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畫像)

《莊子的世界》

(5-10集)

作者:王澤仁

第五集 《人間亂世》

問:莊子生活在戰國亂世,民不聊生。“方今之時,僅免刑焉!”面對這樣的世道,儒家期待用仁愛、禮儀挽救道德的衰敗;墨家主張兼愛、非攻,企圖平息戰亂。顯然,一個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一個是良好的願望而已。那麼面對險惡的社會現實,莊子給世人提供了一條怎樣的自救之路呢?

答:莊子不同於儒墨兩家,他從入世轉到了出世,從社會中尋找出路轉為從個人精神世界中尋找前途。為世人解決“涉亂世以自全”的避害全身之法。面對當時政治黑暗,統治者殘忍暴虐的普遍情況下,莊子認為與他們的相處非常艱難,且時刻有身披刑戮、命喪黃泉的危險。莊子假借前人之事來說明與統治者的相處之道:顏回用名利之心、仁義之理去遊說衛國國君,被孔子否定,並認為顏回有殺身之禍。接著顏回提出了“端而虛、勉而一”,“內直外曲、成而上比”等方法去遊說;又被孔子否定了。孔子認為人間一切的禍根來自名利二字,要想擺脫禍患,唯有隨機應變,“入則鳴,不入則止”,使心境達到空明的境地,忘形棄智,虛己無名,物我兩忘,進入心神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心齋”之境。

問:人生在世,有很多迫不得已之事;在做這些事情之時,免不了會遇到莊子所謂的兩種禍患,即:人道之患與陰陽之患。那麼,如何去化解這些禍患,就是一個人的大智慧了。

答:是的,做事而無禍患,這算是很高的智慧了。做事有禍患而能化解,也是很厲害的了。莊子所謂的人道之患,指的是臣子替君主辦事,或不免於君主因不滿而加害。所謂的陰陽之患,指的是做事時,不免於自己因惶恐不安而染疾。莊子認為,與其每天擔驚受怕、貪生怕死,不如將生死置之度外,主觀上採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態度,一切順從自然的安排,“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唯有如此,方能避免一切後患。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莊子中有這麼一個故事:顏闔問於蘧伯玉,請教如何做衛靈公太子老師的問題。蘧伯玉說:忘記自己,順從引導他就好。他像嬰兒時,你也像嬰兒;他無拘無束時,你也無拘無束;他放蕩無羈時;你也放蕩無羈。這是一種怎樣的人際相處之道呢?

答:莊子在這裡講的是“順物無己”的思想;莊子認為,要說服或改變一個人,首先不能彰顯自我,而是要順從對象,而這種順從又不能顯露行跡,否則將會招致身敗名裂。莊子說:“螳臂當車,自不量力”這是因為螳螂把自己的才能看的太了不起的緣故,經常誇耀自己的才能去觸犯別人,這就危險了。

那些養虎的人懂得順從老虎的喜怒之情,伺候著它的飢飽來餵食,老虎與人不同類別卻喜歡餵養它的人,那是因為人們隨順了它的性情;老虎所以傷害人,那都是人們違逆了它的性情的緣故啊。那些愛馬的人,也是一樣,平時精心照顧寶馬,可是一旦有細微照顧不周,馬就會怒氣沖天,咬斷勒口,掙斷轡頭,損壞胸絡。這就是所謂的: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能不謹慎嗎?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畫像)

問:我們已經談到了莊子的“心齋”、安時處順、順物無己的“避害全生”之法。而莊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亂世求生存的法寶。這個法寶就是:無用之用。

