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現代人普遍有上熱下寒的表現,明明上身經常無故“發熱”——長痘,下身卻異常冰冷——便溏。到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等等這些類似的情況,其實屬於中醫裡典型的“上熱下寒”,且現代人尤其容易上熱下寒。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什麼是上熱下寒

簡單點說,上熱下寒是由於中焦不通、陰盛於下、虛陽上浮等導致的一系列症狀

中醫認為天地是一個整體,地氣上揚,天氣下降,於是天地交泰,乾坤一體,才有一年的春夏秋冬,十二節氣,才有那麼多豐富的生命。

相應的,人也是一個整體,人體內心火往下,溫暖下身,腎水往上,滋潤上身,身體才有了陰陽循環,陰陽交融和平衡,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如果身體裡的火下不去,下面的水無法上升,心腎不交,陰陽離絕,身體自然就上熱下寒,產生各種各樣讓人頭痛的症狀疾病。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上熱下寒有哪些表現

上半身動不動就上火,熱,失眠、反覆發作性的口腔潰瘍、舌瘡、失眠、慢性咽炎、咽喉灼熱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

下半身則冷如冰窖,屁股以下冰涼,腿比常人怕冷,飲食耐溫不耐寒,吃涼的就難受,拉肚子,腰膝酸冷,手腳冰涼,尿頻,婦科問題。

如果還無法確定的話,還可以看舌苔。如果舌尖發紅,舌根發白,那基本就是上熱下寒了。舌紅自然是有熱的表現,但舌根處會有明顯的白膩苔,這就提醒我們要注意(脾)腎有寒,有時舌還會有齒痕。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為何當今上熱下寒的人越來越多

1、用腦多

現代人思緒複雜,當我們用腦想事情的時候,大量氣血就會往上引,下半身氣血不足,長時間如此,就造成上半身過熱,下半身火力不足。

2、活動少

老是坐著的人,身體中部最容易堵。這個地方其實就是中醫說的中焦,這裡集中了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膽,重要的消化器官脾胃,又是一個溝通上焦(心肺)、下焦(腎、腸、膀胱)的樞紐。

總的來說,一旦中焦堵了,出現胃氣不降,脾氣不升,腎氣不藏,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上焦有火,下焦有寒。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如何調理上熱下寒

針對上熱下寒,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上面的陽氣拉回來,即引火歸元。為什麼這麼說呢?

虛火是引起“上熱”的主要原因,虛火也叫龍火,為初生之龍。我們可以將這個初生之龍看作一個搗蛋的小孩,潛於深淵中,以水為家。

陰虛則水淺,龍無法潛游於淺水中,龍升則帶動虛火上炎,故陰虛火旺。水暖而龍潛,水寒則龍起。所以,下焦(脾腎)陰氣太重,也會使龍不下潛,故成虛火。因此,要糾正“上熱下寒”,關鍵還需“引火歸元”。

1、按摩

神闕穴位於肚臍,為人之生命根蒂,按之可溫陽散寒、行氣活血、固本培元,從而起到調整陰陽、防衰延年的作用。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湧泉穴位於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處。《黃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全身四肢各處。因此,可適當按摩湧泉穴。

2、每頓吃點辣

首先,老人要做到飲食均衡,餐單不能過“葷”,也不能過“素”。其次,“上熱下寒”實際上是內體陰寒過盛的外在表現,而在每頓正餐中加一點姜、胡椒、辣椒等味道稍辛辣的食物,可有助從內糾正“體寒”問題。剛開始吃辣,排爛便的情況可能會有所加重,這是寒氣加速排出體外的正常表現,老人無需過於擔心。

3、中成藥

臨床有時候使用附子理中丸、半夏瀉心湯、陳夏六君湯、小柴胡湯等方藥,從中焦去調理,多能夠緩解改善上熱下寒之類複雜的症候。

上邊長痘,下邊便溏,多半上熱下寒了,3個方案教你引火歸元

總結

總而言之,上熱下寒提示著你的身體已經有疾病了,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上面的陽氣拉回來,也就是引火歸元,3種方案固然都可以調理上熱下寒,但是也需要適合自己的體質才行,而不是一味地盲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