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兒“胃強脾弱”的中醫調養

中醫 貧血 中藥 澤瀉 周濤醫生 2017-05-11

今天,應大家的要求,就在這裡給大家說說小兒“胃強脾弱”的調治。

中醫認為,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溼。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淺談小兒“胃強脾弱”的中醫調養

其實,爸爸媽媽們經常說的小兒“胃強脾弱”,這與成人的“胃強脾弱”是有區別的,治法也各不相同,在這裡,我們僅僅談小兒的“胃強脾弱”。實際上小兒“胃強脾弱”在我們中醫兒科裡指的就是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凡是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誤吐誤下等均可導致脾胃不和證。

小兒“胃強脾弱”從病因上來說,多是由於小兒素體胃熱盛、飲食不節(潔)或恣食肥甘,損傷脾氣。常見到胃納如常或食慾旺盛,而大便不化,或溏薄洩瀉,脾運化弱,胃納強,我們稱之為“胃強脾弱”證,清· 葉天士評述《脾胃論》有云: “ 蓋東恆之法,不過詳於論脾,而略於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竟將脾胃總論,即以治脾之藥,籠統治胃,舉世皆然”。胃強脾弱證,反映的重點就是脾胃分治的必要性。葉士認為:“ 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這是一個總的調養原則。

淺談小兒“胃強脾弱”的中醫調養

前面已經講到了,小兒胃強脾弱證多因素體胃熱盛,飲食不節(潔),或恣食肥甘,損傷脾氣,導致胃納脾運功能失調,出現以食慾正常或亢進,食後腹脹,大便溏洩等為主症的證候。

存在這種健康問題的小兒我們多能看到其食慾一般都是正常或亢進的,孩子也很能吃,往往食後孩子多會出現腹脹,大便稀溏,次數增多,夾雜一些不消化的食物殘渣,孩子很消瘦,舌苔看起來是白厚或膩的。其實這樣的孩子我們很好診斷,一是具有胃強的症狀,加食慾正常或亢進等;二是具有脾虛的症狀,如腹脹便溏等。

下面我把這類患兒比較常見的一些證型,分證給大家在剖析一下:

(一)小兒“疳積”病中出現的“胃強脾弱”證

這個證型的患兒多數表現為面黃肌瘦,能食易飢,大便時干時稀,睡眠不安,多汗,煩熱不安,焦急易哭,揉鼻咬衣,偏食異物,舌苔濁膩,指紋淡滯。出現這種問題的患兒多是由於飲食失節,或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積滯日久,致使胃熱耗津,脾失健運,失於滋養,病發疳積導致。

中醫調養上當以“調理脾胃”為主,在用藥上我們可以選擇保和丸或者肥兒丸等一些中成藥治療。

(二)小兒“黃胖病”出現“胃強脾弱”證

這個證型的患兒多數表現為善食易飢,食後腹脹,或異嗜生米、茶葉等,面色萎黃,或面部浮腫,神疲乏力,懶於作為,舌質淡,苔薄,脈濡。出現這種問題的患兒多是由於感染寄生蟲(鉤蟲),擾亂胃腸氣機,脾失健運,生化乏源,氣血虧虛。

中醫調養上“健脾燥溼,和中補血”為主,可以選擇黃病降礬丸一類的中藥,氣血虧虛較甚的小兒,可酌加黃芪、當歸益氣養血。面足浮腫者,加薏苡仁、茯苓、澤瀉健脾利水。對於鉤蟲病患者需同時驅蟲治療,以除病根。中草藥中的榧子、雷丸、檳榔、百部、鶴蝨、貫眾等藥有一定作用,可酌情使用,必要時亦可結合應用其他有效的驅鉤蟲藥物。

淺談小兒“胃強脾弱”的中醫調養

個人體會,小兒“疳積”病中出現的“胃強脾弱”證,肥兒丸效果相對好一些;小兒“黃胖病”出現“胃強脾弱”證主要表現為好食易飢,倦怠乏力,膚色萎黃,面足浮腫等症狀。中醫文獻根據其臨床特點又有多種稱法,如因其貧血發黃而肌膚髮腫稱為黃腫;以其好食易飢而膚色萎黃,稱為食勞疳黃或疳黃;以其食慾正常卻又倦怠乏力、膚色萎黃,故稱為懶黃、脫力黃。在古中醫文獻裡所記載的黃胖病,其實臨床症狀、發病條件、治療特點等均與現代醫學的鉤蟲病相一致,當以驅除鉤蟲及健運脾胃、補益氣血為主要治療原則。

淺談小兒“胃強脾弱”的中醫調養

以上既是我對小兒“胃強脾弱”的一些認識,因為這類病多屬於小兒“疳積”,治療起來比較麻煩,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理才行,所以,如果小兒有這方面的問題,我建議爸爸媽媽們還是帶孩子諮詢中醫兒科醫生,為孩子制定一個合適的個體化中醫治療方案為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