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乃莊子至理名言

莊子 老子 列子 戰國時期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2017-04-21

作者:楊本樞

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乃莊子至理名言晨曦的第一縷陽光透過飄搖欲墜的窗櫺照進一間破舊的茅草屋裡,在一張陳舊的案几旁,莊子手捧一捆竹簡聚精會神地看著,如同一個孩童看到美味的食物流露出的那種貪婪的、垂涎欲滴神情。

時間就在這種雕塑般靜止的畫面裡慢慢的流逝,不知不覺,一個上午的時光就過去了。當藺且走進來的時候,莊子還在隱几而坐,還在手捧竹簡,還在吮吸這竹簡中的甘露。

藺且站在莊子的身旁,恭敬的問道:“老師讀的是老子的書嗎?”

莊子抬起頭看看藺且,“是的,今天看的這些內容對我啟發很大。”

藺且趕緊順著莊子的話語說道:“請先生賜教。”

莊子用手指點著竹簡中的一段話說: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莊子說:“老子對於人世看得很透,人們生活在物慾橫流的世間,孜孜不倦地追求什麼?上層人追求的是榮華富貴,普通老百姓追求的是豐衣足食。在追求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上榮辱、機會和磨難。在面對這些不同尋常的情感時,人的本性體現出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的一面。”

“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子分析得很到位,因為人都有肉體,人的心靈總是屈就形體而存在,生病了就擔驚受怕,大難來臨了就惶惶不可終日;受寵了表現的是驚嚇,屈辱了表現的還是驚嚇。”

“如果心靈能夠勇敢的脫離形體而存在,能夠超脫形體,忘掉自己的形體,人可能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情感制約,能夠實現心靈的逍遙。”

“推而廣之,縱觀歷史上的神仙傳說,那些神仙不管是為了拯救天下萬物,還是幫助一方利益獲得者,他們最終目的都不是為了封官加爵,而是單純的拯救與幫助事宜,絕不會討價還價、斤斤計較。”

“再說說治理一方領土的聖人吧。有道的聖人心中有大愛,像堯舜禹這些聖人們帶領老百姓生活,其目的很單純,就是讓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生活安穩,不再顛簸流離,這些聖人們並不是為了流芳千古。再看看現在的君主們,哪一個不是為了擴土並國,哪一個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他們離聖人二字差距太遠了。”

“老子為了老百姓能夠過上好一點的生活,寫了多少奉勸君主的格言警句啊!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再如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還有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莊子得出結論:“我理想的最高境界就是,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大意是,最高境界的至人心中沒有小我,有的則是整個宇宙;次一等的神仙心中沒有功名的概念,再次一等的聖人心中不會裝著名利思想。)

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乃莊子至理名言

藺且聽完老師的恢宏言論後,有些發呆,他一時還不能完全領悟莊子言論中的深意,他需要慢慢的咀嚼,細細的品味其中的深意。

莊子看到藺且有些發矇,知道他沒有完全領會自己剛才的那一段長篇大論,就轉移了話題。

莊子說:“逍遙是人們心靈的一種狀態,我比較過鯤鵬和麻雀的逍遙,這是從萬物的角度分析人性。眼觀人類社會,直接剖析人性的逍遙也具有好幾個層次。”

“現實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追求,追求的目標不同,其精神境界也就不一樣,我提出了五種人生境界,有知名人士如列子、宋榮子的人生境界,也有具有共性的無名小卒的人生追求。”

藺且聽到老師提出了五種人生境界,就說道:

“我知道老師的這個觀點,您的意思就是儘管不同的人士有不同層次的人生追求,但是,他們都具有一個共性,就是都需要憑藉外力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莊子讚歎道:“看來你是認真鑽研了,領悟到了我的核心思想。我想表達的意思是這些人雖然或多或少的具有逍遙的思想,但都沒有達到逍遙的最高境界—不仰仗任何外力,無物可擋。”

下面是莊子和藺且上述對話的部分,即《逍遙遊》此段的譯文和原文,請讀者朋友們欣賞。

譯文:

莊子感悟:所以說,有些人的智慧和才能足夠勝任一方官員,有些人的行為符合鄉規民約,有些人的德行符合國君的要求得到國君的厚待,這些人就沾沾自喜,自鳴得意。這和小麻雀的行為有什麼區別呢?

但是,齊宣王時代的大臣宋榮子看不起這些“麻雀”似的的人物。宋榮子屬於相當有定力的人物,他不會因為舉國之內都讚頌他而驕傲,也不會因為舉國之內都非議他而沮喪。宋榮子的境界早已達到精神突破身體的束縛,清楚地瞭解榮辱的分界線。他雖然不熱衷於功名,但精神世界仍未達到與天地齊步的境界。

相比宋榮子而言,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列子顯然又高出一頭,列子憑風飛行,身形縹緲輕靈,十五天飛個來回,瀟灑自在。也從不刻意去追求所謂的福氣,看上去好似孫悟空在空中來去自由,不受羈束,但是,列子雖然不需要用腳在地面上行走,卻還是需要藉助於風力才能夠飛行。

嗚呼,如果能夠乘天地之氣,能夠駕馭陰陽變化,駕馭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變化,遨遊在無窮無盡的太空中,這樣的人還需要藉助外力嗎?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乃莊子至理名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