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滋陰降火(一):治陰虛內熱,大補丸、大補陰丸,培本清源,以使陰盛陽潛,虛火降而虛熱自清

中醫 朱震亨 黃帝內經 健康 神黃中醫說 神黃中醫說 2017-08-02

朱丹溪滋陰降火(一):治陰虛內熱,大補丸、大補陰丸,培本清源,以使陰盛陽潛,虛火降而虛熱自清

頭條怎麼發私信?關注我們--點擊我的頭像--右上角有“私信”功能。

牟雄,何良清

朱丹溪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的學術成就主要在於開創滋陰學說,對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丹溪於《格致餘論》曰:“人之一身,陰不足而陽有餘,淳淳然見於《素問》”,故立論“陽有餘陰不足論”。其理論核心為“陽道實,陰道虛”。朱氏認為天人相應,以天地日月論自然界性陰虧,《內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以人之生論人生長性陰虧《內經》曰:“年至四十陰氣自半而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歲而精絕,女子四十九歲而經斷”。《禮議》注曰:惟五十然後養者有以加。以臟腑、心理論生活方式性陰虧和心因性陰虧。丹溪說:“主閉藏者腎氣也,司疏洩者肝也,二髒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亦動,動則精自走,相火翕翕然而起,雖不交會,亦闇然而疏洩矣。所以聖賢只是教人收心養心,其旨深矣。”

朱丹溪強調說:若範年、月、日等“四者之虛,似難免此”,尤其重視難成易虧之陰氣,重視滋陰是“治病求本”,具有積極意義的,假如:“醉飽勞倦,謀慮勤動,日月薄蝕,暴寒暴熱,大風大霧,憂愁忿怒,驚恐悲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若於此時恣嗜慾以戕賊。至春生之際,下無根本,陽氣輕浮必有溫熱。若此病情,如何確當治療,丹溪根據《內經》之旨:“精不足補之以味”,“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甘、寒、鹹、酸、之劑補其陰,以苦寒洩相火,堅真陰,制龍家之火,培其陰,陰陽回覆,其病自愈。“陰平陽祕,精神乃制”,這就是滋陰降火的意義所在,而且廣泛運用於許多病證,現擇要闡述如下。

1治陰虛內熱

朱丹溪滋陰降火(一):治陰虛內熱,大補丸、大補陰丸,培本清源,以使陰盛陽潛,虛火降而虛熱自清

中醫:《格致餘論》

何以為病,因腎中水火,本為既濟以生存,腎水一虧,則相火失制,合而為邪,乃生虛火、虛熱之諸證。朱丹溪稱之為“陰不足而陽有餘”就是陰虛火旺的根源,這種火旺是陰不足為本,為不足之病。其形證、遺精、盜汗,皆由相火內擾或陰虛內熱所致,骨蒸潮熱,咳嗽咯血,舌紅少苔,俱為相火內動耗傷真陰,乃至肺腎兩虛而起。

病為內傷不足,“審因論治”,精不足補之以味,滋陰降火立法,丹溪組方原意即“陰常不足,陽常有餘”宜常養其陰,陰與陽齊,則水能制火,主以【大補丸】(現稱【大補陰丸】),故方中以:

  • 熟地、龜版滋補真陰、潛陽制火,豬脊髓、蜂蜜俱為血肉甘潤之品,用以填精補陰以生津液,此為培本一面;

  • 黃柏苦寒瀉相火以堅陰,知母苦寒,上以清潤肺熱,下以滋潤腎陰,用為清源一面;

兩面配伍,以收培本清源之效,本證僅培本而其虛火難清,只清熱則病本猶恐復生,故須培本清源,以使陰盛陽潛,虛火降而虛熱自清,是方能驟補真陰,以制相火。本證若兼食少,便溏,以及火熱屬實者,皆非本方所宜。

下期:朱丹溪滋陰降火(二):治虛風內動,“存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