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自從神農嘗百草,認識到草木對於疾病的治療作用,自然界中千千萬萬種草木,就逐漸進入醫生的視野,成為醫生治療疾病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中藥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發揮治療作用的呢?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天有冬、夏、春、秋,氣有寒、熱、溫、涼。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鹹。中醫對草藥的認識,主要是從"氣""味"兩個方面展開的。所謂氣,是指寒、熱、溫、涼的屬性,稱為"四氣"。所謂味,就是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味道,稱為"五味"。後世發展過程中,又在寒、熱、溫、涼之外,補充了 "平"性;在五味之外,補充了 "淡"味。不過中醫已經對"四氣五味"的說法約定俗成,我們今天仍然用此來表示中藥的基本性味。下面我們就從這兩方面展開,為大家講述百種藥物的諸般性味。

四氣

凡世間萬物,皆秉陰陽二氣而生。但具體到某一種事物,往往都是陰陽的一種成分偏盛,另一種偏衰。陰偏盛者其性多涼,陰氣隆盛者多寒;陽偏盛者其性多溫,陽氣隆盛者多熱。寒涼就可以用來治療熱病;溫熱就可以用來治療寒病。但事物有一利則有一弊。大寒大熱的藥,固然可以起重證大證,如陽熱盛極,非大黃、石膏類大寒藥不能除;陰寒盛極,非附子、肉桂類大熱藥不能去。但寒熱之藥,氣重力猛,一則容易矯枉過正,二則一旦用錯,後果往往不堪設想,所謂"桂枝下嚥,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所以,中醫臨床實踐中,除非遇到明顯嚴重的寒熱病證,一般較少選用大寒大熱之藥。

中藥學的經典之作《神農本草經》中,用上、中、下三品的方式,對藥物進行了劃分。上品多性味平和,無毒,在今天看來,多屬藥食兩用,久服無損於人;中品則性味偏頗較為明顯,常服容易造成人體內陰陽的失衡;下品則多為性質偏頗十分明顯,或大寒大熱,或毒性較大,只有去病之用,無有養身之功。所以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下面我們逐個來看一下中藥的寒、熱、溫、涼這四種性質。

寒性藥說


藥性有寒,以瀉人體火熱之邪。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的身體有越來越多的機會,感染到火熱之邪。火邪主要的來源有三:外感邪氣,飲食積熱,情志化火。而熱邪一旦形成,從其部位來看,可在表,可在裡;可在氣,可在血;可在髒,可在腑。雖然熱病總需寒藥治,但隨其部位不同,治法也相應的有所區別。在表則清透,在裡則清瀉;在氣則清氣,在血則涼血;在髒則清髒,在腑則通腑。下面我們以三味藥為例,來體會一下寒性藥的特點。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1.大黃

大黃素有"將軍"之名,最善攻下,斬關奪門。凡熱邪隆盛於體內,而腹中有大便不通者,必選大黃攻伐。試想腹中積熱停滯,身上高熱不退,神志躁擾不寧。遍身熱象,皆由腹中積熱所致;譬如一鍋沸水,滾滾蒸騰,清涼求解,恰似揚湯止沸,唯有大黃,釜底抽薪,方可去除熱病之根源。

2.黃連

黃連至苦至寒,是苦寒直折類藥的代表,最善清臟腑熱。所謂直折,譬如以冰水澆灌柴草之火,可令火勢驟減。一般來講,清臟腑熱的藥,多具有一定的特異性,即某一種藥擅長清某一種或幾種臟腑熱證。黃連最擅長的,一是清心火,二是清胃腸熱。夏季炎熱,人容易煩躁,是熱擾心神之象;飲水時稍加一點黃連,心火得以清瀉,即可神清氣爽。感受暑邪,或飲食不潔,導致腹瀉瘌疾,瀉下黃黏臭穢,或見膿血,後陰灼熱疼痛,是溼熱客於胃腸,可憑黃連之寒以清此熱,為正治之法。

3.石膏

邪從外入,侵襲肌表,而導致高熱不退。此時需要觀察一點,就是我們在上一講辨證中講到的,辨別表裡的重要指徵一一惡寒。如果惡寒存在,說明病邪的位置尚在於表,需要用發散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惡寒消失,甚至出現不惡寒、反惡熱的表現,也就是說,患者從起初的怕冷喜多蓋衣被,變成怕熱喜掀開衣被時,即說明病位已經在裡,需要用清熱藥來治療。但這種情況下的清熱,還與以上的兩種情況不同。用大黃通腑,腑中本無積滯,下之徒傷正氣;用黃連清瀉,熱邪未至臟腑,清之亦損真陽。此吋唯有生石膏,能清能透,而不損臟腑正氣,方是正解。

