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說」為什麼食慾是病患必須時刻關心的核心問題?'

中醫 神農本草經 十三經 吳茱萸 藥食同堂 2019-07-26
"

有人說,中醫看病囉唆,問寒問暖,不如西醫乾脆,患者坐下了就開檢查單,報告回來就開藥走人。

仲景臨證,以胃氣的盛衰作為辨證、立法、處方、遣藥的依據。較之二便、脈、腹、嘔吐、汗出、寒熱、渴與不渴等與胃氣有關的症狀體徵,食慾狀況與脾胃的關係更為直接

"

有人說,中醫看病囉唆,問寒問暖,不如西醫乾脆,患者坐下了就開檢查單,報告回來就開藥走人。

仲景臨證,以胃氣的盛衰作為辨證、立法、處方、遣藥的依據。較之二便、脈、腹、嘔吐、汗出、寒熱、渴與不渴等與胃氣有關的症狀體徵,食慾狀況與脾胃的關係更為直接

「醫說」為什麼食慾是病患必須時刻關心的核心問題?


的確,小小一個患者食慾,中醫都很關注。“欲,貪也”(《說文》),因為欠谷而貪是一種需求。食飲是生命之需,患者對食物的貪求狀況能反映人體生理、病理的方方面面,醫者必須關注入微。

仲景在辨證論治的過程中,非常重視食慾狀況的辨證。《傷寒論》中有關食慾辨證的條文竟達35條之多,這既表明食慾辨證是仲景“保胃氣”學術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仲景臨證詳於問診的示範,應該努力學習與效法。

1.食慾多指主訴症狀

《傷寒論》中食慾狀況大多是患者的主訴症狀,如不能食、不欲食、消谷善飢和能食等,六經各篇均有分佈。

1.不能食

此指各種原因所致的不能飲食。《傷寒論》中“不能食”共有14條,見於太陽、陽明和厥陰篇中,有嘔不能食、腹滿不能食、反不能食、飢不能食、乾嘔不能食等。太陽篇之不能食(98、120條,此條目序次據新輯宋本《傷寒論》,重慶市中醫學會編注,1956年重慶出版社出版,下同)悉是因誤吐、誤下後的變證,非太陽本經之正證。厥陰篇中之“不能食”(332、333條)是胃氣將絕的危證。唯陽明篇中之“不能食”最多(185、190、191、194、209、215、226、228、251條),均屬陽明本經之證,然其病機有寒、熱、虛、實之不同,臨床當須分辨。

2.不欲食

此指不思飲食,但仍可勉強吃一些。《傷寒論》中“不欲食”共5條,有邪熱鬱胸,氣機不宣,影響脾胃的“嘿嘿不欲飲食”(96、97條);熱結於裡,不能外達的口不欲食(148條);厥陰篇中的寒痰阻滯和上熱下寒的飢而不欲食(326、355條)。從病情上看,可知“不欲食”較之“不能食”要輕些,但都是食慾減退的表現。

3.能食

此指食慾尚可,也是胃氣尚強的表現。《傷寒論》載“能食”者9條,根據所在條文的不同情況,分別有“若能食”(190條)、“故能食而咳”(198條)、“能食者則衄”(227條)、“雖能食”(251條)、“其人反能食而不嘔”(270條)。其中有的能食是胃氣和的正常現象,也有的是胃氣敗絕的反常現象;有的標誌著疾病向愈,還有的提示疾病有惡化的趨勢。

4.消谷善飢

此指進食後消化甚速,易飢餓而食慾旺盛。《傷寒論》中僅有2條,即257條“消谷善飢”和122條“當消谷引食”。病機都是胃中熱盛、精微耗散所致。

5.食則欲嘔

此指食慾尚有,但進食後想吐,或食入即吐,終致不能進食或進食很少。如243條“食谷欲嘔”、338條“得食而嘔又煩者”,以及359條“若食入口即吐”等,從文字上可以明顯地看出食慾狀況的輕重緩急。

此外,尚有“飲食如故”(129條)、“初欲食”(192 條)、“食不下”(273條)、“人強與谷”(398條)等,都足以說明仲景在詢問病情,描述症狀方面誠是一絲不苟、至微詳明,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2.與食慾相關的症狀

從病機分析,《傷寒論》中與食慾有關的各種症狀,有寒、熱、虛、實等不同屬性,以此為綱來觀察食慾狀況,從而為辨證論治提供依據。

1.陽明中寒

陽明屬胃,中寒者乃胃中虛冷。若患者脾胃素虛,加之外寒直傷胃陽,或誤用苦寒攻下,必致中虛寒盛,陽氣衰微,不能腐熟水谷,因而食慾減退。如194條“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195條“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 191條“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190條“陽明病,不能食,名中寒”;243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等均為陽明中焦虛寒證。

