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 王敦 晉元帝 東晉 荊州 陶侃 發現佩奇 西晉 汝南 送歷史個救生圈 2019-07-31
"

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一個無辜的人因主角而死時,主角便會悲痛地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見到的次數多了,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這個經常被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誰?他又到底是如何被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

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一個無辜的人因主角而死時,主角便會悲痛地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見到的次數多了,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這個經常被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誰?他又到底是如何被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成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他自幼便才華橫溢,神采俊秀,同輩之間無人敢與他相比。到了弱冠之年,周顗繼承了父親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祕書郎。等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擔任鎮軍將軍後,周顗又被任命為長史。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後,任命周顗為軍諮祭酒,出任寧遠將軍、荊州刺史,並領護南蠻校尉、假節。結果他剛到荊州,當地流民便發生了叛亂。周顗招架不住,只好狼狽逃走。

後來在陶侃部將吳寄的護衛下,周顗才得以平安,併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的軍司戴邈說:“周顗雖然吃了敗仗,但他也是剛履新職,人生地不熟,情有可原。再加上他平日裡素有威望,應該讓他官復原職。”但王敦並不同意。後來晉元帝徵召他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等他回到建康後,又讓他繼續擔任了軍諮祭酒。

"

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一個無辜的人因主角而死時,主角便會悲痛地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見到的次數多了,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這個經常被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誰?他又到底是如何被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成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他自幼便才華橫溢,神采俊秀,同輩之間無人敢與他相比。到了弱冠之年,周顗繼承了父親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祕書郎。等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擔任鎮軍將軍後,周顗又被任命為長史。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後,任命周顗為軍諮祭酒,出任寧遠將軍、荊州刺史,並領護南蠻校尉、假節。結果他剛到荊州,當地流民便發生了叛亂。周顗招架不住,只好狼狽逃走。

後來在陶侃部將吳寄的護衛下,周顗才得以平安,併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的軍司戴邈說:“周顗雖然吃了敗仗,但他也是剛履新職,人生地不熟,情有可原。再加上他平日裡素有威望,應該讓他官復原職。”但王敦並不同意。後來晉元帝徵召他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等他回到建康後,又讓他繼續擔任了軍諮祭酒。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等周顗好不容易在東晉朝廷混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卻因醉酒被有司彈劾而成為布衣。後來他的門人傷人,他受到牽連,徹底被罷官。大興初年,周顗再次被拜為太子少傅,並擔任吏部尚書。周顗給晉元帝上書:“我德行淺薄,真的不是當官的料,不值得陛下厚愛。”但晉元帝還是一如既往地信任周顗,連言官彈劾他醉酒的事都被晉元帝給擋了回去。

永昌元年正月,權臣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討伐奸臣劉隗的名義東攻建康。劉隗勸晉元帝盡滅王氏一族,殺殺王敦的銳氣。王導聽說此事後,急忙帶著老婆和有官職的宗族子弟到宮門前跪著,向晉元帝表明自己沒有謀反之心。就在這時,晉元帝宣周顗覲見。王導知道周顗在晉元帝心中的分量,所以急忙懇求周顗在晉元帝面前替他們美言幾句。

"

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一個無辜的人因主角而死時,主角便會悲痛地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見到的次數多了,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這個經常被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誰?他又到底是如何被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成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他自幼便才華橫溢,神采俊秀,同輩之間無人敢與他相比。到了弱冠之年,周顗繼承了父親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祕書郎。等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擔任鎮軍將軍後,周顗又被任命為長史。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後,任命周顗為軍諮祭酒,出任寧遠將軍、荊州刺史,並領護南蠻校尉、假節。結果他剛到荊州,當地流民便發生了叛亂。周顗招架不住,只好狼狽逃走。

後來在陶侃部將吳寄的護衛下,周顗才得以平安,併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的軍司戴邈說:“周顗雖然吃了敗仗,但他也是剛履新職,人生地不熟,情有可原。再加上他平日裡素有威望,應該讓他官復原職。”但王敦並不同意。後來晉元帝徵召他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等他回到建康後,又讓他繼續擔任了軍諮祭酒。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等周顗好不容易在東晉朝廷混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卻因醉酒被有司彈劾而成為布衣。後來他的門人傷人,他受到牽連,徹底被罷官。大興初年,周顗再次被拜為太子少傅,並擔任吏部尚書。周顗給晉元帝上書:“我德行淺薄,真的不是當官的料,不值得陛下厚愛。”但晉元帝還是一如既往地信任周顗,連言官彈劾他醉酒的事都被晉元帝給擋了回去。

