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中醫 傷寒 文章 李時珍 醫承有道學堂 2017-05-22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文章來源/董洪濤官方博客

導讀:中醫難學,但學好中醫有方法。如何學好中醫?一般來說,我們先要把課本學好,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以下談談我自己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願與讀者分享。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這一條非常要緊。我讀大學時,是先在課堂上讀四年書,再開始臨床實習(大四時曾有兩個月的臨床見習)。我認為,臨床一定要早,若臨床太晚,不利於醫術提高。臨床要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否則,先在教室裡呆坐幾年,等到了臨床,課堂學的東西都不記得了。

再者,只有從臨床上才能體會到何為疾病,如何治病,中醫如何取效,若不臨床,以上都不過是想象,是閉門造車。我自己的體會,多多臨床,大有裨益

我們可以從臨床中學習。每個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病人拿自己的健康與生命交付給我們,這是對於我們的極大信任,千萬別辜負了病人的信任。要從病人身上學習,病人的症狀變化,病人敘述的病情資料,都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醫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讀各家醫案

讀歷代中醫大家的醫案,有如名師在側,耳提面命,最有助於提高醫術。醫案不能濫讀,要讀適合於自己的。比如,若想提高傷寒水平,就讀傷寒醫家的醫案;想提高溫病水平,就讀溫病醫家的醫案;想提高鍼灸水平,就讀鍼灸醫家的醫案。我向來重視讀醫案,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間所出版的幾乎所有醫案著述,方便隨時翻閱。

我讀醫案的方法。讀醫案時不妨先讀前半段的病情描述,然後自己分析,琢磨其病當辨為何證,需用何方,如何加減化裁,然後把自己的結果與原案對比,看自己差不哪裡,為什麼達不到原案的水平,還需要從哪些方面再努力。這樣讀醫案,每讀一篇,都能有所提高,多讀多提高。若能堅持數年,廣覽諸家的數百醫案,我相信,必可提高醫術,兼可學得諸家的臨證經驗。

這個方法的要點是先找些好醫案,比如葉氏的《臨證指南醫案》,多是先述病,後辨證,再有議論,列出方藥,甚是方便我們學習。另外,亦可讀《名醫類案》或《古今醫案按》,都是歷代名醫的臨床精華。再者,今賢所編的醫案亦復不少,有的洋洋灑灑上百萬字,蔚為大觀,亦頗可一讀,隨便翻翻也不錯。

生活中用心

學習中醫與學習西醫不同,西醫的知識全在課本上,中醫卻需從生活中多加體會。比如,四時如何變化、陰陽怎樣升降,往往可以在生活中體會出來。再如,為什麼兩廣人會吃酸嘢?為什麼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體壯?為什麼一場秋雨一場寒?等等,此類問題都可從中醫裡面找到答案。平時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這也是學習中醫。

我的新浪微博裡有許多這樣的思考,都是我自己從生活中學習中醫的點滴體會。這樣的體會多了,中醫水平必然上漲。

再者,中醫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醫院裡才能實踐的醫學,中醫是生活中的醫學。學習中醫,亦需從生活中體悟。中醫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醫與我們的飲食住行息息相關。比如,食物皆有性味歸經,平時所吃的食物,也多是中藥;經絡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經常自己找尋按壓一番,既可養生,亦有助於掌握中醫。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複習,複習,再複習

溫故可以知新,溫故可以提高。複習的重要性說一百遍也不為過。年輕人往往喜歡獵奇而不喜歡複習,卻不知複習的收穫遠遠大於獵奇。經常複習曾經的所學,既可以鞏固知識,更可以藉此而觸類旁通,可以引申出別的收穫。

我自己的體會是,有些中醫學科非常重要,不妨反覆用功,比如,博士畢業後我經常把《方劑學》課本放在枕頭邊上,睡前隨意翻讀幾頁,堅持了數年,以至於方劑非常精熟,臨床用之得心應手。