答:身處亂世,有用反而招來禍患,無用卻可避害。《莊子》書中有很多描寫“無用之用,不材之材”的寓言故事。櫟社樹用來造船,船很快會沉沒;用來做棺材,棺材很快就會腐爛;用來做器具,器具很快就會毀壞;用來做門戶,門戶很快就滲出脂漿;用來做柱子,柱子就會生出蛀蟲;這是一棵不材之木,無所可用,且這課樹用社神來寄託形體,免遭屠戮,所以能夠長壽。那些有用之樹,剝的剝,折的折,砍的砍,總之它們“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接著莊子描繪了一個殘疾人的形象,他的名字叫支離疏。其形象:頤隱於齊,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要多醜有多醜,可是每次國家徵兵時,支離疏卻敢明目張膽遊於鬧市;國家有徭役時,他因殘疾而免除服役;國家救濟貧病時,他可以領到三鍾米和十捆柴。莊子發表感嘆道:“夫支離者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第六集 《完美道德》

問:莊子的道德,和儒家講道德不同;儒家的道德主要指一個人必須符合“仁智禮儀信”的規範。而莊子的道德強調的是遺形忘情、因循自然,而非社會禮義規範。

答:是的,在莊子心目中,“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謷乎大哉,獨成其天。”正因為此,荀子批判他“蔽於天而不知人”。可是我們想想,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特別是最近百年以來的現代社會,人們所犯的往往是“蔽於人而不知天”的錯誤,而莊子的的思想可以為我們現代社會的病根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問:在莊子的世界裡,那些道德完美至善的代表為何都是殘缺不全,極其醜怪的呢?

答:莊子憑空創造了六個殘缺不全,但內質卻極其完美、道德卻極其至善的任務形象,通過形體的殘缺和道德的完美,形成鮮明的對比,目的是讓人們“離形去知,遵道樂德”,反覆說明形殘貌醜不足影響道德純美的價值。

兀者王駘,他雖然斷了一隻腳,但他的聲望卻超過了孔子,他的學生數量和孔子一樣多,連孔子也要拜他為師,王駘何德何能讓孔子甘拜下風呢?因為他參悟了生死,領悟了永恆不變的大道,能夠“保始”、“守宗”,把握事物的本質,能夠用齊一的觀點看待萬事萬物,所以人們都願意追隨他。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鄭子產羞與兀者申屠嘉同行,因為申屠嘉是刑餘之人,子產對他充滿著傲慢與歧視。而申屠嘉不以遭遇刑罰為恥辱,能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泰然處之。生活在迫害之中,猶如“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申屠嘉的老師伯昏無人與其相處十九年,卻不曾感到申屠嘉是殘疾人,與鄭子產形成鮮明對比。莊子通過此故事要說明:形體的殘缺不影響心智的完善,反之有的人形體雖然完好卻心智殘缺。

兀者叔山無趾雖然喪失了足,“猶有尊足者存”,說明精神遠比形體尊貴。

哀駘它,形貌醜陋到使天下人見了都驚怕的人,卻有著地心一樣的吸引力,除非你不曾和他相處過。男人與他相處,思慕而不捨離去;女人與他相處,寧為他的妻妾;國君與他相處,情願把國家讓給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不僅相貌醜陋,而且無權無財,甚至見識也一般,那麼何以成為君臣百姓的偶像呢?只因為哀駘它是一個全德之人,他真正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之人。他參透生死、富貴、窮達等一切俗世的名利,不為外物繫累,道德高尚而不顯露,萬物自然親附不離。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闉跂支離無脣與甕央大癭,兩個奇形怪狀、殘缺不全的人物,他們卻獲得了衛靈公與齊桓公的青睞。相處久了,衛靈公和齊桓公反而覺得正常人的脖子太細長了。說明“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莊子說:“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

問:人原本就沒有情嗎?人而無情,又怎麼能稱為人呢?既然為人,又怎麼能沒有情呢?

答: 莊子所謂的情,特指是是非非的區別。莊子所謂的無情,勸誡我們不要因為好惡愛憎之類的情緒損害自己的身體和本性,要順任自然而不是人為的去增益生命。道家向來主張“有情而不累”,哀樂不入,安時順變。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第七集 《大道之宗》

問:“道”是道家學派最重要的概念。老子認為大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萬事萬物的主宰。並認為天地萬物都要遵道而行: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那麼莊子對於“道”又是怎麼描述的呢?

