是當著自然的偉大,人性的尊嚴和時空的無限。

你要拿人比自己,且拋開張三李四,比一比孔子、釋迦、耶穌、屈原、杜甫、米開朗琪羅、貝多芬或是愛迪生!且拋開你的同類,比一比太平洋、大雪山、諸行星的演變和運行。或是人類知識以外的那一個茫茫宇宙!在這種比較之後,你如果不為偉大崇高之感所撼動而俯首下心,肅然起敬,你就沒有人性中最高貴的成分。你如果不盲目,看得見世界的博大,也看得見世界的精微,你想一想,世間哪裡有臨到你可憑以驕傲的?

在見道者的高瞻遠矚中。“我”可以縮到無限小,也可以放到無限大。在把“我”放到無限大時,他們見出人性的尊嚴;在把“我”縮到無限小時,他們見出人性在自己小我身上所實現的非常渺小。這兩種認識合起來才形成真正的謙虛。

"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文丨朱光潛

說來說去,做人只有兩樁難事,一是如何對付他人,一是如何對付自己。這歸根還只是一件事,最難的事還是對付自己,因為知道如何對付自己,也就知道如何對付他人,處世還是立身的一端。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對付自己的道理有一個模稜性,從一方面看,一個人不可無自尊心,不可無我,不可無人格。從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執我,不可任私心成見支配。總之,他自視不宜太小,卻又不宜太大,難處就在調劑安排,恰到好處。

自己不易對付,因為不容易認識,正如有力不能自舉,有目不能自視。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對於自己是天生成的當局者而不是旁觀者,我們自囿於“我”的小圈子,不能跳開“我”來看世界,來看“我”,沒有透視所必需的距離,不能取正確觀照所必需的冷靜的客觀態度,也就生成地要執迷,認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見、虛榮、幻覺種種勢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弄得完全顛倒錯亂。

我們像蠶一樣,作繭自縛,而這繭就是自己對於自己所錯認出來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實在不多見。“知人則哲”,自知或許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訓所以被稱為希臘人最高智慧的結晶。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知道你自己”,談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計中,道理總是自己的對,文章總是自己的好,品格也總是自己的高,小的優點放得特別大,大的弱點縮得特別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過於自己。自視高,旁人如果看得沒有那麼高,我們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擊,心中就結下深仇大恨。這種毛病在旁人,我們就馬上看出,在自己,我們就熟視無睹。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美少年納西司(Narcissus)自己羨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欄上俯看水裡自己的影子,愈看愈愛,就跳下去擁抱那影子,因此落到井裡淹死了。我們都有幾分“納西司病”,常因愛看自己的影子墜入深井而不自知。

照鏡子本來是好事,我們對於不自知的人常加勸告:“你去照照鏡子看!”可是這種忠告是不聰明的,他看來看去,還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納西司一樣,他愈看愈自鳴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對於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鏡子是世界,是和他同類的人。他認清了世界,認清了人性,自然也就會認清自己,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學識經驗。

德爾斐神諭宣示希臘說,蘇格拉底是他們中間最大的哲人,而蘇格拉底自己的解釋是:他本來和旁人一樣無知,旁人強不知以為知,他卻明白自己的確無知,他比旁人高一招,就全在這一點。蘇格拉底的話老是這樣淺近而深刻,詼諧而嚴肅。他並非說客套的謙虛話,他真正瞭解人類知識的限度。“明白自己無知”是比得上蘇格拉底的那樣哲人才能達到的成就。有了這個認識,他不但認清了自己,多少也認清了宇宙。

孔子也彷彿有這種認識。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他告訴門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謂“不知之知”正是認識自己所看到的小天地之外還有無邊世界。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這種認識就是真正的謙虛。謙虛並非故意自貶身價,做客套應酬,像虛偽者所常表現的假面孔;它是起於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間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隨著已知世界擴大,愈前走發現天邊愈遠。他發現宇宙的無邊無底,對之不能不起崇高雄偉之感,反觀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謙虛之感。