隨著學業的進步,不同時期需複習的內容自也不同。但不管如何,重視複習,特別是對於基礎知識的複習,對於提高醫術很有幫助。

動筆

我一直主張學人要經常動筆,一方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筆記下的知識方便隨時複習;另一方面,動筆有助於思考,有助於提高。比如,當我創作一條新的微博時,我會反覆思考,如何行文措辭,如何使語句流暢,如何使醫理明白易懂,這樣的思考過程,非常有助於提高。而且,若能每天都動筆創作,相信對於中醫的理解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廣博。

動筆記什麼呢?可以記每天的讀書或臨床收穫,可以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可以創作關於中醫的文章,也可以抄錄古人的名句,方法不一,但只要動筆就有助於提高醫術,這一點是毫無質疑的。

剛開始可能有些困難,不知道寫什麼,這樣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過。堅持下去,慢慢地就習慣了。正如我自己在數年前開始創作微博時,我就暗暗立志,一定要堅持下去,把自己每天的臨床醫案、讀書體會、思考所得、旁聞道聽的逸事都記錄下來,若能積累成百萬字,這將是我從事中醫的寶貴財富。於是我就堅持了下來,日日不懈,至今驀然回首,卻已經創作了百萬多字的微博了,當年的目標實現了!自己也感覺伴隨著寫作,醫術提高地飛快。我有這樣的體會,我也願意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這個方法。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重視經典

重視經典與興趣無關。即使你對經典沒有興趣,也不要忽視經典,咬著牙,硬著頭皮,也要學好經典。因為經典為古代聖賢之作,其中有大智慧,包涵了哲學、人文、醫學、地理、天文等多個學科的學問。簡而論之,就中醫來說,四大經典包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以及《難經》,這是每一位中醫人所必需學的。

重視經典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源自實踐。實踐出真知,中醫的臨床實踐離不開經典,甚至可以說,每個思路,每條辨證,每張藥方,都與經典密不可分。學好經典,即是踩在了前賢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遠,臨床療效必然高。而忽視經典,有如有寶山而不入,不是盲人,就是傻子。

重視經典,就要學習經典。要不斷地學,溫故知新——這是我學習經典的方法,我自認為反覆閱讀經典非常有必要。

剛開始學經典時,不妨只看原文,不看註解,自己慢慢領會,能領會多少就領會多少,邊讀邊記誦,邊記誦邊領會。經典的句子背熟了,一些深奧的中醫理論自能領會,有的即使暫時不能領會,經歷多年臨床之後也會有所感觸而明白的。

實在不明白的,再看前人的註釋。讀註釋不能全信,也不能全懷疑,要有自己的眼光。若實在不會分辨,那就不妨先記住吧。多讀幾家不同的觀點,自己體會,看哪家觀點更合乎自己的心意。自己認可的觀點,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自己暫時不認可的,也不一定是錯誤的,隨著讀書、思考及臨床閱歷的增加,以前不認可的觀點也許反而為認可了。

臨床時要常想想經典,讓自己的思想完全進入經典之中,有時心中一亮,豁然開朗,可於混亂的迷霧中領會出清晰的治療思路與方法來。我自己的體會,經典的幾乎每句話都能指導臨床,之所以我們體會不出來,那是因為水平不夠,或者,與臨床結合地不夠緊密。要想把經典用在臨床上,並且左右逢源,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所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付出必然會有收穫。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隨著自己醫術的提高,對經典的理解也會提高。初時對經典的某句話可以理解地非常淺顯,後來,臨床漸多,思考漸深,對經典忽然有新的感悟,這種感悟即是提高。我認為,《素問》的前四篇要反覆研讀,這四篇東西最能引人深悟。初學中醫要讀,臨床數十年之後還是要讀,邊讀邊思,邊讀邊臨床,每讀一遍,對於中醫理論的體悟就會深入一層。

有人說,經典很枯燥,讀來毫無感覺。怎麼辦?我建議不妨再讀,反覆讀,努力找其中押韻的文字,讀時儘量抑揚頓挫,這樣既好讀又好聽,還方便記誦。邊讀邊琢磨,讀著讀著就慢慢地上手了。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沒有誰天生喜歡讀書,但我們每個人求學多年後不是也喜歡上書了嗎!

