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期蜀漢鋒芒畢露,又為何迅速江河日下?

諸葛亮 關羽 劉備 姜維 孫權 言宸說歷史 2018-11-29

對於三國,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忠義情懷,其中對於蜀漢的匡扶正統,更是惋惜不已。蜀漢在三大政權當中能迅速崛起,又迅速隕落,短暫的43年,螻蟻雖弱,卻上演了一幕幕蜀人自強的奮鬥史。下面小編從蜀漢鼎盛,恢復,沒落三個階段分析下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國度。

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可以說是輾轉流離數十年,戰爭讓他居無定所,也讓他坐擁江山。蜀漢能夠建立,就離不開赤壁之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曹操傾北方精銳,敗給了孫劉五萬聯軍,劉備的政治生涯才開始逆轉。

三國前期蜀漢鋒芒畢露,又為何迅速江河日下?

蜀漢立國前版圖


劉備可以說在曹操,孫權這三股勢力中,弱的可以忽視。在 擊敗曹操後,最大受益方卻成了劉備,連哄帶借,劉備實際控制了大半個荊州,這才有了西進巴蜀的基礎。而在此階段,曹操元氣大傷,暫時沒有精力南下,這便給了劉備前所未有的時機。短短數年,劉備便盤踞了荊州大部,益州大部以及現在的雲南,甘肅部分地區,三足鼎立完全成型。

蜀漢立國前夕,公元209~公元219年,迎來了軍事政治的鼎盛時期。在把馬超等關中軍閥納入營中,對曹魏形成了軍事威脅。然而,成也荊州敗也荊州,公元219年,關羽高歌猛進東征曹魏,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逼襄陽樊城,一度讓曹操陣營有遷都的念頭。這時,曹魏方面與孫權聯合,東吳方面襲擊荊州,關羽部在兩國聯合絞殺下,全軍覆沒,大挫蜀漢政權東南方向軍事實力,荊州自此失守。其實這當中就映射了蜀漢的致命危機,內部不團結。關羽兵敗,並無援軍,這便是尷尬之處,耐人尋思。

三國前期蜀漢鋒芒畢露,又為何迅速江河日下?

關羽

公元221年,劉備 稱帝,,蜀漢正式立國。這階段,劉備在軍事上依舊佔據主動權,然而,在 戰略上與諸葛亮不一,劉備主張 東伐孫權為關羽復仇。諸葛亮趙雲等人主張休養生息,以備聯吳北伐。在 劉備的獨裁下,蜀漢政權戰略自然實行了前者,顯然事實證明,劉備錯了,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江南的人傑地靈,在他傾國之力東伐不久,在夷陵之戰慘敗而歸。自此,蜀漢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再也無力北伐東征 。蜀漢鼎盛局面自此終結。不難看出,前階段,蜀漢卻是一度有傲視中原的實力,但是在其戰略戰術上,操之過急,過於輕敵,葬送大好時機。

在劉備陵夷兵敗後沒過兩年,便去世了,劉禪即位,在這很長時間蜀漢都韜光養晦,休養生息,平定叛亂。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定南中,使蜀漢經濟和軍力得到恢復,君臣上下一心,將相和睦,領土也向今天雲南,緬甸擴大不少。公元228年~公元234年,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使蜀漢政權再次鋒芒畢露,雖然其軍事才能卓越,但依舊沒有太大戰果,在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病逝。蜀漢進入沒落 階段。

三國前期蜀漢鋒芒畢露,又為何迅速江河日下?

蜀國中後期版圖

諸葛亮死後,劉禪在軍事上遵循諸葛亮的意見,任用姜維。但是,自此,蜀漢內部不和加劇,窮兵黷武不休。公元238年~262年,姜維先後十一次北伐,雖然在軍事上化被動為主動,能在一定時間牽制曹魏,但是,一直徒勞無功,任憑如何優秀 的軍事才能,在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撐下,都是窮途末路。姜維的屢次北伐,對蜀漢後生力量極大消耗,加上朝堂宦官干政,使得政令不一,對蜀漢政治的命運更是雪上加霜。

公元263年,魏五路伐蜀,蜀漢滅亡。不難看出,蜀漢從鋒芒畢露到江河日下,暴露了這些問題:戰略上統治者太過自負,遇事操之過急;內政上,重軍事,窮兵黷武,經濟實力,國力嚴重脫節;人事方面,派閥嚴重,宦官干政,政令不一。綜合這些,縱觀整個蜀漢幾十年,國內沒有長足發展,在窮兵黷武的方針下,只會積貧積弱,最終成了最先滅亡的。

三國前期蜀漢鋒芒畢露,又為何迅速江河日下?

姜維北伐

以史為鏡,縱觀古今,任何時局,任何事情,解決問題不是靠武力,揮拳頭,縱使能夠威風一時,也只是短暫一瞬。實力強,認清時局,循序漸進,把握時機,長足發展,這才是健康的取勝之道。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就給小編點一個鼓勵的贊吧!也可以關注小編,並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好友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