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諸葛亮跟司馬懿交手過兩次,公元231年和公元234年。據晉書司馬孚曾寫信詢問西線的戰事,司馬懿在回書信寫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很多人以此來判定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而輔助證據就是陳壽的評語。三國志: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就是說諸葛亮的治軍才能比謀略強,治理國家比打仗強。我覺得這並不等於諸葛亮軍事指揮就不行。就好比一個學生理科都考九十分,文科八十多分。能說這個學生文科不行嗎?公元234年蜀漢大軍退軍,司馬懿巡視蜀軍留下的營寨後評價:天下奇才也。很多人認為司馬懿這是在誇獎諸葛亮治軍才能。治軍是天下奇才,就算奇謀不如治軍,奇謀也是不差的。治軍也是將帥首要條件。陳壽的三國志關於諸葛亮跟司馬懿交手的記錄幾乎一筆帶過,陳壽是在晉朝做官的是很容易看到晉朝關於司馬懿的資料的。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公元231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進攻祁山。三國志的記錄非常簡單。只是講諸葛亮北伐,糧盡退軍。只能從其他史料瞭解過程。一般來說軍事行動都是保密,很少能瞭解清楚的。二月諸葛亮在攻祁山時,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起兵在石頭城響應。魏國派司馬懿為統帥,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司馬懿讓費曜、戴陵率四千人上邽,主力西救祁山。據晉書諸葛亮得知率軍準備把上邽的麥子割了,諸將都擔心。司馬懿講諸葛亮考慮太多,必然先把營寨加固好才會去割麥,我們行軍兩天就能到。晉書:於是卷甲晨夜赴之。而東晉人的漢晉春秋卻是相反的記錄。據漢晉春秋諸葛亮留下人馬繼續攻打祁山,分兵攻打上邽。大破費曜、戴陵,然後把上邽的麥割了。據晉書司馬懿大軍到達上邽時,諸葛亮不敢交戰就後退了。晉書:亮望塵而遁。諸葛亮當時確時退了,但不是晉書所說的望塵而遁。漢晉春秋的記錄則是因為司馬懿斂眾據險而守,諸葛亮暫時後退。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據晉書司馬懿繼續追擊到祁山,滷城。司馬懿率軍攻打滷城,攻破諸葛亮設置在滷城外的重圍。而據漢晉春秋司馬懿要追擊,張郃不同意。司馬懿還是去追擊,到了又不敢戰。魏將皆言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五月時派張郃攻南圍,司馬懿親率軍攻打諸葛亮。此戰司馬懿是大敗。漢晉春秋: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漢晉春秋的記錄跟晉書相反。而三國志的零星記錄諸葛亮也並沒有敗。三國志: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晉書講因諸葛亮設置的重圍讓司馬懿攻破而退回漢中。晉書: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而三國志的記錄是因為天降大雨,李嚴請求諸葛亮退軍。晉書又講因諸葛亮退軍,司馬懿率軍追擊俘斬萬人。而據三國志和魏略講的是派張郃去追擊,張郃是不同意的。張郃率魏軍追擊在木門中伏,中箭後傷重而死。資治通鑑並不採用晉書的記錄,而是採用漢晉春秋、三國志魏略的記錄。三國志的記錄講以諸葛亮退走嘉獎將士。三國志: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而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以討諸葛亮功而嘉獎。三國志:論討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一個是亮退走,一個討亮強。公元228年諸葛亮以街亭之敗請求自貶,如果諸葛亮真的損失萬人為何不請求自貶?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十萬人北伐,距離上次北伐已經過去三年了。三國中並沒有諸葛亮北伐大軍具體數目。而據晉書:亮又率眾十餘萬出斜谷,壘於郿之渭水南原。魏國司馬懿大軍數目不詳,個人推測多於蜀漢北伐軍。五月東吳也率軍北伐響應,兵分三路。荊州方向只有一萬人,合肥新城號稱十萬,廣陵一萬偏師。七月魏明帝率軍支援,魏國援軍還沒到東吳就退軍了。諸葛亮北伐時魏明帝給司馬懿的旨意是堅守。並派秦郎率兩萬人前去支援。據晉書當時司馬懿對諸將講: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就是說諸葛亮有膽的話就從武功依山向東進攻。但如果西上五丈原的話,我們就不用擔心了。後來諸葛亮確實西上五丈原,很多人以此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膽小。我覺得是不對的。據三國志: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諸葛亮集上表:臣先遣虎步監孟琰據武功水東,司馬懿因渭水漲,以二十日出騎萬人,來攻琰營。臣作車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說明諸葛亮確實有從武功向東進攻,並非沒有。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認為諸葛亮從武功向東進攻是迷惑司馬懿,西上五丈原切斷隴道才是真正目的。