有人瞧不起經典,認為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這是妄自菲薄,是不瞭解古人。古賢的智慧極深極奧,深研四大經典,再結合臨床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古人的。

當今社會文明在進步,中醫也要跟著進步。進步不是拋棄中醫,不是讓中醫西化,這不是真的進步,這是倒退!中醫進步就是要抓住經典,越是緊抓經典,中醫越能進步。

跟師

跟師,要跟明醫,要跟大家。若師傅願意願意把自己的所學完整地教給學生,這是最好的老師。跟師的好處極多,可以當面學習,手把手地教;可以隨時提問,督促著進步;可以方便地傳承老師的學術思想;跟著老師學習,白天工作,晚上讀書,就象古人學習中醫一樣,這樣最有助於提高醫術。

當然,跟師時,千萬不要有疑必問。先自己看書或思考,並與同學交流,若實在找不出答案,再向師傅請教。我相信,每一位明師都喜歡勤奮好學,且態度恭敬的學生。有時,師傅的觀點可能不合乎課本,或合乎主流,我認為當細心學習師傅的觀點,自己在臨床上體會。

勤奮好學,孜孜不倦

中醫難學,因為中醫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好的中醫需要懂的東西非常多,不僅要精研湯藥與鍼灸,還包括相學、文學、歷史、天文學、西醫學、中國傳統哲學等等。因此,要求我們中醫人一定要努力進取,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讀書。需知若一天不讀書,即是一天浪費了光陰。別人都在進步,我們若不努力,就會倒退。

作為中醫人,還要有吃苦的準備,要有一輩子努力的準備。讀不完的書,幹不完的臨床,永遠也不會到達頂點的攀登,會一直伴隨我們一生。與其痛苦,不如享受,享受讀書的快樂,享受臨床的快樂,享受努力的快樂。享受的過程,亦是進步的過程。因為快樂,我們更努力;因為努力,我們更進步;因為進步,我們更快樂。

以上拉雜寫下這幾點體會,是我在奧地利臨床工作的間隙倉促草就的,希望能有助於年輕學子進步。這些只是我自己的學習中醫體會,不一定合乎每個人,讀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學醫體會分享出來。我們都要進步,我也願意與讀者一起努力。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延伸閱讀:裘沛然從醫六十餘年的教訓

“瘦因吟過萬山歸”是清代著名詩人黃仲則的詩句。它深刻地揭示了治學的艱鉅性,揭示我們研究學問者既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我走過了醫學科學上崎嶇曲折的道路,臨床上遇到許多挫折和教訓。這對我來說,誠然是痛苦的回憶也是深可慚愧的。今把它寫出來公之醫界同道,也許對初學中醫者可以提供一些借鑑和參考,作為前車之鑑吧。

1934年畢業後即於是年開業行醫,當時我對中醫學的造詣是頗為自許的。自以為除了學過各門課程之外,還看過不少醫書,僅舉傷寒一類而言,當時已研讀過數十家著作。溫病方面、則沉酣於葉、薛、吳、王數家,特別對葉氏的溫病學說,曾下過一番功夫。說起溫病的症因藥治,頗能歷歷如數家珍。另如金元四家和李時珍、王肯堂、張璐、張景嶽、沈金鰲、林佩琴等醫家著作亦通讀一過。我最愛讀的還是歷代的醫案、醫話,因為這一類書多是前人的臨床記述,最有裨於實際應用。對西方醫學的重要學科書籍、亦曾粗加瀏覽。有關國學文獻、經、史、子、集,茫如煙海,但亦貪多務得,粗涉範籬。故以讀書而論,當然不敢說已破萬卷,確實也讀得不算太少了。

