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西藏日喀則最值得去的14個景點,每一個都是不容錯過的風景
跟著夢境去旅遊
1/14 珠穆朗瑪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線上,它的北部在中國西藏定日縣境內(西坡在定日縣扎西宗鄉,東坡在定日縣曲當鄉,有珠峰大本營),南部在尼泊爾境內,而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國跨越四個縣的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和尼泊爾國家公園的中心所在。
2/14 羊卓雍湖: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拉薩西南約70公里處,與納木錯、瑪旁雍錯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措面積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其湖面平靜,一片翠藍,彷彿如山南高原上的藍寶石。
3/14 亞東溝:南北落差近二千米從海拔4700多米的帕裡鎮下行,經上亞東鄉、下司馬鎮(海拔2945米)、下亞東鄉,南部海拔2800米。植被從高山草甸到低矮灌木叢,到高聳的喬木林。從帕裡至亞東縣府所在地下司馬鎮的46公里。 亞東溝居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周圍有亞東口岸(通過乃堆拉山口)。四面環山,東與不丹接壤,西接錫金。
4/14 陳塘溝:站在高處俯瞰陳塘溝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兩條細狹的河流——朋曲和嘎瑪藏布交匯在西藏日喀則地區定結縣的陳塘鎮。有人曾形象地說過,這一帶的風景是陳塘版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跟氣勢磅礴的雅魯藏布江相比,這裡少了一些雄壯,多了幾分寧靜。 雖說是鎮,但眼前的陳塘更像是一座懸在半山腰的村莊。
5/14 嘎瑪溝:西起於珠穆朗瑪峰東坡下的窮卓冰川,東達陳塘溝(匯入朋曲),北至卡達(卡得)藏布與嘎瑪藏布的分水嶺(朗瑪拉—曲拉山脈),南抵尼泊爾巴隆國家公園。 嘎瑪溝以其陡峻的峽谷、蔥鬱的森林、五彩的杜鵑花及清澈的泉水聞名於世。此外,從嘎瑪溝裡可看到世界最高峰珠峰及其東坡,從北坡觀賞到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
6/14 絨轄溝:是一條東北到西南走向的狹長深谷,起點從達倉村算起,終點到靠近邊境的左不德村,長約55公里。絨轄溝的景觀特色非常豐富而又界線清晰。首先從絨轄溝的“東大門”開始,是一個叫卓吉措布的高臺地,四周是卓奧友峰冰川融水匯聚而成的高山溼地、溪流和湖泊,是典型的高山溼地景觀。然後從達倉村到倉木堅村,懸崖峭壁林立,峭壁中還懸掛著一條落差數十米的瀑布,這就是是美麗的月亮谷瀑布。
7/14 樟木溝:樟木溝頂端的通拉山口,不像其他山口那樣穿山越澗,溝壑縱橫,而是一道大斜坡。 站在通拉山口,人的視野極其開闊,除了來路已經淹沒在漫漫山包之後,東、南、西三面一眼可以望到天邊:東邊有卓奧友峰,南面是樟木溝谷地,西邊有希夏邦馬峰峰群。
8/14 吉隆溝: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驚訝於造物的神奇,竟然會讓四季並存在這麼狹小的一個山谷裡。峽谷裡綠樹成蔭,繁花似錦。葉鬆昂首雲天,亭亭玉立;長葉雲杉幹形通直、小枝柔細如同垂柳。恬靜的村莊被綠樹環抱著,不遠處能清楚地看見若隱若現的雪山。說它清楚,是因為雪山屹立在那裡;說若隱若現,是因為雪山被煙霧籠罩著。
9/14 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建築結構也深刻影響了其他藏傳佛教建築如五當召。 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10/14 卓瑪拉康:公元11世紀,著名孟加拉僧人阿底峽應邀到拉薩傳教宏法,曾長居此地,直至1054年圓寂。弟子們為表紀念,於此建寺,俗稱聶塘寺。因主供阿底峽生前隨身供奉的本尊度母銅像(即卓瑪佛像),遂名卓瑪拉康,又名聶塘度母殿,現存的度母殿為20世紀30年代由熱振活佛主持重建的,最初的形制已無法瞭解。
11/14 白居寺:始建於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歷時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築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
12/14 薩迦寺:“薩迦”系藏語音譯,意為灰白土。公元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昆·貢卻傑布(1034-1102)發現奔波山南側的一山坡,土呈白色,有光澤,現瑞相,即出資建起薩迦寺,逐漸形成薩迦派。薩迦寺用象徵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徵觀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徵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
13/14 江孜宗山遺址: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海拔4020米,相對高度125米,在年楚河平原中央顯得非常雄峻。 宗山面白居寺方向是大面絕壁。沿絕壁右側的山脊往北,山勢陡緩,但絕少植物,山岩皆裸露,呈麻紋,形似馬背脊般光溜。往北約六百餘米左右,山脊分東西兩支,較長的西支山脊的環抱處即白居寺。而白居寺老城就散落在宗山的周圍。
14/14 夏魯寺:根據寺史記載,夏魯寺始建於公元1087年,相當於宋朝哲宗元佑二年。建寺的創始人名傑尊嘉饒穹涅。至公元1320年,相當於元朝仁宗延佑七年的時候,夏魯寺迎請布頓大師主持寺務,自此在西藏佛敎中建立了夏魯派。到公元1333年元惠宗時,布頓大師乃重行修建了這座寺院。2012年,寺院有僧侶六十多人。 夏魯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藏佛教後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是喇嘛教夏魯派(布頓派)的主寺。
2017-09-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