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中醫診療方案

中醫 癌症 中藥 藥品 馬氏中醫 2017-08-03

食管癌中醫診療方案(試行)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範·第一分冊·食管癌和賁門癌》

(1)症狀

吞嚥食物時有哽咽感、異物感、胸骨後疼痛,或明顯的吞嚥困難等,考慮有食管癌的可能,應進一步檢查。

臨床診斷為食管癌的病人出現胸痛、咳嗽、發熱等,應考慮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臨床診斷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現頭痛、噁心,骨痛等症狀提示有遠處轉移的可能。

(2)體徵

①大多數食管癌病人無明顯相關陽性體徵。

②臨床診斷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現神經系統定位體徵,肝腫大,皮下結節,頸部淋巴結腫大等提示遠處轉移的可能。

(3)輔助檢查

①內鏡檢查:是食管癌診斷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對於食管癌的定性定位診斷和手術方案的選擇有重要的作用。

②血液生化檢查

對於食管癌,目前無特異性血液生化檢查。腫瘤標誌物CEA、SCC、CYFRA21-1、CA199、CA125可能對食管癌、賁門癌的診斷有意義。

③影像學檢查

食管造影檢查:是可疑食管癌患者影像學診斷的首選,應儘可能採用低張雙對比方法。

CT檢查:胸部CT檢查目前主要用於食管癌臨床分期、確定治療方案和治療後隨訪,增強掃描有利於提高診斷準確率。

超聲檢查:主要用於發現腹部臟器、腹部及頸部淋巴結有無轉移。

MRI和PET-CT:MRI和PET-CT有助於鑑別放化療後腫瘤未控、復發和瘢痕組織;PET檢查還能發現胸部以外更多的遠處轉移。

(4)病理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體徵及影像學檢查,經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診斷為食管癌。

①纖維食管鏡檢查刷片細胞學或活檢陽性。

②臨床診斷為食管癌,食管外病變(鎖骨上淋巴結、皮膚結節)經活檢或細胞學檢查明確診斷者。

③組織學分型

鱗狀細胞癌:最多,約佔90%;

腺癌:較少見,又可分為單純腺癌、腺鱗癌、粘液表皮樣癌和腺樣囊性癌等4個亞型;

其他:未分化癌和癌肉瘤,少見,但惡性程度高;

小細胞癌:為肺外最常見的小細胞癌,易早期轉移,治療後複發率高,預後差。食管上、中段絕大多數為鱗癌,而下段則多為腺癌。

(5)分期

食管癌的臨床病理分期對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評定有重要意義。

食管癌國際TNM分期標準 (UICC,2009版)

①T分級:

Tx 原發腫瘤不能確定;

T0 無原發腫瘤證據;

Tis 高度不典型增生(腺癌無法確定原位癌);

T1a 腫瘤侵及黏膜固有層;

T1b 腫瘤侵及黏膜下層;

T2 腫瘤侵及固有肌層;

T3 腫瘤侵及纖維膜;

T4a 腫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

T4b 腫瘤侵及其他鄰近器官。

②N分級:

Nx 區域淋巴結無法確定;

N0 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a 1~2個區域淋巴結轉移;

N1b 3~5個區域淋巴結轉移;

N2 6~9個區域淋巴結轉移;

N3 ≥10個區域淋巴結轉移。

備註:AJCC建議清掃淋巴結總數不少於12個,並應記錄清掃的區域淋巴結總數。

③M分級:

Mx 遠處轉移無法確定;

M0 無遠處轉移;

M1 有遠處轉移。

備註:鎖骨上淋巴結和腹腔動脈幹淋巴結不屬於區域淋巴結,而為遠處轉移

④分期標準:

0期 Tis N0 M0;

Ⅰ期 T1 N0 M0;

Ⅱ期 T2 N0 M0;

Ⅲ期 T3 N0 M0;T1 N1 M0;T2 N1 M0;T3 N1 M0;

Ⅳ期 T4,任何N,M0;任何T,任何N,M1診斷。

(二)中醫證候診斷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06-28發佈)。

1.痰氣阻隔證:吞嚥哽噎,胸膈痞滿,泛吐痰涎,病情可隨情緒變化而增減。苔薄膩,脈弦滑。

2.瘀血阻隔證:飲食難下,食入即吐,吐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肌膚枯燥,形體消瘦。尚可見面色暗黑,肌膚枯燥,形體消瘦,大便堅如羊屎,或便血。舌質紫暗,或舌質紅少津,脈細澀。

3.陰虛熱結證: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復出,形體消瘦,口乾咽燥,大便乾結,五心煩熱。舌質乾紅少津,脈細弦數。

4.氣虛陽微證:水飲不下,泛吐多量粘液白沫,形瘦神衰,畏寒肢冷,面浮足腫。舌質淡紫,苔白滑,脈弱。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湯劑

