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村民在田間撿收土豆。 記者 王林紅 攝

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這些地都還是坡耕地,“坡改梯”後,地貌村容有了明顯變化,土豆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屬京津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耕地167萬畝,佔12%,農民人均耕地僅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土地是大多數農民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村民在田間撿收土豆。 記者 王林紅 攝

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這些地都還是坡耕地,“坡改梯”後,地貌村容有了明顯變化,土豆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屬京津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耕地167萬畝,佔12%,農民人均耕地僅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土地是大多數農民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耕地綜合試點工程。 記者 王林紅 攝

圍場還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縣,全縣水土流失面積456萬畝,坡耕地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之一。“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曾是對圍場坡地生產能力的生動寫照。

面對艱鉅的脫貧任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發展基礎,帶領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怎麼辦?靠什麼?

圍場把目光瞄準了“坡改梯”項目,同時,對項目區的水利設施、田間道路進行全面配套,推進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讓項目區群眾既能得現金,還能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真正把“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三跑田”變“三保田”

如今的圍場,山巒重疊,層層耕田環抱著山脊,從山腰盤繞到山頂。

“現在咱們看到的梯田,剛收完土豆。”站在圍場朝陽灣葦子溝村的觀景臺上,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指著遠處介紹說,馬鈴薯產業是圍場農業的主導產業。

“以前,我們這裡是‘三跑田’,遇上大雨,洪水氾濫,日子苦不堪言……”村民尹巧珍這樣回顧村裡曾經的狀況。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村民在田間撿收土豆。 記者 王林紅 攝

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這些地都還是坡耕地,“坡改梯”後,地貌村容有了明顯變化,土豆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屬京津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耕地167萬畝,佔12%,農民人均耕地僅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土地是大多數農民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耕地綜合試點工程。 記者 王林紅 攝

圍場還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縣,全縣水土流失面積456萬畝,坡耕地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之一。“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曾是對圍場坡地生產能力的生動寫照。

面對艱鉅的脫貧任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發展基礎,帶領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怎麼辦?靠什麼?

圍場把目光瞄準了“坡改梯”項目,同時,對項目區的水利設施、田間道路進行全面配套,推進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讓項目區群眾既能得現金,還能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真正把“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三跑田”變“三保田”

如今的圍場,山巒重疊,層層耕田環抱著山脊,從山腰盤繞到山頂。

“現在咱們看到的梯田,剛收完土豆。”站在圍場朝陽灣葦子溝村的觀景臺上,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指著遠處介紹說,馬鈴薯產業是圍場農業的主導產業。

“以前,我們這裡是‘三跑田’,遇上大雨,洪水氾濫,日子苦不堪言……”村民尹巧珍這樣回顧村裡曾經的狀況。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改梯項目完成後的景象。 記者 王林紅 攝

為解決水土流失問題,2013年,圍場被水利部列為“2013-2016年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試點縣”。因試點效果明顯,又被列為河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專項建設(2016-2020年)規劃縣。

圍場水務局水土保持站站長張建國介紹,“坡改梯”項目的實施,在有效遏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時,也為實現機械化耕作、規模生產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當地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在發揮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農民增收,促進了社會穩定。

保水土、保生態就是保發展。圍場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試點先行、統籌規劃,產業調整、整體推進”的原則,共投入資金1.41億元,連續五年先後在16個鄉鎮的28個行政村實施“坡改梯”5.67萬畝,年減少土壤流失量3.3萬噸,增加蓄水量180萬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村民在田間撿收土豆。 記者 王林紅 攝

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這些地都還是坡耕地,“坡改梯”後,地貌村容有了明顯變化,土豆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屬京津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耕地167萬畝,佔12%,農民人均耕地僅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土地是大多數農民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耕地綜合試點工程。 記者 王林紅 攝

圍場還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縣,全縣水土流失面積456萬畝,坡耕地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之一。“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曾是對圍場坡地生產能力的生動寫照。

面對艱鉅的脫貧任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發展基礎,帶領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怎麼辦?靠什麼?

圍場把目光瞄準了“坡改梯”項目,同時,對項目區的水利設施、田間道路進行全面配套,推進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讓項目區群眾既能得現金,還能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真正把“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三跑田”變“三保田”

如今的圍場,山巒重疊,層層耕田環抱著山脊,從山腰盤繞到山頂。

“現在咱們看到的梯田,剛收完土豆。”站在圍場朝陽灣葦子溝村的觀景臺上,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指著遠處介紹說,馬鈴薯產業是圍場農業的主導產業。

“以前,我們這裡是‘三跑田’,遇上大雨,洪水氾濫,日子苦不堪言……”村民尹巧珍這樣回顧村裡曾經的狀況。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改梯項目完成後的景象。 記者 王林紅 攝

為解決水土流失問題,2013年,圍場被水利部列為“2013-2016年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試點縣”。因試點效果明顯,又被列為河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專項建設(2016-2020年)規劃縣。

圍場水務局水土保持站站長張建國介紹,“坡改梯”項目的實施,在有效遏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時,也為實現機械化耕作、規模生產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當地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在發揮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農民增收,促進了社會穩定。