可見,陽明雖主燥,病多陽熱熾盛,但因中寒而不食者亦不少。中寒之證與體質有關,胃氣素虛之體再受外寒侵襲,必然胃陽更衰,影響食慾。即使外受熱邪,胃中之寒也未必就能化解,切不可認定陽明之不食都是屬熱屬實。

2.胃中積熱

邪熱盛於胃者亦能殺谷,最多見者是消谷善飢、食慾亢進。如257條“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飢……”122條“患者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等將消谷能食之症辨作為“熱”。但在《傷寒論》中更多見的是因裡熱壅盛所致的食慾減退,如太陽篇中有汗不得法而熱阻於胃,轉屬陽明的嘔而能食(185條);陽明病下後,餘熱不盡的“飢不能食”(228條);熱結於裡,不能外達的“口不欲食”(148條);蛔厥之“得食而嘔又煩者”(338條);少陽熱鬱“嘿嘿不欲飲食”等等。由此可見,熱鬱中焦,既常見消谷善飢,又可影響氣機升降,傷陰耗液,出現納差食少的證候,這在辨證上不容忽視。

3.胃氣虛損

食慾正常與否主要取決於脾胃的納運功能是否協調,倘若脾胃虛弱,既不能納谷,或雖可納谷亦難運化等都要影響食慾。在太陽篇和陽明篇中最常見的原因是誤吐、誤下所致的脾胃虛弱不能食。如120條“太陽病……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

陸淵雷解釋說:“一二日、三四曰謂病之深淺,不可拘泥日數。病淺而誤吐之,則胃受刺激而為熱,故食即吐,雖飢不能食;病漸深而誤吐之,則胃受刺激而充血,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又如98條:“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醫二三下之,不能食……”此因患者氣血素虛,邪人裡而表未解,醫見邪入,竟二三下之,重虛胃氣,因而不能食。

此外,太陰病的主要病機是脾虛溼盛,運化無權;其主症是腹滿而吐食不下,為太陰病的提綱證之一。再如厥陰病上熱下寒,風木橫侮脾土,脾胃受病,胃中空虛,故“飢而不欲食,食則吐”等諸如此類的食慾變化都屬虛。一般情況下,辨證時可作為鑑別脾胃虛損的特徵性證候。

《傷寒論》的除中證是胃氣虛極的反常現象。332條:“……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333條:“……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除中能食,是胃陽將絕前的虛性興奮,故總屬死證,是《傷寒論》通過食慾推測疾病預後的一種方法。

4.實邪阻胃

經雲:“邪氣盛則實。”這裡的邪氣是指溼熱或實痰壅積於胃,胃失和降,因之不食。如215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陽明病邪已入裡,陽熱亢盛,理應能食,今不受食,故曰“反”,又見潮熱譫語,是燥屎已成,腑實太盛之徵。

又如251條提出“雖能食”“雖不能食”,用以討論大承氣湯的使用時機,能食與不能食在此均是胃猶未虛之實證,但腸尚未成實。還有因停痰實積於胸胃而致“飲食入口則吐”(324條)和“飢不能食者”(355條),前者屬熱屬實,後者病在胸不在胃,故當知飢;但又因痰涎壅盛,所以雖飢而不能食。這裡所論,不僅能通過食慾狀況辨明疾病的屬性,而且也能通過食慾狀況確定疾病的部位所在。

5.脾胃調和

《傷寒論》中能食且食入不吐者都是脾胃調和的佳象。反之,不能食或反能食、或能食而嘔,多是脾胃不和之故。

試觀339條“欲得食,其病為愈”、270條“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384條“下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以及129條“飲食如故”、192條“初欲食”等,都是脾胃調和,食慾好轉,疾病向愈的條文。足以說明,食慾狀況的順逆是脾胃調和與否的重要標誌。後世《脾胃論》中“善治病者,惟在調和脾胃”的學術思想,當是從《傷寒論》中得到的啟示。

3總結語

仲景臨證,以胃氣的盛衰作為辨證、立法、處方、遣藥的依據。較之二便、脈、腹、嘔吐、汗出、寒熱、渴與不渴等與胃氣有關的症狀體徵,食慾狀況與脾胃的關係更為直接。《素問·靈蘭祕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強調了食慾是脾胃的一大功能。“倉廩”指受納,“五味出焉”主要是指味覺,受納加之味覺就是食慾。

根據食慾狀況辨別疾病的屬性,確定疾病的部位,瞭解疾病的傳變規律,推測疾病的預後,這是仲景示我們以探驪得珠的手段。我們在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中,應當倍加珍視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