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棵過密法桐已經移栽到位

種植業 法桐 槐樹 農業 商丘日報 2017-05-11
42棵過密法桐已經移栽到位

這是珠江東路去年春天種下的法桐,現在已經長出了五六條新枝,葉子已有巴掌大小。

說起行道樹,商丘人最熟悉不過的當是法國梧桐了,特別是梁園區向陽路、團結路等道路兩側粗壯茂密的法桐,已經成為很多老市民心中揮不去的美好記憶:夏天的鬱鬱蔥蔥,陽光從樹葉的縫隙裡穿過,地面光影斑駁;秋天樹葉變成金黃色,清風拂過,落葉鋪滿地……家住歸德路的市民樑女士說:“每到夏季走在枝葉繁茂的法桐下,頓時感覺清涼許多。”

法桐的學名叫“懸鈴木”,引入中國栽培已有100多年曆史。這種樹木容易繁殖、生長迅速、葉大蔭濃、樹姿優美,有淨化空氣的作用,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的美譽。

大抵是商丘人有一種“梧桐情結”,所以歸德南路升級改造後兩側種植的法桐格外引起市民的關注。近日,多位讀者打來熱線電話提出:“歸德路部分路段新種的法桐是不是過於密集了?長大之後枝葉能不能伸開?”

5月7日,天空下著小雨,記者前往市區多條道路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城區的法桐漸漸多起來,睢陽南路、學院路、珠江路、歸德路上都能見到這種高大的喬木。

在歸德路的珠江路至香君路段,人行道已經完成升級改造,道路兩側種植的就是法桐。由於下雨的緣故,樹基處防水隔擋還沒有全部完工。記者用捲尺隨機測量了快車道邊多棵法桐,其胸徑基本為17釐米到18釐米,株距基本為5.5米到6米。路邊一家雜貨店的老闆告訴記者,這條路上原來種植的是槐樹,有的死了,有的生了蟲,今年開春的時候,相關部門統一將這些生蟲的槐樹進行了處理,改種了法桐,市民都很高興。

珠江路也是近年來升級改造的路段之一,去年春天種下的法桐已經長出了五六條新枝,巴掌大小的葉子經雨水的沖洗後綠意更濃。記者和路過的市民一起用捲尺隨機測量了這條路上多棵法桐,其胸徑為13釐米到14釐米,株距基本為4.5米。

記者行至睢陽南路時,看到道路兩側茂盛的法桐枝葉繁茂,樹幹也粗壯很多。測量一下,這條林蔭道上法桐的胸徑為35釐米到40釐米,株距基本為6.5米到7米。據瞭解,這些胸徑在35釐米到40釐米的法桐,一般的樹齡在15年左右。

記者在歸德路的八一路至文化路段看到,升級改造後的雙向八車道寬闊了很多,人行道兩側的法桐只有光禿禿的樹幹,看起來的確比較緊湊,不免讓人有“過於密集”的感覺。記者對道路東側十餘棵法桐進行了測量,胸徑基本為17釐米到18釐米,株距基本為5米。

針對讀者的反映和記者的調查,5月8日,記者到市園林局進行採訪。對於市民認為歸德路部分路段法桐株距是否過於密集的問題,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解釋:按照住建部行道樹設計規範要求,定植株距應以其樹種壯年期冠幅為準,最小株距為4米;行道樹是單列種植的,株距一般根據植物的規格、生長速度、交通及市容的需要而定。我市園林部門根據近年來商丘城區新規劃道路情況,行道樹間距一般按6米或8米預留,常用全冠法桐胸徑也基本在15釐米至18釐米之間,樹穴規格外徑1.5米。

據瞭解,本次歸德路(文化路—香君路段)行道樹栽植時是按原樹池進行栽植,歸德路(運河橋—南京路段)有部分行道樹株距存在小於4米的現象,市園林局發現問題後及時進行調整,原則上按照株距6米控制,對於小於5米的全部移除,重新規劃栽植,樹穴規格按邊長1.5米實施。目前,共調整法桐42棵,現已基本調整到位。

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受市民監督,不斷提升城區道路綠化水平,為市民出行創造優良環境。他們每年還會定期對城市主幹道行道樹進行修剪,確保綠化效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