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莊子 道德經 儒家 中庸 老子 大智慧 小播讀書 2019-06-08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齊物論》。“逍遙遊”和“齊物論”是莊子最為著名的兩篇,逍遙遊關於人生態度的闡釋,而齊物論是關於道家辯證思維的闡述。接下來,我們來分享莊子在“齊物論”中的思想。我會用兩篇文章為大家解讀。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01

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在智慧

《齊物論》是《莊子》的第二篇,為什麼叫“齊物”論呢?什麼是齊物,齊物的意思就是萬物相同,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而體現“齊物”思想的,就是著名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這句話了。這有一個簡短的故事。

原文是: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意思是,南郭子綦(一個杜撰人物)靠著椅子坐著,抬頭向天、緩緩吐氣,神情淡漠,好像失去了自身。顏成子游(也是一個杜撰人物,是南郭子綦的徒弟)問老師“你這是怎麼回事呀?,形體不動就像槁木一樣,難度心神也可以讓它如同死灰一樣嗎?您今天靠著桌子坐的神情,與之前不太一樣呀”, 南郭子綦說“你問的正好,今天我做到了忘記自己,你知道嗎?你聽說過人籟,卻不曾聽說過地籟;即便聽說過地籟,也沒有聽說過天籟吧!”

這裡“籟”表示蕭,是一種中空樂器,人籟就表示一種人演奏的聲音,而天籟則表示為大自然所發出的聲音,意思是說,一般人能聽到人吹的蕭生,而達到忘我境界的人,可以和大自然融為一體,聽到天籟之聲。所以莊子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並不是一種消極怠慢的態度,而是一種修行的境界。

02

莊子對人性的洞察。人生百態,喜怒無常。

在儒家的《中庸》中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是人的四種基本情緒,而在這裡,莊子將情緒描述的更加細緻入微。莊子用了“喜怒哀樂,慮嘆變蜇,姚佚啟態”12個字來描述了人的情緒變化,欣喜、憤怒、悲哀、快樂、憂慮、嘆息、反覆、恐懼、輕浮、放縱、張狂、作態。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莊子說“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鬥。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有的人跟外界事物糾纏不清,有的人整日裡勾心鬥角,有的人疏怠遲緩,有的人高深莫測,有的人辭慎語謹。小的懼怕惴惴不安,大的驚恐失魂落魄。

這些情緒都是反覆無常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一切都是正常,就好像樂聲從中空的樂管中發出,又像菌類由地氣蒸騰而成。意思是說,人的這些情緒變化,就像大自然的變化一樣都是正常的。“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釋然吧,一起都是偶然如此,不用太過在意。

03

萬物相對,萬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統一的一面;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轉化。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對事物的相對性,進行了很多闡釋,比如在《道德經》第二章中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天下的美醜、善惡、難易、長短、高下都是相對的。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而莊子在《齊物論》中也說“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意思是沒有外在的一切,就顯現不出我的存在;沒有我的存在,也無法肯定外在的一切。這兩者其實關係密切,只是不知道是誰造成這樣的對立狀態。好像有個“真宰”存在,但是又找不到它的跡象。而這裡的“真宰”就是道家思想中的“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家思想中,道在一種變幻莫測的存在,到在一切事物之中,也高於一切,是萬物的初始和本原,也是萬物的規律和道理。

關於萬物的相互相成,莊子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描述,他說: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這裡莊子說萬物相互形成了“彼此”,而“彼此”都是相對相生的,是否因果會相互轉換。比如你可以“手指”來說明手指是手指,用“非手指”來說明手指不是手指,也就是說,一個問題,可以通過“證明”或者“證偽”來證明它的存在,這是一種辯證思維。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這一句很關鍵,體現了莊子和道家思想的智慧。

《莊子·齊物論》莊子說“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才是人生大智慧


其中“莫若以明”之“以”字當訓為“已”。“以”、“已”二字在古代互相通用。“明”字,當如下文所謂“勞神明為一”中“明”的意思,即指智慧、認識活動而言。因此,“以明”即“已明”,亦即“止明”、“去明”、“棄明”、“不用明”的意思。這是說,"莫若以明"的意思是要人們拋棄一般世俗人運用智力去分別是非、彼此的那種認識活動,而要從物本來就沒有確定不移的是非、彼此之分的所謂"常"去加以認識。換句話說,世間萬物的是否因果都是千變萬化,變幻莫測的,不要自以為聰明,從自己的觀點和角度去理解。

這是一種拋棄以人類“自我中心”的思想。在2000多年前,莊子能領略這樣的智慧,顯然已經非常了不起,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自信等都是人性顯著的特徵,是隱藏在人性底層的基因。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去評價、判斷和決策,這也是人類思維的一大誤區。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齊物論”的上篇,我們分享了莊子的人生智慧,下篇我們將為大家帶來莊子的萬物相對的辯證思想,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