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知多少: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中極穴'

"

中極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中極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

中極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中極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中醫知多少: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中極穴

中極穴的準確位置圖

中極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下4寸《鍼灸甲乙經》。

取穴方法

患者可採用仰臥的姿勢,中極穴位於人體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具體找法如下:將恥骨和肚臍連線五等分,由下向上1/5處)即為中極穴。

中極穴的作用

中極穴意義:任脈氣血在此達到了天部中的最高點。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溼之氣。

運行規律:大部分別走膀胱經所處的天部層次,小部分吸熱後循任脈上行。

中極穴功效:募集膀胱經水溼,中極穴有益腎興陽,通經止帶,助氣化,調胞宮,利溼熱作用。

主治病症

中極穴主要用於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統等疾患:如小腹熱痛、疝氣、遺尿、尿頻、尿閉、腎炎、尿路感染、水腫、遺精、陽痿、早洩、月經不調、崩漏、陰癢、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產後宮縮痛、胞衣不下等。

中極穴主治遺精,陽痿,遺尿,小腹痛,月經不調,帶下,崩漏,痛經,胎衣不下,產後惡露不止,外陰瘙癢;以及子宮脫垂,盆腔炎,尿瀦留,尿失禁等。

治癃閉,帶下,陽痿,痛經,產後惡露不下,陰挺,疝氣偏墜;積聚疼痛,冷氣時上衝心;水腫,屍厥恍惚;腎炎,膀胱炎,產後子宮神經痛。

穴位配伍

中極穴配大赫穴、腎俞穴、三陰交穴、次髎穴治陽痿、早洩、遺精、白濁、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產後惡露不止、胞衣不下、陰挺等症(腎氣虛型);

中極穴配陰谷穴、氣海穴、腎俞穴治遺溺不止;

中極穴配大敦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治疝氣偏墜;

中極穴配水分穴、三焦俞穴、三陰交穴、氣海穴、委陽穴治水腫;

中極穴透曲骨穴、配三陰交、地機穴治產後、術後尿瀦留;

中極穴透曲骨穴、配氣海穴、膻中穴、足三裡穴治尿瀦留(老年人氣虛)。

中極穴配三陰交穴、委陽穴治癃閉。

中極穴配橫骨穴、陰陵泉穴治遺精、陽痿、早洩。

中極穴配合谷穴、三陰交穴治胞衣不下。

中極穴配膀胱俞穴,屬俞募配伍法,有調理臟腑氣機的作用,主治膀胱氣化功能不足引起的小便異常。

中極穴配關元穴、三陰交穴、陰陵泉穴、次髎穴,有化氣行水的作用,主治尿瀦留,淋證。

中極穴配陰交穴、石門穴,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閉經,惡露不止。

中極穴配中封穴、脾俞穴、小腸俞穴、章門穴、氣海穴、關元穴,有調養肝脾,調理衝任的作用,主治白帶,白濁,夢遺,滑精。

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針刺方法

一般直刺0.5~1.0寸。針前應排空小便,孕婦慎用。

直刺0.5~1寸,需在排尿後進行鍼刺,孕婦禁針。

艾灸方法

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中極穴解析

中極為經穴名(Zhōngjí CV3)。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別名玉泉、氣原。屬任脈。中極是膀胱的募穴,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任脈的交會穴。中即中間,極即最,本穴位於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間,故名中極。

中極別名

氣原穴,玉泉穴,膀胱募穴,氣魚穴。

中極。中,與外相對,指穴內。極,屋之頂部橫樑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達到了天部中的最高點。本穴物質為曲骨穴傳來的陰溼水氣,上升至中極時己達到其所能上升的最高點,故名。

氣原。氣,氣態物也。原,源也。氣原名意指本穴的水溼之氣為任脈氣血的生髮之源。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溼之氣,水溼濃度大,吸熱後可脹散為強勁的天部陽氣,本穴如同人體之氣的生髮之源,故名氣原。玉泉名與氣原同,玉指金性之氣,泉指氣血輸出為源源不斷。

氣魚。氣,氣態物也。魚,陰中之陽也。氣魚名意指一穴的水溼之氣亦有一定的溫熱之性。

膀胱募。本穴氣血為天部的高濃度水溼之氣,散熱冷縮後則外走膀胱經所處的天部層次,為膀胱經經氣的募集之地,故為膀胱募。

任脈足三陰經之會。本穴物質不光為任脈的天部水溼,還有足三陰經飄行至此有天部水溼,故本穴為任脈足三陰經之會。

附註:膀胱募,足三陰、任脈之會。

特異性:膀胱募穴;足三陰、任脈之會。

現代研究

針刺膀胱神經無損傷患者的中極穴,可使緊張性膀胱內壓降低,弛緩性膀胱內壓升高。

產後及術後尿瀦留:取中極透曲骨,配三陰交、地機,操作時先導尿後針刺,以瀉法為主,留針15~20分鐘,隔5分鐘行鍼1次,每日一次。

男子性功能障礙:配關元、三陰交,得氣後留針15分鐘,其間每隔5分鐘用捻轉補法,每日1次,20次為1療程,兩療程間隔7天。

痛經:用發泡膏(斑蝥、白芥子各20g,研細,以50%二甲基亞礬調成軟膏如麥粒大)貼中極穴,於經前5天貼第1次,經潮或腹痛始發貼第2次,每次貼3小時即揭去,2個月經週期為1療程。

原發性不孕: 配三陰交、大赫於月經週期的第12天開始針刺,連續3天,每日1次,每次留針15分鐘,用平補平瀉手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