謙虛必起於自我渺小的意識,謙虛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種為自己所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老是要抬著頭去望它。這東西可以是全體宇宙,可以是聖賢豪傑,也可以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一個人必須見地高遠,“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謙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覺得自己偉大,海若未曾望洋,就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謙虛有它消極方面,就是自我渺小的意識;也有它積極方面,就是高遠的瞻矚與恢闊的胸襟。

謙虛是一種處世哲學。“人道惡盈而喜謙”,人本來沒有可盈的時候,自以為盈,就無法再有所容納,有所進益。謙虛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強。一切自然節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張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謙虛是進取向上的準備。

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穀神不死”“曠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谷虛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毀。人的謙虛可以說是取法於谷和水,它的外表雖是空曠柔弱,而它的內在力量卻極剛健。大易的謙卦六爻皆吉。作易的人最深知謙的力量,所以說,“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道家與儒家在這一點認識上是完全相同的。這道理好比打太極拳,極力求綿軟柔緩,可是“四兩撥千斤”,極強悍的力士在這輕推慢挽之間可以望風披靡。

古希臘的悲劇作者大半是瞭解這個道理的,悲劇中的主角往往以極端的倔強態度和不可以倔強勝的自然力量(希臘人所謂神的力量)搏鬥,到收場時一律被摧毀,悲劇的作者拿這些教訓在觀眾心中引起所謂“退讓”情緒,使人恍然大悟在自然大力之前,人是非常渺小的,人應該降下他的驕傲心,順從或接收不可抵制的自然安排。這思想在後來耶穌教中也很佔勢力。近代科學主張“以順從自然去征服自然”,道理也是如此。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謙虛與自尊心並不相反,而是息息相通。真正有自尊心者才能謙虛,也才能發奮為雄。“堯,人也,舜,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在做這種打算時,我們一方面自覺不如堯舜,那就是謙虛,一方面自覺應該如堯舜,那就是自尊。

驕傲是自尊情操的誤用,是虛榮心得到廉價的滿足。虛榮心和幻覺相連,有自尊而無自知。它本來起於社會本能——要見好於人;同時也帶有反社會的傾向,要把人壓倒,它的動機在好勝而不在向上,在顯出自己的榮耀而不在理想的追尋。虛榮加上幻覺,於是在人我比較中,我們比得勝固然自驕其勝,比不勝也彷彿自以為勝,或是丟開定下來的標準,另尋自己的勝處。

我們常暗地盤算:你比我能幹,可是我比你有學問;你乾的那一行容易,地位低,不重要,我乾的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事業;你的成就固然不差,可是如果我有你的地位和機會,我的成就一定比你更好。總之,我們常把眼睛瞟著四周的人,心裡做一個結論:“我比你強一點!”於是豎起大拇指,洋洋自得,並且期望旁人都甘拜下風,這就是驕傲。人之驕傲,誰不如我?我以壓倒你為快,你也以壓倒我為快。無論誰壓倒誰,妒忌、憤恨、爭鬥以及它們所附帶的損害和苦惱都在所不免。人與人,集團與集團,國家與國家,中間許多災禍都是這樣釀成的。“禮至而民不爭”,禮之端就是辭讓,也就是謙虛。

歡喜比照人而求己比人強的人大半心地窄狹,謾世傲物的人要歸到這一類。他們昂頭俯視一切,視一切為“卑卑不足道”, “望望然去之”。阮籍能為青白眼,古今傳為美談。這種謾世傲物的態度在中國向來頗受人重視。從莊子的“讓王”類寓言起,經過魏晉清談,以至後世對於狂士和隱士的崇拜,都可以表現這種態度的普遍。這仍是驕傲在作祟。在清高的煙幕之下藏著一種頗不光明的動機。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所謂“世人皆濁我獨清”),他們在這種自信或幻覺中沉醉而陶然自樂。熟看《世說新語》,我始而羨慕魏晉人的高標逸緻,繼而起一種強烈的反感,覺得那一批人畢竟未聞大道,整天在臧否人物,自鳴得意,心地畢竟侷促。他們忘物而未能忘我,正因其未忘我而終亦未能忘物,態度畢竟是矛盾。魏晉人自有他們的苦悶,原因也就在此。

