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糧倉鑄豐碑——我市今年糧食生產形勢分析

種植業 水稻 農村改革 農業 六安新聞網 六安新聞網 2017-09-28

本網訊 千畝水稻似金獅起舞,一波推動一波,隨著一臺臺收割機穿過,稻浪頃刻消失……秋收時節,記者走進裕安區江家店鎮,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在種田大戶陳真國承包的數千畝稻田裡,十餘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伸展出3米多寬的手臂,輕鬆地馳騁在稻田裡,只見閃耀著金黃色澤的稻穀如瀑布般地從收割機上的一個倉口傾瀉而出。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採取各項有力措施,落實好糧食生產一系列部署和要求,採取了很多紮實有效的舉措,全市秋糧生產形勢良好。據農業部門調查統計,今年全市秋糧生產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形勢。預計全市可收穫面積607.6萬畝,總產預計294.9萬噸,平均單產預計485.35公斤/畝,分別比上年增長17.4%、22.7%和4.6%。預計可收一季中單晚稻547.5萬畝,總產273.6萬噸,平均單產499.73公斤/畝,分別比上年增長21.4%、27.9%和5.3%。

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促進了糧食生產提質增效。調整種植結構,推廣高產優質良種。今年各縣區都加大了對水稻優良品種的推廣力度,主要推廣C兩優、豐兩優、新兩優等兩優系列高產優質的水稻新品種,全市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96%。同時在良種推廣上為解決品種“多亂雜”問題,減少了推薦品種數量,基本實現“一鄉一品,一村一品,一片一品”良種應用新格局。全市全年推廣優質稻穀面積372.5萬畝,優質專用小麥117萬畝,專用玉米16.8萬畝,雙低油菜46.1萬畝。

提升質量效益,發展品牌糧食生產。各地結合品牌糧食發展實際制訂了發展專用品牌糧食試點的實施方案,選定了當地主導品牌、核心龍頭企業和規模種植生產主體,積極推進專用品牌糧食生產工作。以規範契約文本,強化契約落實,實現互利共贏,進一步擴大訂單農業生產面積。2017年全年全市訂單糧食生產面積278.9萬畝,其中稻穀186.6萬畝,小麥87萬畝,玉米4.8萬畝,大豆0.5萬畝。

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綠色模式攻關。我市繼續以21個省級糧食綠色增產模式攻關示範點為核心,抓好舒城縣、霍邱縣兩個中央財政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實施,重點加強農作物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和開展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以“三推”、“三節”技術攻關為重點,探索糧食綠色生產,實現糧食生產科技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2017年全年推廣水稻旱育秧面積114.8萬畝,水稻機械化栽植面積240萬畝,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面積38.1萬畝,農作物秸杆還田面積601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52.7萬畝。

市農業部門分析認為,今年秋糧豐收的原因,主要是種植面積增加。去年我市秋糧生產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35.4萬畝絕收,秋糧生產面積減少較大。2016年以前糧食生產面積按照計稅面積計算,今年開始按照土地確權面積統計,因此秋糧生產面積較上年增加幅度較大。

產量結構變化“一平兩增”。一、畝有效穗持平。據霍邱縣調查水稻平均畝有效穗為15.9萬,較去年畝有效穗基本持平。二、穗實粒數增加。據霍邱縣調查,今年水稻穗實粒數為142.3粒/穗,較去年增加6.9粒,結實率較上一年增加。三、千粒重增加。水稻千粒重正常情況下變化不大,但今年因大部分水稻在灌漿期氣溫整體適宜,千粒重增加。初步調查水稻千粒重在24-28千克,較常年千粒重增加0.2克左右。

病蟲害發生較輕。今年水稻二化螟及三化螟危害較輕,稻飛蝨、稻縱卷葉螟、水稻紋枯病及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蟲害發生較往年輕,故因生物災害造成的損失較小。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影響小。7月中下旬的高溫乾旱氣候疊加造成我市中南部地區的早熟中稻結實率下降,但是對北部糧食主產區影響較小。8月中下旬,降雨次數較多,且沒有連陰雨天氣,此階段氣候適宜,有利於水稻抽穗揚花灌漿。9月上中旬出現了連陰雨和颱風天氣,部分已成熟尚未收割的水稻有倒伏和部分穗發芽,但面積不大。(記者 程傳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