涼性藥說


氣有小寒,謂之性涼。凡熱不甚,用寒則傷正者,涼藥之所為也。風熱之襲表,則需涼散;陰血損而燥熱生,則宜涼潤;凡血有熱,不宜寒涼太過,常用涼血。如果熱證本身不是很嚴重,或者患者體質偏於虛寒,用大寒的藥來治療,往往可以導致人體的正氣受損,疾病難愈甚至加重,此時就需要選用性質僅次於寒的涼藥來治療。臨床常見的涼藥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辛涼解表,以解在表風熱之邪;甘涼清潤,以治陰血不足所致的燥熱內生;涼血寧血,以治血熱躁動。以下我們還是舉三味藥為例,來體會涼藥功效。

1.薄荷

薄荷以其清香宜人的氣味,經常被加工成各種飲品,在炎炎夏日為我們帶來涼爽。薄荷這種清涼之氣,也被醫生用來治療由於外感風熱邪氣所導致的疾患,用以疏風清熱。風熱之邪本性輕浮,所襲肌表亦屬輕揚之地。凡欲解此處此邪,非輕清之品不得。若治以大寒,總難免衛陽被遏,毛孔閉合,而邪走無門。

2.麥冬

麥冬有小熱傷及陰津,或是熱病後期邪氣漸去而陰液受損,最適宜除此小熱,益此津虧者,非麥冬莫屬。我們常說的陰,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較淺的一層,稱為陰津,主要來濡養肺、胃、大腸等;陰津受損,主要表現為口渴、咽乾、舌燥、乾咳、大便乾燥等。較深的一層,稱為陰精,主要藏於肝、腎,稱為一身陰之根本;陰精不足,主要表現為腰膝痠軟無力,夜尿頻多,心虛膽怯,耳聾耳鳴等。我們留意麥冬的形態質地,白白胖胖的像個蠶寶寶。其性味溫和,輕浮在上,而又質稠明潤,故最善療小熱陰津之不足。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3.丹蔘

丹蔘色赤入心,善於理血。與氣相比,血有形,流動有一定的路徑。如果用大寒藥來清除血分之熱,就非常容易造成血行的凝滯。譬如河流遇寒凝結成冰,再要破冰恢復水流,就是一個比較浩大繁重的工程了。所以除非遇到血中熱象非常明顯,出現各種出血的表現,如流鼻血、大量吐血、尿血等,中醫一般不主張用大量寒藥冰伏血液。而是代之以涼而能行的一類中藥,比如丹蔘。丹蔘功能涼血、活血、養血,且性味平和,不燥不滯。古人盛讚曰"一味丹蔘散,功同四物湯"(四物湯是養血第一方)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熱性藥說


人有大寒,因用熱藥。冰寒禁錮之地,非熊熊烈火無以消其陰翳。寒凝在脾,則需乾薑溫中以固守;寒聚於腎,必經肉桂溫下以培元。其寒氣大盛於一身之內外,抑或陽氣將脫之危重大症,非附子孰能力挽狂瀾。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是中醫治病的基本思路。凡人體出現陰寒內盛的徵象,寒邪盤踞,堅守不去時,即需大熱之藥來輔助回陽驅寒。人體五臟六腑皆可有寒邪停留,但在脾腎兩髒更為常見。溫中焦者,乾薑最佳;曖下焦者,肉桂尤良。如果遍身內外寒邪皆盛,或者陽氣暴脫欲絕,就必須選用"回陽救逆第一品藥"附子了。大熱之藥,總量並不很多。我們下面就以三種最常用的熱藥為例,來體會熱藥之用。

1.附子

附子為熱藥之最,為大寒稽留,陽氣虛損,必選之藥。善於行走,一身上下內外,無所不能及。寒在外,關節痺痛難忍;寒在上,胸痺喘息心悸;寒在中,脘腹冷痛便溏;寒在下,腰膝冷痛小便清長,皆賴附子之大熱來溫陽散寒。附子如此剛猛的熱性,不但表現出如此卓著的功效,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傷害性,也就是毒性,嚴重者可以危及人的生命。所以中醫處方用附子,常常在右上角標註一個(先)字,表示此藥需要先煎煮半小時左右,以減少其毒性。不過隨著今天中藥材質量的下降以及火神派的興起,讓醫生對附子的忌憚化解了很多。有些醫生用附子,起手就是30、 50克。無疾對此不作評論,不過對於本文的讀者,愛好者朋友們,強烈不贊成學習此法。人的生命何其寶貴,中醫治病的方法有很多,何必常出險招制敵。

2.乾薑

生薑晒乾後即為乾薑。物雖同,性卻異。生薑性溫,可發散解表,民間有用薑糖水來治感冒的方法;還可溫胃止嘔,被譽為"嘔家聖藥"。乾薑性熱,最善入中焦,溫補脾胃,散其寒邪,是溫補中焦陽氣的主將。乾薑與附子相配,可以進一步加強附子的熱性,用來挽救陽氣將脫的患者。

