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種植業 平菇 農資 農業 三農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2018-12-17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平菇也稱側耳、糙皮側耳、蠔菇、黑牡丹菇,是比較常見的食用菇。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常規栽培方式主要有袋栽、床栽、畦栽、磚栽、箱栽、盆栽等。

一、栽培季節

全年均可播種栽培,但按市場消費習慣,夏季栽培量要減少。選用的平菇品種也要因栽培季節和栽培場地的不同而不同。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二、栽培技術

平菇是生命力很強的食用菌,只要在生長適宜的條件下,比其它任何食用菌生長都快。

塑料袋熟料栽培

通常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長45釐米左右,寬20-27釐米,厚度0.04釐米左右,袋兩頭均開口。套環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專業生產廠生產的制菌種用的塑料套環和無棉塑料蓋;另一種是用紙箱包裝帶作原料,用電烙鐵焊接成直徑4.5-5.5釐米左右的圓圈作套環。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⑴塑料袋熟料栽培的培養基本配方:

①棉籽殼90%、米糠5%、石灰2%、磷肥1%、石膏1%、食鹽1%、含水量60%、ph值8.0-9.0。調配時,棉籽殼先用石灰水浸透,撈起堆制發酵1-2天。然後加入其它輔料拌勻,含水量偏低時,通過噴霧加溼,偏溼時適當攤開蒸發多餘的水分或適當多加些麩皮或粗米糠,最後測ph值,ph值宜高不宜低。如果用水不方便,或為了節約用水,棉籽殼可直接噴水翻拌。

②雜木屑或稻草(切碎)85%、麩皮(米糠、玉米粉)7%、花生麩3%、磷肥或複合肥1%、石膏或碳酸鈣1%、糖1%、石灰2%、含水量60%、ph值8.0-9.0。原、輔料充分拌勻後,邊噴水邊翻拌,至含水量60%為止。

③玉米芯65%、棉籽殼20%、麩皮或米糠8%、花生麩或菜籽餅3%、磷肥或複合肥1%、石膏1%、石灰2%、含水量60%、ph值8.0-9.0。將玉米芯及其它材料(棉籽殼先預溼)充分拌勻,邊噴水邊翻拌,至含水量60%為止。

④甘蔗渣40%、雜木屑35%、米糠20%、石灰3%、過磷酸鈣1%、食鹽1%、磷酸二氫鉀0.1%、ph值8.0-9.0、含水量60%。堆悶1天。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⑵原料消毒和接種:

塑料袋栽培既省工,又便於管理,還能充分利用菇房空間,減少病蟲害,易於栽培成功。它不僅適用於室內栽培,也適於塑料大棚、人防工程等場所栽培,這是近幾年廣泛採用的一種新的栽培法。首先將袋的一端7釐米左右處折迭好或用腳踩住,然後將培養料裝入袋中,每筒裝乾料1.8-2公斤,適當壓實,裝至離袋口7釐米左右時,將料壓平,套環後用薄膜封口,用橡皮筋或自行車內胎切剪的膠圈拴緊薄膜和套環。反之亦同。然後把裝滿料的料筒置於常壓灶或簡易滅菌灶內,在溫度100℃保持10-12小時。滅菌過程要注意,溫度要在半小時內升到100℃;料筒在鍋內排放時要留有空隙,以便受熱均勻;滅菌中間要及時補加熱水,防止鍋內水燒乾。當滅菌鍋(灶)內的溫度降至近室溫時,將料袋搬入接種室。

由於量較大,通常不用接種箱或超淨工作臺。用紫外線照射和福爾馬林燻蒸消毒,亦可用氣霧消毒劑或其它消毒劑消毒。當料袋溫度降至此28℃以下時可進行接種。接種人員在進入接種室之前要用肥皂或洗衣粉洗手,再用75%酒精擦手。接種用的栽培種亦用75%灑精擦抹菌種瓶(袋)的外壁。有條件的,接種人員要換鞋、工作服及工作帽。封袋口時,將原料封袋口的薄膜棄去,換上經過來菌的報紙或牛皮紙,報紙最好用2、3層,牛皮紙用一層即可。放菌種時,瓶裝菌種用接種鉤或鑷子直接從瓶囁出放入料袋內。若是袋裝菌種,接種人員最好戴上經過消毒的膠手套,將菌袋打開,直接用手取少量菌種放入料袋。封袋口時動作要快,儘量縮短袋料暴露的時間。通常每瓶750毫升菌種瓶裝的菌種可接種18袋左右(料代兩頭接種)。接種完後,將料袋搬進培養室進行培養。用於培養菌絲的培養場所要打掃乾淨,並進行必要的消毒與殺蟲處理。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⑶菌絲培養和出菇管理:

培養場地要乾燥、空氣清新,溫度控制在27℃以下。培養菌袋通常採用單排迭堆的方式排放,亦可"井"字形排放,表面撒一層石灰,無論何種排放方式,儘量使料內溫度不超過30℃。超過30℃要及時散堆,並通風換氣及時降溫。培養場所儘量保持黑暗。接種後10天內要勤檢查,發一敗塗地當年要及時揀出處理。菌袋除排放在地面以外,亦可搭床架排放,可充分利用空間。每層床架堆放菌袋的層數亦要根據氣溫的高低而定。床架層與層間的距離通常50釐米左右,床架間過道一般以70釐米為宜。15天后把上下料筒調堆,檢查菌絲吃料情況,一般經20~25天左右菌絲長滿整個培養料,接種至子實體原基的形成一般需35天左右,接種到子實體形成的時間與品種的不同和培養環境的溫度高低、溫差的大小等原因密切相關。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出菇管理:菌絲長滿全袋後,就地出菇或搬到出菇場地出菇。就地出菇時,原先排放較密集的應重新排放,排與排間距離以採摘方便為標準。出菇前要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增加通風,適當增大日夜溫差,增加空氣相對溼度,從而刺激子實體的形成。

溫度控制:平菇是變溫性結實菌類,變溫刺激有利於平菇子實體的形成。原基形成後,溫度在15-24℃時,子實體生長較快,溫度過低子實體生長較慢,但菌蓋肥厚;溫度過高,雖然子實體生長快,但菌蓋薄且脆,纖維較多,品質下降。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溼度控制: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是子實體形成和正常發育獲得高產的重要條件。一般空氣相對溼度以65%左右為宜。不同時期噴水方式和噴水量有所不同,子實體形成初期以空間噴霧加溼為主,以少量多次為宜,保持地面溼潤。當子實體蓖蓋大多長至直徑3釐米以上時,可直接噴在菇體上,空氣相對溼度最好不要低於80%,以85%左右為最佳。空氣溼度太低,子實體不能形成,已形成的亦會因乾燥而萎縮死亡。溼度過高極易發生雜菌汙染。採完一潮菇後,停止噴水3天左右,然後重新噴水,刺激新一潮菇的形成。實際生產時,往往出菇不齊,潮與潮間的分隔不明顯,通常當大部分菌袋出了一次菇後就作為一潮菇來處理。

光照控制:平菇子實體的形成必須有光線的刺激,菌絲長滿菌袋後,要給予適當的散射光,但不能陽光直射。黑暗的環境或光線太弱,子實體難於形成,即使形成了,子實體的生長也常常不正常,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通常以能看報紙的光線即可。在人防工事等場所應安裝照明燈來增加光照,刺激子實體的形成。

通風換氣:菌絲生長期無需經常通風,菌絲亦能正常生長。子實體形成和生長髮育階段需要足夠的氧氣,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一般的出工菇場地適當打開窗即可,人防工事或地下室栽培要人為送風換氣,在保證空氣溼度不過低的情況下,儘量增加通風量。通風換氣不僅有利於子實體的形成和發育,同時可減少雜菌的汙染。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

採收:採收平菇要適時,一般七成熟即菇體顏色由深變淺,菌蓋邊緣尚未完全展開,孢子未彈射時採收最好。如果菌蓋邊緣充分展開,不但菇體纖維增加,影響品質,而且釋放的孢子會引起部分人過敏,同時還會影響下一潮菇的產量。採摘時一手按住培養料,一手抓住菌柄,將整從菇旋轉擰下,將菌柄基部的培養料去掉。每採完一次菇後,都應及時打掃衛生。正常情況下,秋末、冬季、春初的料袋可收4-5潮菇,春末、夏季、秋初只能收2-3潮菇,如果管理不善,雜菌害蟲嚴重者只能收一潮菇,甚至無收成。平菇子產體是越嫩越好吃,幼菇口感良好,既滑又爽,隨著人們口味的不斷變化,近年來,一些菇農專採摘菌蓋在3釐米以下的幼菇供應高文化餐廳,價格較高。如果管理得當,可採收6-8潮幼菇。

清場、廢料處理:通常情況下,採收5潮菇後,大多數菌袋內的營養已消耗殆盡,為了充分利用場地,應及時清場。清場後認真打掃衛生、消毒,供下次使用。清理出來的料袋有多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將所有的料袋去掉塑料袋,廢料作為有機肥,用於種菜、種果或養花,另一種是將菌絲仍較好的料袋脫去塑料袋,搬至塑料大棚或果林下,覆蓋營養土,適當噴水,可出1-2潮菇。出菇後,廢料直接作肥料;還有一種方法是,將未受汙染的料集中晒乾或直接用作雞腿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原料。

本文由國泰嘉美技術團隊編輯整理

轉載請務必按以下格式註明

文章來源: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ID:tianbaonj)


參考資料:

《平菇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安徽農網

《無公害平菇栽培技術》李瑩

《平菇》百度百科

本期編輯:劉曉輝、楊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