永昌元年正月,權臣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討伐奸臣劉隗的名義東攻建康。劉隗勸晉元帝盡滅王氏一族,殺殺王敦的銳氣。王導聽說此事後,急忙帶著老婆和有官職的宗族子弟到宮門前跪著,向晉元帝表明自己沒有謀反之心。就在這時,晉元帝宣周顗覲見。王導知道周顗在晉元帝心中的分量,所以急忙懇求周顗在晉元帝面前替他們美言幾句。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結果周顗連看都不看王導一眼,大大咧咧的就進去了。在見到晉元帝后,周顗極力替王導開脫,一再表示王導對王敦造反的事不知情。晉元帝覺得周顗的話有幾分道理,便留周顗吃了個飯,與他共同再商討一下此事的解決辦法。等周顗吃飽喝足出來時,王導還在外面苦哈哈的站著。他趕緊腆著臉打招呼:“伯仁、伯仁?”結果周伯仁並沒理他,而是跟左右的人說:“殺了這幫亂臣賊子,便可以換個大官做。”然後他便徑直回家了。回家之後,周顗又言辭懇切的上了一封奏摺替王導辯解。但王導因為不知真相,所以對周顗心生怨恨。

"

在小說或影視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一個無辜的人因主角而死時,主角便會悲痛地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見到的次數多了,很多人便會產生疑問:“這個經常被提到的伯仁到底是誰?他又到底是如何被殺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事情的來龍去脈。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周顗(yǐ),字伯仁,汝南安成人,西晉安東將軍周浚之子。他自幼便才華橫溢,神采俊秀,同輩之間無人敢與他相比。到了弱冠之年,周顗繼承了父親武城侯的爵位,官拜祕書郎。等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擔任鎮軍將軍後,周顗又被任命為長史。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後,任命周顗為軍諮祭酒,出任寧遠將軍、荊州刺史,並領護南蠻校尉、假節。結果他剛到荊州,當地流民便發生了叛亂。周顗招架不住,只好狼狽逃走。

後來在陶侃部將吳寄的護衛下,周顗才得以平安,併到豫章投奔王敦。王敦的軍司戴邈說:“周顗雖然吃了敗仗,但他也是剛履新職,人生地不熟,情有可原。再加上他平日裡素有威望,應該讓他官復原職。”但王敦並不同意。後來晉元帝徵召他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等他回到建康後,又讓他繼續擔任了軍諮祭酒。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等周顗好不容易在東晉朝廷混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卻因醉酒被有司彈劾而成為布衣。後來他的門人傷人,他受到牽連,徹底被罷官。大興初年,周顗再次被拜為太子少傅,並擔任吏部尚書。周顗給晉元帝上書:“我德行淺薄,真的不是當官的料,不值得陛下厚愛。”但晉元帝還是一如既往地信任周顗,連言官彈劾他醉酒的事都被晉元帝給擋了回去。

永昌元年正月,權臣王敦在武昌起兵,以討伐奸臣劉隗的名義東攻建康。劉隗勸晉元帝盡滅王氏一族,殺殺王敦的銳氣。王導聽說此事後,急忙帶著老婆和有官職的宗族子弟到宮門前跪著,向晉元帝表明自己沒有謀反之心。就在這時,晉元帝宣周顗覲見。王導知道周顗在晉元帝心中的分量,所以急忙懇求周顗在晉元帝面前替他們美言幾句。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結果周顗連看都不看王導一眼,大大咧咧的就進去了。在見到晉元帝后,周顗極力替王導開脫,一再表示王導對王敦造反的事不知情。晉元帝覺得周顗的話有幾分道理,便留周顗吃了個飯,與他共同再商討一下此事的解決辦法。等周顗吃飽喝足出來時,王導還在外面苦哈哈的站著。他趕緊腆著臉打招呼:“伯仁、伯仁?”結果周伯仁並沒理他,而是跟左右的人說:“殺了這幫亂臣賊子,便可以換個大官做。”然後他便徑直回家了。回家之後,周顗又言辭懇切的上了一封奏摺替王導辯解。但王導因為不知真相,所以對周顗心生怨恨。

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中的伯仁,指的是誰?

等到王敦殺到建康後,劉隗嚇得立刻逃竄,朝政又被王敦掌握。王敦重掌政權後,自然是有怨報怨,有仇報仇。他問王導:“周顗、戴若思這二人素有威望,應該能位列三司吧?”王導沒說話。王敦又問:“就算入不了三司,至少可以做個僕射吧?”王導還沒說話。後來王敦說:“既然他們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殺了吧!”等周顗死後,王導在整理宮中奏摺時,突然看見了周顗替自己上書辯解的那封。他回家後痛心地對兒子們說:“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後來王敦死後,朝廷追贈周顗為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康,以少牢之禮致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