3.肉桂

肉桂就是我們日常燉肉時常會用到的桂皮,不過入藥用的肉桂,成色更好些。與乾薑相比,肉桂最擅長溫補的部位在腎。有一種病很有意思,上面口舌生瘡,咽乾鼻幹,下面卻腰冷疼痛,小便清長。上面一團火,下面一盆冰。中醫稱為"上熱下寒"。上面的火,原本該在下面;但是由於下面寒邪盤踞,把異己的、虛弱的陽氣趕了出來,陽氣無家可歸,浮游於上,才出現了上面的火象。肉桂的作用,就在於入下焦溫散寒邪,讓陽氣來複。中醫形象的將肉桂這一功效稱為"引火歸原"。

溫性藥說


少火生氣,溫之謂也。溫藥於人,溫和宜人。諸邪得祛,諸虛得補,能不讚之?人有生命,全賴體內一團陽氣推動。故陽氣常宜培補,不宜過度攻伐。體現在用藥上,我們可以發現,常見的幾種邪氣,風溼寒熱、氣滯血瘀,除熱邪外,中醫驅散其他幾類邪氣的手段,多用溫法。風邪得辛溫而解,水溼痰飲得溫則化,寒邪得溫則散,氣血得溫則行。再看虛證,不但氣虛陽虛多用溫藥來補,即便陰血的不足,也常以溫藥來治。尋思其理,補陰血之藥多滋膩,若多用寒涼之性,恐不易行,難以為人所用,填補陰血。例如地黃,生用則性寒,用以清血分之熱;若經酒炮製,反覆蒸晒,則寒性大減,反成溫性,用以補養陰血。我們還是舉三味藥為例,來體會溫藥。

1.防風

顧名思義,防範風邪。防風最善行於肌表,輔助衛氣,警惕外界風邪侵襲;譬若崗樓之哨兵。風為百病之長,凡有外邪入侵,總以風邪為先導。風邪既防,眾邪無犯,平安得保。風邪未至,防風可防範之;風邪已至,防風可疏散之。實為治療外風證不可多得的妙藥。

2.陳皮

陳皮即乾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陳,是因為陳皮入藥,以其辛燥為用。但過於辛燥,對人體正氣損傷太甚。經久後燥性減,不致傷人。痰溼與兩個髒的關係最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運化水溼,脾氣推動無力,則水溼停聚為痰;痰溼隨水谷精微上呈於肺,肺臟輕靈嬌嫩,溼邪最易停留。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陳皮性溫燥善行,入肺脾,治療溼痰,尤為所長。陳皮即乾燥的橘子皮。之所以名之曰陳,是因為陳皮入藥,以其辛燥為用。但過於辛燥,對人體正氣損傷太甚。經久後燥性減,不致傷人。痰溼與兩個髒的關係最為密切,一是肺,一是脾。脾主運化水溼,脾氣推動無力,則水溼停聚為痰;痰溼隨水谷精微上呈於肺,肺臟輕靈嬌嫩,溼邪最易停留。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陳皮性溫燥善行,入肺脾,治療溼痰,尤為所長。

3.熟地黃

地黃生用性寒,經酒蒸晒後成為熟地黃,寒性漸轉為溫,為養血填精之要藥。與防風、陳皮同屬溫性,但前二者主以解錶行氣,所治在氣;而熟地黃則補益在陰血,道理何在呢?繼續讀到後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一節,再從網上搜索一下幾味藥物的圖片,看看是否可以給出你的答案。

自學中醫必讀:中藥性味之謎——四氣

平性藥說


除上述寒、熱、溫、涼四氣之外,中藥裡還有一類藥物,其性中正,不寒不熱,謂之平。平性藥為數不少,臨床也較為常用,但限於篇幅,不再展開來講。此處僅以最常用的兩味藥為例,幫大家體會平性藥的性味。

1.山藥

有朋友問起,如何幫助脾胃虛弱的孩子調養身體,山藥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2年前曾診治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身材矮小,頭髮枯黃,脾胃虛弱,食量小。當時以反覆感冒求治。處方後,矚其母,須常以山藥煮粥給孩子吃。半年後再見該小孩,頭髮轉成烏黑,精力十分充沛,感冒也很少發生了。山藥能有此效,主要是因為其性平,善於平補脾腎之氣陰。對於正處生長期的小兒,久服溫藥容易化熱,久服涼藥難免損陽。唯有用山藥這樣中正平和,不溫不涼的藥物長期服用來補益,才不會有寒熱之弊,最合適不過。

2.甘草

甘草在今天醫生的處方中,幾乎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味藥了。甘草的作用很多,但之所以大家都喜歡用甘草,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其性平味甘,善於調和諸藥。怎麼個"調和"法呢?例如上一章所講的寒熱錯雜證,治療時自當寒熱藥並用。而藥中有寒有熱,相互之間就很容易發生糾纏,從而影響療效的正常發揮。此時如果在方藥中加入少許甘草,寒熱藥之間無法解決的矛盾,就可以從此化解,協力祛疾,即所謂調和。除寒熱的矛盾外,甘草還可以調節表裡、補瀉、上下等不同類型藥物之間的矛盾,從而被廣泛地用於臨床。此外還有一點,甘草,從名稱可以看出,此藥甘甜,入藥後,可以祛除其他藥物的一些難聞的氣味,使湯藥味道變得可口一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