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和魏延

提到這兒,不得不提到諸葛亮被“罵”的最多的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其實也是因為魏延的設想跟他的戰略規劃不相符,且不說魏延能否順利通過子午谷拿下長安,即使拿下長安,魏軍主力尚在,又能守幾天,並非長久之計。這也是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原因,他深知正面他是剛不過諸葛亮的,唯有不戰,不給諸葛亮決戰的機會,才能破除諸葛亮的戰略設想,最終落下一個“畏蜀如虎”的“美名”。

所以在戰略上的造詣,唯有幫助曹操勾勒出統一北方藍圖的荀彧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除此,三國無他人。

兵形勢

戰術的運用一直是諸葛亮最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史實中的諸葛亮與《三國演義》中“智多而近妖”的人物設定差距較大,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術案例,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術以“奇”,也就是要冒險,畢竟風險越大,收益才能越大。諸葛亮是不擅於冒險嗎?他是不能冒險。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和魏延

提到這兒,不得不提到諸葛亮被“罵”的最多的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其實也是因為魏延的設想跟他的戰略規劃不相符,且不說魏延能否順利通過子午谷拿下長安,即使拿下長安,魏軍主力尚在,又能守幾天,並非長久之計。這也是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原因,他深知正面他是剛不過諸葛亮的,唯有不戰,不給諸葛亮決戰的機會,才能破除諸葛亮的戰略設想,最終落下一個“畏蜀如虎”的“美名”。

所以在戰略上的造詣,唯有幫助曹操勾勒出統一北方藍圖的荀彧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除此,三國無他人。

兵形勢

戰術的運用一直是諸葛亮最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史實中的諸葛亮與《三國演義》中“智多而近妖”的人物設定差距較大,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術案例,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術以“奇”,也就是要冒險,畢竟風險越大,收益才能越大。諸葛亮是不擅於冒險嗎?他是不能冒險。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十六計

“兵者,國之大事也”,戰爭不是將與將,也不是軍與軍,而是國與國。蜀國以一州之力面對的是大魏的十州之強,諸葛亮困於蜀國國力、補給等因素,只能採取上文所說的戰略性打法,冒不起那個險。

再說,諸葛亮真的不擅於“奇謀”嗎?

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使趙雲用疑兵把魏軍主力曹真堵在斜谷,自己率主力出祁山,拿下隴右,結果被馬謖給坑了,仍盡得隴右之居民。此舉和當年韓信之暗度陳倉異曲同工,只可惜韓信面對的是秦國三個降將,而諸葛亮面對的是強大的曹魏;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和魏延

提到這兒,不得不提到諸葛亮被“罵”的最多的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其實也是因為魏延的設想跟他的戰略規劃不相符,且不說魏延能否順利通過子午谷拿下長安,即使拿下長安,魏軍主力尚在,又能守幾天,並非長久之計。這也是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原因,他深知正面他是剛不過諸葛亮的,唯有不戰,不給諸葛亮決戰的機會,才能破除諸葛亮的戰略設想,最終落下一個“畏蜀如虎”的“美名”。

所以在戰略上的造詣,唯有幫助曹操勾勒出統一北方藍圖的荀彧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除此,三國無他人。

兵形勢

戰術的運用一直是諸葛亮最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史實中的諸葛亮與《三國演義》中“智多而近妖”的人物設定差距較大,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術案例,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術以“奇”,也就是要冒險,畢竟風險越大,收益才能越大。諸葛亮是不擅於冒險嗎?他是不能冒險。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十六計

“兵者,國之大事也”,戰爭不是將與將,也不是軍與軍,而是國與國。蜀國以一州之力面對的是大魏的十州之強,諸葛亮困於蜀國國力、補給等因素,只能採取上文所說的戰略性打法,冒不起那個險。

再說,諸葛亮真的不擅於“奇謀”嗎?

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使趙雲用疑兵把魏軍主力曹真堵在斜谷,自己率主力出祁山,拿下隴右,結果被馬謖給坑了,仍盡得隴右之居民。此舉和當年韓信之暗度陳倉異曲同工,只可惜韓信面對的是秦國三個降將,而諸葛亮面對的是強大的曹魏;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北伐

第二次北伐:陳倉遇郝昭,個人認為這是一次圍點打援,在撤退途中斬殺魏國名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拿下武都、陰平,並擊退魏國名將郭淮

第四次北伐:祁山正面剛的結果: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這裡的甲首指的是披甲的軍官,僅軍官就有三千,殺敵至少過萬,並且射殺了五子良將的獨苗——張郃。魏軍從此避戰,直到諸葛亮死後才有所改變,司馬懿“畏蜀如虎”的名號就是那個時候被安上的。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和魏延