臨診方面,我在青少年時代即跟隨叔父看病,後來又侍診於孟河丁師之門,對於丁氏的一套常用經驗效方,幾乎熟極如流。並又親炙海上諸名家之教誨,如謝利恆、夏應堂、秦伯未、程門雪諸先生的處方特色,也稍稍學到一點。故當開業伊始,饒有一種“學成問世”的優越感。滿以為挾此以遊,真可以天下走得了。

當開始應診時,也確實看好了一些疾病。但在歲月積累,病人漸多以後,問題也就越來越突出。在診療過程中經常遇到很多疾病沒有辦法解決,過去學過的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本領全用上了,經方、古方、時方、驗方一套套的都用上去,可是仍然有不少疾病不能解決。我開始對祖國醫學的價值產生懷疑,信心也有些動搖了。我想中醫理論是否是臆測的玄談?是否真有指導臨床價值。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中醫理論已是幾千年前的東西,是否早已過時?我甚至懷疑古代方書、醫籍及醫案醫話中所載內容的真實性問題……真可說疑竇叢生。

因而就著重進修西醫學。在認真學習了相當一段時期西醫學並通過臨床實踐觀察以後,我又別有一番感覺:西醫分析病原病理,誠然清清楚楚,條理井然,還可從實驗室驗證,但從臨床用藥來看,有許多疾病也同樣沒有好辦法,儘管診斷檢查的儀器設備新穎精密,而最後落實到治病還是效果不顯,甚至毒副作用很大,什麼抗藥性、藥物過敏、藥物毒、菌群失調等副作用隨時可以發生。於是對西醫藥也沒有多大信心,終日徘徊於中西醫學之間,為想找尋一種治病的最佳方法而感到苦悶、發愁!

當時我又回憶過去學醫時的情景,曾親自看到上海名醫如夏應堂、王仲奇、丁濟萬諸先生,他們治好了不少西醫所不能治的疾病,程門雪先生親自給我講過治癒一個經德國著名醫師確診並謝絕不治的結核性腦膜炎病兒,他用的是《福幼編》中的一張方劑,在近代著名學者鄭傳笈所撰“丁甘仁墓表”中曾說:“晚年名益重,道益行,不獨滬地紳商,爭相招致,即西商之僑居者,積資數千萬,出其百一,足以盡集諸西藥,而有疾必折衷先生。”這使我猛然省悟,自己看不好病,是我沒有學習好,不是中醫沒有辦法,其過在我而不在中醫學。這就使我在彷徨的歧途中又回過頭來,於是磨礪苦學,舊書重溫。通過這次學習我終於一間微明,初步有以下幾點認識:

1

學而不精

我在中年曾害過一次溼溫重症,經醫院確診為腸傷寒,身發高熱,中西藥物遍投而熱不退,病延二週左右,乃邀請甬上名醫徐餘藻醫治,徐以大承氣湯加甘草,藥後細思,讀了傷寒論千百遍,還沒有學會用承氣湯,良足自愧!其原因由於我只知大承氣湯的主證是痞滿燥實堅,困守於前人註釋的一般概念而不知用巧;同時,溼熱蘊蒸氣分,清宣透達之說,也禁錮了我的思路。而西醫學中腸傷寒在後期禁用瀉藥的觀念也束縛了我處方用藥的手腳。這一次提高了我對中西醫學是二個不同理論體系的認識,我不再那麼迷信西醫了。對於娓娓動聽的溼溫理論以及傷寒與溫病的實質問題,認識也較過去有了深化。

在早年行醫時,我見到一位醫生用熟地、當歸、白朮、柴胡以治感冒,心甚鄙之,然而曾目睹其病人服該方而告愈。當時以為偶中而已,未之奇也。後來,我自己也遇到感冒病人,曾屢進桑菊、銀翹、杏蘇、麻桂等方,久延未愈,最後用“五柴胡飲”而竟收捷效。我過去亦熟讀景嶽書者,由於沒有學到手所以不取用,不會用。