答:莊子關於“道”的闡述,基本上繼承了老子的宗旨和觀點。莊子講:“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豨韋氏得之,以挈天地。。。”莊子認為:“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一般人不能真正的“知天”與“知人”。唯有真人可以體悟“天與人不相勝”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問:儒家講成聖,道家講修真,對於道家崇尚的真人,莊子又是怎麼具體描述的呢?

答:莊子對於“真人”的描述,形象具體,他說:古時候的真人,不違逆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謀慮事情,錯過時機而不後悔,正當時機而不自得。像這樣的人,登高不發抖,入水不沾溼,入火不覺熱。他們睡覺時不做夢,醒來時無憂愁,飲食不求甘美,呼吸深沉綿長,全身氣息通暢。古代的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出生了不欣喜,入土了不拒絕,無拘無束的去世,無拘無束的來世而已。不忘記生命的本源,不尋求自己的歸宿。一切接受自然的安排,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像這樣的真人,他的心欲早已忘懷,容貌寂靜安閒,額頭寬大飽滿,表情嚴肅像時像秋天一樣冷悽,態度和藹時像春天一樣溫暖,喜怒無心,像四季的自然變化,隨事合宜,無跡可尋。他們“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貨萬物,而民勿恃。”他們不求功業,不慕名利,不被役使,不喪真性,自得適意。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要做到真人的境界似乎很難啊,要參悟生死,淡薄名利,不務不求,隨順自然。

答:是的,確實很難做到真人的境界,莊子講:“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形象的譬喻了大道才是人類安身立命的真正場所。並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既然大道化生天地萬物,而人藏身於天地之間,又有什麼可亡失的呢?把天地視為大熔爐,把造化視為大鐵匠,往哪裡去不可以呢?

問:莊子為了更加具體的描述“道”的內涵,特別講了幾位體悟“道”的好友的故事。

答:是的,這些故事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尤其是他們的交友的境界: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結為莫逆之交,共同體悟“死生存亡之一體”,因而能夠坦然面對得與失、生與死,達到“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的入道境界。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為友,子桑戶死而孟子反、子琴張二人卻臨屍而歌,不為死生之情所羈絆。他們是孔子眼中的方外之人,體悟的是“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的入道境界。

關於生死體悟,莊子還講過一個著名的故事:孟孫才母親去世,他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並因而獲得善於處喪的美名。顏回很不解,孔子說孟孫才這個人可謂知道如何服喪了,他明瞭自然變化的道理,明瞭生死的真諦,因而不拘於繁瑣禮節而能簡便處之。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得失、貴賤、貧富、生死等等是入道者必須參透的,否則不能稱之為得道者。那麼“道”可傳可授,可學可證嗎?

答:莊子講了這麼一則故事:南伯子葵向女偊求教:“道可以學到嗎?”女偊說:“我曾經傳道給一個叫卜樑倚的人,三天後,他能夠‘外天下’,七天後,他能夠‘外物’,九天後,他能夠‘外生’,他已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已經忘掉自我了,而後能‘朝徹’,心竅豁然徹悟,徹悟後就能‘見獨’,可以洞見獨立而不改的大道了;入道之後,就能不受古今時間的束縛,進入無生無滅的永恆境地。”

顏回對老師孔子說:自己忘記了仁義,接著忘記了禮樂。孔子說做得還不夠,最後顏回說自己體悟到了“坐忘”的境界。孔子說:“與萬物混同於一體就沒有偏愛了,於萬物一起變化就沒有偏執了。我願意追隨你一起達到‘坐忘’的境界”。所謂坐忘,按照顏淵的解釋就是: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第八集 《無為而治》

問:在治國上,儒家重仁義,法家重刑賞,道家講無為。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莊子雖遊世,但也強烈的關心人間疾苦,希望統治者創造一個太平世界。對於治國理政,莊子又是如何闡述的呢?