提到這兒,不得不提到諸葛亮被“罵”的最多的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其實也是因為魏延的設想跟他的戰略規劃不相符,且不說魏延能否順利通過子午谷拿下長安,即使拿下長安,魏軍主力尚在,又能守幾天,並非長久之計。這也是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原因,他深知正面他是剛不過諸葛亮的,唯有不戰,不給諸葛亮決戰的機會,才能破除諸葛亮的戰略設想,最終落下一個“畏蜀如虎”的“美名”。

所以在戰略上的造詣,唯有幫助曹操勾勒出統一北方藍圖的荀彧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除此,三國無他人。

兵形勢

戰術的運用一直是諸葛亮最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史實中的諸葛亮與《三國演義》中“智多而近妖”的人物設定差距較大,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術案例,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術以“奇”,也就是要冒險,畢竟風險越大,收益才能越大。諸葛亮是不擅於冒險嗎?他是不能冒險。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十六計

“兵者,國之大事也”,戰爭不是將與將,也不是軍與軍,而是國與國。蜀國以一州之力面對的是大魏的十州之強,諸葛亮困於蜀國國力、補給等因素,只能採取上文所說的戰略性打法,冒不起那個險。

再說,諸葛亮真的不擅於“奇謀”嗎?

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使趙雲用疑兵把魏軍主力曹真堵在斜谷,自己率主力出祁山,拿下隴右,結果被馬謖給坑了,仍盡得隴右之居民。此舉和當年韓信之暗度陳倉異曲同工,只可惜韓信面對的是秦國三個降將,而諸葛亮面對的是強大的曹魏;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北伐

第二次北伐:陳倉遇郝昭,個人認為這是一次圍點打援,在撤退途中斬殺魏國名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拿下武都、陰平,並擊退魏國名將郭淮

第四次北伐:祁山正面剛的結果: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這裡的甲首指的是披甲的軍官,僅軍官就有三千,殺敵至少過萬,並且射殺了五子良將的獨苗——張郃。魏軍從此避戰,直到諸葛亮死後才有所改變,司馬懿“畏蜀如虎”的名號就是那個時候被安上的。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張郃中伏

第五次北伐:星落五丈原,司馬懿留下“天下奇才”的感嘆!

聲東擊西、圍點打援、虛掩誘殺,此詭計也,如何能說諸葛亮不善奇謀。兵法裡講究以正合,以奇勝,不管是正面剛,還是陰謀詭計,諸葛亮都做到了,只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魏蜀之間差距過大,難免悲涼!

總結

另外,諸葛亮對後世軍事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李靖、韓擒虎、岳飛等名將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同時諸葛亮還有不少軍事理論著作傳世,如《南征》、《北出》等。諸葛亮也是少數幾個歷經朝代變更卻仍配享“武廟十哲”的軍事家。

"

諸葛亮,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在歷史的天河裡,他始終是一顆耀眼的星。古往今來,統治者把他尊為良臣之典範,而數不勝數的有志之士則把他奉為畢生追逐的偶像。可是到了今天,關於諸葛亮的質疑聲卻開始湧現,而且呈愈發激烈之勢,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陳壽的那句:

治戎所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三國志-諸葛亮傳》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

諸多歷史愛好者針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對他口誅筆伐。今天,我們從古代“兵家四勢”的角度重新再來解讀一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兵無常勢

“兵家四勢”出自漢書,指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涵蓋了中國古代軍事的四個要素: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兵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者,“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兵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

兵形勢,即戰術的運用,代表人物項羽;兵陰陽,即懂天時、明地利、善陣法,代表人物張良;兵技巧,即善用器械、機關之利,代表人物戚繼光;而兵權謀,則是上升到戰略高度,謀定而後動,併兼具前三勢之利,代表人物韓信。接下來開始我們對於諸葛亮的分析。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孫子兵法

兵陰陽&兵技巧

兵陰陽和兵技巧我們放在一起討論,因為諸葛亮在這兩方面的造詣幾乎沒有爭議。

諸葛亮在“兵陰陽”上的造詣主要體現在陣法的應用上,而陣法的應用是需要搭配天時、地利的。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前後左右,規整有序,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另外,諸葛亮對於陣法的貢獻更在於八陣圖的推演——“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雲”,大唐戰神李靖曾多次提及此陣,並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所以諸葛亮在陣法上的造詣,可以說三國無人能及。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相傳的諸葛八卦村

“兵技巧”方面,諸葛亮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 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的神器;
  • 諸葛連弩——古代機關槍;
  • 孔明燈——熱氣球的祖宗;
  • 木獸、地雷...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連弩設計圖

