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莊子 哲學 佛教 儒家 古詩 廣東阿俊 2019-09-04
"

當一個人死後,去了哪裡?會成為什麼狀態?這是自人類有智慧時,便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後世的神學與哲學,兩大學派的終極研究話題。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都是從道中出來的,最終還將歸於來處。於是,對於死亡,有了另一個稱呼————“歸”!就是說,歸於本源,回到道中,就如同你不曾出生一樣,不生亦不滅,只是後世誤傳,將“歸”傳成“鬼”。

“鬼者,歸也。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同反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

"

當一個人死後,去了哪裡?會成為什麼狀態?這是自人類有智慧時,便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後世的神學與哲學,兩大學派的終極研究話題。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都是從道中出來的,最終還將歸於來處。於是,對於死亡,有了另一個稱呼————“歸”!就是說,歸於本源,回到道中,就如同你不曾出生一樣,不生亦不滅,只是後世誤傳,將“歸”傳成“鬼”。

“鬼者,歸也。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同反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道家經典中,“旅歸”常指人的生命;這是個比喻,比喻生是暫時的,就像旅途反歸家鄉;而道是永恆的,就像自己的家。道家認為,天地萬物不過是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

故《屍子》引《老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也。”;列子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莊子》說:“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是佛教的輪迴思想。實際上,這種說法旨在論證道家的生死齊一,屬於“齊物”思想;與《莊子·知北遊篇》所說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相似,而與佛教的輪迴思想絕不相同。

輪迴說的基礎與生化說不同,他以因果為理論基礎。而道家生化說則屬於純粹的萬物生化論,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雖然從表面上看,二者存在相似之處,但實際並不相同。

"

當一個人死後,去了哪裡?會成為什麼狀態?這是自人類有智慧時,便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後世的神學與哲學,兩大學派的終極研究話題。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都是從道中出來的,最終還將歸於來處。於是,對於死亡,有了另一個稱呼————“歸”!就是說,歸於本源,回到道中,就如同你不曾出生一樣,不生亦不滅,只是後世誤傳,將“歸”傳成“鬼”。

“鬼者,歸也。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同反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道家經典中,“旅歸”常指人的生命;這是個比喻,比喻生是暫時的,就像旅途反歸家鄉;而道是永恆的,就像自己的家。道家認為,天地萬物不過是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

故《屍子》引《老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也。”;列子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莊子》說:“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是佛教的輪迴思想。實際上,這種說法旨在論證道家的生死齊一,屬於“齊物”思想;與《莊子·知北遊篇》所說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相似,而與佛教的輪迴思想絕不相同。

輪迴說的基礎與生化說不同,他以因果為理論基礎。而道家生化說則屬於純粹的萬物生化論,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雖然從表面上看,二者存在相似之處,但實際並不相同。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莊子》雲:“鬼者,歸也。”“生為徭役,死為休息。”又云:“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

先秦的道家認為,生死好比事物的兩個面,“生者,時也;死者,順也。”生是自然的自然,做人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人來自於自然之中,與物具化,死後復歸於自然。是以古人稱死又叫“物化”。古詩云:“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死亡不再是一場令人震驚、無法理喻的惡夢。莊子妻死,鼓盆而歌,一個新的、樂觀的死亡哲學,就以這樣驚世駭俗的方式登場。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人生不過是從無氣到有氣,從無形之氣到有形之氣,從無生之形到有生之形,這樣一個生命的有序過程;而死亡則是這種演化的迴歸。這比儒家的魂魄說更遼遠,更空靈,生死齊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辯證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生死不過一氣而已。

《莊子》裡的大部分故事,看似都是一些荒唐之言,無稽之談。但如果將他的思想與我們生活聯繫起來,就會發現莊子的悲天憫人在於它的每個故事都貼近人心。看見人內心生與死的較量,看見我們可以活下去的那個希望。

"

當一個人死後,去了哪裡?會成為什麼狀態?這是自人類有智慧時,便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後世的神學與哲學,兩大學派的終極研究話題。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都是從道中出來的,最終還將歸於來處。於是,對於死亡,有了另一個稱呼————“歸”!就是說,歸於本源,回到道中,就如同你不曾出生一樣,不生亦不滅,只是後世誤傳,將“歸”傳成“鬼”。

“鬼者,歸也。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同反也。古者謂死人為歸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歲往之亦速矣。”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道家經典中,“旅歸”常指人的生命;這是個比喻,比喻生是暫時的,就像旅途反歸家鄉;而道是永恆的,就像自己的家。道家認為,天地萬物不過是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

故《屍子》引《老萊子》說:“人生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同歸也。”;列子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是者,安知不生於彼?”《莊子》說:“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

有的學者認為,這些是佛教的輪迴思想。實際上,這種說法旨在論證道家的生死齊一,屬於“齊物”思想;與《莊子·知北遊篇》所說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相似,而與佛教的輪迴思想絕不相同。

輪迴說的基礎與生化說不同,他以因果為理論基礎。而道家生化說則屬於純粹的萬物生化論,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雖然從表面上看,二者存在相似之處,但實際並不相同。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莊子》雲:“鬼者,歸也。”“生為徭役,死為休息。”又云:“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

先秦的道家認為,生死好比事物的兩個面,“生者,時也;死者,順也。”生是自然的自然,做人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人來自於自然之中,與物具化,死後復歸於自然。是以古人稱死又叫“物化”。古詩云:“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死亡不再是一場令人震驚、無法理喻的惡夢。莊子妻死,鼓盆而歌,一個新的、樂觀的死亡哲學,就以這樣驚世駭俗的方式登場。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人生不過是從無氣到有氣,從無形之氣到有形之氣,從無生之形到有生之形,這樣一個生命的有序過程;而死亡則是這種演化的迴歸。這比儒家的魂魄說更遼遠,更空靈,生死齊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辯證就在其中,自然之"道"超越一切,一氣之轉變,氣聚而生,氣散而死,生死不過一氣而已。

《莊子》裡的大部分故事,看似都是一些荒唐之言,無稽之談。但如果將他的思想與我們生活聯繫起來,就會發現莊子的悲天憫人在於它的每個故事都貼近人心。看見人內心生與死的較量,看見我們可以活下去的那個希望。

人死後去了哪裡?上古先民說:“鬼者歸也”

然而在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存在著巨大的壓力。生存壓力、就學壓力、就業壓力等等,導致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越來越多的人們,在這個時代裡選擇輕生。其實,這個社會就像一個金字塔,每個人踏入社會,總要有人去做塔的基座,這也是塔的一部分;本無好壞貴賤,只是看人的心態取捨。當不願意做基座時,他面對的不是簡單心理失衡,走到極致就是對於生死輕易的選擇。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在今天這種壓力下,人由於這種失衡而採取的對生命最草率的一種處理。

其實,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樂生,做到順生,做到讓親人幸福快樂,活好每分每秒。調整好自己面對萬事萬物的心態,逍遙灑脫一生,真正到生死大限來臨的時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對死亡說:“我此生無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