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天天都在祛溼,為什麼仍然還是這麼溼呢?

飲食小知識:祛溼(上)

芒種前後,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雨量增多,會出現雨期較長的連綿陰雨天氣,這樣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溼,人們通常感覺呼吸不暢、四肢睏倦、萎靡不振。中醫認為這都是溼邪侵犯人體所致的,雖然老百姓都懂得煲點“祛溼湯”來保健,但仍有不少人表示為什麼天天都在祛溼,但仍然還是這麼溼呢?

其實中醫祛溼的方法有很多的,要想高效祛溼,需要再細分是哪種類型的溼,今天介紹的是脾虛痰溼。

脾虛痰溼的原理很簡單,中醫認為脾胃就是人體的抽溼機,脾胃正常運作溼氣自然不能積聚,但是脾胃虛弱的人群,這個抽溼機的運作效率較減慢,加之外界空氣潮溼,所以就積聚人體。這類人群通常有胃脹、納差、噯氣、腹脹等不適症狀。此時祛溼就要恢復人體抽溼機脾胃的運作,因此需要選用健脾祛溼的食材,例如:白扁豆、茯苓、淮山、白豆蔻、芡實等。

需要注意的是,明天我們介紹的溼熱互結人群,不太合適用這些健脾祛溼的食材,因為健脾有補益作用,容易加重熱勢,導致溼熱清除效果不佳。

今日推薦——茄汁白扁豆

每日一膳|天天都在祛溼,為什麼仍然還是這麼溼呢?

材料:

白扁豆250克,番茄 5個,細砂糖 150克,檸檬汁半個,花生油、食鹽少許。

做法:

(1)在番茄上打十字刀,放在已經燒開的水中煮30秒撈出,去皮切丁。

(2)把番茄丁放入麵包機桶內打醬,最後加半個檸檬汁。

(3)白扁豆洗淨放入高壓鍋中壓熟後撈出瀝水。

(4)鍋中加入少許花生油,放入番茄醬、壓熟好的白扁豆翻炒均勻,調味即可。

每日一膳|天天都在祛溼,為什麼仍然還是這麼溼呢?

欄目特約養生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專家點評:

茄汁黃豆大家吃得多了,我們把黃豆換為白扁豆,讓這道耳熟能詳的菜式變為健脾祛溼的藥膳。白扁豆,性味甘微溫,《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有“補脾止瀉,解暑化溼”的功效,中醫認為白扁豆補脾而不滋膩,芳香化溼而不燥烈。故為補脾、化溼、解暑的佳品。凡脾虛有溼的洩瀉或婦女帶下,以及暑溼內蘊之吐瀉等症皆可應用。番茄性味酸甘,微寒,歸脾、胃、腎經,最早記載的《陸川本草》認為其有“清熱解毒、止渴生津,消食健胃”的功效。因此番茄與白扁豆相配,共同起到健脾化溼,解暑生津的作用。

每日一膳|天天都在祛溼,為什麼仍然還是這麼溼呢?

本期值班醫師:

原嘉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擅長運用中藥湯劑、膏方、食療等方法,調理各種偏頗體質狀態和亞健康狀態,例如:怕冷、失眠、疲勞、消化不良、便祕 、腎虛、容易上火(反覆口腔潰瘍、痤瘡)、容易感冒、容易腹瀉、容易咳嗽、兒童體質調理、孕前調理、產後調理等。

“每日一膳”欄目由南方日報攜手廣東省中醫院聯合推出,根據時令,每天為讀者奉上一道或湯、或菜、或茶的養生膳食。掃一掃二維碼,可上傳養生菜式參與“粉絲靚菜”評選,或請專家團隊為您私人定製養生膳食。

每日一膳出書啦!購買《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掃二維碼購書有優惠,更有機會獲得楊志敏教授親筆簽名版圖書。一向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楊志敏教授決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圖書,即從版稅中捐贈2元給廣東省慈陽慈善基金會幫助眼疾患者恢復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讓我們一起健康為樂,助人為樂!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專刊自營號~每日一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