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中醫 神農本草經 藥品 水果 仲易談養生 仲易談養生 2017-09-04

將藥物分為三品的道理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本經》記載藥物一共365種,以應一歲365日之氣。藥分上、中、下三品,按《本經》記載,上品藥主養命;中品藥主養性;下品藥以治病。上、中二品藥用“養”字,分別養的是人的命和性。

在古人的思維裡,人是由性和命組成的,性即性格、思想、七情六慾等一切看不見的因素;命即身體、髮膚等一切看得見的因素。性與命相比,人的性變化很大,正似天氣健運無常,時常風雨陰睛,用一句詩比喻:“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且性看不見亦象天無形,因此古人認為人的性是吸收天氣而來,只要有呼吸,人就一定有性。命則與性不同,雖然變化,但不像人的情志一樣變化莫測,相對比較穩定,象地,人的身體必須通過吃大地生出的萬物來充養,若人不吃飯,身體得不到充養便會消瘦,且人體是看得見的,象地有形。人身上的氣血亦是如此。

氣無形,變動較大,經常會因為人的情志活動而發生氣的運動變化,“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靈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素問·舉痛論》)因此古人認為人體的氣亦來自於天;血相對於氣而言是有形的,運動規律是很難受人意識改變的,為吸收地氣所得。因此《本經》認為上品藥中所含地氣較多,偏於調養人的有形身體,即養命;中品藥中所含天氣較多,偏於調養人體氣的異常,即養性。即上品藥多數味較重而氣較輕,氣輕則寒熱之性偏差較小,其性靜;中品藥偏於氣較重而味較輕,氣大則寒熱之性有偏,其性動。關於下品藥則氣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動而劇,甚者偏性過大則有毒,因此可以用來治病。當然把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的客觀指標還有很多,氣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對於病較輕的只需用上、中二品的藥物調養一下便可,但對於病較重的則需用下品藥物進行治療。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通過藥物的生長來判斷藥物的氣味

在中國古人的思維中,天地間任何有生命的動物、植物均是天地二氣交感而成,並且天地二氣一直滋養著天地間所有的生物。就動物而言必須通過呼吸來接受天氣並且通過飲食來接受地氣;就植物而言則需要通過枝葉來吸收天氣,通過根來吸收地氣。天地二氣必須交感萬物方能生長繁衍,即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如此周流不息。於人體而言,天地二氣升降出入,交流不息則人體無病,若二氣不調則生各種病,即出現人體陰陽失和。若二氣不交,為陰陽離決,則死矣。於同一株植物而言,地以上的枝葉吸收天氣與地以下的根吸收地氣相交感則植物生長,故而枝葉與根相比較,枝葉所吸收的天氣較多,而根所吸收的地氣較多,果實為一株植物的精華,具有繁育後代的重任,因此古人認為果實所含天氣與地氣都多。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通過植物的取材部位判斷植物氣味多少僅是一個參考,而古人最原始的認識氣味的方法為眼觀、鼻聞、口嘗、手感。

眼觀:天清地濁,凡是天氣多的藥物顏色比較淺或比較鮮亮,質地比較疏鬆;凡是地氣多的藥物顏色比較深或比較暗,質地比較緊實。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鼻聞:鼻聞主要聞藥物的氣,用於判斷藥物的天氣,每個藥物都會向空氣中散發氣,如果我們很容易就能聞到,說明這個藥物氣較多,如果很難聞到,說明這個藥物氣較少。但是有些藥雖然也聞不到氣,但是口嘗有麻舌感,說明藥氣厚而多。如果聞到的藥物之氣較清淡,說明這個藥物氣的動性不大,如果氣較芳香,或濃烈,或臭晦,或嗆鼻,都說明這個藥物氣的動性很大,走串力強。有很多藥雖然聞之氣不大,但是服用亦能使人體的氣動,亦為天氣多動性大。

口嘗:口嘗主要嘗藥物的味,用於判斷藥物地氣的多少,藥物嚐到口中不外有酸、苦、甘、辛、鹹這幾個味,這些味越大,說明藥物的地氣越多,味越淡,說明地氣越少。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手感:天清地濁,凡是天氣多的植物,質地都比較輕,凡是地氣多的植物,質地都比較重。

關於礦石類藥物,古人認為是天地之精所化生,氣厚而動性小,味很重,服食可以長生,故而《本經》將很多礦石列為上品。古代有很多道士便常年服食礦石所煉製的丹藥,但是常人服食需謹慎。

中醫中藥談《神農本草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