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農村 周齡 果然悠 2019-04-09

導讀:

母豬作為豬場的“發動機”,產仔數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豬場的經濟效益,而影響仔豬產仔數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母豬的胎齡,實驗證明2-6胎齡母豬的繁殖性能比較好,3-5胎齡母豬繁殖性能最好,7胎以後繁殖性能開始下降,初產母豬和9胎齡以上母豬繁殖性能顯著低於其他胎齡的母豬。所以要想保障母豬的經濟效益,就需要母豬群維持一個合理的胎齡結構。

文/果然悠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母豬的胎齡結構指的是不同胎齡母豬在母豬群內所佔比例,因不同胎齡母豬的繁殖性能不同,所以胎齡不同比例豬群的繁殖性能也不同。如果整個母豬群中初產母豬過多,或者7胎齡以上的母豬過多,不僅會導致母豬的產仔數下降,還會影響到仔豬的成活率、日增重,甚至欄舍的利用率等,所以要儘量維持豬場在一個合理的胎齡結構。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不同胎齡母豬生產性能對比

下表顯示的是不同胎齡母豬的胎均健仔數不同,2-6胎母豬的平均健仔數可以達到10.89頭,而初產母豬僅有9.85頭,超過6胎以後的胎均健仔數持續下降,到9胎齡以上時僅能達到9.8頭。所以豬場要想維持較高的母豬產仔數最好將2-6胎齡母豬尤其是3-5胎齡母豬控制在一個比較高的比例。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胎齡結構

根據經驗,豬場若想穩定較高的生產成績而且正常運轉,需要控制母豬的胎齡結構為:初產母豬佔比20%,2胎齡母豬佔比18%,3胎齡母豬佔比17%,4胎齡母豬佔比16%,5胎齡母豬佔比14%,6胎齡母豬佔比10%,7胎齡以上母豬共佔比5%。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如何維持合理的胎齡結構

1)合理淘汰母豬群

根據經驗,要想保持母豬合理的胎齡結構,每年需要對豬群做出40-50%的淘汰,只有及時淘汰生產性能差的母豬才能保證豬場母豬保持較高的生產成績。但需注意豬場在淘汰母豬時的原則是多主動淘汰,少被動淘汰。

豬場管理者應儘早淘汰以下母豬群:

  • a、後備母豬30周內不發情,作為後備母豬淘汰成本是比較低的,如果後備母豬超過30周齡而且使用過催情方式依然不發情那就早日淘汰。
  • b、高胎齡母豬,超過7胎之後母豬的繁殖性能就開始下降,所以超過7胎齡母豬要及時淘汰;
  • c、連續兩胎產仔數偏低的母豬,連續兩胎產仔數均未達到平均水平的母豬也要儘早淘汰,以免拉低整個豬場的平均生產成績;
  • d、患病母豬,患有嚴重的子宮內膜炎、乳房炎、肢蹄病等疾病的母豬都要及時淘汰;
  • e、屢配不孕母豬,藍耳等繁殖障礙性疾病、黴菌毒素中毒、子宮內膜炎等都會導致母豬屢配不孕,對於發情正常且連續2-3次配種不受孕的母豬也要及時淘汰;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2)注意後備母豬補充

後備母豬是豬場母豬的後備補充力量,只有儲備充足的後備母豬,才能大膽淘汰生產性能差的母豬,大膽淘汰高胎齡母豬,畢竟維持豬場穩定的基礎母豬群體才是豬場正常運轉的根本。

後備母豬的補充按如下公式進行:

年後備母豬補充總數=豬場基礎母豬頭數×45%+豬場基礎母豬頭數×45%×15%

(其中45%為豬場母豬年淘汰率,45%×豬場基礎母豬頭數為年後備母豬配種頭數,豬場基礎母豬頭數×45%×15%為豬場補充的後備母豬中不能正常發情配種的母豬頭數)

為什麼規模化豬場母豬產仔數高於農村散養戶,文中這一點很重要!

補充合適數量後備母豬的同時還需要注意後備母豬的培育。後備母豬最好是挑選自產仔性能好、仔豬健康,而且無流產、返情記錄的2-5胎齡母豬。若是自留後備母豬,建議在哺乳階段就進行第一遍挑選,挑選後做好標記,斷奶後轉入專用的保育後備欄,保育結束後挑選合格豬隻轉入後備舍,直至飼養至100公斤前後進行背膘測定,背膘厚度達不到18-20mm的後備母豬再次淘汰,剩下的按照後備母豬的飼養方法飼養直至發情配種為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