司馬懿並未發現諸葛亮真實意圖,而且認為西上五丈原就完全沒有威脅。諸將都認同司馬懿的說法,只有郭淮反對。據三國志郭淮曰:若亮(諸葛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接成了郭淮的建議,於是派郭淮去北原。營寨還沒建好,蜀漢果然來進攻。司馬懿派將軍屯陽遂以餌,幾日後諸葛亮也不動。司馬懿對諸將講:諸葛亮準備爭原而不向陽遂,是應是佯動。於是又派將軍胡遵、雍州刺史郭淮率軍加強陽遂的防守。而據三國志的記錄則不是司馬懿的功勞,而是郭淮的功勞。三國志:後數日,亮盛兵西行,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於西,欲使官兵重應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晉書講因諸葛亮攻不下陽遂於是暫駐五丈原。據三國志的記錄是相持百日。而三國志、漢晉春秋、魏略的記錄是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司馬懿數次上表請戰。據晉書、漢晉春秋諸葛亮對姜維講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之所以請戰不過是給諸將一個交待而已。軍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司馬懿真有把握擊敗我們,那會向千里之外的魏主請戰。當時諸葛亮還送了女人衣服給司馬懿。這時司馬懿的弟弟孚寫信詢問西線戰事,司馬懿回信: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這不過是貶低諸葛亮,抬高自己。如果真的破之必矣就不用堅守不出了。也就魏國實力強人馬錢糧都多過蜀漢,不然司馬懿的龜縮之策早就敗了。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魏蜀對峙其間司馬懿看見彗星往蜀漢軍營方向墜落。有據晉書:會有長星墜亮之壘,帝知其必敗。於是派兵攻打蜀漢軍營。此戰戰績斬五百餘級,獲生口千餘,降者六百餘人。就是斬俘一千一百人,牲口一千多頭。這就是你說的必敗?八月時諸葛亮病死,蜀漢軍燒營退軍。司馬懿得知立馬率軍追擊。據晉書、漢晉春秋的記錄楊儀姜維擊鼓回師做出準備進攻司馬懿的姿態。司馬懿以窮寇不之逼而後退。追也是你不追也是你。當年張郃也是你強令追擊蜀漢軍而死的。據魏略: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漢軍退後,司馬懿查看蜀漢軍營寨看見很多糧草、圖書等。據晉書:軍家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谷,今皆棄之,豈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前面剛講了窮寇不之逼,現在又追。一直追到赤岸才知道諸葛亮死了。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史書上並沒有斬俘的任何記錄。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吳人張儼論寫一篇文章論亮與司馬懿其中寫道: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就是說魏國實力遠勝於蜀漢,司馬懿不敢諸葛亮交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讓諸葛亮來去自如,司馬懿只能看著。陳壽認為諸葛亮失敗有三個原因。第一或值人傑,就是說曹真、司馬懿、張郃、郭淮、杜襲等都是當世人傑。杜襲可以很少人知道,他當時做曹真和司馬懿的軍師。公元215年時督漢中軍事,公元219年鎮守關中。據三國志曹操非常欣賞他,常跟曹操獨自聊到半夜。三國志:襲嘗獨見,至於夜半。而蜀漢這邊諸賢早世。龐統、劉巴、法正、習楨(名亞於龐統)、馬良、霍峻、馬超、張飛、關羽等皆早世。失荊州到夷陵之敗蜀漢投降、戰死有名字記錄的三十五人,夷陵之敗活著回來的文武不到三分之一。第二加眾寡不侔,就是說魏國的軍隊遠多於蜀漢,將領也是要比蜀漢多。第三攻守異體,蜀漢做為實力小的一方又是主動進攻的一方。蜀漢的成本要遠高於魏國。加上蜀漢客城作戰,魏國主場作戰。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諸葛亮的北伐也確實拖延了魏國休養生息的時間。據三國志: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況今天下彫弊,民無儋石之儲,國無終年之畜,外有強敵,六軍暴邊,內興土功,州郡騷動,若有寇警,則臣懼版築之士不能投命虜庭矣。從魏人袁準的一段話就知諸葛亮為啥要北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東晉的桓溫,南宋的岳飛。都是贊同諸葛亮隆中對的北伐策略。桓溫從荊州北上一舉攻破許昌洛陽,要求遷都東晉置之不理。在北上大亂時桓溫多次上表要求北伐,東晉皆不答。岳飛上書高宗要恢復中原首先要收復襄陽六郡(襄陽、江陵等)。收復後多次上書北伐,高宗制而不許。等到真的北伐,又以十二道金牌召回。桓溫岳飛的將略就差嗎?還不是因為內無明君賢相支持。唐朝的李靖率軍在公元629年大破突厥,公元630年再次大破突厥並俘虜郆利可汗。自古征伐遊牧民族,未有如此迅速者,唯大唐李靖耳。李靖在跟唐太宗的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方略。諸葛亮留下軍令、兵要、兵法、將苑等關於治軍行軍打仗的軍事思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