2

學而不廣

我曾治療一個患赤白痢疾病者,用了一系列治痢的正規方,如白頭翁湯、木香檳榔丸、芍藥湯、香連丸、枳實導滯丸以及丁師常用的治痢效方等,可是均無效果,下痢加劇,日夜登廁近百次,病人精神困憊,已臻危殆。在無可奈何中試用了一張《石室祕錄》藥味分量配伍奇特的方子,即白芍三兩,當歸三兩,蘿蔔子一兩,枳殼、檳榔、甘草、車前子各三錢,當時按照原書依樣畫葫蘆,以冀幸中,不料服後次日瀉痢次數減半,又服一劑而病全除。《石室祕錄》是託名天師、雷公、張機、華佗等合著的一本偽書,我平素所不齒,今用此方竟如其所說“一劑即止,二劑全安,可用飲食”的奇妙效果。乃深悔我過去知識之狹和治學之偏見,未能俱收並蓄,有愧昌黎所稱的醫師之良。

3

學而不化

我感到自己在中醫理論和處方方面“化”的功夫很差。譬如偏頭痛,歷代醫書所載,常用全蠍、蜈蚣之類,我也常用,但效果並不好。我深知章次公先生治療偏頭痛效果很不錯,他也用全蠍、蜈蚣,但卻有幾點與眾不同。配伍方面:全蠍、蜈蚣常與補氣養血藥同用(如黃芪、當歸),而且用量也重;還配合健脾化溼藥(如淮山藥、茯苓、制半夏);有時還加用附子。劑型方面常採用粉劑服用,以小劑量日服三次,常取得滿意療效。以後我治偏頭痛,多遵循其法而奏效,說明“化裁”的重要性。可見前輩用藥圓機活法的一斑。

試再舉心胸疼痛為例,目前多習用丹蔘一味,我亦曾武步其後,臨床有效有不效。為此細察並世醫家之善治該病者,則並不侷限於活血化瘀一路,有的作痰飲治,有的用行氣寬胸之法,或用芳香宣竅,也可用養陰或扶陽藥,並有用甘緩及和胃或養心等法,效果遠勝於用單味丹蔘。這使我感到“膠柱鼓瑟”之非。即活血化瘀而論,也不必定用丹蔘,我曾治過一些病人,先用丹蔘無效,繼用手拈散、失笑散也無效,最後考慮到用仲景抵擋湯,服後效果非常好,病情明顯緩解。我深深感到自己學而不化的東西太多了,我還進一步理解到,學習一門學問,如果不精、不廣、不化,就等於不學。我認識到以前就是犯這個毛病,現在總算是剛剛入門。

學到老,開始懂得一點,以前完全是盲人瞎馬,現在對中醫學略有粗淺認識:

中國醫學確實蘊藏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其中有許多寶貴的經驗,還沒有被我們所掌握,特別是其中高超的理論,更沒有被我們所認識,所以要虛心學習而萬不可淺嘗輒止和武斷、臆測。

做醫生要邊讀書,邊臨床,臨床不能脫離讀書,讀書必須結合臨床。光讀書只有空洞的理論,光看病只有狹隘的經驗,都無裨於提高自己,發展學術。

要開拓思想,既要精研中醫學,也要讀西醫書,懂現代醫學,還要多讀現代基礎科學和邊緣科學的書籍。古代的文、史、哲也要有較好的基礎。

中藥的作用也是非常深奧的,不要用目前西醫理論生搬硬套,例如發熱、炎症、不要侷限於清熱解毒,辛溫藥甚至補益藥也可能有消炎或者更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要打破中醫學中一些人為的“清規戒律”。對目前中藥質量,必須迅予改正和提高,否則,正確的處方也難奏良好的療效。我們要在中醫藥學原有基礎上深入發掘,有所創新突破。

——END——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推薦閱讀

✎版權申明:轉載僅作觀點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