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既不是如懿也不是延禧,這兩位咱且按下不表,先來說說在同一時期,作為大清帝國的藩屬朝鮮王廷發生的一件事。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就在兩年前的乾隆二十五年,清廷令貴妃魏佳氏生下了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帝)),這一年的7月3日,朝鮮王廷第二十一代君主英祖李昑下令將自己唯一存活於世的兒子——王世子李愃關進米櫃,八天後,李愃活活餓死,年僅28歲,史稱壬午禍變。此後,1776年,英祖大王逝世,享年83歲,在位52年,是朝鮮王朝最高壽、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英祖死後傳位於他的孫子,也就是李愃的兒子李算,是為朝鮮王朝第二十二代君主正祖大王。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原本是要繼承大統的王世子,又是何緣故遭到君王父親如此這般的對待呢?英祖晚年,當時身為世孫的正祖大王請求刪除《承政院日記》(《承政院日記》是記錄朝鮮君主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似於中國各個朝代君王的《起居注》,但前者要比後者更為寬泛)中有關其父思悼世子的記載,由此後世對於李愃的死因不甚了了,因而成為朝鮮王廷的一樁歷史迷案。

2015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思悼》,似乎對這一樁歷史迷案給出了註解,然而影像背後真正的歷史或許是更加多面的。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朝鮮王朝五百多年的歷史,期間有兩百多年是被朝廷中各大勢力組織起來的朋黨所掌控。從宣祖(朝鮮王朝第十四代君主,於1567年至1608年在位)時期東人黨和西人黨的分裂開始,幾經分化及演變,到了肅宗(朝鮮王朝第十九代君主,於1674年至1720年在位)朝,朋黨政治發展到了最高峰,朝內黨派鬥爭異常激烈。其時,西人黨重新掌權,但內部也已分化出老論派和少論派。

英祖李昑,本是肅宗庶出的第四子(二三子均早夭),初為延礽君,肅宗庶長子景宗體弱(貌似沒有生育能力),一直無所出,在景宗元年,李昑就被老論派推舉為王世弟(這其實也是黨爭的結果)。景宗僅在位四年,而後王世弟繼位,是為英祖。英祖繼位向來有名不正言不順之說,他既非嫡子也非長子,另外,其母是肅宗淑嬪崔氏,出身賤民,是朝鮮王朝時期四大階級(一、王族和士大夫即為兩班貴族,二、中人,三、平民,四、賤民,各個階級都有明文規定,如不是特殊情況,否則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中最低一等,以當時社會“從母法” 和“一賤即賤”,即便父親是兩班貴族,只要母親是賤民,生出的孩子也必是賤民。清朝皇室出身不好的妃嬪一旦受寵亦或誕下貴子,就會有抬高身份的封賞。然而,朝鮮王朝的階級制度、嫡庶關係明顯要比中國古代嚴重的多,縱觀朝鮮王朝的後宮,除了太宗李芳遠的孝嬪金氏,也就只有肅宗淑嬪崔氏出身賤民。在這種情形之下,試問一個賤民之子又如何能成為君王呢?悲劇的種子似乎在英祖繼位時就已經埋下了。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英祖自幼便經歷了波折動盪,及至父王肅宗和兄長景宗接連生病,為了照顧他們,英祖侍湯長達十多年之久,由此可知,他行事是何等的謹小慎微。對於推舉他為王的老論派,既有仰仗也有忌憚,他也深知朋黨之爭對國家的危害,所以他登基之後便實施了蕩平之策。