1.痰氣阻膈證

治法:開鬱化痰,潤燥降氣。

推薦方藥:啟膈散加減。沙蔘、 丹蔘、 茯苓、 川貝母、 鬱金、 砂仁、 荷葉等。

加減:貓爪草、石見穿、預知子、急性子、全瓜蔞、薤白、石菖蒲等。

2.瘀血阻膈證

治法:理氣散結、活血化瘀。

推薦方藥:通幽湯加減。生地黃、熟地黃、甘草、紅花、升麻、桃仁、當歸、檳榔等。

加減:五靈脂、海藻、昆布、貝母、瓜蔞、黃藥子等。

3.陰虛熱結證

治法:滋養津掖,瀉熱散結。

推薦方藥:增液湯合沙蔘麥冬湯加減。玄蔘、 麥冬、細生地、沙蔘、玉竹、甘草、桑葉、天花粉、生扁豆等。

4.氣虛陽微證

治法:益氣養血、健脾補腎。

推薦方藥:補氣運脾方合右歸丸加減。人蔘、白朮、茯苓、當歸、黃芪、熟地、山茱萸、肉桂、制附子、杜仲、砂仁、陳皮、威靈仙、白芍、急性子等。

5.對症治療

(1)噎:人工牛黃12克,蜂房30克,山慈姑60克,水紅花子30克,共為細末,每日服兩次,每次服3克。21天為1療程。

(2)吐:代赭石30克,生半夏9克,蒼朮15克。水煎服,每日服一劑。21天為1療程。

(3)痛:五靈脂60克,沒藥40克 蒲黃炭40克,沉香20克,白芷15克,細辛60克,當歸15克,川楝子20克,白芍20克,元胡20克,共研極細末,每日服三次。每次服3~5克。21天為1療程。

(4)梗:壁虎30條,天葵子90克,焙乾研末,溫開水沖服,每日兩次,每次3克。21天為1療程。

(二)辨證選擇抗癌中成藥

1.辨證選擇口服中成藥

鴉膽子乳口服液、華蟾素片、消癌平片、安替可膠囊、增生平片(膠囊)等。可根據病情結合當地藥物選用合適的中藥。

2.辨證選擇中藥靜脈注射劑

複方苦蔘注射液、華蟾素注射液等。可根據病情結合當地藥物選用合適的中藥注射劑。

(三)鍼灸治療

根據患者出現的疼痛及嘔吐等不適症狀,辨證選用。

主穴:天突、截根、雙側咽弓、雙側舌下。

配穴:食管上段配璇幾、肺腧透心腧,食管中段配膻中、脾腧透膈俞,食管下段配巨闕、肝俞。

(四)中醫局部治療

經胃鏡發現放射性食管炎或出現潰瘍者,給予潰瘍油治療(黃芪、當歸、紫草、植物油)。

(五)對症和營養支持治療

對於只能進食流食的或者,應該給予靜脈營養,以維持基本能量和電解質平衡。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中醫證候療效:評價患者症狀改善情況。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臨床痊癒:症狀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

顯效:症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但<95%。

有效:症狀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但<70%。

無效:症狀無明顯好轉,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

2.病灶評價標準:參照RECIST標準。

總體效評定標準

目標病變

非目標病變

新發病變

總療效

CR

CR

CR

CR

IR/SD

PR

PR

非PD

PR

SD

非PD

SD

SD

任一類別

有或無

PD

任一類別

PD

有或無

PD

任一類別

任一類別

PD

(二)評價方法

1.證候療效標準方法:所有症狀分為無、輕、中、重4級,主症分別記0、2、4、6分,次症分別記0、1、2、3分。主證:進食梗噎、嘔吐痰涎;兼證:反酸、胸背疼痛、乏力、大便乾結。

症狀

進食梗噎

進食有哽噎感,但是能進食普食

進食哽噎感明顯,只能進食半流食

進食哽噎嚴重,只能進食流食

嘔吐痰涎

偶有嘔吐涎沫

時吐涎沫,但數量不多

經常嘔吐涎沫,質稀量多

反酸

偶有吐酸

飲食不慎即吐酸

頻頻吐酸

胸背疼痛

NRS:1~3

NRS:4~6

NRS:7~10

大便乾結

大便偏硬,1次/日

大便硬結,便難,2~3日1次

大便硬結,伴腹脹,難解異常,3日以上大便1次

乏力

精神不振,不喜多言;稍倦,不耐勞力,可堅持輕體力勞動

精神疲乏,思睡,懶於言語,多問少答;倦怠較甚,勉強支持日常活動

精神極度疲乏,偶爾言語;四肢無力,不能堅持日常活動

2.病灶評價方法:

對目標病變的評定:根據各目標病變最大直徑測量值之和的變化情況,將療效分為CR(完全緩解)、PR(部分緩解)、SD(穩定)和PD(進展)4類:①CR為目標病變全部消失;②PR為目標病變最大直徑總和至少減少30%;③SD為病情無明顯變化,既未達PR給,也未達PD;④PD為目標病變最大直徑總和至少增加20%。

對非目標病變的評定:根據非目標病變、腫瘤標記物的變化情況或有無新發病變,將療效分為CR(完全緩解)、IR/SD(不完全緩解/穩定)和PD(進展)3類:①CR為非目標病變全部消失和腫瘤標記水平恢復正常;②IR/SD為1個或1個以上非目標病變無變化和(或)腫瘤標記水平超出正常上限;③PD為出現1個或1個以上新病變和(或)現有非目標病變有明確的發展跡象。

相關推薦

推薦中...