答:莊子的政治思想,與老子的思想一脈相承。要求當政者應順乎人性的自然,為政當無為而治的主旨。莊子明確的指出一個“明王”應該做到:不受稱譽,不使計謀,不強任事情,不主智巧,虛靜無為,逍遙自在,盡享自然所賦予的本性而不自現人為的所得,用心若鏡,不送不迎,物來應照,物去不留,順然自然,不存私心,能夠超脫物外而不為外物所傷害。

問:莊子尤其反對用仁義治國,在莊子的世界裡,甚至連“治國”的意念都不應該存在。《莊子》中有則寓言:天根問無名人如何治理天下,無名人直接鄙視他,說天根是個鄙陋之人,為何問這些令人不快的問題呢?為什麼用治理天下的夢話來觸動我的心呢?

答:是的,莊子認為:像堯舜這樣普遍被人們認為的聖君,他們心懷仁義,以此要結人心,雖然獲得了人心,但未能超然物外;更何況那些憑自己主觀臆斷制定各種法規的君主呢?他們這些做法都是虛偽騙人,聖人治理天下難道是用法度來約束人們的外表的嗎?還有那些自認為做事情敏捷果敢、看問題透徹明達、學道勤奮不倦的人,自以為是可比明王之治,他們這些人,在聖人眼裡不過就像是毫末小吏,自恃才智,終身勞苦,擔驚受怕罷了。真正的明王治天下:淡漠虛靜,順物自然,無偏無私,正己化行,有功不居,隨順人們能夠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這樣天下就自治了。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莊子寫了一段絕妙的寓言文字: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 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這則故事從更為嚴重的生死存亡的角度,回答了帝王從政應當以無用為用、無功為功、無為而治的問題。

問:《莊子.應帝王》中有一則‘神巫季咸給壺子看相’的故事,讀來令人開懷大笑。算命看相與治國有什麼關聯呢?莊子為何要講這則故事呢?

答:列子領著神巫季咸給老師壺子看相,通過幾次看相,壺子分別顯露不同的生命氣息:地文,大地寂靜之象;天壤,天地間的一絲生氣;太沖莫勝,太虛之氣無偏無倚,無跡可尋;虛與委蛇,隨順應變之象。而神巫季咸看到的是相應的生機:杜德機,閉塞生機的景象;善者機,生機活動的景象;衡氣機,生機平和而不可見端倪的景象;弟靡波流,分不清彼此,隨風披靡,隨波濁流,驚慌而逃。

莊子講這個故事看似和治理天下無關,但它著力表現虛己、順變,正可推之為政,說明虛己無為、隨順物化,百姓才可以自安,天下才可以自定。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第九集 《富貴窮達》

問:道家一直在講貧與富、賤與貴、窮與達、名與利等問題。且莊子向來視富貴名利如糞土,相比於富貴,寧願選擇安貧樂道,逍遙遊世。

答:是的,莊子曾經在濮水垂釣,楚威王派了兩位大夫請他做宰相。莊子持竿不顧,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三千年了,國王把它用絲巾包起來,安放在竹箱裡,珍藏在廟堂中。請問這隻烏龜,寧可死了留下一把骨頭讓人尊貴呢?還是願意活著而拖著尾巴在泥裡面打滾呢?”兩位大夫說:“當然願意活著而拖著尾巴在泥裡面打滾。”莊子說:“你們走吧!我也願意拖著尾巴在泥裡面打滾。”

問:據說莊子的好朋友惠施,因為害怕莊子爭奪他的魏國宰相之位,還發生過一些口角矛盾。

答:莊子和惠子,兩個人是非常好的朋友,且他們在一起時,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辯論。比如非常著名的:“子非魚,安之魚之樂?”“子非我,安之我不知魚之樂?”。惠子做魏國的宰相時,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過來,是想取代你當宰相。”於是惠子十分恐懼,在國都中連續尋找了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惠子,說:“南飛有一種鳥,名叫鵷鶵,你知道嗎?這鵷鶵從南海起飛,一直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他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食用,不是甜美的泉水他不飲用。這時有一隻貓頭鷹得到了一隻腐爛的老鼠,剛好鵷鶵從天空飛過。貓頭鷹仰起頭,望著鵷鶵,唯恐失掉腐鼠,大聲怒斥:“嚇!”現在你想用你的樑國來怒斥我嗎?”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莊子》一書中,還有很多辭讓富貴名利的例子,如:許由讓天下、顏闔逃避魯君的延聘、屠羊說辭讓楚昭王的封賞等等。都在反覆說明一個道理:富貴傷身。

