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諸葛亮 劉備 曹操 劉禪 中國歷史 歷史大學堂 2018-11-27

說起諸葛亮,無數人都被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所感動,諸葛亮是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劉備集團智囊的核心,劉備能從一個“常敗將軍”轉身成為皇帝,諸葛亮的功勞如果是第二,恐怕沒人敢認第一。

劉備經夷陵大敗後,抑鬱成疾,白帝城託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聽後,連忙下跪,把頭都磕破了,並表決心輔助劉禪,不會有二心,劉備才安心。劉備死後,劉禪愚鈍,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取代劉禪並不是什麼難事吧!但事實會是如此嗎?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_圖


第一,諸葛亮是一個文臣,雖然是軍師,但帶兵攻城拔寨的是前線將領,這些將領在士兵中的威望是極高的,諸葛亮要造反,必然要收服這些將領。表面上蜀漢內部和諧,北伐各路大軍都服從調配,那也是打著先帝匡扶漢室口號去的。蜀漢內部有幾大派系,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外來集團,李嚴的東州集團,益州本地豪強集團。

雖然諸葛亮除掉了李嚴,東州集團衰落,但益州集團慢慢抬頭,而益州原住人本來就很排外,在東漢末期,漢室宗親劉焉被任命為益州牧,也就是益州的最高軍政長官。對此益州地區豪強不服,還出現過叛亂。劉焉用東州兵才平定叛亂。因此,在益州內部有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之間的矛盾,三大派系也矛盾重重。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三國時期的南中地區 (益州南部)_圖


再有,諸葛亮作為一個文臣,就算大權在握也是很難篡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不是農民就是武將,再有就是流氓,唯獨不見文人篡位當皇帝。李世民、楊堅、趙匡胤等都是武將,像魏忠賢號稱九千歲,嚴嵩想殺誰就殺誰,趙高都能指鹿為馬還是當不了皇帝,要是比權力,他們的權力不比諸葛亮差。

古代文人和武人互相看不起,文人認為武人目不識丁,空有一身蠻力,武人認為文人手無縛雞之力,只會風花雪月,紙上談兵,哪懂得金戈鐵馬。要是你孔明當了皇帝,其它派系的勢力恐怕不會束手就擒,特別是武將,他們本來就是對劉氏忠心,最明顯的是魏延,本來諸葛亮要殺了魏延,是劉備饒了他,他還是對劉備有感恩之心的,魏延軍功顯赫,才能也不低,軍中威望甚高,於公於私,他都不會站在諸葛亮這邊,諸葛亮稱帝之路第一道坎就是要跨過魏延。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魏延(?-234年)_圖


第二,外部環境,諸葛亮稱帝必然會造成蜀漢內部政局動盪。畢竟天下要換名字了嘛,魏國難保不會趁火打劫,大好機會豈能放過,逼急了,可能忠於漢室的人還會引狼入室,給魏國帶路,以魏國的軍力,諸葛亮龍椅還沒坐熱,魏軍就兵臨城下了。魏國動手了,吳國會作壁上觀嗎?一旦蜀國被破,吳國將不能久遠,脣亡齒寒,上策就是瓜分蜀國,壯大自己地盤。更為明顯的是,你諸葛亮由拯救漢家天下到奪漢家天下,這個角色一換,魏國、吳國就師出有名,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_圖


第三,人心,諸葛亮雖然軍事才能等其它方面異常超群,但要輪到收買人心,劉備才是老大哥。當初劉備逃難時,帶著十萬百姓,是何等壯觀,快要被曹操追上了,諸葛亮都勸他放棄百姓,自己保命,但劉備毅然不從,這等魄力,也怪不得那麼多人追隨他。靠著這一身籠絡人心的功夫,劉備集團聚攏了不少人才,漢中之戰後,實力更是達到頂峰。益州的百姓大多還是忠於漢室的,貿然稱帝,必然會造成百姓反彈,或趁機鬧分裂。

孔明的北伐大業,他是打著復興漢室、攘除奸凶的旗號,如果他篡位稱帝的話,自己不也像劉備那樣由拯救皇帝到自己做了皇帝麼,但劉備起碼還有個劉氏後人的身份支撐,沒那麼被動。諸葛亮要是當了皇帝,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打自己的臉,曹魏恐怕也會宣傳造勢,爭取人心,屆時,就算諸葛亮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人心離散,眾叛親離是必然了。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_圖


西漢末年的王莽篡位,手握四十萬重兵,但軍心不穩,人心不向,最後還不是被劉秀打垮。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人罵漢賊,曹賊,不敢邁出稱帝那一步,袁術剛一稱帝,馬上被諸侯圍攻,最後落個自刎下場。劉備有那麼多人跟著,是因為他有“中山靖王之後”這個稱號,是正義之師,跟著我就是擁護正統,是忠臣。百姓還是認為這個天下還是姓劉,沒到該改弦易轍的地步,終究還是人心。

更關鍵的一點是,劉備讓劉禪叫諸葛亮做相父,也就是父親了,劉備這一招把諸葛亮的後路堵死了,你要殺了你兒子自己當皇帝,整個天下會怎麼看你,就算諸葛亮的臉皮再厚也會掛不住的,難怪康熙皇帝說劉備有帝王之術。


劉備死後,手握實權的諸葛亮為什麼不稱帝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_圖


第四,道德的因素,諸葛亮是讀書人,最看重道德理性。以他的聰明肯定知道失敗了,不管之前他多麼出色,後人只會記住他謀朝篡位,辜負劉備知遇之恩,是個不忠不義之人,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子上。他出山之前自比管仲樂毅,可見他還是把自己定位於輔助人,實現自己才能的抱負。

所以,諸葛亮更像一個管家,事必躬親,把蜀國上下管理得很好。諸葛亮雖然沒有成為皇帝,但並不影響他手中的權力,劉禪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一個傀儡。諸葛亮如果成為了皇帝,相信也是一代明君,但歷史原因,他成為了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影響深遠。

文:飛揚

參考文獻:《三國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