如此高產,即使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鮮有人及,可謂“兵技巧”之大家。

兵權謀

我認為,三國中能稱為戰略家的只有兩個人,提出“奉迎天子”的荀彧和提出《隆中對》的諸葛亮,一位成就了曹操,一位成就了劉備。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隆中對

《隆中對》作為歷史上著名的戰略規劃,雖然經常同諸葛亮一起被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是《隆中對》,把居無定所的劉備發展成了雄踞一方的霸主。

《隆中對》於諸葛亮出山之時提出,此時劉備北有曹操,東有孫權,西有劉璋,諸葛亮在分析完局勢之後,高屋建瓴地提出東和北拒、跨有荊益、兩路出軍的戰略構想,寫好了三國近幾十年的劇本,“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至名歸。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另一戰略設想則是關於北伐的,失荊州後,蜀漢政權偏安一隅,失去了爭奪天下的機會,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放棄,制定瞭如下戰略:先取雍涼作為跳板,然後在關外尋求同魏軍決戰的機會,消滅魏軍的有生力量,進而拿下關中,還於舊都。拿下雍涼,既可以形成補給線,解決糧草問題,同時雍涼之地產良馬,戰馬在那個年代就是坦克,可以大大增加軍隊的戰鬥力。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和魏延

提到這兒,不得不提到諸葛亮被“罵”的最多的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這其實也是因為魏延的設想跟他的戰略規劃不相符,且不說魏延能否順利通過子午谷拿下長安,即使拿下長安,魏軍主力尚在,又能守幾天,並非長久之計。這也是司馬懿堅守不出的原因,他深知正面他是剛不過諸葛亮的,唯有不戰,不給諸葛亮決戰的機會,才能破除諸葛亮的戰略設想,最終落下一個“畏蜀如虎”的“美名”。

所以在戰略上的造詣,唯有幫助曹操勾勒出統一北方藍圖的荀彧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除此,三國無他人。

兵形勢

戰術的運用一直是諸葛亮最被人詬病的地方,主要是因為史實中的諸葛亮與《三國演義》中“智多而近妖”的人物設定差距較大,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術案例,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戰術以“奇”,也就是要冒險,畢竟風險越大,收益才能越大。諸葛亮是不擅於冒險嗎?他是不能冒險。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三十六計

“兵者,國之大事也”,戰爭不是將與將,也不是軍與軍,而是國與國。蜀國以一州之力面對的是大魏的十州之強,諸葛亮困於蜀國國力、補給等因素,只能採取上文所說的戰略性打法,冒不起那個險。

再說,諸葛亮真的不擅於“奇謀”嗎?

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使趙雲用疑兵把魏軍主力曹真堵在斜谷,自己率主力出祁山,拿下隴右,結果被馬謖給坑了,仍盡得隴右之居民。此舉和當年韓信之暗度陳倉異曲同工,只可惜韓信面對的是秦國三個降將,而諸葛亮面對的是強大的曹魏;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諸葛亮北伐

第二次北伐:陳倉遇郝昭,個人認為這是一次圍點打援,在撤退途中斬殺魏國名將王雙

第三次北伐:拿下武都、陰平,並擊退魏國名將郭淮

第四次北伐:祁山正面剛的結果: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這裡的甲首指的是披甲的軍官,僅軍官就有三千,殺敵至少過萬,並且射殺了五子良將的獨苗——張郃。魏軍從此避戰,直到諸葛亮死後才有所改變,司馬懿“畏蜀如虎”的名號就是那個時候被安上的。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張郃中伏

第五次北伐:星落五丈原,司馬懿留下“天下奇才”的感嘆!

聲東擊西、圍點打援、虛掩誘殺,此詭計也,如何能說諸葛亮不善奇謀。兵法裡講究以正合,以奇勝,不管是正面剛,還是陰謀詭計,諸葛亮都做到了,只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魏蜀之間差距過大,難免悲涼!

總結

另外,諸葛亮對後世軍事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李靖、韓擒虎、岳飛等名將都是諸葛亮的粉絲。同時諸葛亮還有不少軍事理論著作傳世,如《南征》、《北出》等。諸葛亮也是少數幾個歷經朝代變更卻仍配享“武廟十哲”的軍事家。

從“兵家四勢”再談諸葛亮:三國曆史中“唯二”的軍事家

武廟十哲

諸葛亮作為一名軍事統帥,行“兵陰陽”、用“兵技巧”、定“兵權謀”、為“兵形勢”,完全比肩三國中的另一軍事家曹操,為三國“唯二”的軍事家。

我是沐茗,為你解讀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