答:是的,莊子講了很多很多這類故事。並把這種捨命求富貴的做法,形象的比喻為: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人笑話這種行為,因為“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

問:莊子不僅對於富貴通達有自己的態度,對於窮苦貧賤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答:是的,莊子本身就很貧困。有時候靠借貸過日子。他曾說:“貧窮,那是生不逢時啊。就像那騰躍的猿猴,當它們生活在大樹之中的時候,攀援著樹枝,心悅氣盛,可以說是稱王天下。即使是善射的后羿、逢蒙也不敢小看它們。等到它們落到了帶刺的樹叢中時,儘管小心謹慎,目不斜視,走起路來還是膽戰心驚,這並不是因為頸骨受到了束縛而不靈活,而是因為所處的情勢不利,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啊!”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這麼看來,莊子似乎把貧窮歸結於時運不濟和社會黑暗。

答:是的,在莊子生活的亂世,貧窮大多時候是因為天命吧。《莊子》中有這麼一則故事: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莊子借孔子之口,說:“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第十集 《小大之辯》

問:莊子認為,萬事萬物價值判斷都是相對的。一切事物的大小、是非都是相對存在的,人生的貴賤、榮辱也是無常的。我們應當不執著於榮辱得失而傷害自然本性。

答:是的,莊子哲學的相對論觀點,可謂是參透人生榮辱得失的重要認識論方法。我們最熟悉的《莊子.秋水篇》是莊子相對論觀點的集中體現: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河伯欣然自喜,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等他來到大海邊,見到北海若,望洋興嘆,頓覺自己渺小,沒見過世面,見笑於大方之家了。北海若對他說:“井中之蛙不能與它談論大海,這是因為他生活在小井中的緣故;夏蟲不可以語冰,這是由於它生命的侷限;對於淺陋偏執的人士不能和他談論大道,這是由於他被世俗之學所束縛了。大海算是很大的了,可是我從來沒有感到自滿,生在天地之間,猶如一塊小石頭、一根小樹枝放在泰山上一樣。正存有自以為渺小的想法,哪裡還會感到自大自滿呢!四海在天地之間所佔的分量,不就像在大澤中的一個螞蟻窩嗎?計量中國在四海中的分量,不就像大糧倉中的一粒小米嗎?人在宇宙之間,不就像毫毛之末長在馬身上那樣微不足道嗎?”

領略莊子的生命哲學,感悟莊子的精神境界

莊子

問:是啊,把格局放大,就會不自滿,不自得。正如莊子所言:“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答:是啊,什麼是大,什麼是小,又怎麼能夠絕對呢?大小如此,貴賤、榮辱、是非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用自然之道來觀察,萬物原本就沒有貴賤之分;從萬物自身的觀點來看,都是自以為貴而彼此相賤;用世俗的眼光來看,貴賤的判定並非自己能夠操控。按照萬物大小差別來考察,順著大的角度來看而認為是大的,那麼沒有一物不是大的;順著小的角度來看而認為是小的,那麼沒有一物不是小的。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那麼萬物的差別就看清了。從事物的功能來考察,從有功能的角度來看而認為它有功能,那麼萬物之中都有功能;從沒有功能的角度來看而認為它沒有功能,那麼萬物之中都沒有功能。從人們對事物的取向來看,依著它可肯定的地方去肯定它,那麼萬物之中沒有不可肯定的;依著它可否定的地方去否定它,那麼萬物之中沒有不可否定的。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