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諸葛亮 孟獲 劉備 張郃 三國演義 春秋史館 2018-12-07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臨終前託付大事於諸葛亮,命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同年,南中四郡豪強起兵,殺死當地官員,夥同少數民族頭領孟獲叛亂。兩年後,蜀漢經諸葛亮內外主持,總算是恢復了一些元氣,於是親征南蠻。

這是一場小叛亂。南中四郡實際上只有三郡叛亂,實力最強的一支叛軍也才5000餘人,三路人馬加起來也不過1.2萬人左右。正因如此,諸葛亮才敢放心地以招撫為主,縱容叛軍們蹦躂了兩年才決心武力平叛。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按理說,這樣小叛亂根本不需要丞相出馬。丞相長史王連再三苦勸,只需派遣一大將討之,必然成功。諸葛亮卻憂慮別的將領才智不能勝任,執意親征。這次軍事行動的級別不高,趙雲、魏延、馬謖等人均不在此行。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南中平叛之行異常順利。諸葛亮率軍兩萬兵分三路,於五月渡過瀘水,進入益州郡,向西挺進,生擒孟獲。至同年秋天,整個戰役便宣告結束。由於《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的虛構情節,讓很多人誤以為這是一場大戰。其實,平定南蠻不過一個小插曲罷了。諸葛亮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奪取蜀漢的軍權。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軍權在誰手中呢?在“統內外軍事”的李嚴手中。劉備在臨終前曾有言: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不過,這只是客套話而已,切不可當真,沒準帳後就有五百刀斧手埋伏著呢。事實也是如此,劉備的安排也耐人尋味:諸葛亮任丞相錄尚書事,尚書令李嚴為副,領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這個職位安排很巧妙,讓李嚴做諸葛亮的副手,主管全國軍事,繼續留在永安。仔細一琢磨,就能明白劉備的用意,皇帝和一把手在成都,管軍事的二把手在永安(在今奉節),兩地相隔千里,這要怎麼個管法?合著諸葛亮要北伐,還得千里迢迢跑去永安找李嚴請示?

劉備為何要這麼安排,我們無從得知,只知道諸葛亮是不會讓李嚴得意太久的。諸葛亮需要一次機會,把軍權奪回來。奪軍權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打仗,借打仗的機會把軍隊攥在手裡,自然就牢牢地掌握在手裡了。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果不其然,諸葛亮借親征南中的機會,成功地掌控了軍隊。整個平叛行動乾脆利落,壓根沒有二把手李嚴什麼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諸葛亮論資歷、能力、威望都在李嚴之上,奪他的軍權還不跟玩似的。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諸葛亮北伐,二把手李嚴被調到離成都更近的江州,同時領到一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為大軍籌措糧草。這是個出力不討好的活,前線打了勝仗,管後勤的不會有太大功勞;若是糧草供應不上,罪過可就大了。李嚴自然不滿意這個安排,於是上書諸葛亮,請求把益州東部的五個郡單獨劃一個巴州出來,他自己擔任刺史。

蜀漢的地盤就一個益州,諸葛亮本人兼任益州牧,再單獨劃一個州出來,顯然要分自己的權。諸葛亮自然不會上當,斷然拒絕。李嚴又生一計,上書諸葛亮,勸他加九錫,進爵稱王。顯然,李嚴包藏禍心,與孫權勸曹操稱帝如出一轍。諸葛亮呵呵一笑:要是能滅了曹魏,斬了曹叡,還於舊都,咱們一起升官發財,不用說九錫,就是十錫也能受。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不久,曹真伐蜀,諸葛亮命李嚴率軍兩萬支援漢中,在江州的職位由他的兒子李豐接替。就這樣,李嚴又被調到了漢中。轉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命李嚴督運糧草。此次,諸葛亮大獲全勝,斬獲魏軍低級軍官首級三千,繳獲玄甲五千,角弩三千。這是司馬懿唯一一次與諸葛亮正面交手,以慘敗收場,從此不敢輕易出戰,留下“畏蜀如虎”的笑柄。

諸葛亮在前線高歌猛進,李嚴一看形勢不妙,決定搞個小動作,給諸葛亮使個絆子。不過,他的小動作實在不怎麼高明,就跟過家家似的。他給諸葛亮寫信說後方缺糧,別打了,撤吧。諸葛亮一聽慌了,只能趁著形勢佔優撤退,途中還順便搞掉了張郃。

諸葛亮為何執意親征南蠻?不是為了擒孟獲,而是為了對付這個人


諸葛亮剛走到漢中,李嚴又來信了,信中說:我這兒糧草充足,你咋回來了咩?一邊又跑到後主面前說,丞相這是誘敵深入呢,陛下不必擔心。諸葛亮懵了,拿著李嚴的書信前後對質。李嚴無話可說,被貶為庶人。

至此,兩位託孤大臣的軍權之爭以李嚴落敗而告終。三年後,諸葛亮病逝。李嚴聽說諸葛亮去世,料想終生再無可能復出,於同年憂憤而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