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諸葛亮 司馬懿 張郃 晉書 劉禪 三國志 魏延 曹叡 樂毅 千古名將英雄夢 2019-06-11

臥龍(25)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大勝司馬懿,就在一切順利的時候,蜀軍的糧食運輸突然中斷了。負責運量的李嚴傳來劉禪的聖旨,要諸葛亮退兵,“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三國志·李嚴傳》),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諸葛亮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但他心情肯定不會太好。因為這次北伐諸葛亮已經準備了三年,以諸葛丞相之精細,他當然清楚蜀中有多少糧食儲備,這次北伐諸葛亮為蜀軍裝備了木牛運輸糧食,對於後方運輸的情況如何自然也心中有數。加上在隴右一帶接連獲勝,搶收了大批小麥,逼得魏軍不敢應戰,蜀軍其實已經佔據了戰場上的戰略主動權,下一步正準備逐步聯合少數民族同胞,拔除魏軍在隴右的據點,逐步將涼州變為自己的地盤。以蜀國之國力與強大的曹魏帝國較量多年獲得如此優勢實在難得,這時候退軍必將前功盡棄,也實在可惜。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但諸葛亮又不能不退,一方面十萬大軍的供給,主要還是依賴李嚴在後方的輸送,諸葛亮自比樂毅統帥的都是仁義之軍,從沒有聽說過諸葛亮麾下的部隊有燒殺搶掠的事情,後方運輸線輸送不上來糧食就會斷頓,當然只能撤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這次李嚴派狐忠等人送來的是“喻指”,也就是“諭旨”,所以諸葛亮退軍要說成“亮承以退軍”(《三國志·李嚴傳》),意思是諸葛亮尊奉了聖旨率軍撤退,叫“承旨”秉承旨意的意思,說明這次撤軍是劉禪的命令,諸葛亮是蜀漢帝國的丞相,皇帝的命令是必須服從的,所以諸葛亮選擇了撤軍。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既然如此,當下最緊急的事情,還不是討論為什麼撤軍的問題,而是如何把部隊從幾十萬魏軍眼皮底下撤走。為此諸葛亮佈置了各軍交替設伏掩護撤退的方案,第一步指揮蜀軍全軍紀律嚴明的退往祁山方向重新集結;第二步全軍依次通過木門撤回漢中,同時指派魏延親自斷後,在木門設伏迎擊追擊的魏軍。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魏軍前來追擊的正是張郃。張郃本不願意來,他對司馬懿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三國志·張郃傳》),那意思就是說,蜀軍撤走,戰略目標已經完成,何必再去追擊,多此一舉。但是司馬懿犟勁上來了,非要張郃去追,張郃不得已,才領了命令,追了過來。歷來對司馬懿的這個舉動很多人都有看法,認為他是故意要整死張郃方便自己後面篡位。但是這有點倒因為果的意思,不能因為他後來的所作所為,倒推他之前做事的原因。這個時候司馬懿的情緒經歷一連串失敗已經不對了,非要張郃追擊的意思其實簡單看就是要個交待:你想,帶幾十萬人出來砍人,包吃包住,最後反而被別人砍了人,搶了糧食,作為指揮官回去怎麼交待,一定要追上去,多少砍幾個腦袋,才能跟曹睿交待啊!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司馬懿軍事生涯中最大恥辱,將副手張郃的頭顱拱手奉送給諸葛亮

但結果卻是送人頭:“郃追至木門,與亮軍交戰,飛矢中合右膝,薨”(《三國志·張郃傳》)嗚呼,最後的五子良將就這樣不明不白的倒在了蜀軍的連弩之下。這可是曹魏歷年來在對蜀作戰中陣亡的最高級的軍事將領,夏侯淵死的時候也不過是徵西將軍(相當於上將),比張郃死是的車騎將軍(相當於大將)要差了一級。本來想撿點小便宜的司馬懿估計已經徹底瘋掉了,因為《晉書》上寫了這樣一段話:“追擊,破之,俘斬萬計”。(《晉書·宣帝紀》)這裡面“追擊”是真話,“破之”是謊話,“俘斬萬計”是鬼話。但這句鬼話最嚇人,因為這數以萬計的首級很可能是老百姓的……

本篇為“千古名將英雄夢”特約作者孫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