李愃是英祖的次子,也是唯一存活的兒子,出生後不久就被冊封為王世子,週歲時,英祖親寫《小學》賜予世子學習,足可見英祖心中的期許。在尊崇儒學思想的朝鮮王朝,所有的君主都應該是聖人。如何成為德才兼備的聖人,對於將來要成為君主的王子來說,從母胎就已經開始了各種學習和薰陶。《延禧攻略》中乾隆嗔怪令妃不讓十五阿哥永琰到尚書房學習,說哪位皇子不是是卯入申出的,這個時間是從早上的五點到下午的三點,整整十個小時。朝鮮王室對王子的教育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這些具體到每一天的生活當中,對於一個生性活潑的孩子來說無疑是無窮的壓力。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雖然失去了《承政院日記》中對李愃日常活動的記載,不過後世發現的一些李愃寄給自己丈人的信件內容,不禁可以窺探到當時年僅15歲的王世子心中是何等的焦慮和抑鬱:

“我原本就有別人不知道的抑鬱症狀,現在又中暑,再加上剛剛侍奉過皇帝,(因為過度緊張)發高燒,抑鬱症也達到了極致,煩悶得快要瘋掉。這些症狀不能對醫官講。卿對於治癒抑鬱症的藥物非常熟悉,把藥做好偷偷送到我這來如何?”

而根據李愃之妻惠慶宮洪氏所著的《恨中錄》中記載:

“父子品性相異。英祖大王品性英明仁孝,詳察敏熟。而世子則言語沉默,行動之間難以迅疾敏捷,雖德器宏偉,然諸事常與父王品性相違。日常之中,父王相問也無法即刻應答,常猶豫再三。即便是父王問話之時,哪怕並無個人私見,仍徘徊不決,半晌無答,每讓英祖大王氣悶。此事亦成一大過失。”

原本是骨肉至親的父子,只因生在皇家,兒子竟對父親敬畏至此,想來也是哀痛。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英祖登基之初提出的“蕩平”之策到了其統治中期暫時的平息了朝廷中的黨爭,然而各黨派積年累月的紛爭,錯綜複雜的朋黨派系,又豈是一朝一暮能夠化解。及至世子李愃長成,朝中主要的朋黨此時已分化為老論派和少論派,派系內部也是分裂重重,老論派從英祖封為王世弟到登基為王一直都是得勢者,世子李愃的身後多是少論派的支持,再加上王室人員的介入,父子之間及其背後的勢力已然處在了對立面,整個朝堂的情勢可謂剪不斷理還亂。重重的外界壓迫,使得原本精神壓力過重的世子李愃更加的難以承受,他的行為也越來越乖戾。

父親是位嚴父,可也是一位性格極端的君主。據說英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做自己討厭的事情時,從通過的門開始就有所區分。他自己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不能同處一室,甚至禁止自己討厭的人出現在自己喜歡的人走過的路上。想必在這樣的君父面前,任何行差踏錯都是致命的,更遑論世子的乖戾行為了。以致電影《思悼》的開頭,世子李愃在墓室中舉行道場作為祭奠,而後提著劍帶著眾人要去刺殺英祖大王。尋常百姓家父慈子孝的祥和人倫,早已淪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間波譎雲詭般的權力遊戲。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至此,世子李愃唯有一死才能緩和各方面的矛盾危機。但是為了避免李愃的妻兒受到牽連,英祖並沒有治李愃的罪,而是命令他自殺,幾次未果之後才命人將他關入米櫃。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所述的“壬午禍變”。李愃死後,據說英祖後悔不已,親賜“思悼”的尊號,就像當初李愃週歲時,英祖親賜《小學》一樣。

血雨腥風的政治風波中,或許沒有人可以全身而退,即便作為朝鮮王朝在位最久的英祖大王,在思悼世子死後,一直揹負著“殺子”的惡名。所有一切存在及消失的意義不過是為了推動歷史的前進。平民百姓在歷史的浩瀚中宛若煙塵,王公貴胄縱然謂之煙塵中的星光點點,留給世人的不過亦是無盡的猜想!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思悼——被餓死的世子

另外,《思悼》這部電影我看哭了好幾遍,李昑和李愃父子之間的悲劇,宋康昊和劉亞仁之間所展現出來的亦是流光溢彩!影視的偉大魅力或許就在於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