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中醫 黃芩 黃連 傷寒 梔子花 為道中醫 為道中醫 2018-01-02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上熱下寒”首出自《靈樞•刺節真邪》:“上熱下寒,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多為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虛寒,陽氣上越之症,症見足脛寒冷,而反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洩瀉,又稱戴陽,為虛脫症候之一。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上熱下寒”是寒熱錯雜表現之一

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洩瀉、肢冷、脈沉遲。

對於此證最為詳細的論述,當屬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在此書中,其中的“寒熱並用”治法幾乎佔了其治法的一半,可見“寒熱錯雜”的患者在臨床上非常多見,所以隨之而來的“寒熱並用”治法運用的也非常廣泛。

在《傷寒論》中,“上熱下寒”證有5個代表方,有梔子乾薑湯、黃連湯、烏梅丸、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麻黃升麻湯,這5個方證雖同屬“上熱下寒”證,可5方各具特色,有很大差異。

一、梔子乾薑湯——胃熱脾寒證

⑴臨床症狀:胃脘灼熱,或嘔吐,心煩,口乾,或身熱,腹部畏寒,大便溏,舌淡或紅,脈數或沉。

⑵病機辨證:鬱熱蘊結上擾,寒氣凝結下注。

⑶審證要點:胃脘灼熱,心煩,腹部畏寒,舌質淡或紅,脈數或沉為用方審證要點。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第80條,“梔子乾薑湯”。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⑸隨證加減用藥:若脾寒明顯者,加乾薑、桂枝,以溫脾散寒;若胃熱明顯者,加黃連、石膏,以清瀉胃熱;若嘔吐者,加半夏、陳皮、竹茹,以降逆止嘔。

⑹西醫辨病:常用於急慢性腸胃炎,食道炎,慢性痢疾,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膽道蛔蟲症感染等屬於中醫“胃熱脾寒證”的患者。

⑺使用禁忌:脾胃陰虛證,慎用本方。

二、黃連湯——胃熱腸寒證

⑴臨床症狀:心煩、心下痞滿、腹痛、或乾嘔下利者。

⑵病機辨證:胸中有熱,腹中有寒,寒熱隔拒,陰陽不調,升降失常。陰陽升降失其常度,陽在上不能下交於陰,故胃熱而嘔吐,陰在下不能上交於陽,故腸寒而腹中痛。陰陽相格,上熱者自熱,下寒者自寒。

⑶審證要點:胸中煩熱,欲嘔吐,舌苔黃,乃胸中有熱之見證;腹中痛,腸鳴洩瀉,脈弦緊繫胃中有寒之見證。此證因胸熱胃寒而致升降失司,為其辨證要點。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第173條:“黃連湯”。

⑸西醫辨病:常用於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膽囊炎、痢疾、冠心病等符合中醫辨證“胃熱腸寒”的患者。

⑹使用禁忌:病屬虛寒者不宜使用。

三、烏梅丸—正氣虛損的上熱下寒證

⑴臨床症狀:上腹部鑽頂樣劇烈疼痛,陣發性加劇,噁心、或胃氣上逆致嘔吐,有時會嘔出蛔蟲,甚至伴手足逆冷、冷至肘部或膝部為主要的臨床表現。

⑵病機辨證:病機為下(腸)寒上(胃)熱(下寒為本),正氣虛損,兼心神被擾,胃氣上逆。

⑶審證要點:寒熱並見,可表現為內熱外寒或上熱下寒,其病機總為本虛標實,以虛寒為本,邪實為標。以“脈微而厥”,因於下寒;“時煩”,因於上熱,為審證要點。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第338條:“烏梅丸”。

⑸用藥特點:烏梅丸寒熱互濟,辛甘酸苦並用,具有補瀉兼施、溫清並舉、氣血兩調為其用藥特點。所謂寒熱合用,扶正祛邪,剛柔相濟,陰陽並調。

⑹西醫辨病:臨床上除用於典型的蛔蟲症,還應用於各科凡是符合本證特點的病症,病機為虛實夾雜、寒熱並存、錯綜複雜,病在厥陰的各種疾病,均可隨證加減。

四、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寒熱格拒證(上熱被下寒格拒,脾胃升降失常)

⑴臨床症狀:食入口即吐,謂之寒格;更復吐下,則重虛而死,是更逆吐下。

⑵病機辨證:本病屬於“格拒”,也就是說,“下寒”所致的脾氣不升“格拒”了“上熱”所致的“胃氣不降”,所以臨床上出現了嘔吐、下利。飲食入口即吐,說明胃內熱盛,胃氣上逆明顯,這也是臨床辯證“上熱”的重要依據。

⑶審證要點:食入口即吐,胃熱氣逆,脈沉細乏力,屬於脾陽不足,脾胃虛寒所致“下利”,又外感風寒,而在臨床上又“誤吐”或“誤下”,導致了脾胃進一步受損,脾氣升清功能更減,胃氣上逆更加明顯,出現了“寒格”證。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厥陰篇359條:“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

⑸西醫辨病:可以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⑹使用禁忌:脾胃陰虛證,慎用本方。

五、麻黃升麻湯——陰陽兩虛之上熱下寒,虛實錯雜證

⑴臨床症狀:手腳四肢冷,咽部不適,咽乾口燥,咳吐膿血,腹瀉不止,寸口脈沉遲,關脈、尺脈幾乎摸不到。

⑵病機辨證:臨床上本徵候是因陽氣被內陷的邪氣遏制,從而鬱結在內導致了“上熱下寒”,為本病證病機。乃為傷寒日久,表寒未解而裡有邪熱,醫者不查,又行大下,致外寒不解,鬱陽陷於陰血,形成陰陽兩虛之上熱下寒,虛實錯雜之證。

⑶審證要點:本證因邪氣內陷以致體內陽氣被鬱結不伸,陽氣不達四末故手足逆厥,“火性炎上”,“熱盛傷津”故熱邪在上耗傷津液致咽乾口燥,熱盛灼傷血絡則咳吐膿血;脾虛脾陽受損不能溫煦而寒在於下,以致關、尺脈不至,脾胃虛寒不能腐熟水谷則下利不止為本證辯證要點。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第357條:“麻黃升麻湯”。

⑸用藥特點:此方藥味較多,具備了藥物的“寒、熱、溫、涼”屬性,故而具有了“清、散、宣、瀉”等藥物功效,名副其實的“寒熱並用”,從而滿足臨床複雜病情的需要;另外,在此方中,“君、臣、佐、使”用藥劑量分明,其中麻黃用量75g,為最大,主要用於宣散外邪,其餘藥物用量較小,起到“散外邪而又不傷陰”的作用,實為“大家”用藥,思維縝密,權衡得當,陰陽平衡,故而起到“交通上下、水火既濟”作用,臨床療效顯著。

⑹西醫辨病:可以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傷寒論》中治療“上熱下寒”比較典型的這5個方子,各具特色,在臨床上要準確掌握才能“事半功倍”,臨床症狀明晰,寒熱分明的,如“黃連湯”和“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也有寒熱錯雜臨床上難以分清,如“麻黃升麻湯”與“烏梅丸”,雖臨症複雜,但也有自己的適應特色,其病機雖都是“上熱下寒、寒熱錯雜”,但實則致病原因、臨床表現、病變部位各有不同,故在臨床治療此類疾病的時候,一定要分清病情、審查病因、診斷精準、用藥得當才不致有所偏頗和遺漏從而確保臨床療效。

身體“上熱下寒”?《傷寒論》5個經典方 幫助身體“寒熱對流”!

為道中醫小編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與學習,不能當做私自用藥的參照,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感謝閱讀!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