保水土、保生態就是保發展。圍場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試點先行、統籌規劃,產業調整、整體推進”的原則,共投入資金1.41億元,連續五年先後在16個鄉鎮的28個行政村實施“坡改梯”5.67萬畝,年減少土壤流失量3.3萬噸,增加蓄水量180萬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改梯後,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農民在田間收穫“馬鈴薯”。記者 王林紅 攝

“坡改梯”改出村民“致富路”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坡改梯”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正在地裡幹活的村民劉文學高興地說:“我們在這邊打工一天能掙200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一個月能掙不少錢呢。”

為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圍場在進行大規模“坡改梯”的基礎上,在項目區內實施了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了耕地規模經營,加速了種植業結構調整。

圍場水務局水土保持站副站長武文佳介紹,這一片土地在改造前,水土流失嚴重,加上缺乏水利配套措施,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基本上是“望天收”,畝均純收益僅有612元。“坡改梯”後,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農戶優先發展中藥材、苗木花卉、特色林果、薯菜等高效作物,畝均收益達到2467元。

"

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9月5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灣鎮三號村“坡改梯”的示範點,在田間地頭,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規模化馬鈴薯採收機哄哄作響,勞作的村民三五成群,一撿一裝,一會兒功夫,一袋袋土豆漫山遍野。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村民在田間撿收土豆。 記者 王林紅 攝

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就在幾年前,這些地都還是坡耕地,“坡改梯”後,地貌村容有了明顯變化,土豆產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部,屬京津冀生態功能區和水源涵養區,是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屬於“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耕地167萬畝,佔12%,農民人均耕地僅3.7畝,且多為沙地、坡耕地。土地是大多數農民最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耕地綜合試點工程。 記者 王林紅 攝

圍場還是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縣,全縣水土流失面積456萬畝,坡耕地是主要的水土流失源之一。“種一坡拉一車,打一簸箕煮一鍋”,這曾是對圍場坡地生產能力的生動寫照。

面對艱鉅的脫貧任務、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薄弱的發展基礎,帶領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怎麼辦?靠什麼?

圍場把目光瞄準了“坡改梯”項目,同時,對項目區的水利設施、田間道路進行全面配套,推進土地流轉,調整產業結構,讓項目區群眾既能得現金,還能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真正把“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三跑田”變“三保田”

如今的圍場,山巒重疊,層層耕田環抱著山脊,從山腰盤繞到山頂。

“現在咱們看到的梯田,剛收完土豆。”站在圍場朝陽灣葦子溝村的觀景臺上,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指著遠處介紹說,馬鈴薯產業是圍場農業的主導產業。

“以前,我們這裡是‘三跑田’,遇上大雨,洪水氾濫,日子苦不堪言……”村民尹巧珍這樣回顧村裡曾經的狀況。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改梯項目完成後的景象。 記者 王林紅 攝

為解決水土流失問題,2013年,圍場被水利部列為“2013-2016年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試點縣”。因試點效果明顯,又被列為河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專項建設(2016-2020年)規劃縣。

圍場水務局水土保持站站長張建國介紹,“坡改梯”項目的實施,在有效遏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時,也為實現機械化耕作、規模生產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創造了條件,當地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在發揮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農民增收,促進了社會穩定。

保水土、保生態就是保發展。圍場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試點先行、統籌規劃,產業調整、整體推進”的原則,共投入資金1.41億元,連續五年先後在16個鄉鎮的28個行政村實施“坡改梯”5.67萬畝,年減少土壤流失量3.3萬噸,增加蓄水量180萬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坡改梯後,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農民在田間收穫“馬鈴薯”。記者 王林紅 攝

“坡改梯”改出村民“致富路”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坡改梯”讓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正在地裡幹活的村民劉文學高興地說:“我們在這邊打工一天能掙200塊錢,再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一個月能掙不少錢呢。”

為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圍場在進行大規模“坡改梯”的基礎上,在項目區內實施了土地經營權流轉,實現了耕地規模經營,加速了種植業結構調整。

圍場水務局水土保持站副站長武文佳介紹,這一片土地在改造前,水土流失嚴重,加上缺乏水利配套措施,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基本上是“望天收”,畝均純收益僅有612元。“坡改梯”後,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農戶優先發展中藥材、苗木花卉、特色林果、薯菜等高效作物,畝均收益達到2467元。

圍場:“土坷垃”變成了“金蛋蛋”

土地綜合產出能力明顯提升後,農戶優先發展中藥材、苗木花卉等高效作物。 記者 王林紅 攝

項目區內,僅種植業一項就實現增收9275萬元,拉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1965元。項目區群眾人均純收入實現了翻番,一躍達到了小康水平。

而且,農民通過土地流轉,每年可直接獲得地租收入600-800元,租金較改造前提升3-4倍,項目區每年土地流轉收入可達到1000萬元以上。

土地流轉後,大批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村民既可在當地務農打工,也可外出就業,收入大大增加。

“這是實實在在的‘雙贏’呀!”承德富龍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興奮地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