“人都齷齪,只有我乾淨”,這看法或許是幻覺,或許是真理。如果它是幻覺,那是妄自尊大;如果它是真理,就引以自豪,也畢竟是小氣。孔子、釋迦、耶穌諸人未嘗沒有這種看法,可是他們的心理反應不是驕傲而是憐憫,不是遺棄而是援救。長沮桀溺說:“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謾世傲物者與悲天憫人者在對人對己的態度上的基本分別。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人生本來有許多矛盾的現象,自視愈大者胸襟愈小,自視愈小者胸襟愈大。這種矛盾起於對人生理想所懸的標準高低。標準懸得愈低,愈易自滿,標準懸得愈高,愈自覺不足。虛榮者只求勝過人,並不管所拿來和自己比較的人是否為值得做比較的標準。只要自己顯得是長子,就在矮人國中也無妨。

孟子談交友的對象,分出“一鄉之善士”“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古之人”四個層次。我們衡量人我也要由“一鄉之善士”擴充到“古之人”。大概性格愈高貴,胸襟愈恢闊,用來衡量人我的尺度也就愈大,而自己也就顯得愈渺小。一個人應該有自己渺小的意識,不僅是當著古往今來的聖賢豪傑的面前,尤其是當著自然的偉大,人性的尊嚴和時空的無限。

你要拿人比自己,且拋開張三李四,比一比孔子、釋迦、耶穌、屈原、杜甫、米開朗琪羅、貝多芬或是愛迪生!且拋開你的同類,比一比太平洋、大雪山、諸行星的演變和運行。或是人類知識以外的那一個茫茫宇宙!在這種比較之後,你如果不為偉大崇高之感所撼動而俯首下心,肅然起敬,你就沒有人性中最高貴的成分。你如果不盲目,看得見世界的博大,也看得見世界的精微,你想一想,世間哪裡有臨到你可憑以驕傲的?

在見道者的高瞻遠矚中。“我”可以縮到無限小,也可以放到無限大。在把“我”放到無限大時,他們見出人性的尊嚴;在把“我”縮到無限小時,他們見出人性在自己小我身上所實現的非常渺小。這兩種認識合起來才形成真正的謙虛。

朱光潛:世間最難的事,莫過於對付自己

佛家法相一宗把叫作“我”的肉體分析為“扶根塵”,和龜毛兔角同為虛幻,把“我”的通常知見都看成幻覺,和鏡花水月同無實在性。這可算把自我看成極渺小。可是他們同時也把宇宙一切,自大地山河以至玄理妙義,都統攝於圓湛不生滅妙明真心,萬法唯心所造,而此心卻為我所固有。所以“明心見性”, “即心即佛”。這就無異於說,真正可以叫作“我”的那種“真如自性”還是在我,宇宙一切都由它生髮出來,“我”就無異於創世主。這對於人性卻又看得何等尊嚴!

不但宗教家,哲學家像柏拉圖、康德諸人大抵也還是如此看法。我們先秦儒家的看法也不謀而合。儒本有“柔懦”的意義,儒家一方面繼承“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那種傳統的謙虛恭謹,一方面也把“我”看成“與天地合德”。他們說:“返身而誠,萬物皆備於我矣,”“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他們拿來放在自己肩膀上的責任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的自覺是何等尊嚴!

意識到人性的尊嚴而自尊,意識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謙,自尊與自謙合一,於是法天行健,自強不息,這就是《易經》所說的“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本文摘自《大師的境界:談生論死》,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